近日,本網記者接到群眾電話反映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家園遭遇了無情的強拆,于是前往該地了解情況。
凄慘悲涼的現場
走進大院,滿目的殘磚瓦礫中孤獨的挺立著一座殘破不堪的2層小樓。經了解,該小樓是強拆后他們唯一的安身之地,但誰也不敢保證這座小樓會在不久被同樣毫無預警的無情拆除。記者看到,在小樓的周圍有一片片被推倒的痕跡,房屋倒塌,機器和設備被壓在了磚頭底下沒有搶救出來,貨品散落的到處都是,有的是半成品,有的則是制好的成品。而小樓則更是令人不忍目睹,幾乎沒有一片完好的玻璃,四處透風,岌岌可危,在呼嘯的寒風中顯得格外的凄涼。
走進屋內,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鄧國良老人孤寂的躺在炕上,看到記者,75歲的老人激動得眼淚直流,不能自已。而屋里,僅有的兩扇窗戶,一扇用大塑料布罩著,另一扇則是用木板、鐵網和塑料布同時蒙住。
風雨無阻的強拆進行時
眼下,雖然已是立春節氣,但是北方的冬天還沒有離去。立足這一片荒涼的廢墟中,記者可以想象拆遷時那一片狼藉的景象。
2011年11月18日是個風雨雪交加的日子,這一天對于許多當地人來說也許只是天氣不好而已,可是對于老鄧家的3口人來說確是“天塌下來了”。
據知情人講述,這一天,在沒有任何預先通知的情況下,鄧國良家里來了七八十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和三輛抓鉤機,在雨夾雪的惡劣天氣里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對其外圍建筑的完全拆除。致使生產車間和設備完全損毀,成堆的成品和半成品制品被揚灑的到處都是,原材料也被隨意拋灑扔棄。而鄧國良老人獨自一人被前來拆遷的工作人員釘鎖在了屋內,進出不得。聽著外面機器的轟鳴聲和房屋倒塌的聲音,老人嚇的摔下了炕,顫抖著蜷縮在地上哭喊到幾乎暈厥。家屬聞訊趕回來卻被工作人員阻攔在了外面不讓靠近,她們不得已只好從樓后面敲碎玻璃爬進去看護老人,并且報了警。當警察接到報警電話趕來時,家屬只聽到外面有人喊了一聲:“警察來了,趕緊集合,撤!”于是,強拆者和在場的工作人員紛紛逃離現場。
據記者了解,該地屬于遼寧省遼陽市太子河區望水臺村,位于距市中心城區大約5公里的遼陽市振興路原遼陽市工業紙板廠附近。據說,這里將開發建設一座新城——望水新市鎮。這是遼陽市政府為構建沈陽經濟區發展的戰略要求,實施遼陽市城市發展規劃的“五大戰略”,而于2011年開始對該地區進行的拆遷改造。
http://www.zgsd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