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知識
摘要: 配置表
CPU Intel Core i7 965 Extreme Edition+Koolance ERM-3K4U5 5泵機箱式水冷系統 8999+13888
主板 華碩 Rampage II Extreme 3888
內存 芝奇 DDR3 1333 6G套裝(F3-10666CL9T-6GBNQ) *2 3598
硬盤 芝奇 FM-25S2S-256GBT1 256G SSD *5 19995
顯卡 訊景 GTX295(GX-295N-HHF) *2
閱讀全文
摘要: 一. Grdc
二.TightVNC
三.Terminal Server Client
四. rdesktop
五.RealVNC
六.Vinagre
七.LTSP
八.x2go
九. NoMachine NX
十.FreeNX
十一. OpenSSH
閱讀全文
摘要: 前面發了一篇文章:Ubuntu:修改網卡的MAC地址,最后提到了重啟后MAC地址會還原的問題,本文將介紹如何永久修改MAC地址(當然不能重裝系統,也不是“硬改”網卡的MAC地址)。
方法一:
1)編輯“/etc/init.d/rc.local”文件(sudo gedit /etc/init.d/rc.local)
2)在此配置文件的最后面加上如(Ubuntu:修改網卡的MAC地址)的修改命令:
## 修改 eth0 的 MAC 地址
sudo ifconfig eth0 down
sudo ifconfig eth0 hw ether AA:BB:CC:DD:EE:FF
sudo ifconfig eth0 up
方法二:
閱讀全文
摘要: 當Ubuntu的grub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LiveCD或LiveUSB啟動后,通過終端對grub進行修復:
1) sudo grub # 以超級用戶身份打開grub,LiveCD或LiveUSB默認sudo密碼為空
2) find /boot/grub/stage1 # 會出現一些文字提示信息
3) root (hd0, x) # 其中x為上面提示信息中的相關信息
4) setup (hd0)
5) 退出grub,退出終端并重啟
閱讀全文
摘要: 首先說明一下,我們學校(SCAU,即“華南農業大學”)的校園網是采取帳號與MAC地址綁定的方法管理及限制我們對上網帳號的共享,而天有不測風云,本人的本本(Dell XPS M1210)出現過致命性的問題,在保修的情況下,Dell幫我更換了主板,所以連帶我原來的網卡(板載。PS:本本好像都是板載有線網卡的吧?!)也更換了,因而MAC地址也變了。
當我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過去學校的網絡管理中心登記申請修改帳號與MAC地址的綁定,但想想那煩瑣的手續、步驟以及超慢的辦事效率,還是決定自己從本本出發,搞定這個問題,于是就有了本文。
閱讀全文
摘要: 下面的這些命令會對電腦造成災難性的危害,本文提出來并不是教你如何去做壞事,只是想給你提個醒,不要不小心運行了這些命令。因為這些命令造成的傷害,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1)刪除所有文件、刪除當前目錄、刪除當前目錄下的文件
閱讀全文
摘要: 在使用Ubuntu的過程中,有時我們會因為想試一下一些新奇的東東,于是我們可能會修改軟件源的配置文件(/etc/apt /sources.list)。修改完成之后當然要“update”一下,但在“update”完成之后卻發現出現了“GPG簽名驗證錯誤:××××,由于沒有公鑰,下列簽名無法進行驗證: NO_PUBKEY ×××××”的問題,如下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