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發了一個
招聘的需求,陸陸續續收到了大約20來封簡歷。由于最近一個多月在杭州出差,所以沒有電話面試,基本上都是覺得簡歷上寫的差不多的都推薦面試了?;貋砗笪乙裁嬖嚵藥讉€,說說我的感受。
我一直覺得我個人不是一個特別挑剔的人,但是也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技術非常牛的人。很多有經驗(工作幾年)的同學會說自己非常不錯,希望給一個機會。其實我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基本上要求都很低。
經驗多的希望有一些深度或者廣度的積累。比如說某些領域非常專注/專業,或者說在整體上有非常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工作時間長了就需要有一定的積累,不然怎么能夠突出自己的特點呢?做互聯網的就需要對性能、并發、分布式等專業領域有一些了解或者研究,哪怕有一些心得也不錯。做企業開發的就需要對行業、穩定性、工具、理論等有些獨有的理解,哪怕很初級、幼稚也行。具體點怎么說,比如你每天都是用struts/spring/hibernate/ibatis等等,那么對這些原理是否了解?背后的思想是否了解?業界的認識和評測、比較是否了解?而不是僅僅知道怎么調用API,這遠遠不夠。如果能夠研究下源碼,寫一個類似的系統就更好了。說白了就是能夠透過工具/技術本身發現一些規律或者說認識,剩下來的就是積累,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經驗。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對行業趨勢的了解。技術不能夠僅僅關注于技術本身,還需要對業績的動態、趨勢有些關注,這樣才能不至于技術不斷的更新而落后。這并不是說總是去追求新技術、新軟件、新工具等,而是關注行業本身的發展。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經驗積累,那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同學同時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讓他說一兩點比較突出的事情,就說不出來了,總是歸結于事情本身比較簡單,沒有更多的發現和挖掘。其實有時候面試的人只需要了解當初解決問題的過程就行,從中發現個人在里面做了什么、怎么做、收獲了什么。這就是經驗的積累。企業歸根結底是需要員工作做貢獻的,因此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幫助解決問題,那么曾經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路就很重要了。
對于沒有多少經驗的同學,比如剛畢業或者實習生等,那么就需要基礎很好,然后有一些個人的認識。這些經驗少的同學一般面試者都不會為難他們,只需要把知道的、認識到的告訴面試者就行了,從而讓面試者能夠看到發展的潛力。很多人還是喜歡培養那些有發展潛力的同學,這些同學的進步都是非常迅速的。
我個人總結其實只有一點,那就是要有“亮點”。說白了就是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等才能在眾多差不多的同學中脫穎而出。既然不能做全才,那么就做“專才”。
©2009-2014 IMXYLZ
|求賢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