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當地時間11月16日早晨,上海留學生任偉的尸體在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教堂外被發現。昨天,晨報記者從芝加哥大學獲悉,對于任偉的死因,目前警方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尚未確定是自殺或者他殺。截至記者發稿前,警方尚未宣布找到他殺的證據。
“對于任偉的死,我們感到萬分悲切。”芝加哥大學新聞發言人斯蒂芬·克倫恩這樣告訴晨報記者。據其介紹,學校已經與任偉父母取得聯系,兩人將于11月21日趕到芝加哥。
記者另從任偉的昔日同窗處了解到,任偉的追悼會初步定于11月23日舉行。
死因:尚未確定是自殺或他殺
來自上海的任偉今年剛剛26歲,是芝加哥大學數學系博士生,同時還兼職教授該系大一學生的微積分課程。按計劃,再過一年,他就要拿到自己的博士學位了。此前,任偉于2000年自上外附中畢業,隨后獲得美國名校科爾蓋特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出國讀書,并以4.15的平均分于2004年從該校畢業。記者在網上看到一名叫薩拉的學生留言說,自己也畢業于該校,雖然不認識任偉,但是在學校里就聽說過任偉的“聰明”的名聲。
據芝加哥大學新聞發言人斯蒂芬·克倫恩介紹,任偉的尸體是在16日早晨7點40分由洛克菲勒教堂的一名維護人員在大樓南側發現的。這名維護人員隨即聯系了芝加哥大學警衛處,警衛處隨后又向芝加哥警局報告了此事。
“目前,庫克郡驗尸員還沒有對任偉的死因給予一個正式的解釋。”斯蒂芬·克倫恩說。記者了解到,警方尚未確定任偉是自殺或者他殺。但到目前為止,沒有找到他殺的證據。
據洛克菲勒教堂一名工作人員稱,當時任偉很可能是越過圍墻,從外面的腳手架爬上教堂后跌落的,因為教堂整晚都關閉,任偉不可能進到教堂,從里面爬到那個高度。
一名正在芝加哥大學留學、與任偉相熟的中國學生告訴記者,目前學校的洛克菲勒教堂正在裝修中,夜晚一般關閉,“不過以我對任偉的了解,他的體能很難讓他越過圍墻,從腳手架爬到那么高的地方。我很難想象他是怎么上去的,我更難相信他會自殺。”
好友:他不是那種會自殺的人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任偉好友對于他的死都感到非常震驚,并一致認為,“他不是那種會自殺的人。”
“他的死太讓我意外了,以我對他的了解,他不可能自殺啊。”RO-RO這樣告訴記者。RORO是任偉的初中兼高中同學。8年后,他們再次在芝加哥大學聚首。目前,RORO在芝加哥大學剛開始攻讀MBA課程,而任偉已在這里念了4年的數學系研究生,他本該在一年后博士畢業。
RORO說,事發時,自己正好在紐約,16日晚上忽然接到了任偉父母打來的電話。“他們問我知不知道任偉‘人沒有了’。因為我和他以前是同學,現在又在一個學校,所以他父母看看我是否知道更多的情況。”RORO說,當晚他就打電話給警局,向警方核實這件事。“從警察局得到的消息是,任偉的確墜樓身亡了。我相當震驚。因為以我對他多年的了解,他不可能自殺。他脾氣很好,對很多事都想得很開,在美國又待了8年,不存在不適應的問題。怎么可能自殺呢?更何況,兩周前我們還一起吃過一次飯,沒有看出任何自殺的跡象。”RORO告訴記者,任偉還打算在感恩節去倫敦看望一個朋友,“你說,他怎么可能自殺”。
警方:在宿舍找到了兩張字條
RORO也告訴記者,警方沒有找到他殺的證據,而且警察在任偉的宿舍找到了兩張字條。“一張是說,接下去的數學課誰來代的問題;另一張是在自己的房間里留了兩個月的房租。”盡管如此,RORO還是無法相信,聰明樂觀的任偉會自殺,“對我來說,這完全是個謎。他太優秀了,高中時考GRE就接近滿分。”
任偉的另一名高中同學小沈,目前也在美國留學。他告訴記者,周末將飛往芝加哥參加任偉的葬禮。“他很樂觀開朗,人很聰明,我也不能相信他是自殺的。”
芝加哥大學數學系負責人:
他是非常成功的學生和老師
16日當晚,自然科學部主任羅伯特·費弗曼與數學系負責人彼得·康士坦丁聯系上了在上海的任偉父母,并幫助他們盡快趕赴美國。據悉,任偉父母將于11月21日抵達芝加哥。
昨日,晨報記者聯系到數學系負責人彼得·康士坦丁。據彼得·康士坦丁介紹,通知任偉的父母時,由于他們兩人都不說英文,所以校方找到志愿者進行翻譯,在電話里告知了整個事件。“他們家里人都為這件事而崩潰了,任偉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而且他是那么優秀的一個人。人人都認為他極其聰明,同時還是個非常好的老師。”
在彼得·康士坦丁眼里,任偉是個非常成功的學生和老師,“每個人都喜歡他。”
事發后,芝加哥大學向任偉的學生及一些同事發了電子郵件。學生及部分教師員工約定,在本該由任偉教授的微積分課上一起碰頭。
“一開始非常安靜。我們只是坐在那里,后來大家開始說起任偉的種種為人處事。幾乎所有人都處在震驚中,有一些人開始無聲哭泣,我還看到一些人的嘴唇在動,我想是在為任偉祈禱。”彼得·康士坦丁說。
在數學系,任偉享有頭腦聰明與具有教學熱情的美譽,他的課深受學生好評。任偉經常通過自己活躍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復雜問題。比如10月份,當他教到距離公式時,他不用老一套的方式讓學生背這個公式,而是在教室里跳來跳去地在黑板上涂滿圖像,以其充滿激情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學生參與到課程中去,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公式的奧妙。
不少學生都用“可親”和“有趣”來描述任偉,并認為他是那種真正在乎學生是否聽懂了課的老師,連課后也很樂于幫助解答學生的問題。
本科生數學學習主管保羅·薩里說,任偉是第一流的老師,學生們非常熱愛他,他把很多時間都花在學生身上。據其介紹,任偉還幫助他編纂了一本面向高中學生的數學教材,此外還和他一起教芝加哥公共學校的“天才學生班”,“他工作極其勤奮,人也極其聰明,又很樂于幫助他的學生。”
高中班主任
至今對任偉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極有可能成為一名數學家
任偉出國深造前,曾經就讀于上外附中,記者昨日聯系到了他高三時的班主任、現上外附中數學教研組長孫瑜。雖然時隔8年,孫老師依然對這個學生印象深刻,對于任偉在國外發生的這一不幸事件,孫老師流露出強烈的惋惜之情,他連用了幾個“想不到”,對記者說,“實在是太可惜了。”
“在我教過的這么多學生中,任偉確確實實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孫老師說,任偉是一個極其聰明的好學生,各門功課都十分出色,特別是在數學學科上,很有天分。在他幾近挑剔的眼光中,任偉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數學天才,腦子非常清晰。“他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思維方式明顯不同于同齡學生,他不僅在數學的答題過程中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敏銳性,而且他是一個極富數學思想的人,能夠超前洞察到老師在解題、教學中的思維,并且加以拓展創新。”回憶起這名愛徒,孫瑜老師的話語中滿是欣賞之情。
在2000年的高考中,任偉以其出色的成績毫無懸念地考入了復旦大學數學系,但他同時又拿到了美國一流高校科爾蓋特的全額獎學金,最終任偉選擇了只身一人遠渡重洋求學深造。
離開學校的8年間,任偉和班主任孫瑜的聯系不多,不過從回國的學生那兒,孫瑜始終關心著任偉的情況。“聽說他在大學里讀的是數學精算專業,去芝加哥大學讀博士前還曾經在波士頓第一銀行工作過一年。”孫老師認為,學數學很適合任偉,作為一個天才的理科生,他在數學領域會有很大發展,極有可能成為一名數學家。
“任偉不僅學習好,個性也很好,是個非常開朗的學生。”說起任偉在上外附中的學習和生活,孫老師告訴記者,在老師和學生眼中,他都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一流學生,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很愿意幫助別人。所以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國外會有如此遭遇。“以他的性格,我不相信他會自己走上輕生的道路。學業、事業上應該都不會讓他選擇輕生。”
============
只是覺得任偉是相當優秀的人。特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