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73年出生,33歲男人寫的博客,這個大我10歲的男人.他有老婆,有3歲的兒子.他的生活極有可能是我
10年后的翻版.對比別人,對照自己.
January 26
老婆,生日快樂
老婆,生日快樂,感謝你過去一年在我背后默默的支持。
從我到上海后,你總是給我不斷的驚喜,呵呵,從夏天的“安居工程”,到冬天的“送溫暖”,都讓我在上海感到非常的貼心,當然還有元旦后的驚喜,雖然我開始并不接受,但是為了你,我會盡力做好工作,來支持你,感謝你。
你說我到上海后,很少主動聯系你,可能主要是工作比較忙,有的時候累得不想說話;也可能是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到生活中,所以會讓你感覺不適應,我向你道歉。
我們的家需要雙方的努力,更需要彼此的信任,我在上海學會了很多東西,認識了很多朋友,但我最想的還是你和兒子,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你們過得幸福一些。請相信我,我在上海很努力,希望能做成一些事情,人的一生總要體驗一次,盡管我還“在路上”,但和這么多有能力的朋友在一起,總會有收獲的。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2007年了,明年期望帶著兒子去看奧運會,也期望和你們團圓,祝你生日快樂,有個好心情!
5:19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January 17
一顆感恩的心
2006年一轉眼就過去了,今年很特別,在年終的時候,回顧一下自己一年的收獲和經歷,覺得06年雖然辛苦,但和自己的辛苦相比,最值得紀錄的詞是“感恩”。
06年的上半年,在忙碌中度過,感謝與自己一起奮斗過的同事,包括自己的領導,給自己一個舞臺,把想法能夠曲折的實現,雖然結果不算好,但自己盡心了,值得了。
06年的下半年,得到朋友的幫助,來到上海這個更大的舞臺,做一份自己的事情,盡管我們在工作中有著不同的理解,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我仍然要感謝你們,沒有你們,我也不會在這半年的時間里,學會思考,學會體諒,學會更多的東西。
要感謝自己的家人,你們的平安和健康是我最大的福分,讓我可以專心的投入工作,感謝老婆,又要工作,又要學習,更要照顧我可愛的兒子,感謝兒子,是你讓我有更多的責任心去成熟地對待出現的問題,去盡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感謝原來的老朋友,是你們讓我在上海能有一份家的感覺,沒有你們的幫助,我可能在家里都無法上網,也更無法有心情寫下這個BLOG。
感謝在上海認識的新朋友,是你們的幫助,讓我感覺在這個舞臺上,不覺得孤單,有更多的動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
感謝合作伙伴,有了你們,讓我覺得自己不象是一個人在奮斗,而是一個團隊在積極向上,沒有你們的鼎力幫助,我可能什么都做不了。
感謝北京的朋友,你們經常在MSN上的問寒問暖,對我象家人一樣的牽掛,讓我始終覺得你們就在我身邊。
感謝所有的朋友、同事、伙伴,我待人處事雖然仍然有著不成熟,但我始終是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和你們交往的,如果我的力量,能幫助你們,我會竭盡全力的回報你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對我從事的工作的幫助,以及對我生活的幫助...
5:25 PM | Add a comment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December 07
真實與虛擬
?? 今天晚上看了一部電影,號稱賽過《瘋狂的石頭》,抱著很大的希望去看,反而感覺很生澀,很失望。我對電影,始終覺得是導演在講故事,把對生活的理解,用鏡頭、演員表現出來,我喜歡看中國的電影,原來以為是很真實,現在發現錯了,僅僅是喜歡看自己熟悉文化背景的故事而已。
?? 對于電影、小說、游戲和音樂等文化作品,我發現真實并不能說是特點,反而是缺陷。太真實了,反而容易讓觀眾陷入現實,觀眾本來就是想通過這些文化作品讓自己離開現實一段時間,而太過真實的東西,反而把觀眾拖了回來。與其讓觀眾體驗真實,不如讓觀眾體驗現實,而現實又太殘酷了...
?? 說起真實,拿游戲做為例子,難道真要把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還原,用戶就會接受嗎?文化類作品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跟電影一樣,導演對生活理解的越深,那么他就能把很殘酷的現實用故事性串聯起來,畢竟故事講得好,才有人愿意買帳。
?? 再說網絡,虛擬和現實是互補的,現實中忙碌的人根本沒時間在網絡上揮灑自己的時間,反而是現實中不如意的人,在網絡上激揚文字,到處揚名立腕...
?? 還是這句話,無論導演也好,制作人也罷,對生活多一分理解,他們的作品才有人買賬,否則誰愿意僅僅是體驗現實而去花錢呢?
?
November 30
33歲了
??? 33歲了,晚上和哥們喝酒回來,做在電腦前,想起原來過的一次次生日。
??? 05年的生日記得很清楚,頭天晚上加班到11點55分,坐在回家路上的“的士”上,頭發來短信息,祝我生日快樂,真是感謝,盡管加班很辛苦,領導還挺懂得管理藝術...
??? 03年的生日,好像是在童童的誕生,忙碌中度過,記不得怎么過的生日...
??? 02年的生日,老婆給我織了一件毛衣,很漂亮,現在穿起來有點小,但讓我感動的是老婆在病床上背著我織的,讓我至今記憶尤新...
??? 小時候生日,父母總能讓自己開心一天,無論是那簡單的小蛋糕,還是家里飯桌上比平常更豐盛的菜,以及平時提及想要的禮物,都能在這一天得到滿足,感謝我的父母,感謝我的老婆,感謝我的朋友,能讓我在這一天開心,快樂。
??? 生日里回頭看看這一年走過的路,然后許下下一年的愿望,希望能在下一歲里,做出點成績讓自己的親人,朋友分享。
??? happy birthday!
?
4:19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November 28
不要和我談做人
?????? 再過兩天就33歲了,也許是天意,產品的一拖再拖,也放在這一天發布了.
??????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有的時候總會回頭望望,看看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確.感謝這十年,其中接觸了很多人,形形色色,光怪陸離,但始終自己有做人和做事的分寸,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體諒...
?????? 盡管自己到現在還沒有穩定的事業,到現在也沒有成為成功人士,但我知足,我知道什么是我能做的,什么是我不能做的,這是我父母教會我的做人道理,也在我幾十年的生命中貫穿著,我不會改變,也不愿意改變,請原諒.
????? 初為人父,有了一絲責任,更有了一絲榜樣,我更想將來給他講自己的故事,豐富他的閱歷,而不想讓自己的兒子...
???? 我一直希望所服務的公司也好,自己開創的事業也好,都能成為一個值得延續的企業,借用知名公司的一句話:"我們的目標是,當我們從歷史舞臺上卸妝的時候,我們還能看到事業有后來者承續——這就是我們今天值得努力為之奮斗的東西"
???? 我不想踩著誰向上,因為那樣讓自己慚愧,讓自己迷失了方向,盡管我們生活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盡管我們那么渴望成功,盡管我們帶著夢想,但如果夢想因為這個而成真了,我寧愿夢醒,我不愿意用這個換取我做人的原則.
???? 我僅僅和自己談做人...
2:38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3)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November 24
轉一篇文章,深有感觸,而且自己還在犯同樣的錯誤(來自賽迪網)
??? 美國網站在中國的發展乏善可陳,在中國基本上都是失敗的典型,可以說其中國競爭對手的網站的發展是完全拋棄這些美國網站的經驗做法才成功的,甚至要和這些美國網站“倒著做”才成功的。
雖然現在中國的報刊雜志開始質疑這些美國網站在中國發展的普遍的不成功,但究竟是因為什么背后的原因導致這些美國網站發展不成功,這些記者的分析也只是泛泛的、隔靴搔癢的、不到位的。我因為一些互聯網聚會和美國網站的推廣人員有一些接觸,加上自己的觀察,覺得美國網站在中國失敗的主要是做事觀念上的,他們在中國有好的策略、最聰明的人、最多的錢,最好的技術,但不改變做事的觀念、方式,以后也還不能在中國產生哪怕是一個成功的網站。
一、寧可要白領小資的草,也不要普通大眾的苗!VS既要白領小資的苗,也要普通大眾的草!
這是美國網站在中國發展的致命傷,這些美國網站的人,至今還沒有人領悟到這點;因為操作這些美國網站的人,高層是港臺人士,員工都是上海高級寫字樓的白領,他們知道的中國永遠只有上海寫字樓這塊地方,所以他們的一切做法包括產品設計、網站風格、推廣目標對象都是以上海寫字樓高級白領及500強企業為參照對象,永遠不會考慮大眾需求與中小企業。
他們的教養、志趣、眼界,導致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排斥大眾的,那些網吧的小孩、那些全中國成千上萬的小城鎮的上網人群(注意這2個人群就已經占了中國互聯網人群的一半以上),這些美國網站的人是深深的瞧不上的,包括這些人的興趣所在“超級女生”等,美國網站的高級白領們不僅不喜歡,而且從內心是深深厭惡的。
他們只知道gmail,不知道163郵箱,只用msn,決不用QQ,以宣示自己的高雅。從內心深處,他們覺得我們的網站寧可倒閉,也不要做一個沒有品位的、迎合大眾需求的網站。
要做中國主流的互聯網網站,不迎合大眾需求注定是失敗的。
二、寧可被人忘 絕不被人恨 VS 寧肯被人恨,不可被人忘
前者是美國網站的哲學,后者是以馬云、周鴻一的哲學。
美國網站生怕有一點點的負面消息、而中國網站生怕沒有負面消息,被成千上萬的人“恨”是互聯網推廣的至高境界之一。
美國網站的人拿著比競爭對手中國網站員工高上10倍的工資,他們生怕丟了飯碗,寧可沒有什么業績,最好不要犯什么錯誤,冒什么風險。他們低調、保守,謹小慎微,每個人都客氣禮貌,有教養,但永遠沒有打仗的心態,結果被那些鮮活的、一針見血的中國競爭對手網站打的落花流水。
看馬云欺負ebay的人,外人都看的難受:馬云的淘寶還在離ebay中國還有很大距離時,動用易觀國際宣布taobao超過ebay中國成為老大,ebay 中國的公關女總監弱弱的說:我們只重視用戶體驗云云。馬云最近又針對ebay中國欺負說“我用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Ebay的人怕犯錯,以美國上市公司不能隨便說話為接口,怕說錯話,活生生的被人欺負、挑釁到底。
三、持久戰思路VS短平快思路
美國網站總是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總是化很多錢進行各種各樣的無用的紙上市場調查后,規劃幾年內如何做,做策略、做預算,做了還不能輕易調整。反正他們一開始有的是錢、有的是高級人才,慢慢做規劃、慢慢發展,但網站不比其他行業,人們津津樂道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發展做好10年虧損的策略在互聯網行業是行不通的,發展不到10年ebay 及yahoo已經承認在中國的徹底失敗。與其慢慢來,還不如一開始就放手一搏。
而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永遠急功近利,做網站的思路是“短平快”的,馬云做淘寶可以組織敢死隊封閉辦公,一切以快為目的,強調小步快跑,邊犯錯邊調整。而美國網站一開始做很多完美的規劃與預算,美國公司即使批一個垃圾簍如果不在預算內要批一個月都不一定能夠批下來,這種變任何東西要經美國總部批準的做事思路注定是要失敗的。
四、手段是有所謂的、目的不是一切VS手段是無所謂的,目的是一切
據說馬云的管理方式就是江湖式,制定一個指標,如今年追求流量、明年追求注冊量,無論這個團隊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打仗式的大家朝著目標奮斗,完成目標大家就“大塊吃肉”與“分贓”,所以團隊什么流氓手段都敢使用:什么插件、捆綁、黃賭毒網站推廣等。中國式的網站信奉“手段是無所謂的,目的就是一切”,唯一的前提是不犯罪。
而美國網站考核指標多的很,規矩也多的很,要維持高端品牌“虛”的形象,要維護跨國公司的面子、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等等,在這些前提下才追求幾十個很多不同的長期的短期的生意指標。
五、做用戶的救世主VS 順著用戶需求做
可能美國網站在中國唯一值得借鑒的地方是他們比較重視用戶體驗,但這個用戶體驗往往做過了頭,替網民想的太多,太人性化反而束縛了自己的發展。中國用戶很多時候不需要你對他們太好,也不需要你替他們想的太多,他們自己會選擇,而不是你們替他們選擇。
知道美國ICQ退出中國市場、發展失敗的致命傷嗎,美國人非常注意保護用戶隱私,他們在中國推出的即時通訊產品,你用在一臺電腦上用ICQ,另外一臺電腦再用時不能記憶保留先前的資料,這就這最大程度的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即只能在自己家里一臺電腦上使用最安全,結果根本就不合適中國網民使用,他們撤退出中國時也沒有搞清是為什么。馬化騰作為ICQ在中國合作伙伴公司的技術對口接洽人,偷師學藝即時通訊技術、知道中國網民網吧(美國網站的員工永遠不懂網吧是怎么回事)習慣后,僅僅改進了這一點,即不考慮只有高級白領才會在乎的所謂隱私問題,就將ICQ趕出了中國.
六、叫好不叫座VS 叫座不叫好
美國式的網站在中國推廣永遠是叫好不叫座的,他們做市場推廣思路驚人的相同:就是請4A公司設計一套優美的平面廣告,然后到地鐵、候車亭投放,再設計一套符合白領口味的小眾的網絡廣告,化大價錢在3大門戶網站投放,化很貴的價錢買google關鍵字(注意他們是不買baidu的,美國網站的人眼里只有 google及msn的)。他們的廣告人人叫好,但就是沒有人上網站,即使有人上,投入產出成本也太高,基本上是投入1000元才讓一個人上網,他們還找自我借口說,雖然沒有增長流量,但我們樹立了品牌形象,總是拿品牌知名度或美譽度做擋箭牌。
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永遠先追求流量,信奉我只要化一分錢推廣就必須帶來一個人的標準來推廣網站上,不管這個人是誰,先讓他來我的網站的再說。真的流量大就是務實的品牌推廣,那些空洞的、無用的、虛的品牌形象并不能當飯吃。推廣的唯一目的就是帶人進來,好不好是產品的事,所以推廣都是“四兩撥千斤”的。
七、被動的君子宣傳 vs 主動強行拉動
美國式市場行為總是局限于宣傳知名度為主(如戶外廣告),難以拉動市場。務實的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絕不做僅僅為了樹立所謂形象的品牌廣告,只做拉動式的炒作式活動宣傳,既產生了直接效益,也擴大了知名度,還要強迫人看。
中國品牌先生龔文祥曾經觀察淘寶的廣告與易趣的互聯網廣告,說記得他們都采用產品資料庫的展示排列框式廣告banner,同樣的廣告費,前者的廣告效果是后者的10倍以上:
因為ebay易趣的拿出的產品都是ipod,zippo,這些針對高雅人士的產品大眾既不懂英文不會看,而且有多少人買的起這些洋玩意?
而淘寶的廣告都是性感內衣呀、印度神水等吸引眼球的東西,而且在黃賭毒網站強行彈出,不看不行。
美國網站的人也許不是不知道這些,當他們的所受的“海龜”教養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我寧可做投入一個億帶來1千萬人瀏覽的高雅時尚潮流的廣告,也決不做投入1千萬帶來一億人瀏覽的“土的掉渣”低俗的廣告。
所以一個美國網站的廣告效果是中國網站10分之一的網站,只能以失敗為伍.
八、郵件、msn的溝通方式VS 電話、面對面的溝通方式
美國網站的人90%的溝通時間與方式是郵件與溝通,而且沾沾自喜于全部用英文溝通,一個電話可以解決的事情,需要10個郵件傳來傳去才能解決,所以很多時候郵件與msn往往是最無效的溝通方式。
周鴻一接管yahoo中國時就是這2種溝通文化沖突的很厲害,所有原yahoo的員工對客戶和合作伙伴永遠采用郵件溝通方式,永遠不去和客戶見面喝酒,覺得那很低俗,自從辭退了那些只知道郵件溝通的員工后,業務就有了起色。
美國網站據說如果有20、30中國本土員工開會,但只要有一個老外在,就全體講英語,虛榮和不務實到極點,他們永遠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中國人的生意,必須采用中國的語言與溝通方式。
九、冷清美觀第一VS 熱鬧豐富為王
看一眼一個網站,如果你先不知道他的美國背景也知道是美國人做的網站:清爽、簡潔、冷清、高高在上的美麗,好的東西永遠藏在網站里面,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覺得這樣才符合一個跨國公司網站的品位。20%小眾小資很喜歡,但80%的大眾一來看這么網頁冷冰冰的就走了。
而他們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總是熱熱鬧鬧的banner飄來飄去,把好的東西在首頁展示推擠很多給人看,而設計的漂漂亮亮不是考慮的重點。
直到現在原來做yahoo中國的人還瞧不起hao123:那個白癡做的網站丑的慘不忍睹,一大堆鏈接堆集在一起。
可就是幾年前同樣做網址導航yahoo,在中國投入了10個億,一大堆MBA、海龜、港臺精英,被廣東初中畢業的一個人建設維護的、推廣費用為0的網址導航網站hao123徹底打敗,幾年前流量與用戶數、廣告效果均遠遠落后于hao123.com。
十、招一樣背景的管理的人 VS 招不一樣的創業精神的人
美國網站招聘時過分強調共同的溝通方式、默契的潛規則:那些忙忙碌碌的員工、那些小心翼翼的員工、那些面面俱到的員工、那些英語郵件標點符號永遠不錯的員工、那些ppt做的無懈可擊的彬彬有禮的員工,永遠優先的招那些港臺人士、海龜員工。他們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人,外面的人進入不了他們這個圈子,所以網站的風格、產品看法、推廣等大家就是無須爭論的高雅一致,也就理所當然的失敗。他們招人的過多從管理角度來看、喜歡四平八穩。
但他們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的招的人有決斷力、冒險精神、也有老黃牛式的默默無聞的人等,雖然水平參差不齊,但創業精神、做事非常極端、具有攻擊性,反而能夠建設出能打敗美國網站的中國網站。
除了以上一些大的美國網站例子,很多小的一點的美國網站在中國發展也是如此,他們在中國每年投入幾千萬元,其每天上網人數不過1萬人左右,而他們競爭對手中國網站每年投入幾十萬就可以做到。美國網站的人一定要徹底改變自己做事的以上十大錯誤思路,那么他們在中國的發展將突飛猛進。
7:16 A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2)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November 22
笨小孩
???? 剛從北京回來,陪童童過完生日,剛進家門的時候,兒子竟然對我很羞澀,但僅僅過了一個小時又開始拉著我的手一起玩起來了。兒子的羞澀讓我想起了兒時的自己,也不愿意和陌生人說話,也不愿意去幼兒園,寧肯是大院里掛鑰匙的孩子,寧愿看著工地上的馬車...
???? 這次見到兒子,發現一個多月沒見,又長大了,話開始多起來了,對于數字,5是他認為的MAX,凡是好玩的,好吃的,他都嚷嚷著要買五個,玩五次...
???? 三歲的童童很可愛,早上醒來先是問媽媽呢?我說“媽媽上課去了,你等一下,爸爸再睡一會,給你穿衣服;過了一會,我再次被玩具砸醒,一看兒子沖我樂呢,手里拿著他要穿的衣服...
???? 笨小孩,是童童,還是我?看著電視里的經典回顧--《笨小孩》MV(竟然看見當年三個人中一個是吳宗憲),想起了大一剛到上海的時候,每當太陽落山,開始吃飯的時候,校園里都響起的“一起走過的日子”。劉天王還是很讓我佩服的,不是他的外型,而是他的勤奮,凡事都有回報,一分付出一分收獲,有得必有失。十年后的我,回到上海,需要繼續奮斗,笨小孩是送給自己的最好的稱謂。
????? 我是個凡人,不想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想給老婆和孩子以及父母幸福的生活。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對于付出,我會盡力,不讓自己后悔。
????? 每次回北京,都能讓腦子清楚一下,輕松一下,可以離開網絡,思路清楚比什么都重要,心態調整比什么都關鍵...
????? 看到報紙,找到了最笨的小孩--姚明,2米26的他讓1米75的土豆冒了,然后接受采訪,死抗著不承認土豆是帽他最矮的球員,說他以前還被一個更矮的帽過,國家隊隊友老范,笨小孩也有聰明的時候,連紀錄也要留給自己人;)
?
?????? 繼續在上海努力工作中...????
November 30
33歲了
??? 33歲了,晚上和哥們喝酒回來,做在電腦前,想起原來過的一次次生日。
??? 05年的生日記得很清楚,頭天晚上加班到11點55分,坐在回家路上的“的士”上,頭發來短信息,祝我生日快樂,真是感謝,盡管加班很辛苦,領導還挺懂得管理藝術...
??? 03年的生日,好像是在童童的誕生,忙碌中度過,記不得怎么過的生日...
??? 02年的生日,老婆給我織了一件毛衣,很漂亮,現在穿起來有點小,但讓我感動的是老婆在病床上背著我織的,讓我至今記憶尤新...
??? 小時候生日,父母總能讓自己開心一天,無論是那簡單的小蛋糕,還是家里飯桌上比平常更豐盛的菜,以及平時提及想要的禮物,都能在這一天得到滿足,感謝我的父母,感謝我的老婆,感謝我的朋友,能讓我在這一天開心,快樂。
??? 生日里回頭看看這一年走過的路,然后許下下一年的愿望,希望能在下一歲里,做出點成績讓自己的親人,朋友分享。
??? happy birthday!
?
4:19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November 28
不要和我談做人
?????? 再過兩天就33歲了,也許是天意,產品的一拖再拖,也放在這一天發布了.
??????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有的時候總會回頭望望,看看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確.感謝這十年,其中接觸了很多人,形形色色,光怪陸離,但始終自己有做人和做事的分寸,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體諒...
?????? 盡管自己到現在還沒有穩定的事業,到現在也沒有成為成功人士,但我知足,我知道什么是我能做的,什么是我不能做的,這是我父母教會我的做人道理,也在我幾十年的生命中貫穿著,我不會改變,也不愿意改變,請原諒.
????? 初為人父,有了一絲責任,更有了一絲榜樣,我更想將來給他講自己的故事,豐富他的閱歷,而不想讓自己的兒子...
???? 我一直希望所服務的公司也好,自己開創的事業也好,都能成為一個值得延續的企業,借用知名公司的一句話:"我們的目標是,當我們從歷史舞臺上卸妝的時候,我們還能看到事業有后來者承續——這就是我們今天值得努力為之奮斗的東西"
???? 我不想踩著誰向上,因為那樣讓自己慚愧,讓自己迷失了方向,盡管我們生活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盡管我們那么渴望成功,盡管我們帶著夢想,但如果夢想因為這個而成真了,我寧愿夢醒,我不愿意用這個換取我做人的原則.
???? 我僅僅和自己談做人...
2:38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3)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November 24
轉一篇文章,深有感觸,而且自己還在犯同樣的錯誤(來自賽迪網)
??? 美國網站在中國的發展乏善可陳,在中國基本上都是失敗的典型,可以說其中國競爭對手的網站的發展是完全拋棄這些美國網站的經驗做法才成功的,甚至要和這些美國網站“倒著做”才成功的。
雖然現在中國的報刊雜志開始質疑這些美國網站在中國發展的普遍的不成功,但究竟是因為什么背后的原因導致這些美國網站發展不成功,這些記者的分析也只是泛泛的、隔靴搔癢的、不到位的。我因為一些互聯網聚會和美國網站的推廣人員有一些接觸,加上自己的觀察,覺得美國網站在中國失敗的主要是做事觀念上的,他們在中國有好的策略、最聰明的人、最多的錢,最好的技術,但不改變做事的觀念、方式,以后也還不能在中國產生哪怕是一個成功的網站。
一、寧可要白領小資的草,也不要普通大眾的苗!VS既要白領小資的苗,也要普通大眾的草!
這是美國網站在中國發展的致命傷,這些美國網站的人,至今還沒有人領悟到這點;因為操作這些美國網站的人,高層是港臺人士,員工都是上海高級寫字樓的白領,他們知道的中國永遠只有上海寫字樓這塊地方,所以他們的一切做法包括產品設計、網站風格、推廣目標對象都是以上海寫字樓高級白領及500強企業為參照對象,永遠不會考慮大眾需求與中小企業。
他們的教養、志趣、眼界,導致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排斥大眾的,那些網吧的小孩、那些全中國成千上萬的小城鎮的上網人群(注意這2個人群就已經占了中國互聯網人群的一半以上),這些美國網站的人是深深的瞧不上的,包括這些人的興趣所在“超級女生”等,美國網站的高級白領們不僅不喜歡,而且從內心是深深厭惡的。
他們只知道gmail,不知道163郵箱,只用msn,決不用QQ,以宣示自己的高雅。從內心深處,他們覺得我們的網站寧可倒閉,也不要做一個沒有品位的、迎合大眾需求的網站。
要做中國主流的互聯網網站,不迎合大眾需求注定是失敗的。
二、寧可被人忘 絕不被人恨 VS 寧肯被人恨,不可被人忘
前者是美國網站的哲學,后者是以馬云、周鴻一的哲學。
美國網站生怕有一點點的負面消息、而中國網站生怕沒有負面消息,被成千上萬的人“恨”是互聯網推廣的至高境界之一。
美國網站的人拿著比競爭對手中國網站員工高上10倍的工資,他們生怕丟了飯碗,寧可沒有什么業績,最好不要犯什么錯誤,冒什么風險。他們低調、保守,謹小慎微,每個人都客氣禮貌,有教養,但永遠沒有打仗的心態,結果被那些鮮活的、一針見血的中國競爭對手網站打的落花流水。
看馬云欺負ebay的人,外人都看的難受:馬云的淘寶還在離ebay中國還有很大距離時,動用易觀國際宣布taobao超過ebay中國成為老大,ebay 中國的公關女總監弱弱的說:我們只重視用戶體驗云云。馬云最近又針對ebay中國欺負說“我用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Ebay的人怕犯錯,以美國上市公司不能隨便說話為接口,怕說錯話,活生生的被人欺負、挑釁到底。
三、持久戰思路VS短平快思路
美國網站總是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總是化很多錢進行各種各樣的無用的紙上市場調查后,規劃幾年內如何做,做策略、做預算,做了還不能輕易調整。反正他們一開始有的是錢、有的是高級人才,慢慢做規劃、慢慢發展,但網站不比其他行業,人們津津樂道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發展做好10年虧損的策略在互聯網行業是行不通的,發展不到10年ebay 及yahoo已經承認在中國的徹底失敗。與其慢慢來,還不如一開始就放手一搏。
而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永遠急功近利,做網站的思路是“短平快”的,馬云做淘寶可以組織敢死隊封閉辦公,一切以快為目的,強調小步快跑,邊犯錯邊調整。而美國網站一開始做很多完美的規劃與預算,美國公司即使批一個垃圾簍如果不在預算內要批一個月都不一定能夠批下來,這種變任何東西要經美國總部批準的做事思路注定是要失敗的。
四、手段是有所謂的、目的不是一切VS手段是無所謂的,目的是一切
據說馬云的管理方式就是江湖式,制定一個指標,如今年追求流量、明年追求注冊量,無論這個團隊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打仗式的大家朝著目標奮斗,完成目標大家就“大塊吃肉”與“分贓”,所以團隊什么流氓手段都敢使用:什么插件、捆綁、黃賭毒網站推廣等。中國式的網站信奉“手段是無所謂的,目的就是一切”,唯一的前提是不犯罪。
而美國網站考核指標多的很,規矩也多的很,要維持高端品牌“虛”的形象,要維護跨國公司的面子、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等等,在這些前提下才追求幾十個很多不同的長期的短期的生意指標。
五、做用戶的救世主VS 順著用戶需求做
可能美國網站在中國唯一值得借鑒的地方是他們比較重視用戶體驗,但這個用戶體驗往往做過了頭,替網民想的太多,太人性化反而束縛了自己的發展。中國用戶很多時候不需要你對他們太好,也不需要你替他們想的太多,他們自己會選擇,而不是你們替他們選擇。
知道美國ICQ退出中國市場、發展失敗的致命傷嗎,美國人非常注意保護用戶隱私,他們在中國推出的即時通訊產品,你用在一臺電腦上用ICQ,另外一臺電腦再用時不能記憶保留先前的資料,這就這最大程度的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即只能在自己家里一臺電腦上使用最安全,結果根本就不合適中國網民使用,他們撤退出中國時也沒有搞清是為什么。馬化騰作為ICQ在中國合作伙伴公司的技術對口接洽人,偷師學藝即時通訊技術、知道中國網民網吧(美國網站的員工永遠不懂網吧是怎么回事)習慣后,僅僅改進了這一點,即不考慮只有高級白領才會在乎的所謂隱私問題,就將ICQ趕出了中國.
六、叫好不叫座VS 叫座不叫好
美國式的網站在中國推廣永遠是叫好不叫座的,他們做市場推廣思路驚人的相同:就是請4A公司設計一套優美的平面廣告,然后到地鐵、候車亭投放,再設計一套符合白領口味的小眾的網絡廣告,化大價錢在3大門戶網站投放,化很貴的價錢買google關鍵字(注意他們是不買baidu的,美國網站的人眼里只有 google及msn的)。他們的廣告人人叫好,但就是沒有人上網站,即使有人上,投入產出成本也太高,基本上是投入1000元才讓一個人上網,他們還找自我借口說,雖然沒有增長流量,但我們樹立了品牌形象,總是拿品牌知名度或美譽度做擋箭牌。
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永遠先追求流量,信奉我只要化一分錢推廣就必須帶來一個人的標準來推廣網站上,不管這個人是誰,先讓他來我的網站的再說。真的流量大就是務實的品牌推廣,那些空洞的、無用的、虛的品牌形象并不能當飯吃。推廣的唯一目的就是帶人進來,好不好是產品的事,所以推廣都是“四兩撥千斤”的。
七、被動的君子宣傳 vs 主動強行拉動
美國式市場行為總是局限于宣傳知名度為主(如戶外廣告),難以拉動市場。務實的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絕不做僅僅為了樹立所謂形象的品牌廣告,只做拉動式的炒作式活動宣傳,既產生了直接效益,也擴大了知名度,還要強迫人看。
中國品牌先生龔文祥曾經觀察淘寶的廣告與易趣的互聯網廣告,說記得他們都采用產品資料庫的展示排列框式廣告banner,同樣的廣告費,前者的廣告效果是后者的10倍以上:
因為ebay易趣的拿出的產品都是ipod,zippo,這些針對高雅人士的產品大眾既不懂英文不會看,而且有多少人買的起這些洋玩意?
而淘寶的廣告都是性感內衣呀、印度神水等吸引眼球的東西,而且在黃賭毒網站強行彈出,不看不行。
美國網站的人也許不是不知道這些,當他們的所受的“海龜”教養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我寧可做投入一個億帶來1千萬人瀏覽的高雅時尚潮流的廣告,也決不做投入1千萬帶來一億人瀏覽的“土的掉渣”低俗的廣告。
所以一個美國網站的廣告效果是中國網站10分之一的網站,只能以失敗為伍.
八、郵件、msn的溝通方式VS 電話、面對面的溝通方式
美國網站的人90%的溝通時間與方式是郵件與溝通,而且沾沾自喜于全部用英文溝通,一個電話可以解決的事情,需要10個郵件傳來傳去才能解決,所以很多時候郵件與msn往往是最無效的溝通方式。
周鴻一接管yahoo中國時就是這2種溝通文化沖突的很厲害,所有原yahoo的員工對客戶和合作伙伴永遠采用郵件溝通方式,永遠不去和客戶見面喝酒,覺得那很低俗,自從辭退了那些只知道郵件溝通的員工后,業務就有了起色。
美國網站據說如果有20、30中國本土員工開會,但只要有一個老外在,就全體講英語,虛榮和不務實到極點,他們永遠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中國人的生意,必須采用中國的語言與溝通方式。
九、冷清美觀第一VS 熱鬧豐富為王
看一眼一個網站,如果你先不知道他的美國背景也知道是美國人做的網站:清爽、簡潔、冷清、高高在上的美麗,好的東西永遠藏在網站里面,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覺得這樣才符合一個跨國公司網站的品位。20%小眾小資很喜歡,但80%的大眾一來看這么網頁冷冰冰的就走了。
而他們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總是熱熱鬧鬧的banner飄來飄去,把好的東西在首頁展示推擠很多給人看,而設計的漂漂亮亮不是考慮的重點。
直到現在原來做yahoo中國的人還瞧不起hao123:那個白癡做的網站丑的慘不忍睹,一大堆鏈接堆集在一起。
可就是幾年前同樣做網址導航yahoo,在中國投入了10個億,一大堆MBA、海龜、港臺精英,被廣東初中畢業的一個人建設維護的、推廣費用為0的網址導航網站hao123徹底打敗,幾年前流量與用戶數、廣告效果均遠遠落后于hao123.com。
十、招一樣背景的管理的人 VS 招不一樣的創業精神的人
美國網站招聘時過分強調共同的溝通方式、默契的潛規則:那些忙忙碌碌的員工、那些小心翼翼的員工、那些面面俱到的員工、那些英語郵件標點符號永遠不錯的員工、那些ppt做的無懈可擊的彬彬有禮的員工,永遠優先的招那些港臺人士、海龜員工。他們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人,外面的人進入不了他們這個圈子,所以網站的風格、產品看法、推廣等大家就是無須爭論的高雅一致,也就理所當然的失敗。他們招人的過多從管理角度來看、喜歡四平八穩。
但他們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的招的人有決斷力、冒險精神、也有老黃牛式的默默無聞的人等,雖然水平參差不齊,但創業精神、做事非常極端、具有攻擊性,反而能夠建設出能打敗美國網站的中國網站。
除了以上一些大的美國網站例子,很多小的一點的美國網站在中國發展也是如此,他們在中國每年投入幾千萬元,其每天上網人數不過1萬人左右,而他們競爭對手中國網站每年投入幾十萬就可以做到。美國網站的人一定要徹底改變自己做事的以上十大錯誤思路,那么他們在中國的發展將突飛猛進。
7:16 A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2)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November 22
笨小孩
???? 剛從北京回來,陪童童過完生日,剛進家門的時候,兒子竟然對我很羞澀,但僅僅過了一個小時又開始拉著我的手一起玩起來了。兒子的羞澀讓我想起了兒時的自己,也不愿意和陌生人說話,也不愿意去幼兒園,寧肯是大院里掛鑰匙的孩子,寧愿看著工地上的馬車...
???? 這次見到兒子,發現一個多月沒見,又長大了,話開始多起來了,對于數字,5是他認為的MAX,凡是好玩的,好吃的,他都嚷嚷著要買五個,玩五次...
???? 三歲的童童很可愛,早上醒來先是問媽媽呢?我說“媽媽上課去了,你等一下,爸爸再睡一會,給你穿衣服;過了一會,我再次被玩具砸醒,一看兒子沖我樂呢,手里拿著他要穿的衣服...
???? 笨小孩,是童童,還是我?看著電視里的經典回顧--《笨小孩》MV(竟然看見當年三個人中一個是吳宗憲),想起了大一剛到上海的時候,每當太陽落山,開始吃飯的時候,校園里都響起的“一起走過的日子”。劉天王還是很讓我佩服的,不是他的外型,而是他的勤奮,凡事都有回報,一分付出一分收獲,有得必有失。十年后的我,回到上海,需要繼續奮斗,笨小孩是送給自己的最好的稱謂。
????? 我是個凡人,不想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想給老婆和孩子以及父母幸福的生活。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對于付出,我會盡力,不讓自己后悔。
????? 每次回北京,都能讓腦子清楚一下,輕松一下,可以離開網絡,思路清楚比什么都重要,心態調整比什么都關鍵...
????? 看到報紙,找到了最笨的小孩--姚明,2米26的他讓1米75的土豆冒了,然后接受采訪,死抗著不承認土豆是帽他最矮的球員,說他以前還被一個更矮的帽過,國家隊隊友老范,笨小孩也有聰明的時候,連紀錄也要留給自己人;)
?
?????? 繼續在上海努力工作中...???
?
September 26
快樂不快樂?
???? 快樂的時候會想家,會拿起電話和親人分享;不快樂的時候也很想家,但是會把不快樂找個地方埋起來.
???? 我覺得一個人結婚的時候,應該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時候,或者說知道自己是誰了.至少我結婚的時候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所以我結婚了,和我的賢惠而美麗的老婆在一起了,并且有了可愛的童童.
???? 聽老婆說,可愛的童童最近并不快樂,初去幼兒園的日子讓他覺得很陌生,每天噙著眼淚和媽媽再見,每天背著小書包等著姥姥來接...
???? 很想兒子,很想告訴兒子,快樂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學會適應是他接觸外界環境的第一堂課,很想親自送兒子去幼兒園,告訴他找到第一個快樂的方法...
??? 也很想老婆,感謝她的辛勤付出,總覺得很虧待她,結婚后也沒有一起出去旅游過...
??? 也想感謝自己,感謝自己能堅持??;來上海是帶著夢想的,所以能坦然面對困難與挫折,所以能有較好的心態面對質疑。
??? 快樂不快樂?? 如果快樂了,要與家人,朋友分享;如果不快樂了,就放慢腳步,找個地方,把不快樂丟棄...
?
5:56 PM | Add a comment | Read comments (1) | Permalink | Trackbacks (0) | Blog it
September 18
僅僅作為自己的回應
?? 來上海兩個多月了,很想寫一些東西,作為工作十年的紀念,更想寫一些東西,作為在上海的工作經歷;但始終沒有決心去動筆紀錄.然而上周末買的一本雜志鉤起了自己去年直到今年年初的一段經歷,實在是不得不說.本來離開了,就不大想說過去的事情,人也好,事也好,都讓它過去好了.但是看著雜志上小孩的文章,讓我哭笑不得,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怎么理解的,而且還能在一個業界評論的專欄發這樣的文章,是不是這樣的刊物也讓我失望呢?
?? 可能這個公司在中國的鐵血玩家心目中太神圣了,不容得他們揉半點沙子,作者以一個QA的角色進入公司,也許想在這個公司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讓他失望了,產品失敗了.確實失敗了,我從自己的角度理解,成功的產品可能只有一個原因,但失敗的產品,原因確是多多.我不想去評判誰做的對,誰做的錯,時間會證明的.但我想說的是失敗是以下因素構成的.
?? 公司的組成,誰都以為該公司的人員結構對于運營來說,是經驗豐富和強力配備的,但從我的角度,完全不是,太多的人沒有經驗,沒有磨合,他們需要這樣的失敗經歷去學習,但大家都是眼高手低,給我的感覺是"總算該我做網絡游戲了,該我說了算了",這樣的后果就是盲目樂觀,恨不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從對產品最早估計的5W,到最后的20W...
?? 再說選擇產品,這樣的產品選擇從根上就埋下了失利的苦果,日本公司一流的制作人是這么看市場的,本國第一,歐美第二,其他第三,所以他們的人力傾向是做 TV大作,這也難怪,只有中國,才認MMO,知名制作人象導演一樣,他們都想去爭奧斯卡,沒人想來中國爭金雞獎.所以在日本做MMO的制作人都是過棄的, 他們的思路是,我做不好TV game,做個MMO總行了吧,行嗎?事實證明不行,沒有對產品和市場的深刻理解,完全憑創新和僥幸,能成嗎?
??? 接下來說本地化,公司的本地化團隊有那些是熟手呢?找三個翻譯,加北大的幾個日本學中文的人,這樣的團隊做漢化,出來的對白,連自己都看不明白,本地化的服務器架設,工程師連開幾臺服務器做server,幾臺做billing,幾臺做login都不知道,買是買了一組16臺,開的時候只開8臺,能不宕嗎? 本地出現的問題,日本人從海外通過網絡需要重現后,才確認是問題,才提上日程,這樣的反饋誰能受得了?
??? 游戲難?好把權利下放,你們自己改,游戲平衡調不好,你們自己改,隨你們怎么改都可以.但公司里有能改的人嗎?游戲經濟系統,有幾個人能算得清楚貨幣總量和一般等價物?等玩家給你算清楚,貼出來,平衡早就破壞了.給新手做導引,在架空的世界觀里面,放上幾個不倫不類的新手指導員,然后通過冗長的類似 office的help提供給玩家,把人家當傻子?人家是來游戲的,不是來學習和找罪受的...
???? 再說運營費用,這個里面的水分太多,只能讓人去猜測,但我想說,當有些人的想法不是在做事上的時候,而且這些人已經占公司的上風的時候,就不要再和他們一起做事情了,否則只能是把自己的基本素質給喪失了,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力,失去了最敏銳的感覺,這樣下去時間一長,廢的是自己,問一句自己圖什么?
???? 再說日本人,日本人來中國,沒有一個人是想把什么好的產品,好的文化帶過來的,商人嘛,謀利是最基本的,這一點無可厚非.但來中國的這些日本人可以說是在母公司最沒有地位的,連他們自己都說,中國分公司,骨子里只有中國本地的對外宣傳是分公司,實際呢?沒有人愿意承認.所有的支持都是有限,宣傳用素材有, 加起來一共5張半,以后想畫,行,你們出錢在日本找人畫,中國本地畫的不承認,審核周期三個月,要用提早說啊?別說日本母公司沒告訴你.日本人骨子里沒有一個人瞧得上中國的,一來就連我開始提到的雜志,他們都想起訴,盜用人家的游戲截圖;在自己的BLOG上象發現新大陸一樣,闡述著中國的盜版,轉錄卡,鄙視著中國的這個那個...
??? 本來不想寫,更不想在MSN的space上寫,不想反駁一個玩家寫的業界關注評論,但是我很痛心的是和我一起工作的團隊,我們一起為了一個目標在那半年的沒日沒夜,我甚至通過沒收他們的游戲賬號來管理,他們周末的一次出游,都被我責罵...我沒有信心繼續帶著他們做沒有結果的事情,當我發現沒有力量去改變整個公司的時候,我選擇離開,我默默的關注,甚至祝福,我希望這個公司能走運,我希望公司的舵手們能摒棄一些私利,真心對得起為他奉獻青春的員工,有時間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記住,每個員工都需要一份干凈的工作,來增長他們的經驗,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未來,不要把自己的私利建立在別人的勤奮上...???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笨蛋,誰比誰傻?
??? 我不想去回應那篇文章,只想對作者說,你的角度,你的思路,你的出發點,都決定了你對事物的理解的局限,你沒有能力寫業界,還是有時間多學一些東西,比什么都強,而且請不要玷污別人的努力工作,在你的很多意想的數據背后,是蒼白的,沒有邏輯的猜測。
??? 今后不會再寫這么長的內容了,僅以此文紀念koh,紀念我們的努力,紀念我們的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