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事
——
一生懸命
?
?
??
清晰地記得,來日本的第二天正逢周一,身著最正式的套裝,就是我入社的第一天。原以為,公司會給自己一點整理房間、熟悉周圍環境的時間,不但沒有,從此,
便
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始了“
一生懸命
”
的工作。
?
跑著去上班
?
???
日本人的時間觀念真的是強!
一開始就聽這里的中國同事給我介紹過,“這里的地鐵巴士都有準確的時刻表,非常的準時,上班時只要算好時間,踏上那班車就不會遲到!”果真如此,不但可以在網上查到發車時間,還可以準確地預計車程時間及換乘所需時間,只要在出門前,算準哪趟車,便可按時到達。于是,早晨在趕往地鐵站的途中,每每都能看到連走帶跑的人們,無論男的女的,因為大家都不愿錯過這班地鐵而落個“遲到”的頭銜。每次看到一群人從四方涌入地鐵入口時,就預示著地鐵即將到達,于是我也不由自主地加緊了步伐。不但如此,連中間的地鐵換乘及最后出站趕往公司的途中,都是往來穿梭的人群。看似急促匆忙的早晨,但日本人早已習慣了這種方式,往往都能趕在出勤時間前幾分鐘陸續進入公司。
?
図1 地下鉄時刻表
或許有人會質問,“既然有時刻表,為什么不提前一、兩班車呢”?是的,提前的話必然可以不用如此匆忙,可是在這樣的冬季的清晨,又有誰不愿意多睡一會兒呢?!
?
図1 名古屋地下鉄路線図
?
定時 +殘業
?
?
?
?
工作日必須經歷的過程。
???
早晨進入公司,聽到每天準時的鐘聲后,大家都安定地坐在位置上,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此時,整個辦公室變得一片沉寂,只能聽見敲擊鍵盤的聲音。如果有需要相談的事情時,也會找一個有會議桌的角落,小聲地進行,以不影響他人正常工作為前提。
?
??
十點、十一點過后,會有零星的個別人進入辦公室。他們每天幾乎都是這個時候上班,不是遲到,是他們利用了公司的彈性工作制度。日本
IT
行業中彈性工作制非常普遍,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選擇自己合適的上班時間段。聽上去感覺很自由,但是作為一個剛到公司不久的新人來說,還是遵守
定時
為好。偶爾因睡過頭,造成上班遲到,走進辦公室時便覺得很羞愧。
???
開會也是日本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馬拉松”會議。
我最近所在的這個項目組中,每天都要開“
進捗ミーティング
”,而且每天都在
定時
之后開始開,一開就不知道時間了。會議中要匯報當天完成了哪些任務,是否按照
スケジュール
的進度進行了。
如果沒有按時完成,還要說明原因。之外,還要匯報明天要完成哪些任務。
最后,還要總結目前遇到的
問題と課題
,那時我才搞清楚這兩個之間的區別。
問題
是目前知道解決方案的難題,
課題
就是還不知道如何解決的難題。不管是
問題
還是
課題
,都會一一記錄下來,有解決方案的寫上,沒有的也要寫準備如何解決,是向誰求助還是怎樣。這些難題直到一一想出對策,才能結束會議。有的時候一不小心開了兩個小時的都有,每天都要開的會也要如此,真的是很
大変。
哪一天突然不開了,還真不習慣了,一直都是等著開完會才能回家的。一天一次小會,兩周一次大組會,一月一次全室會,開也開不完的會。上午開始開的會,要是接近中午吃飯時間,也不會因此而結束。要是真的還沒開完,下午吃過飯繼續。有個同事說,他還開過通宵會議呢。會議記錄會后都要整理保存為電子文檔,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問題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商討中解決的。
???
定時
結束后
有半個或一個小時的晚休時間,之后才開始算加班。原本晚休時間是用來吃晚飯的,可是竟然沒有人出去吃飯的,最多吃一點點心,又繼續工作了。沒辦法,我也只能跟著一起,直到一天的工作結束后,才可以安心得坐下吃飯了。
?
會社規則
?
???
必須遵守的基本規則,卻一不小心就會觸犯。
???
最基本的就是上班缺勤、遲到早退,必須提前通知。開會也是如此。遇到需要請假時,最起碼要提前一兩個星期。若碰到突發情況,也一定要在出勤之前取得聯系,獲得批準。我現在所在的公司,每個月必須提交下個月的計劃,有哪些天需要請假。一開始我還真不習慣,心想我怎么知道下個月什么日子會請假,干脆就跟他說不需要請假得了。可是日本人還真的是規規矩矩這么做的。
???
一直習慣在公司里吃早飯的我,看到日本人沒有一個人這樣做的,都會不好意思地將早飯收起來。不知是他們在家里吃好出來的,還是根本不吃早飯的,而我只能不斷地讓自己習慣在如此匆忙的早晨擠出時間在家里吃好早飯。
???
日本公司的辦公環境都是敞開式的,即一張碩大的辦公桌上除了電腦,沒有任何其他隔擋的東西。
在這種環境下,做出一些不符常規的事情,譬如,上班時間與他人聊天、打瞌睡、私自上網等與工作無關的事,都是非常
恥ずかしい
的。
雖然說沒有一個日本人會來譴責你,但是大家都看在眼里,或許這種感覺要比狠狠地訓斥一頓還難受。
?
會社仕事
?
剛進公司時,在本社做了一個半月,幫忙做一個項目的測試及寫文檔等收尾工作。這個項目組的
leader
特別的兇,不講人情。好幾個在他手下做過的中國同事都這么說,連女的也這樣對待。所以我每天特別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終于一個半月熬出了頭(雖然也被他訓過一次),又要馬不停蹄地去往另一個公司工作。雖然為逃脫虎穴而高興,但是總覺得在本社工作比較安定,不用為下一份工作而一次次的面試。但或許也因為經歷多了,會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體驗。
我的下一份工作(也就是我現在的公司)
,
需要我幫忙完成一個項目的
中國語対応
。說到中文當然是得心應手,但是之前的調查工作,及之后的超大量翻譯工作
,
每天對著
21
寸的服務器,直到眼睛發酸。慶幸的是,公司員工對人很親切,雖然說平時工作時,會不講情面地布置很多任務,但是工作中遇到問題找他們幫忙時,會很熱情,比如這次使用的是
unix
操作系統,我是第一次接觸,從他們那里學到了不少操作方法。
工作之余還會說說笑笑,
飲み會
等等。公司還為我的加入,準備了歡迎會,
現在項目已經臨近結束,又給我準備了送別會。感動之余,平日工作的辛勞也已忘記。
図 送別會でもらった花
?
生活
——
頑張れ
?
生活習慣
?
???
必須學著改變的生活習慣。
???
幸運的我,從一開始就從中國同事那里得知,日本這里的日常習慣,包括在就餐以外的公共場所不準吃東西,說話小聲等等。以不至于像他們剛到日本時,走路吃東西,唱歌等等,直到半年后才從日本人那里得知自己的可笑行為。還有就是這里的交通法規。我到現在還沒有辦法習慣“左行駛”,好幾次把這里的司機嚇著了。騎車人與行人一起在狹窄的人行道上行駛,在沒有信號燈的十字路口,車輛必須等行人穿過馬路才可以行駛。種種合理與不合理,讓我到現在還沒能完全適應。
???
日本的馬路真是窄小,房子又千篇一律,第一次公司的人帶我去我住的公寓,從車站到家走了兩遍,還是沒能記下來,第三遍只能掏出本本記錄下左拐右拐和建筑物,才不至于在第二天上班路上迷路。去同事家里玩也是一樣,路上很少見到路牌和門牌號,好幾次都迷了路。
???
日本的食物,也是不習慣的地方。生的、炸的、甜的食物居多,聽上去就感覺很不健康的飲食。再加上經常加班,晚餐時間一直都沒辦法保證,這里已經有好幾個同事胃不舒服去醫院看了幾次。
?
図 自分で作った料理
到了名古屋之后,讓我趕上了今年冬季名古屋
58
年來最大的一場雪,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地震,雖然是等到震完了我才反應過來是地震,不過回想一下,還是有點恐慌。日本人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地震,但我總感覺他們時時刻刻都在對于即將到來的不可預知的災難做準備,從辦公樓里儲備的避難干糧,房屋的耐震設備檢查等等可以看出。所以對于我們來說,也應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図 一番大きな雪
?
勉強
?
生活的另一部分用來學習。
來到日本之后,才發現自己的日語是如此的遜色。詞匯量的缺乏,無法聽懂及與人交談。原本以為在這樣一個全日語環境下,便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日語,卻有些事與愿違。這才意識到仍需不斷的學習,多聽,多看,多說,多寫,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日語。公司有個中國同事,因日語不好,來公司三個多月沒被派出去,便被公司“遣送回家”學習日語。這件事確實跟自己敲響了警鐘,下定了好好學習日語的決心,以不至于在面試的時候那樣的捉襟見肘。
在日本學習日語的好處,就是可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日語,除了書本上的知識,還有日本的文化等等。
???
工作中需要的學習也必不可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在不同的開發環境下,使用不同的編程語言開發項目,自然需要自己在平時邊工作邊學習,因為下一個項目做什么不是能由自己決定的。
?
五
個多月的異國生活,或許無法用如此平述的語言來描繪,不過確實真實地記錄下了我這些日子以來的生活點滴.
?
?????????????????????????????????????????????????
?????????????????????????????????????????????
2006
年
2
月
于名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