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企業數據信息系統建設方案
FineReport數據信息系統的總體流程為:整合和獲取數據,將數據應用于報表的開發,將開發完的報表進行邏輯展示處理和部署,最后呈現給使用者使用。
開發報表的過程中,必須結合企業流程和企業內部的系統數據,進行統一搭建,最終要求開發出一個結合了各個系統數據的報表決策平臺。開發過程中堅持“契合需求,方便高效”的原則,為企業員工、管理者以及決策者提供一個實用、方便、高效的工具。
本章將按照建設目標,從業務展示和BI分析兩個方面對數據信息系統進行舉例闡述。所用截圖均為FineReport客戶案例,僅供參考。
2.1業務展示
業務展示類報表主要面向集團各部門的員工以及管理者,可以有效減輕集團員工及管理者在信息錄入、處理上的工作量,優化并流暢各部門的工作。
2.1.1 店鋪管理類
店鋪的數據作為所有信息的基礎,數據的錄入、分析、管理非常重要。
2.1.1.1 店鋪數據的錄入
目前,大部分連鎖行業的店鋪數據錄入都在企業自己的系統中錄入,不同的系統需要多次錄入,有的還需要在EXCEL中錄入以方便財務、人事等不同部門的使用。這不僅給店鋪員工增加了工作量,多次錄入數據還容易出錯,同時也給各部門的數據處理人員帶來很大麻煩,浪費有效的人力物力資源。
FineReport支持多源填報,多源展示功能。即員工只需要在事先制作的一張表單中填入需要統計的數據,系統將自動錄入到各個對應的數據庫。當某個部門比如財務部需要制作某類報表時,可以抽取任意數據庫的數據。
例:

以上業務表單中包含:
付款編號
付款時間
客戶名稱
會員ID
付款數額
店長
門店
付款項目
……
這些數據項目可以用在“門店銷售額統計”“會員消費統計”“店長績效統計”“產品銷售統計”等等不同部門不同維度的統計報表中,達到一次填報,任取任用的效果。
2.1.1.2自動生成店鋪銷售月報
各個店鋪的銷售月報是最常用的報表,銷售、財務部門都會需要用它來進行分析統計。但是目前大部分企業需要相關人員每月月底進行月報的制作,而且各個店鋪、百貨的統計更是無比繁瑣,浪費大量人力財力。
FineReport包含定時器功能。可以按設定的周期(每天、每周、每月)自動從數據庫相關項取出數據,自動生成企業需要的報表,并且自動匯總到指定文件夾甚至按周期發送郵件到指定郵箱。只需一次制作,自動取數,自動填報展示。

例:
以上業務表單中包含:
店鋪
銷售額
具體產品銷售額
排名
占比
環比
……
2.1.1.3 設定參數選擇自己想看的報表
財務部門、銷售部門,采購部門每月可能需要用到大量類似2.1.1.2所述的分析報表,當需要對自己所關心維度的數據進行統計時,可以設定參數。
可選參數舉例:
地區
城市
具體店鋪
具體倉庫
時間
商品類型
具體商品
供應商
……

例:
這是一張供應商統計表,包含:
供應商名稱
負責人
聯系方式
產品名稱
批次
合格率
……
表中可以設置預警系統,當合格率小于某個指(比如90%)時自動顯紅。
2.1.1.4 相關報表的關聯
當需要對某個維度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統計時,比如需要對某個店鋪的銷售、考勤、倉儲、客戶等進行統計,以考察這個店鋪的綜合狀況時,可以設置報表的鏈接,鉆取店鋪這個數據。
例:

還是以2.1.1.2的銷售月報為例,我們現在需要考察各個店鋪的收入明細、員工考勤、咨詢記錄表三個表格,只需要對店鋪設置鏈接,就可以鉆取“收入明細表”“員工考勤表”“咨詢記錄表”。這樣就可以全面、方便高效地考察具體店鋪的營業狀況。
2.1.2 財務類
在企業內部的管理及業務營運過程中,除了最基本的進、銷、存三個基元,財務主題更是最直接反應企業的營運狀況。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其傳統的 Excel 制作財務報表方式已經進入瓶頸,表現在如下幾點:
<!--[if !supportLists]-->1) <!--[endif]-->Excel 直接操作數據的方式受人為因素影響過大
財務數據反映的是企業最基本的財務運營狀態,一個小的數據出錯往往對企業照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 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和時間
由于 Excel 操作方式零散、復雜的特點,使得往往簡單的計算要耗費掉財務人員無數的時間和精力。
3) 重復工作量大
企業的發展要求財務人員每個周期內需要出來不同指標的數據,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 該周期不斷被縮小,造成財務人員每天在耗費大量的精力去做重復的工作。
FineReport 采用系統計算的方式,將財務報表的各項指標通過邏輯算法納入系統中,減少財務人員的重復工作量,避免出現人工的數據錯誤,從最大程度上,減少財務人員的負擔,增加企業財務數據處理效率。
財務主題包含企業營運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本文檔所寫的所有主題中,因此本節僅描述一些財務方面特有的幾個模板例子,展示一些常用的財務報表。
1) 增值稅明細賬
將增值稅的各項指標展示在web報表頁面,并通過設定好的算法由系統計算出增值稅明細。

<!--[if !supportLists]-->2) <!--[endif]-->總分類賬
通過控件參數的形式,從數據庫中調出某月份的總分類賬,減少財務人員的重復工作量,所見即所得。

3) 明細分類賬
在總分類賬的基礎上,細化分類賬每日內容,以 web形式展現出來,提高使用效率。

4) 科目余額報表
以月份和門店或銷售點為基準,輸出每月科目余額匯總,并由系統自動展示上月情況,方便數據對比。

5) 付款憑證
以付款憑證號為條件,由系統直接調出數據庫中所存數據,并按照標準格式輸出,方便財務人員隨時調用,并可一鍵輸出 Excel,word,PDF 等辦公格式。

6) 記帳憑證
通過輸入門店或銷售點號、月份和憑證總號,調出記賬憑證,減輕財務人員不斷的操作大量數據的工作負擔。

2.1.3 人事類
隨著企業人員的不斷擴大,如何合理搭建完善的人事制度、調整人力資源結構、規劃企業員工職業發展等問題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利用FineReport強大功能,可以輕松制作多項目、交互的人事報表。
2.1.3.1 基本信息表:
FineReport操作界面:

Web瀏覽器展示界面:
使用FineReport,工作人員只需輕松拖拽,無需任何代碼,就可以制作一個包含十幾項復雜數據的報表。節省大量人力財力。
2.1.3.2 績效薪資考核表
企業根據自己的考核標準,對相關標準進行定義,FineReport可以自動進行計算,對員工以及管理人員的績效進行考核。
同時,企業可以設定權限。員工只能看到自己權限范圍內的表單,或者只能看到某個表單的某一部分(FineReport的權限粒度可以具體到單元格)。

例:
以上為分公司的績效考核,考核層面有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成長,扣分。
可以設置權限使具體分公司只對應于自己公司的內容。
2.1.4 客戶類
……
2.2 BI分析
BI(business intelligence)即商業智能,可以說是大型企業后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它能夠將企業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本節僅從商品、利潤兩個角度對BI做一些簡單的闡述。
2.2.1 商品分析
對于商貿企業來說,如何優化自己的商品結構、根據綜合價值進行淘汰和推進等策略,是企業突破自身開拓市場的必要手段。根據 SWOT 波斯頓矩陣分析法,商品在其不同的生命周期內,分為問號、明星、現金牛、瘦狗四個范圍。企業可將產品按各自的銷售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歸入不同象限,使企業現有產品組合一目了然,同時便于對處于不同象限的產品作出不同的發展決策。其目的在于通過產品所處不同象限的劃分,使企業采取不同決策,以 保證其不斷地淘汰無發展前景的產品,保持“問號”、“明星”、“現金牛”產品的合理組合,實現產品及資源分配結構的良性循環。
商品分析可以從 SWOT 分析法出發,并聯動展示各個大類下不同商品的銷售結構,及單價和銷售額間的關系,包括如下幾個維度:
1) 對大類產品的 SWOT 分析展示
2) 大類下各產品的銷售額占比
3) 價格區間對應的銷售額
4) 價格區間與銷售額的趨勢展示
利用該分析報表,可將商品的生命周期,及其與銷售額的關系一手掌握,告別傳統表格及靜態頁面等初級分析手段。
模擬效果如下圖:

A)高層決策者以左上角 SWOT 分析圖(氣泡圖)為主線,關注于企業重點經營商 品的合理配置,調整決策以便保證商品“問號”、“明星”、“現金牛”的合理組 合;并通過在線點擊產品大類,聯動右側組合餅圖,展示出大類下各小類產品 的銷售占比,更好的分析某大類商品價值結構。
B)企業管理者則更關注于下面兩個圖表,通過左下角價格區間及銷售額關系柱形 圖,可得出某個產品大類在不同價格區間的銷售額對比,并通過點擊某個價格 區間,可聯動右下角折線圖,展示具體不同價格與銷售額的趨勢關系。管理者 通過所掌握的信息,進行更好的商品定價與資源分配。
2.2.2 利潤分析
對于企業決策者而言,掌握正確的業務數據和業務分析僅是做出決策的必要條件,而掌握企業的利潤數據則是做出卓越決策的充分條件。
如何判斷企業的利潤來源于哪、企業的利潤結構是否合理、企業的經費都耗在了哪里、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這些都是制作企業利潤分析報表所應該考慮的。
因此,利潤分析報表可以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1) 主營業務收入
2) 其他業務收入
3) 管理費支出
4) 財務費支出
5) 投資凈收益
6) 產品收益
7) 營業外收支凈額
8) 企業總利潤
9) 環比
其中企業的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管理費—財務費。企業的總利潤=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可供選擇的條件為:年份。
其模擬效果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