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改變自己所需要的時間,溫伯格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如果你想做某件事情卻一直找到不到時間,那多半是你其實不想做”。想要改變,尤其是自我改變,通常不會像上級布置的任務那樣,有明確的壓力和期限,所以改變成停留在“想”而以。網絡上經??梢钥吹筋愃频膯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行動不起來。所以很多人在糾結,希望有什么辦法提高行動力。但是在我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是承認自己其實不想實踐這些道理。
如果確認自己想去做這件事情,又苦于找不到時間,溫伯格給了三個建議:第一,對已經分配的任務,不要反復糾結;第二,對實現過程中的細節,不要反復糾結;第三,不要讓自己的生活被層出不窮的危機所支配。比如對于“缺乏行動力”的問題,如果你真的希望提升行動力,應該首先制訂計劃,制訂好計劃之后應該按時推行,在這個過程一中可以容忍錯誤和異常,但不要輕易糾結于計劃本身。在實現過程中,不要過分糾結細節,比如學英語,捧著一本書剛看了個開頭,就糾結是先學語法呢,還是先背單詞,抑或開始糾結是這本書更好一點,還是那本書更好一點。更重析是要想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應當把一切事情保持在“井然有序”的狀態,哪怕平時需要蘊含更多的時間來維護,這樣才不會被各種意外所支配。我曾經見過很多程序員,每天盡忙于改正線上的各種問題甚至樂在其中,卻從來不想想怎么讓程序保持在“自主穩定運行”的狀態,還一個勁的報怨“工作辛苦,生活忙碌”。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大力提醒程序員要“橫向發展”,要操心程序運行的整套環境,才能真正把自己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