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聽郎咸平時,聽過他說過一本書<<ju與刀>>。上次無意在龍崗書店里觀隨便翻閱到這本書,覺得蠻好,沒買。這次在西麗百旺南山圖書館分館,又碰到這本書。就借了回來。斷斷續續花了三天時間看完了。
這是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受命于美國政府完成的報告。收集資料,分析日本文化。作者結論是:日本人頗具矛盾的民族性。生性好斗又異常溫和;既推崇武力又追求美感;桀驁自尊又謙遜有禮;既性情溫順又不輕易任人擺布;既忠誠不阿又極易叛變;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樂于接受新生事物。
等級制,戰爭的起因。日本必須為建立世界的等級秩序而戰。日本明治維新后富強,所以應該幫助落后的鄰邦——中國。建立“大東亞”圈,日本人首先應當把美國從世界的這一區域趕出去。日本前些日子9級地震的時候,Felix發了一封郵件,大致上談到我們國家歷史夸大了外國對我們侵略。我本人比較不看好法lun功組織,太強地侮罵別人,顯示不了自己的偉大。但是有一次無意中看到法lun功組織的文章,這樣講:我們的國旗是血旗,戰士的鮮血啊。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分析很在理,但是后的文字就良莠不齊,顯然。。。。。。我們民族可能在夸大了我們所受的苦難,而不愿意去了解別人加之于我們的痛苦的原因。歷史書,總是說到日本侵華的野心,卻沒從文化這個層面上來分析。人家老美就是樸實。
日本對秩序、對等級制度地信仰。日本人在行使禮儀上不僅要考慮等級差別,而且要考慮性別、年齡、家庭關系以及過去的交情等。
施禮包括:敬語,鞠躬跪拜等。
理解日本恥文化,負恩文化,就是承受負擔、債務或者重負。他們不喜歡隨便受恩,以免欠人情。受恩無以回報時,日本人會表現深感內疚。
報恩是美德。日本曾多次引進中國倫理體系:忠、孝,但不包括仁。在中國父母必須有“仁”,人民可以起義反抗不仁的統治者。
日本人的“情義”,對社會的情義即同伙人報恩的義務;另一類為對名名譽的情義,即維護名譽使其不受玷污的責任。報復和自殺,以及這兩個極端方式中的很多方式,都是日本人維護榮譽所采取的手段。日本人就是這樣想的。一個正派的人會同時感到恩情和侮辱,并對兩者都要認真回報。洗刷污名是算清舊帳。日本人對侮辱和誹謗過于敏感而報復。但只在一定特定場合符合道德。更多的時候,日本人要穩定的克制的行為,例如:堅韌和自我克制,對危險和痛苦的泰然處之。日本人會盡量避免競爭,他們特有的等級制度能將競爭的內耗降到最低。
所謂日本人的心理特異,很多源于對潔凈的鐘愛以及與之相聯系的污穢。晨浴就是把別人投給他們的污泥洗凈。日本人對失敗、誹謗或排斥
反應十分敏感,他們不是去惱恨別人,而是惱恨自己?;哪窘浳┍憩F日本氣質的攝影家。
晨浴、藝ji與酒食,日本人對自我的約束雖然格外嚴格,但他們對于感官享樂絕對寬容。他們像藝術品一樣培養肉體的享樂,又享樂去獻身義務。
日本人把自我修養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培養能力,一類為"圓熟"。“圓熟”的境界的境界遠高于培養能力,目的在于消滅自我監視的“羞恥感”。
看整本書,使有對日本文化產生興趣。包括茶道,武士,動漫,晨浴,自我修養。不解的是,武士的剖腹所需要的忠誠和勇氣,還有戰士對天皇的忠以及戰敗后日本人美國態度的迅速轉變。有待進一步了解。
之前還通過美國人的視角讀過《毛澤東自傳》。我喜歡美國人寫書的這種樸實的態度,撇開了個人感情,以人人平等的基礎出來,尋求出現動機的原因。
而不是我們這種,這人是壞的,他做事就是壞的,所以犯錯應該受到懲罰。大多數的時候,這種八股方式往往用來襯托英雄的偉大。我們缺乏
把壞人當人的基礎觀點,不去分析同樣是人,為什么有壞人有好人。目前中國的狀況是越來越開明,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子孫可以觸摸到真正的歷史。
寫文章的過程中。用五筆打字“圓熟”,這是中國文字里沒有的詞,用QQ五筆盡量能出來。我發現是先前我單詞方式打過這個詞的,QQ五筆有記憶功能。
QQ五筆之前誕生過許多五筆,我一直沒用,因為用戶體驗差。但QQ五筆的確人性化。想吧,就我說的這個功能,實現起來也很方便的,但是其他版本的五筆就沒有做。
呵呵。老為QQ五筆做廣告。愿國產繼續推出好用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