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加息使銀行利差有望擴大,但對銀行放貸形成一定壓力,總體對銀行股影響為中性。
加息后,貸款利率上升,銀行住房按揭貸款等可能受影響,部分財務穩健的企業考慮貸款成本上升,也可能減少貸款,因而貸款增速可能降低,
對銀行經營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整體上加息對貸款質量影響不大。另一方面,本次加息進一步擴大了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的利差,
加上股指期貨推出可能引發對銀行股的需求,因此維持銀行業“中性”評級。
此次加息提高了銀行的凈息差,由于此次加息活期存款沒有上調,而活期存款占存款總額的比重平均在30%-40%左右,按上市銀行資產負債的期限結構,
此次加息對上市銀行凈利潤提升5%左右。但加息將導致短期內交易類債券價格下跌,不過在流動性問題沒有真正解決的情況下,
加息對銀行債券的負面影響較有限,因此此次加息對銀行的影響是中性偏正面的,依然維持銀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
央行加息考驗銀行實力,存款期限分布的不同決定著資金成本上升幅度。其中,華夏銀行、深發展由于活期存款較少,受加息影響較大;
而招商銀行因活期存款較高影響小;中國銀行則處于中間水平。從持有貸款的利率分布來看,國有商業銀行以其市場地位和廣泛而穩定的客戶群體,
在應對資金來源成本上升,轉嫁成本方面較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能力較強。從加息后商業銀行凈息差水平的變化來看,中國銀行和民生銀行在成本轉嫁方面有優勢。
此次加息后活期存款會否向定期存款搬家呢?業內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規模有限。因為活期存款所有者往往追求比銀行儲蓄高的投資收益,
很少改變理財習慣。歷次加息經驗表明,小幅升息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存貸結構。而且貸款利率上升后,利率上限放開而下限為下浮10%,
對優質貸款即使按下限利率,銀行利差仍擴大。
在存貸息結構性調整的情況下,可從存貸比、活期存款/存款比重、一年以上存貸久期比較來判斷對各銀行業績影響。
比較已經公布2006年報的華夏和民生銀行可知,民生銀行受益較大。民生和華夏去年存貸比分別為69.37%、65.19%,
而活期存款占比為41%、38%,平均貸款和存款年利率分別為5.48%和1.85%、5.33%和1.9%,顯然,
民生銀行活期存款比重較高,資金成本低且利差大。推而廣之,工行、民生銀行、中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受益靠前
posted on 2010-10-20 00:24
sanmao 閱讀(115)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