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說的64位技術是相對于32位而言的,這個位數指的是CPU GPRs(General-Purpose Registers,通用寄存器)的數據寬度為64位,64位指令集就是運行64位數據的指令,也就是說處理器一次可以運行64bit數據。
從32位到64位,表面上好象只是CPU字長增大了一倍,實際上它使尋址范圍、最大內存容量、數據傳輸和處理速度、數值精度等指標也成倍增加,帶來的結果就是CPU的處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對強烈依賴數值運算、存在巨量數據吞吐和需要超大并發處理的應用提升效果非常明顯,如科學計算、人工智能、平面設計、視頻處理、3D動畫和游戲、數據庫以及各種網絡服務器等。
目前主流CPU使用的64位技術主要有AMD公司的AMD64位技術、Intel公司的EM64T技術、和Intel公司的IA-64技術。其中IA-64是Intel獨立開發,不兼容32位計算機,僅用于Itanium(安騰)以及后續產品Itanium 2,人們習慣性地稱它為“純64位技術”。
64位計算技術從2004年推出至今,其產品線不斷豐富。目前,AMD方面支持64位技術的CPU有Athlon 64系列、Athlon FX系列和Opteron系列。Intel方面支持64位技術的CPU有使用Nocona核心的Xeon系列、使用Prescott 2M核心的Pentium 4 6系列和使用Prescott 2M核心的P4 EE系列。
從目前市場表現看,“低價優質”顯然是采用64位臺式電腦最搶眼的優勢,但比起10年前處理器從16位到32位的過渡所引起的IT行業的連鎖反應,32位到64位的過渡顯得如此平淡無奇。既然價格已經不是問題,消費者持幣待購又在等待什么呢?
來自64為反垃圾郵件系統的啟示
天天和電子郵件打交道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每天處理郵件時,總會人工過濾大量垃圾郵件,即使開啟郵件客戶端所有的反垃圾郵件過濾功能,也需要人為分揀一些過濾不掉的垃圾郵件,你是否計算過處理垃圾郵件占用了你多少時間呢?
國內知名的郵件系統供應商三五互聯副總經理呂聯葦先生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如果一個企業有100名員工,每人每天收到100封垃圾郵件,那么,這個企業每天收到垃圾郵件的總數為1萬封,如果一封郵件的平均處理時間為7秒,一天就需要19.4小時,這將會占據2個專職處理垃圾郵件的員工的全部工作時間,這其中還不包括處理郵件傳播的病毒所占用的工作時間。假如企業應用了目前的最完善的32位處理系統,情況是否會好一些呢?
三五互聯實驗室的工程師當場為記者演示了32位系統和64位系統處理垃圾郵件的不同效果。整個測試過程的發郵件量統計為:64位服務器投遞了26277封郵件(總量為2.05GB),32位服務器為26086封(總量為2.05GB),服務器處理郵件隊列的緩存極限為1.9G,那么通過計算可以得到這樣一張表格:
開始投遞郵件時間(A) 完成郵件隊列處理時間(B) 郵件隊列被清空的時間(C)
64位 01:37:18 01:40:47(耗時3分鐘19秒) 02:10:00(耗時29分鐘13秒)
32位 16:49:17 17:21:32(耗時32分鐘15秒) 18:58:22(耗時96分鐘50秒)
一組權威數據表明,垃圾郵件占據全球電子郵件的比例從2003年底的35%增長到2004年的85%。美國著名網絡安全及垃圾郵件研究機構 Radicati Group的報告顯示,到2008年,歐洲的電子垃圾郵件量將增長到71%,每年以54%的速度增長。應對洪水猛獸般的垃圾郵件,講求執行效率的企業還會猶豫何時將升級自己的服務器到64位嗎?
當然,反垃圾郵件系統也許只是64位計算技術的一個邊緣應用,但它的出現確實讓普通消費者看到了64位應用的巨大潛力,不過這畢竟是一個看似和消費層面無關緊要的行業應用啊,他們可能會認可64位的企業級應用,那么企業級的64位應用會刺激終端消費嗎?處理器設計專家給出了一個看似和市場背道而馳的結論。
專家:64位桌面應用不急需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龍芯”課題組負責人胡偉武,國內芯片制造領域的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64位計算技術遲遲不能普及的根本原因是桌面級應用對64位技術的依賴并不是非常迫切。他進一步解釋說,在國內,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定價格下的高性能,而不是盲目追求沒有必要的應用擴展。
10年前,計算機歷史上曾發生過一次重大變革——多媒體技術喚起了人們對32位電腦的渴望,那些想讓電腦屏幕鮮艷起來、讓電腦奏出美妙的音樂、讓電腦能與人交流的人發現,自己破舊的16位286電腦再也無法滿足最基本的需求了,于是業內孕育并上演了32位電腦“奪權篡位”的一幕。也許那一幕連最初開發MS-DOS的比爾·蓋茨都沒有想到,否則他也不會認為電腦只要有640KB內存就夠了。
10年后,人們還沒有充分享受到32位處理器的高性能,因為32位處理器理論上可以支持高大4GB的內存,也因為32位會帶來較小的延遲,更高的處理器頻率。胡偉武教授解釋說:“實際上,目前推動64位技術應用的并不是桌面機應用,這一點無論是將64位平民化的AMD,還是曲高和寡的Intel都很清楚,行業級應用才是64位這個鋒利的武器的用武之地啊!”
一位資深的硬件評測專家斷言,如果說32位取代16位確實是應用在驅動,那么64位取代32位更像是廠商炒作的噱頭。普通用戶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專家都如此斷言,我們還需要猶豫嗎?
Windows XP x64為何姍姍來遲?
Intel在作怪?“Wintel聯盟”是很容易想到的一個原因,不過我們很難說Intel在其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驅動跟不上?驅動是任何一個操作系統的組成部分,適當的驅動優化和移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微軟的64位Windows XP可以同時運行32位和64位應用程序,驅動則必須是原生64位編寫的。
微軟追求完美?由于64位Windows遲遲沒有,微軟也看到了不少客戶為了早日用上X86-64位技術而轉向了Linux平臺,這肯定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不過為了保證新操作系統的完美,微軟確實花了很長時間。
文章來源:
http://www.cnblogs.com/wangdetian168/archive/2008/09/20/1294864.html
posted on 2010-09-29 13:28
sanmao 閱讀(69)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