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各家公司的春節校招又要開始了,可能有些公司已經開始了。這么多年校招參加下來,也和非常多的同學有過溝通和交流,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也寫下來給同學們做個參考。
這篇文章我想先談談如何選擇實習的機會。
首先,如果對于你來說,實習只是為了盡量賺點錢或者實習只是為了去有個體驗(比如畢業要出國,或者會繼續深造,或者能夠回家去繼承什么東東,或者要自己創業),那么這篇文章你就不用看了,對你沒啥幫助。如果你畢業后就是想在互聯網行業做技術相關的工作,那么這篇文章也許能夠給你些參考。
實習不會直接決定你畢業后去哪家公司,但是如果你畢業后想去的公司你能先去實習,那么對于留在那家公司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那么,問題來了,你選擇要加入的公司的因素是哪幾個,如何排列?
在11年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是個人對于同學們如何選擇第一份的建議,我自己又看了一下,我覺得在當下,這篇文章的內容我自己還是認同,大家可以去看看當時的這篇文章(給將要實習和畢業的同學-第一份工作的選擇)。
我忍不住這里還是要說一個事情,就是薪資。薪資可能是對于候選人來說最直觀可以比較的東西,但是說實話,如果薪資(包括實習期工資以及正式的工資)不是差別特別大,不是會導致你沒有辦法生存或者說讓你的生活質量差一個檔次的話,那么這個因素就不應該成為主要因素。因為你工作幾年后會發現,最重要的是個人的成長。如果A和B兩個Offer, A一個月給你多1-2K,即便一直是有這樣的差距,那么你可以算算幾年后這些多出來的錢也不會改變你的生活質量。那么找到一個可以讓你成長很快的公司這就會非常重要。我知道看到這里,很多同學會說,話是對的,可是怎么選擇呢?我怎么知道哪個公司就能讓我成長很快呢,這東西又不像薪資可以直接量化。那你繼續往后看
接著說說地域,地域這東西重要也不重要,這話怎么說呢,說不重要的意思是,不要把地域的選擇放在機會的選擇前面,意思就是說一定要去哪哪城市工作,也不管是不是一個合適的機會,說重要是什么意思呢,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行業的氛圍還是不同的。國內的大城市是北上廣深,但是從互聯網發展看,這四個里面明顯北京、深圳要好很多(個人看法,無意挑起地域爭吵),上海在這個部分已經弱了下來,而這兩三年,杭州也迎頭趕上,在我看來整個環境是直追北京、深圳,為啥呢?看看現在國內的三大互聯網公司的總部在哪兒就明白了。BAT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培養了很多很多很牛也有錢的人,這些人中的部分會選擇出來去創業和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就會造就一批新的公司的出現和發展,環境和氛圍就這樣起來了。
最后講講公司,大家習慣是說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在我看來,可以分三類,大公司,偏初創期的公司,介于這兩者間的公司。我是這么看這三類公司的:
先說說大公司,大公司相對比較穩定,待遇相對豐厚,能看到的東西相對更多(這個真是看,不是讓你做),體系的慣性比較大,跨部門的協調溝通成本相對高、整體效率相對低下。
而對于初創公司呢,相對來說空間很大,變化和風險也比較大,在業務需要的情況下,能做的事情很多,不過很難做深,效率很高,協調溝通沒啥成本。
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公司,一般是找到了一定的業務方向,業務高速發展,技術上有很多改造(以前的債)和探索的訴求(需要深入技術也有這個深入的條件),技術產生的價值更明顯,技術做深的空間大,個人在技術上的成長空間比較大,實戰的機會很多。
從我角度簡單的對比就是,大公司的公司光環更大,相對穩定,個人能做的事情有限,工作中花在具體做事情外的時間很多,看到和聽到的比能自己干的要多;而初創公司,未來可能的財務回報的想象空間很大,技術能做的面更廣深度會很有限,具體的業務實現要做的東西的變化概率很高,對個人的技術沉淀和發展會有一定限制;介于這兩個之間的公司,在穩定性、發展速度方面都是介于兩者之間,不過有個重點是這類公司在技術上有很多可以做深的實戰機會,而這個提供給各位同學的就是非常好的個人技術積累和成長的機會。而這三類的公司如何選擇,是跟每個人的性格和自己的目標有關。筆者去年快年底的時候離開了一個大公司,今年初最終選擇了一個過了初創階段的公司。
對于工作,這么多年下來的感受就是任何一個工作都沒有辦法在同一個時間滿足你所有對于工作的期望,這么多年校招、社招下來我個人覺得很可惜的是見到很多因為起薪錯過了好機會的case,08年開始在淘寶參加校招,08、09、10那幾年淘寶的名氣遠不如現在,有不少同學因為覺得淘寶的名氣或者說淘寶當時給的起薪差了1-2K選擇了別的公司,我在13、14年也遇到過當時錯過淘寶校招的同學,都跟我提到了覺得當年錯過淘寶的可惜,提到當年一起畢業但是去了淘寶的同學的成長和收獲,也提到其實如果看畢業后3年,起薪并不是那么重要。一些當年的小公司成為了今天的大公司,今天也有很多未來會成為很知名公司的還不那么大還在高速發展的公司,希望大家選擇的時候不要給自己留下3-5年后后悔的機會。而且,大家要知道,各個公司的HR都是人精,一個公司真正給到你的Offer不是那個紙上的數字,而是數字+給你的發展空間和成長機會,這兩個加在一起的和是差不多的。Offer數字好比較,所以大家更要關注給到你的機會是什么。
最后的最后,簡單說說如何準備校招吧。大家參加校招,一般需要準備簡歷、筆試和面試,先說簡歷。我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簡歷,但是這么多年來我看到過很多不好的簡歷,這樣的簡歷分兩類,一類是面面俱到的寫了非常多的內容,我也不知道哪些是重點,看了幾遍也很難對這個候選人有什么深刻印象,一類簡歷是太簡單,我印象中在我找工作那個年代有說法說簡歷不要超過一頁之類的話,但是我的經驗是一頁簡歷真的信息很有限,我的感覺是2頁相對比較好,最多不要超過3頁(包含具體一些設計作品除外),然后一定要突出重點,大家要明白,招聘的時候不是把你所有做過的事情加在一起判斷你的,而是主要看兩塊兒,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也就是說,你做的很牛逼的時候可以突出,一個是把做的不同類型的事情可以寫清楚(這里要突出重點),千萬不要把各種事情跟流水賬一樣的面面俱到寫出來,這真當不會加分。而對于筆試,到了這個階段,我覺得知識的部分只能趕快復習抱佛腳了,就我看很多題目其實還是比較基礎的,大家還是要溫故下自己的課程有兩個點想提,一個是筆試的時候大家千萬注意字盡量寫的能清楚點,我自己做學生的時候不覺得這個重要,我從08年參與校招并且改卷子的時候發現這相當重要,具體不說了。另外一個是對于一些偏設計的題目,如果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一般都沒有),也認真思考下寫寫思路,這個對你也很有幫助,但是請記得自己的邏輯。最后如果是你能通過筆試,在面試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放松,能夠坦誠的去回答面試官的問題,遇到不會的,不要那么容易放棄,也不要去不懂裝懂,充分的把自己的實力發揮出來就行了。PS,如果遇到我或者跟我類似的面試官,千萬不要穿西裝來。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我非常樂意和在校的同學交流和分享我的一些經驗,這么多年的校招看到了很多很優秀很努力的同學,如果能有可以幫助到各位學子的地方,我會很開心,如果同學們有問題想和我交流,歡迎給我郵件,dingtian@mogujie.com
這次真的是最后了,上面都是沒有立場的個人寫給同學們的話,下面還是要介紹下我現在所在的公司—蘑菇街。我們的校招也開始了,需要大量優秀的16年畢業的應屆生同學。大家可以關注我們的新浪微博 @蘑菇街招聘,最近也有一篇對蘑菇街CEO的專訪,大家也可以看下來了解下蘑菇街,具體地址是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502/0040968.shtml。
結尾替我在的技術研發部做個廣告,我們需要優秀的同學的加入,
在這里,你可以用代碼創造未來,留下屬于你的印記,而不是在已經不錯的系統上修修補補
在這里,你可以把時間更多的花在技術和成長上,而不是在各種溝通、協調、開會中
在這里,有的是技術的PK用代碼說話,而不是去看山頭和爭系統的歸屬
在這里,有的是提供給攻城師開心高效的環境,而不是各種限制和辦公設備成本的算計
如果你想舒適安逸,那么我們不合適你,我們這里充滿了變化和挑戰
如果你不夠擔當,那么我們不合適你,我們這里需要你能快速獨擋一面
一路走來,業務變化和發展的背后是技術團隊的成長和沉淀,我們深知,在業務高速發展的背后,我們技術上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們的團隊雖然年輕,但充滿激情,我們不安于現狀,喜歡折騰技術,相信凡事有解且必有最優解,氛圍簡單、透明、開放,我們相信技術改變世界,代碼創造奇跡,如果你希望自己快速成長,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更多動手實踐而不是聽聽看看,如果你想干點大事情,那么請加入我們,一起創造未來。
posted @
2015-03-03 10:08 曾憲杰_頂天 閱讀(7920) |
評論 (4) |
編輯 收藏
到7月份就畢業11年了,加入淘寶也6年了。自己一直不太是一個善于寫寫文字的人,這次也嘗試用文字回顧也記錄下自己這工作的11年吧。
02年本科畢業到現在的11年,待過四家公司。還是從剛畢業說起吧:
01年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是在911之后,我也記不清楚是不是這個時候互聯網泡沫破了,反正我的感覺是和上一屆師兄比,我們的工作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當然我們是在地上。記得師兄找工作的時候,去應聘國內非常著名的通信企業的時候,本科生是能做研發的,而且門檻較低,而我們那一屆,本科生只能做銷售,而且是非洲。月薪基本跟上一年是打了五折到四折,整一個悲催啊。當時除了能進外企外,待遇最好的是西部某運營商,開出年薪10w的offer,不過要簽7年。。。。。
因為接觸編程時間比較早,自己在編程方面的技能還行,非常不容易(當時給面試機會的工作不是非常多,我曾以為自己會比較簡單的在上海找個工作)的在上海找到了一個以為很高科技的公司(當時他們說是搞Linux的)-上海時佑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做的是郵政的項目,就是在當年很流行的系統集成商。雖然我在杭州讀書,那個時候我并不喜歡杭州,結果4月份去上海實習了2個多月后,就被派去北京出差,學習Uniface,然后去杭州參加和浙江郵政的項目。汗,剛離開杭州沒多久就回來了。然后發現其實要做的是郵局的系統,也算是業務吧。不過我除了做一塊兒業務外,更多在幫助大家解決一些比較技術的問題,比如用C去寫基于FTP的客戶端,解決一些詭異的技術問題等。在這里,我也第一次體會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我們沒有專門的測試,記得我負責的系統第一天在一個支局上線,我就在旁邊看他們操作,有問題就想辦法先繞過去,然后晚上改代碼就更新服務。我記得我還提出上線的時候保持新舊系統運行,我老大說,那你替他們去舊系統錄入數據?我說算了。包括開始上線的時候,負責賬務的同學經常晚上對賬,包括第一個版本直接被業務方劈死并且說不可能按時上線但靠著我在吃粉干時的靈感愣是用較小代價完成改動并按時上線的喜悅,忙并且快樂著。在這家公司,自己也見識了小型機,也接觸到了很多實戰的東西,包括認識了很多好朋友,尤其當時的技術老大-玉明火,我們也在一起非常詭異的異常的地方,出現的時候彈出一個對話框,請聯系玉明火,手機好137XXXXXXXX。后來一次早上,這哥們兒剛要從杭州會上海,在候車的時候接到了一線操作員的電話,他當時一頭霧水。
因為經常在杭州,再加上公司內部非技術的一些事情,讓我產生了換工作的想法,但是在這家公司,真正讓我從一個熱愛代碼的學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程序員,真正的能落地到具體的項目中,結識了很多好朋友,也學到了像Uniface,Unix,DB等方面的知識。自己比較深的體會是一定要主動,沒有人有義務要手把手教你,但是做技術的,你主動問還是很多人愿意幫你,你自己很主動,能夠得到更多的機會和成長。對我的技術老大,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我正式入職的時候,沒過多久他跟我說,沒想到你會來,我聽了后心就涼了,不過也是,當時是他面試的我,從他的座位和當時的打扮,我以為是個很普通的工程師,我想這個公司一般員工都這么厲害的,后來才知道他是總工。還有一個記憶深刻的是我要離職的時候,公司老板和部門經理加上我技術老大一起談,公司老板和部門經理想忽悠我留下,我技術老大說,你年輕,有什么想法要堅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然后我堅決辭職了。
03年的9月1號,在學生開學的時候,我去了在上海的第二家公司報道,是上海先鋒商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日本先鋒和商泰株式會社合資的一個公司。去這家公司的原因也很簡單,當時換工作的時候投了很多家,給我Offer的也不多。
在這里我做的事情跟之前的完全不同,是加入一個做車載導航器的開發環境的組,另外的組是做車載導航,那個時候,車載導航非常的貴,在歐美是要賣3000美金左右一臺的。這期間我的工作基本上是用Windows API以及WTL(我們沒有用MFC)去做控件,我們的IDE中的空間基本都是自己做的,沒有用Windows本身提供的,主要是一些我們特殊的需求不能滿足,我們又沒有源碼,就自己搞了。可以說在這個公司,讓我在Windows GUI方面以及COM組件方面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在項目組中也是最年輕的,老大也很照顧我,也給了我很多機會,也感覺到是把我當今后的重點發展對象在培養,包括后面也給我去爭取去日本總部工作的機會,當時坦白說對于在一個日資企業工作包括可能去日本工作我內心是有些糾結的,后來大學同學找到我,忽悠一起創業,我就辭職了。因為04年10月中旬提了辭職,公司組織的去三亞的免費旅游我也沒有好意思參加,導致到現在我都沒有去過三亞。我老大還有公司的總經理找我談話,雖然內心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還是堅定的走了。離職日期是04年11月30號。這里的考勤制度非常嚴格,不過公司讓你加班也完全按照勞動法給錢,不過我自己更喜歡有一定彈性的環境。當然,在這里,自己對于Windows應用開發以及組件化的構建應用有了很多的提高。
離職后去了重慶,當時因為合伙人的關系,我們把公司放在了重慶,起的名字也很好記,重慶快點科技有限公司。我負責技術,當時為了節省成本,跟成都電子科大的一個老師合作,我在04年12月到了重慶后是基本一直在成都的。印象深刻的就是成都的鍋魁,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個字,反正很好吃。我們項目的進展一般,開始想做基于互聯網的遠程技術支持服務,后來發現投入比較大,也沒有很多投資,就改為做企業內部的電腦管理的系統。在05年8月的時候,因為第一個版本已經ready,后面需要跟客戶有較多的溝通,再加上也希望能夠有自己的技術團隊,我離開成都回到重慶,開始組建公司全職的開發團隊。可以說我和朋友創業的時候,得到了其中一個合伙人的媽媽的很多后勤上的照顧,以至于我覺得那是我結婚前生活條件最好的階段。在這段期間,我已經放棄了自己之前在技術上的自我追求,公司需要做什么,就去看什么,包括去搞Perl,BDB后來搞Mysql,ASP.net,,JS中間看了解過JSP,還有Linux下的C的開發,甚至包括在Windows下制作安裝程序等。07年初的時候,自己想退出了,還是想回到上海、杭州這邊。4月底自己離開了。這是進淘寶前待的最長的公司了,當然,在這里自己在某個技術領域的積累不能算很深,不過感覺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包括跟客戶的溝通,帶團隊,技術的快速學習和使用等,以及在面對各種困難的時候去調整自己,其實這些成長,是因為自己有機會去經歷,并且也是通過一次一次的錯誤,得到了成長和鍛煉。
離開重慶,只知道想回上海或者杭州,但是并沒有目標。那個時候自己也想稍微休息休息,畢竟從工作開始,除了過年就沒有怎么休息過。基本都是從上家周五走,下周一去下家報道的。
知道我離開后,我的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也是大學同學(韓迪,曾經淘寶的熙官)要推薦我進阿里巴巴,那個時候我也搞不清楚他推薦我去具體哪個地方。反正聯系我面試的是淘寶網。后來我才知道,當時好像先推薦去阿里軟件的,貌似沒有合適的崗位,又把我推到淘寶的。實話說,我是很幸運的,我稀里糊涂的就混進了淘寶網的技術部,那個時候淘寶的技術名氣不大,也缺人,加上推薦我的人把我介紹的很好(用徐庶推薦諸葛亮的原話),然后考慮浙大計算機畢業的,估計爛不到哪去,我就進來了。說自己混進來的是因為發現自己08年去面試的時候的問題和標準,問07年的自己的時候自己鐵掛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感謝把我賣進淘寶拿了錢只請我吃了個渝香隆的兄弟,也感謝當時的三位面試官給了我機會(行癲、丁典、三豐,其中行癲先后兩次是我直接老板,丁典也做過我一段時間老板,三豐是我老板的老板)。如果當時沒進入淘寶,我也不知道我這六年會去走什么樣的路。
我07年加入淘寶的title是C++工程師,當時淘寶網技術部寫C/C++的加上我就三個人,C/C++當時的需求也不大,我做了一個小功能后行癲就讓我轉Java,要知道我之前是非常b4 java的,不過看到這邊大家都搞Java,就學唄,那個時候為了讓我練手,給了一個現有功能的改造的任務,就是把當時淘寶店鋪里面,商品分類只能是一層的改為兩層結構,以及把一個商品只能歸屬一個分類改為支持多個。那個時候在試用期,我還是挺擔心自己能不能順利搞定任務轉正的。。。
順利轉正后,就參與當時淘寶從集中式應用改造的工作,我那個時候被安排去研究消息中間件,也是從這個時候(大概07年9月)開始了自己的Java中間件之路,基本上07年底到08年中,就是在負責消息中間件的設計和實現,那段日子是單純的快樂。淘寶的消息中間件也是我這輩子第一個自己完成的Java產品,以至于當時我的老板(07年底老板換菲青了)知道我之前沒怎么搞過Java就直接負責這么重要的產品(如果掛了,淘寶的交易都會出問題)的時候還是挺緊張的,從上線后沒有出現大的問題的時候他的神情我可以感覺到他一塊兒石頭落地了。其實我當時并不喜歡搞消息中間件,我想做存儲,不過我這個人就是替老板分憂的命(以至于12年到今年初的團隊名字叫綜合業務平臺,啥都能整整),看到沒有合適的人能做,我就繼續做了,然后下半年的時候,菲青找到我說,要搞分布式數據層,又是個我完全不懂的東西,我問沒有比我合適的人來做了么?菲青說沒有,我說那好吧。從08年底到09年初,基本重心就在搞數據層,然后搞出點雛形后,菲青說,你搞同城容災吧。我勒個去,我說不是有張三么?菲青說你在淘寶時間久,人和系統熟悉,你來搞吧,好吧,那就搞吧。同城容災確實不是個簡單的活,應用間的依賴梳理,以及依賴的單Active集群的切換,可以用一些技術手段去解決,不過要去做整體容災測試等,還是非常復雜和麻煩的。09年我只是用技術解決了一些切換上的問題,整體的容災還是在11、12年的時候,在技術保障部的努力下達成的。在09年,也和同事畢玄同學一起寫了一本書,然后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技術人員還是有機會寫書出書的,而且是自己不用出錢的。
轉眼到了10年,菲青把一個內部的Web框架讓我牽頭去搞,我已經習慣了自己去橫向發展了。到了10年9、10月份的樣子,自己的職責又改變了。畢玄同學也把他負責的服務框架、容器團隊給了我,組成了淘寶的Java中間件團隊。到了11年,我從原來的架構組帶著團隊到了淘寶的產品技術部,在11年中調整的時候,產品技術部的另外一個偏技術的小組和和中間件融合成了一個團隊,也就是目前的中間件和穩定性平臺。
在11年中的時候,自己就開始對業務開發比較有興趣,也在尋找機會去接觸這塊兒,這可能是在淘寶以來,自己特別主動的去尋求的變化,12年春節后,在中間件之外,也開始帶領業務開發團隊,自己也在業務理解和業務架構方面有了一定的成長和提高。
到了今年,在3月中旬的時候,自己是徹底告別了Java中間件的生涯,負責新成立的淘寶技術部。回首在淘寶的六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幸運,幸運自己加入了這樣的集體,幸運遇自己每個老板都對自己這么好,給與自己很大的幫助,也幸運自己一直能夠和這么優秀的人合作,讓自己得到更快的成長。
除了運氣,自己感受比較多的還是努力以及主動性,以及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并且為之去準備和奮斗,很多事情,自己如果看的相對遠一些,那么對眼下的選擇會更容易做出判斷。那份能夠讓你愿意為之奮斗的事情,比地域、當下的待遇等等要重要很多。而對自身來說,準備了不一定有機會,但是不準備則一定沒有機會,能夠充實的過好每一天很重要,尤其在單身的時候,盡量的忙起來吧。
最后也想說說現在負責的團隊,新的淘寶技術部負責目前淘寶事業群(阿里集團好多事業群中的一個)的應用開發的工作,今年團隊會在web組件化、應用平臺化、多終端以及數據化方面去做技術上的突破。具體業務方面負責淘寶前臺業務、互動業務、營銷業務、CRM、數字出版、視頻的工作。需要在無線、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處理、業務架構等方面的資深人才,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郵件聯系我 huali@taobao.com,具體職位信息在 http://rdc.taobao.org/?page_id=2 ,期待一起共同創造更加不一樣的淘寶。
posted @
2013-06-04 19:18 曾憲杰_頂天 閱讀(3513) |
評論 (6) |
編輯 收藏
9月9號和10號在北京參加了IT168主辦的架構師大會,也很榮幸做了淘寶Java中間件之路的分享,分享的PPT已經在大會的官網放出了。這次兩天的會議,跟新老朋友有了不少線下的交流和溝通,感覺不錯。也聽了好幾個Session,有些沒有聽的,也是當時跟幾個朋友在場外交流所致。
下面總結一下自己聽的幾個Session
余沛-自動化運維關系管理
這里面提到了幾個階段,跟陳碩的
blog里面講的不同階段的運維策略,理念上比較的類似。
第一個階段 幾臺---幾十臺 手工并且是模塊兒的視角。也就是看到的只是單個的部署的產品等
第二個階段 幾百臺--幾千臺 這個階段叫做縱向自動化,用機器的粒度看運維,不過運維還是后置服務,有一些腳本、工具等,不過可能比較多的還是在做安裝、維護、救火等工作
第三個階段 幾千臺--上萬臺 運維和開發平行,看問題是按照服務的粒度,運維變成前置服務
接著又著重介紹依賴管理的部分。包括了任務對任務的依賴,任務時間上的依賴,以及數據型的依賴等。
應該說,總體來說比較系統的講述了運維成長的過程。我們自己的機器數也不少了,運維方面的平臺、工具還不是那么的完善,希望能夠在明年年中之前,能夠有比較大的改觀。
李瀚-百度貼吧的技術介紹
這里面記錄了一些關鍵點
百度貼吧有上百億的帖子,熱門的帖子有上千萬的回復,高峰是每秒的PV超過10萬。那么在存儲方面,做了不少事情。同時,對于快速開發、可用性、安全方面考慮的也很多。
在WebSever上,用了異步和集群技術,靜態文件的獲取,可以跑滿網卡,大于單機支撐5k-1w的qps,這個取決于單個文件的大小。
采用Php開發框架,統一開發模式,在性能方面也做了優化。內部實行組件式開發,有公共庫以及一些通用組件。
在存儲方面,分為了兩塊兒,一塊兒是輕量級的存儲,主要采用的是Mysql以及使用了cache技術。數據量小于1T,支撐幾百qps-幾k qps,加入cache解決瀏覽的性能問題。
引入了分區,使用MQ來進行處理
另外,使用KV存儲視頻文件,大概在P的量級。
這個session,主要了解學習了baidu貼吧的一些相關技術架構,也了解了一下數據。
洪濤-虎撲網的架構升級之路
這哥們兒看上去非常爺們兒,講話也比較逗。談到了虎撲網從成立到現在的發展之路,這個是可以給到一些中小網站一些參考。在這個過程中,用到了一些開源軟件,包括但不限于memcached、TT、Redis、RabbitMQ等。后面也會自建機房。這里面,他提到會用硬件負載均衡代替LVS,這個地方我不是很明白,當時也沒有能抓住洪濤問下,后面有機會再請教下。
陳煒-無狀態運維管理
這個家伙跟我住一個屋的,他要講的東東在講之前我就看了一下,應該說,他們真的構建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監管控的系統,也許沒有哪個部分的技術本身特別高深,但是能夠運用技術,真正把那么多的機器和應用管理起來,能最終落地,我覺得還是非常不容易的。不過這廝還欠我一個東西沒給我,明天上班找他要。
段煉-Defeat Plubic DNS
這里面首先講到了使用Google DNS以及OpenDNS的問題,然后提到了如何去解決這些個問題。其中對于如何知道用戶所在ISP以及使用的Local DNS,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處理。也提到了通過跳轉、修改返回的HTML等方式來解決跨運營商訪問的問題。在這個方面,自己之前確實沒有太多經驗,也沒有考慮很多。不過說到底,這都是被天朝特色的ISP給搞的。sigh。
白金-從流量統計、識別出發,看網絡出口帶寬優化
這個演講嘉賓的名字挺酷,他講的東西很全面,也提到一些探測網絡流量等信息的工具,不過這個部分,跟我現在關注的點不太貼合,就當擴充知識面了。
陳爾冬-新浪的私有云平臺
這哥們兒真的很帥,講的也很好,新浪的SAE和內部的私有云還是不錯的,10月份他們會來杭州參加QConHangzhou,到時候再好好聊聊。
我記錄了一些數據
私有云有4000+機器
每日100億動態請求
每日200億的數據庫請求
總共運行了500個項目
馬如悅-Hadoop@Baidu
一個非常實在憨厚的哥們兒,我也是記錄了一些數據
目前Hadoop集群有1.5w node, 年底大概3-4w臺, 明年會到達10w臺
整個集群input data/per day >10PB google 1,20萬機器,30PB
Hadoop一共分了10個clusters
最大的cluster 3000 nodes
1.5億文件+1.5億塊+2000個節點:重啟花費40分鐘
baidu-hdfs2-arch 把namespace跟文件管理分開,上面的相當于 一個規則服務器
針對不同的需求分來處理,比如throughtput 、realtime 等;追求不同,側重點就要不同
總體來說,IT168架構師大會,和QConBeijing以及將要舉辦的QConHangzhou還有Velocity China相比,我感覺整體質量稍微弱些。當然,這僅僅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從內心來說,希望IT168架構師大會越辦越好,提供一個好的平臺給技術人員交流、提高。
posted @
2011-09-18 21:23 曾憲杰_頂天 閱讀(68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從8月中旬到最近,全是在做跟校園招聘的事情:有跟試題相關的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已經在實習的同學的轉化面試。
之前寫過幾個跟招聘相關的文章,本來不想再寫跟招聘相關的文章了,不過最近還是忍不住想寫一下跟應屆生同學相關的事情。
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面《給將要實習和畢業的同學-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提到了我對于實習生和應屆生同學要選擇第一份工作的建議,不過那個時候,同學們都是在找實習工作,現在面對的是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這是對于大部分同學,工作后考研的不算),感覺肯定會不太一樣,考慮的也會更加的謹慎。
從最近跟很多明年要正式畢業的同學的溝通看,也聽到了一些聲音。基本上大家對于在淘寶的實習以及淘寶的環境、氛圍和發展空間都還比較滿意。有一些同學通過在淘寶的實習真正了解了淘寶(實習前對于公司的氛圍,技術都不太了解,這說明我們在同學中的影響力還不夠大洼)。我也問到同學們最終會怎么考慮來確定自己去哪家公司,北京的同學比較關心戶口(杭州的沒有這個問題,因為能解決),待遇也是大家很關心的一個事情。問到個人對未來的規劃的時候,同學們很關心今后的發展空間,也有部分同學表達了希望先做技術然后再做管理的想法。我下面分別說下我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如果對于自己今后工作很關心并且自己愿意在事業上去努力的同學,可以繼續看,如果你對上面的兩者有一個不關心,我覺得就不用再往下看了。
關于戶口,就我了解,這個可能是這個星球上為數不多的國家還在實行的一個政策,它的好壞我就不發表看法了。想留在北京的同學,肯定都想得到北京戶口,而現實是這非常的困難,ZF企業應該是非常容易解決這個事情,而其他的企業肯定是不能承諾這個事情。我非常能夠理解同學們的想法,我也曾經應屆過。在北京,有戶口肯定比沒有戶口在有些方面要方便,不過就我的了解,現在在北京有叫做工作居住證的東西,這個東東也能解決你在北京的很多問題。如果真的沒有北京戶口,能夠把戶口放到離北京很近的地方就行了(主要為了后面辦一些手續的時候方便,在天朝,你的身份證在有些時候是不頂用的)。我也聽到同學提到了曲線救國的想法,先去能夠拿戶口的地方工作一年,有了戶口后在跳槽。其實這里面有個選擇,就是在戶口和個人的發展上的選擇。如果 二者可以得兼該多好,可是人生就是在不停面對很多選擇,就是看你放棄什么了。如果我建議你放棄戶口,我知道大家很難聽進去,但是我想說,如果你真的遇到了一個很合適的公司,提供給你的是有很大空間的崗位,我真的非常建議你認真考慮考慮這個問題。一年時間可能不算長,但是,如果你為了戶口,去到一個對你的職業發展沒啥幫助的地方的話,對你后面的發展不會有好處。不要覺得可以在這一年內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去提升然后一年后跳槽,你要知道,在實戰中成長的更快,能更好的跟上發展節奏,前面不是有很多讀了碩士的同學很難進入五大(現在是四大了)事務所,而他們本科的同學已經是比較主力的員工了。你真的那么有把握一年后自己可以去你現在想去地方么?當然,我非常理解,北京戶口,對于很多同學,畢業的時候可能是唯一的機會,而工作,后面會有很多機會。只是我想說的是,有很多機會,是否能夠把握住很好的,也是一個問題。這個事情,我只是希望同學們慎重考慮,但我尊重每個同學的選擇。
關于待遇,這個也是很現實的問題,我一直認為公司給你的待遇除了月薪還有很多,這里面包括看得見的福利以及“看不見”的機會。記得08年在合肥校招的時候,一個應聘產品經理的比較優秀的碩士同學因為1K的差距,去了深圳的一家比較小的公司,貌似這家公司現在也沒有很突破的發展。我想,他如果當時來到淘寶,到現在也兩年了,如果他自己努力拿出出色的表現,我想可能會有獎勵的期權了,今年也能夠申請無息置業的貸款了,晉升加薪也不是問題,去年也有馬總額外的紅包了,也可以參加蒲公英計劃。從這兩年或者三年來看, 我想他在待遇上并不吃虧,說這些,不是說淘寶或者阿里就有多好,而是我想告訴大家,不要僅僅只是看中非常短期的待遇上的問題,如果在加上在一個好的環境給你的幫助,那么你收獲的更多。你還是要看到行業前景、以及這個行業里面公司的前景以及公司給你的空間,而不是當下的1K或者多少的差距。畢竟,我相信2012還是可以過去的,大家還是要考慮自己長期的發展的。我經常說,在淘寶,老大讓我犯錯,給我這么好的環境,還給我錢,多好的地方啊。呵呵。另外,我也推薦大家去看下江蘇衛視和中國教育臺合辦的一個節目《職來職往》,優酷、土豆上都能看到,周五晚上是中國教育臺9點36分會放。當成娛樂節目看看也挺好的,這個是類似非常勿擾形式的一個求職節目。里面的楊石頭老師提到的兩盲一定啊什么的,包括鄭艷鄭媽媽提到的建議還有很多達人給的建議都很不錯的。我覺得對于應屆生同學還是有幫助的,也看看別人求職面試的表現,這個一般你們不太能看到。
接著在說說個人發展規劃的事情。有同學問我怎么找自己的方向。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一畢業就有自己很明確的方向并且能持續做下去的并不多。反正我不是,我當時畢業的時候只是知道自己不喜歡做什么,主要兩個不喜歡,一是做業務系統不喜歡,二是做網站不喜歡。但實際上我是來了淘寶后,才慢慢有自己喜歡的方向。我能夠給同學的建議是,首先不要虛度光陰,其次提高你的效率,因為從長的時間段來看,在某個階段你深入了,還是那個階段你朝廣度發展了,都對你有幫助。回首我進入淘寶之前的五年,從做地市大集中的郵政系統,到做Windows的桌面IDE的開發,到自己創業的時候啥都做,包括去跟客戶的技術人員溝通,跟客戶的領導溝通等,看起來都沒有什么延續性,但是我在淘寶的這幾年,發現這些其實對我都有很大幫助。所以,如果你現在沒有特別喜歡的方向,不要苦惱,把當下做好,不要虛度光陰,并且提高自己的效率,你要記住,時間是有限的,你要提升自己的效率,這樣你就能收獲更多,當然學習的方法也要注意,比如學以致用就是很好的方式,而那種為了學而學,看了就看了的方式,時間花了,效果不好的。記得開復老師說過,人在不同的階段,你的精力的分配的比例是不一樣的。在大家剛畢業的時候,我還是覺得一定要抓住這寶貴的時間,提升自己,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你花在家庭上的比例會越來越大。開復老師提到的花費在慈善方面的,我這里就不說了。所以也不要太糾結自己有沒有找到一個確定的方向,隨著你的閱歷、經驗的增多,會找到自己的方向的。另外,不要去因為外界的一些因素去選擇自己的方向,考慮下自己的優勢,自己的興趣。前面幾年多做些事情,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然后找到一個方向深入下去,挺好的。和我年紀相仿的人應該看過劉青云飾演的大時代吧,他在里面也是經歷了很多,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哈哈,不過這個只是個電視劇。
提到開發轉管理,我估計很多人看到過說開發人員三十歲怎么辦?或者另外一個版本是開發人員三十五歲怎么辦?我讀大學的時候,看到的是三十歲怎么辦的版本,可能后來發現三十歲很好辦,做技術沒問題,就變成了三十五歲怎么辦。在國外,其實那些年齡很大的人都還在做開發工作,都還在搞技術。在國內,這樣的例子也有一些但是從比例上來說可能很小。從我的角度來說,三十歲或者三十五歲之后能否做技術取決于兩點,一個是你所在的環境,另外一個是你自己。環境指的是說,有些公司,比如一些系統集成商,大多的套路是一套系統,到這個地方,改20%,到那個地方,再改20%,每個地方都收100%的錢,重復性的東西很多,門檻不是太高。新人過來半年一年就是主力了。年齡大一些的人,不能加班了,不能長期出差了,等等,會造成一定要走管理崗位了,這個就是我說的環境。但是,國內的很多互聯網公司(別的行業我也不了解),在技術上有很大的空間是可以去做的,挑戰很多。在淘寶,多隆同學從進入阿里到現在,十一年了吧,一直在做技術,還有正明(章文松博士),還有正祥(陽振坤老師),都是在技術上做了很久很深的人。這哥幾個,技術的級別如果換成管理序列,都是副總裁的級別。在淘寶這樣的公司,技術上只要你愿意,環境上肯定沒問題。再說到人,不要因為你的專業而覺得自己在技術上走不下去。不要覺得科班計算機系或者相關專業的同學就一定會怎樣怎樣,關鍵還在自己,再說個身邊的例子吧,在B2B有一位高級技術專家,他畢業后(我記得好像是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的)在派出所工作了將近10年,當了多年所長,但是不愿意在這個行業這樣下去,就轉行了,從測試做起,然后寫ASP做網站,最后在Java以及分布式系統方面的專家。我相信這樣的例子不止我身邊這一個,所以,不要直接給自己那么多的限制和理由,覺得自己在技術上不能一直做下去。說這么多,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真的很喜歡技術,那么找一個能夠給你提供這個環境的地方,好好干吧。而不要覺得做技術的到了三十歲或者三十五歲就一定要轉。當然,也有同學就是對于管理或者說帶團隊有興趣,這也很好,我的老大行癲就是一個技術和技術管理都很牛的人。但是,大家一定要先打好技術基礎,打的越扎實越好,而且即便做了管理,也要跟進技術的發展和動向。
最后,本科生同學還遇到一個要不要讀碩士的問題,反正我是沒有去讀的。這里我不想發表什么,想交流的直接找我吧。了解我的人知道我的態度以及想說什么的。
真的最后,我負責的團隊(淘寶Java中間件團隊)和另外一個比較基礎的團隊(業務平臺)已經合并了,新的團隊叫做通用產品團隊,對外博客還是那里。有感興趣的同學,不管是實習、應屆、社招都可以跟我直接聯系交流。我也打個廣告,大家都知道淘寶做了拆分,我還是在淘寶網,我們的技術團隊除了我這個通用產品團隊外,還有關注交易、商品、店鋪這三大塊兒淘寶最久的業務的開發團隊—交易平臺團隊,以及淘寶網的SNS、聚劃算、商戶平臺以及內部服務平臺的綜合業務團隊,還有在北京的新業務團隊,負責機票、彩票、旅行等等很多新的業務,大家有興趣的也可以跟我聯系。微博,旺旺,郵件皆可。
posted @
2011-08-30 14:51 曾憲杰_頂天 閱讀(2827) |
評論 (11) |
編輯 收藏
posted @
2011-08-30 14:49 曾憲杰_頂天 閱讀(66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淘寶的招聘,社招和校招都是很重要的部分,我之前談校招談的多些。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說說社招的情況。本文針對的同學,就是已經工作了一定時間、想加入淘寶的工程師們。
本文我主要分兩個部分,首先我會介紹下我眼中的淘寶,然后我會給那些想加入淘寶的工程師們一些建議。
先說說我眼中的淘寶。為什么想說這個,是我在網上看到了不少對于阿里系以及淘寶的評價。眾說紛紜。來過離開的、現在還在的、沒有進來的朋友們,我想都有自己對淘寶的一個評判,我先說說我聽到的一些不好的聲音:
有說在淘寶學不到技術的;
有說淘寶不是個技術公司,主要是運營的;
有說淘寶加班嚴重的;
有說淘寶
。。。。。。
總結下來,其實大家關心的是三個方面:
待遇
有沒有自己的時間
能不能得到成長。
先說待遇,這個我也說不出什么,不過,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一個公司提供給你的待遇包括了看得見的錢和看不見的環境和機會。這里的看不見,是你在沒進來之前不知道的或者在你選擇Offer時不能直接可見并去比較的。這里,我不想去爭辯什么,我只想提醒大家,要綜合考慮。三到五年后,你的財富不僅僅是收入的那個數字(更不是你第一年的收入*年限(你要看總體收入)),還有你的成長以及你的履歷背景。而且,我這么說,只是提醒大家綜合考慮,不是說淘寶的薪水沒有競爭力。
然后說技術,首先,我個人認為,在國內沒有一家純粹技術的公司。都是商業公司,但是對技術的重視和技術水平,有差別。對于淘寶,她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但是,非常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使命、愿景的背后,是要靠技術來支撐的。而且,越是像淘寶這樣的規模,越是需要在各個方面去精益求精。在技術上,海量存儲、大規模搜索、并行計算、系統自動化智能化、大規模分布式系統、性能優化與成本控制,各種算法等等都需要去鉆研和深入,在業務上,交易、商品、店鋪、團購、商城、運營支撐、廣告推薦、新業務等等都需要去梳理和完善。在淘寶,其實有很多的機會和空間。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很多人覺得做網站沒啥難度。就好像很多人覺得自己蓋個兩層的小樓沒啥難度一樣,來自農村、郊區的同學,估計家里很多都自己蓋樓了。但是,讓你去蓋個金茂大廈,你搞得定么?蓋3層樓和蓋88層,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了。就拿最近的例子,去年雙11的促銷活動,當時和淘寶合作的系統,很多出現了問題或者是已經掛了。而淘寶的壓力是他們的之和,可是淘寶巋然不動,這是靠運營就能解決的么?靠簡單的買設備就能搞定么?
再說說成長,在我們內部,一般是新人做已有系統,老人去做新的系統。一方面讓新人可以熟悉原有系統和環境,更多的了解淘寶,另外是讓老的人有新的空間,而不是總是重復。其實這個機制下,是能夠很好的幫助新老員工去成長。而且,內部的分享和資料也很多,我想,能否成長,更多的是你自己是否投入,是否努力。在淘寶,不會是想把一個人就永遠放在一個位置上,重復的重復的去做事情。可以說,主管會比員工更關心員工自身的成長,起碼我就是這樣。而且,在淘寶,你遇到的系統、業務的挑戰和壓力,以及周圍的這些牛人同事,都會讓你成長很快。
再說說加班。就我的了解,一定要加班的事情,不是那么的多的。但是公司畢竟是公司,有些戰略項目或者其他的特殊的情況下,一定有Deadline的,這種情況下的加班,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更多的時候,晚上留在公司的同學,是在學習。在這個行業,知識、信息很多,更新很快,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里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每天加班到9點10點,一周六天,那都是比較特殊的時候,我也經歷過,我就只有08年1月份一個月是這樣的。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早上9點到下午6點工作,之后一點都不想技術相關的事情。我這樣問問大家,假設你們可以這樣,你們自己踏實么?我覺得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努力,是不是自己提高了,自己是覺得節奏快但是開心,還是覺得痛苦。
在淘寶整四年了,我覺得淘寶是一個讓我很開心滿意的地方。這里的氛圍很簡單、快樂。重要的是,我在這里成長很快,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讓你自身得到發展。拿我的例子來說,從我加入淘寶時不懂Java、覺得互聯網沒啥技術含量,到直接用Java來做一個消息中間件-也是我用Java寫的第一個應用,到后面的其他產品以及現在帶領整個中間件團隊,到和同事一起寫書,到外部去分享,到去跟別的公司的同行技術交流等,我覺得自己真的是在這個環境下進步非常快。在淘寶,各個領域、方向都有很厲害的人,大家可以多去各個團隊的博客上去了解下我們各個團隊的信息,我們中間件團隊的博客地址是http://rdc.taobao.com/team/jm/,其他團隊的博客,在我們這里也有鏈接。跟這么多牛人在一起工作,你會覺得很幸福,成長和進步會很快,能夠接觸了解很多知識以及各種場景,并且在這樣的挑戰下快速成長和進步。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對技術很熱愛、很有追求的人、并且也自信自己的水平很好,發簡歷給我吧。哈哈。huali@taobao.com
前面提到這些,不是說淘寶多么的好,完美無缺,我只是希望能夠告訴大家,不要覺得淘寶沒有技術、自己得不到成長;不要覺得淘寶就是整天加班、做些很表面的開發;其實,在個人成長方面,淘寶可以提供給你很多機會,給你舞臺。當然,我們也有不足的需要改善的地方,這很正常。如果已經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系統了,那么似乎空間也沒有了。
最后,我看到有不少的朋友有意愿加入淘寶,但是又沒能如愿。我想說說我的看法。我下面說的不是攻略不是捷徑,而是個人的建議。
淘寶是非常注重技術,所以,淘寶在技術方面的要求,還是很高的。面試過的人應該都有感覺的。對于我們來說,我們需要很資深的能夠給我們直接提供很大幫助的人,也需要工作時間不長,但是特別有潛力的人。對于一個候選人:
已經具備的知識、經驗;
個人特質、潛力;
溝通和團隊合作;
對技術的興趣、自我驅動;
會是我們考察的部分。當然最后的結果是綜合的。那么一般來說,對于溝通和團隊合作,以及對于技術的興趣自我驅動部分,不論資深資淺,都非常重要。對于潛力來說,對于資淺的同學更加重要些。而已經具備的知識、經驗,對于資深的同學,更重要些。
那么分開來說。對于工作時間不久的同學,你一方面要避免總是在一個事情上重復,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和廣度。如果真的是一直做的事情類似,那么也要做出深度來。另一個方面整理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想想自己今后想做什么,看看自己需要學什么。工作中沒有類似的機會的話,自己也可以在自己的時間里多練練手。而你在面對面試官的時候,你需要通過你的經歷,去展示你的知識、經驗,去展示你對技術的興趣以及你對某個技術、產品的深入理解等等,而不要是去羅列自己做了多少個項目,更需要的是你的亮點。在某個部分的深入,勝得過你做三次類似的項目,而你技術上的綜合的能力,對你也是很有幫助。
對于資深的同學,我很難說給你們什么建議(自己都不夠資深)。非要說的話,如果你的背景跟我們很符合,又愿意來幫助我們,那么趕快投簡歷吧(huali@taobao.com)。如果你想加入我們,但是背景上有比較大的差距,那么,可能還是需要您要有些相關的工作經驗或者技能上的經驗,僅僅是興趣熱情,坦白說還是比較困難的。還是需要您有相關的技能或者經驗。
有什么想法,歡迎跟我多交流。
posted @
2011-06-07 08:58 曾憲杰_頂天 閱讀(4046) |
評論 (13)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