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linux系統用戶以及用戶組管理
【認識/etc/passwd和/etc/shadow】
這兩個文件可以說是linux系統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如果沒有這兩個文件或者這兩個文件出問題,則你是無法正常登錄linux系統的。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png)
/etc/passwd由’:’分割成7個字段,每個字段的具體含義是:
1)用戶名(如第一行中的root就是用戶名),代表用戶賬號的字符串。用戶名字符可以是大小寫字母、數字、減號(不能出現在首位)、點以及下劃線,其他字符不合法。雖然用戶名中可以出現點,但不建議使用,尤其是首位為點時,另外減號也不建議使用,因為容易造成混淆。
2)存放的就是該賬號的口令,為什么是’x’呢?早期的unix系統口令確實是存放在這里,但基于安全因素,后來就將其存放到/etc/shadow中了,在這里只用一個’x’代替。
3)這個數字代表用戶標識號,也叫做uid。系統識別用戶身份就是通過這個數字來的,0就是root,也就是說你可以修改test用戶的uid為0,那么系統會認為root和test為同一個賬戶。通常uid的取值范圍是0~65535,0是超級用戶(root)的標識號,1~499由系統保留,作為管理賬號,普通用戶的標識號從500開始,如果我們自定義建立一個普通用戶,你會看到該賬戶的標識號是大于或等于500的。
4)表示組標識號,也叫做gid。這個字段對應著/etc/group 中的一條記錄,其實/etc/group和/etc/passwd基本上類似。
5)注釋說明,該字段沒有實際意義,通常記錄該用戶的一些屬性,例如姓名、電話、地址等等。不過,當你使用finger的功能時就會顯示這些信息的(稍后做介紹)。
6)用戶的家目錄,當用戶登錄時就處在這個目錄下。root的家目錄是/root,普通用戶的家目錄則為/home/username,這個字段是可以自定義的,比如你建立一個普通用戶test1,要想讓test1的家目錄在/data目錄下,只要修改/etc/passwd文件中test1那行中的該字段為/data即可。
7)shell,用戶登錄后要啟動一個進程,用來將用戶下達的指令傳給內核,這就是shell。Linux的shell有很多種sh, csh, ksh, tcsh, bash等,而Redhat/CentOS的shell就是bash。查看/etc/passwd文件,該字段中除了/bin/bash外還有/sbin/nologin比較多,它表示不允許該賬號登錄。如果你想建立一個賬號不讓他登錄,那么就可以把該字段改成/sbin/nologin,默認是/bin/bash。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2.png)
再來看看/etc/shadow這個文件,和/etc/passwd類似,用”:”分割成9個字段。
1)用戶名,跟/etc/passwd對應。
2)用戶密碼,這個才是該賬號的真正的密碼,不過這個密碼已經加密過了,但是有些黑客還是能夠解密的。所以為了安全,該文件屬性設置為600,只允許root讀寫。
3)上次更改密碼的日期,這個數字是這樣計算得來的,距離1970年1月1日到上次更改密碼的日期,例如上次更改密碼的日期為2012年1月1日,則這個值就是365*(2012-1970)+1=15331。
4)要過多少天才可以更改密碼,默認是0,即不限制。
5)密碼多少天后到期。即在多少天內必須更改密碼,例如這里設置成30,則30天內必須更改一次密碼,否則將不能登錄系統,默認是99999,可以理解為永遠不需要改。
6)密碼到期前的警告期限,若這個值設置成7,則表示當7天后密碼過期時,系統就發出警告告訴用戶,提醒用戶他的密碼將在7天后到期。
7)賬號失效期限。你可以這樣理解,如果設置這個值為3,則表示:密碼已經到期,然而用戶并沒有在到期前修改密碼,那么再過3天,則這個賬號就失效了,即鎖定了。
8)賬號的生命周期,跟第三段一樣,是按距離1970年1月1日多少天算的。它表示的含義是,賬號在這個日期前可以使用,到期后賬號作廢。
9)作為保留用的,沒有什么意義。
【新增/刪除用戶和用戶組】
a. 新增一個組 groupadd [-g GID] groupname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3.png)
不加-g 則按照系統默認的gid創建組,跟用戶一樣,gid也是從500開始的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4.png)
-g選項可以自定義gid
b. 刪除組 gropudel groupname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5.png)
沒有特殊選項。
c. 增加用戶 useradd [-u UID] [-g GID] [-d HOME] [-M] [-s]
-u 自定義UID
-g 使其屬于已經存在的某個GID
-d 自定義用戶的家目錄
-M 不建立家目錄
-s 自定義shell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6.png)
你會發現,創建test11時,加上了-M選項后,在/etc/passwd文件中test11那行的第六字段依然有/home/test11,可是ls查看該目錄時,會提示該目錄不存在。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7.png)
-M選項的作用就是不創建用戶的家目錄。
-d. 刪除用戶 userdel [-r] username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8.png)
-r 選項的作用是刪除用戶時,連同用戶的家目錄一起刪除。
【chfn 更改用戶的finger (不常用)】
前面內容中提到了findger,即在/etc/passwd文件中的第5個字段中所顯示的信息,那么如何去設定這個信息呢?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19.png)
就是chfn這個命令了。修改完后,就會在/etc/passwd文件中的test的那一行第五個字段中看到相關信息了,默認是空的。
【創建/修改一個用戶的密碼 “passwd [username]”】
等創建完賬戶后,默認是沒有設置密碼的,雖然沒有密碼,但該賬戶同樣登錄不了系統。只有設置好密碼后方可登錄系統。
為用戶創建密碼時,為了安全起見,請盡量設置復雜一些。你可以按照這樣的規則來設置密碼:a. 長度大于10個字符;b. 密碼中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以及特殊字符(*&等);c. 不規則性(不要出現root, happy, love, linux, 123456, 111111等等單詞或者數字);d. 不要帶有自己名字、公司名字、自己電話、自己生日等。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20.png)
passwd 后面不跟用戶名則是更改當前用戶的密碼,當前用戶為root,所以此時修改的是root的密碼,后面跟test則修改的是test的密碼。
【用戶身份切換】
Linux系統中,有時候普通用戶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除非是root用戶才能做到。這時就需要臨時切換到root身份來做事了。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21.png)
用test賬號登錄linux系統,然后使用su - 就可以切換成root身份,前提是知道root的密碼。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29.png)
你可以使用echo $LOGNAME來查看當前登錄的用戶名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30.png)
su 的語法為: su [-] username
后面可以跟”-”也可以不跟,普通用戶su不加username時就是切換到root用戶,當然root用戶同樣可以su到普通用戶。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31.png)
加”-“后會連同用戶的環境變量一起切換過來。su test 后雖然切換到了test用戶,但是當前目錄還是切換前的/root目錄,然后當用su - test時切換用戶后則到了test的家目錄/home/test。當用root切換普通用戶時,是不需要輸入密碼的。這也體現了root用戶至高無上的權利。
用su是可以切換用戶身份,如果每個普通用戶都能切換到root身份,如果某個用戶不小心泄漏了root的密碼,那豈不是系統非常的不安全?沒有錯,為了改進這個問題,產生了sudo這個命令。使用sudo執行一個root才能執行的命令是可以辦到的,但是需要輸入密碼,這個密碼并不是root的密碼而是用戶自己的密碼。默認只有root用戶能使用sudo命令,普通用戶想要使用sudo,是需要root預先設定的,即,使用visudo命令去編輯相關的配置文件/etc/sudoers。如果沒有visudo這個命令,請使用” yum install -y sudo”安裝。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32.png)
默認root能夠sudo是因為這個文件中有一行” root ALL=(ALL) ALL” 在該行下面加入” test ALL=(ALL) ALL”就可以讓test用戶擁有了sudo的權利。如果每增加一用戶就設置一行,這樣太麻煩了。所以你可以這樣設置。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33.png)
把這一行前面的”#”去掉,讓這一行生效。它的意思是,wheel這個組的所有用戶都擁有了sudo的權利。接下來就需要你把想讓有sudo權利的所有用戶加入到wheel這個組中即可。
![[image]](http://www.92csz.com/study/linux/images/7_34.png)
你不妨跟筆者試一下,非常有意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8ce7a0100qfyj.html
Thinkpad T410 安裝 Ubuntu10.04 (2011-03-06 14:43:06)轉載▼
標簽: linux ubuntu 10.04 thinkpadt410 雜談 分類: Linux
Thinkpad T410 下安裝 Ubuntu10.04
移動硬盤上安裝Ubuntu備忘
========================================
1. 系統安裝
========================================
下載安裝鏡像一步步裝即可,沒有太多復雜的,安裝完后系統后:
******************************
1.1 更改源
******************************
編輯/etc/apt/sources.list 文件,網上有好多源,比如163,骨頭源等,注意先把官方默認的源備份一下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ckup
以便日后要用。網絡不受限制的話默認的源速度就可以了。
******************************
1.2 更新語文支持
******************************
更新語文支持,把oOo什么的漢化
******************************
1.3 更新系統
******************************
用更新管理器更新系統內核,模塊,軟件等
========================================
2. 安裝必要驅動
========================================
ubuntu10.04 對 ThinkpadT410 大部分硬件支持良好,但無線網絡能發現卻不能用
******************************
2.1 無線網卡驅動安裝
******************************
參考網址:http://www.realtek.com.tw/downloads/
T410無線網卡型號:
* Chipset: Realtek RTL8192SE
* IEEE Standards: 802.11b, 802.11g, 802.11n
* 1x2 MIMO
* PCI ID: 10ec:8172
到realtek 官網下載RTL8192SE對應的linux驅動,之后安裝重啟就可以了。安裝過程見安裝包中的readme.txt,很簡單。
******************************
2.2 安裝電源軟件和硬盤保護
******************************
參考文獻:http://www.thinkwiki.org/wiki/Tp_smapi
到thinkwiki上下載安裝tp_smapi,安裝過程可參考網頁說明,可從源碼安裝,對ubuntu10.04,也可用apt-get install安裝。
源碼安裝方式:
# tar xzvf tp_smapi-0.40.tgz
# cd tp_smapi-0.40
# make install
如果你使用HDAPS驅動(HDAPS - IBM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 Linux Driver),因為tp_smapi已經patch了與其相容的模塊,所以安裝方式改為:
# make install HDAPS=1
按官方的說明下述安裝不是必須的,hdaps已集成在tp_smapi中,但裝一下也無妨
sudo apt-get install hdaps-utils hdapsd
查看模塊是否運行:
lsmod | grep hdaps
對于ubuntu10.04,可按如下安裝:
# aptitude install tp-smapi-dkms
# modprobe tp_smapi
設置充電閾值:
# echo 40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start_charge_thresh
# echo 70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stop_charge_thresh
# cat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_charge_thresh
注意:運行以上命令時即使用sudo,也可能提示權限不夠,可先執行: sudo -i
其它設置:
17 分鐘后禁止充電(不論充電閾值為多少):
# echo 17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inhibit_charge_minutes
取消充電保護:
# echo 0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inhibit_charge_minutes
強制停止充電(即使連接了AC):
# echo 1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force_discharge
取消強制停止充電:
# echo 0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force_discharge
開機時自動加載官方方法:
it is not necessary to create your own init.d script or modify /etc/rc.local - you just need the package sysfsutils:
# apt-get install sysfsutils
# sudo gedit /etc/sysfs.conf
修改文件 /etc/sysfs.conf 即可:
# cat >> /etc/sysfs.conf << EOF
# For a LiIon battery in a Thinkpad
devices/platform/smapi/BAT0/start_charge_thresh = 50
devices/platform/smapi/BAT0/stop_charge_thresh = 80
EOF
開機時自動加載其它方法:
增加開機啟動模塊
sudo gedit /etc/modules
添加以下內容:
thinkpad_ec
tp_smapi
hdaps
另外編輯文件:
sudo gedit /etc/rc.local
加入:
# Make battery live longer
echo 50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start_charge_thresh
echo 80 > /sys/devices/platform/smapi/BAT0/stop_charge_thresh
上面方法未經試驗,還是用官方方法好
問題:重啟后在platform下沒有發現smpi文件夾,在源碼包里執行make load HDAPS=1后方出現,是否需在啟動模塊中加載?已解決,見上。
******************************
2.3 顯卡驅動
******************************
注意:不要更新顯卡驅動,用開源驅動即可,更新后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開機畫面LOGO分辨率,亮度調節等,并且感覺看字的時候分辨率不對了,網上的解決方案不是很完美,有好幾次按網上的更改后直接黑屏進不去系統了,默認驅動除了不能開啟特效外也沒什么不好的,再說特效這東西是給別看的,不用無所謂。官方還沒有 NVS 3100M 相對應的顯卡程序,所以還是等等吧。
經后來測試可以裝,但得做一些設置,查看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8ce7a0100r8lf.html
2.3.1 調節屏幕亮度方法:
A:(快捷的方法,臨時的)
a. 按Ctrl+Alt+F1進入命令行
b. 用快捷鍵調節亮度
c. 按Ctrl+Alt+F7回到GUI
B:nvclock
sudo apt-get install nvclock
nvclock -S -10
C:/etc/X11/xorg.conf
添加Option "RegistryDwords" "EnableBrightnessControl=1"
2.3.2 開關機分辨率:
A. 確認grub和plymouth的系統配置文件是原始狀態,沒有應用過其它的修改方案。
B. 安裝v86d和hwinfo包
sudo apt-get install v86d hwinfo
C. 查看自己顯卡支持的分辨率:
sudo hwinfo --framebuffer
顯示的結果中沒有支持的最大分辨率1440x900,但下面設置了是可以啟用的。
D. 修改/etc/default/grub文件,使用uvesafb的framebuffer來啟動
sudo gedit /etc/default/grub
把下面的兩行: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
#GRUB_GFXMODE=640x480
修改為: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 nomodeset video=uvesafb:mode_option=1440x900-24,mtrr=3,scroll=ywrap"
GRUB_GFXMODE=1440x900
E. 修改/etc/initramfs-tools/modules文件
sudo gedit /etc/initramfs-tools/modules
添加下面這行:
uvesafb mode_option=1440x900-24 mtrr=3 scroll=ywrap
F. 運行下面的命令,啟用framebuffer:
代碼:
echo FRAMEBUFFER=y | sudo tee /etc/initramfs-tools/conf.d/splash
G. 運行下面的命令,更新grub配置文件:
sudo update-grub
sudo update-initramfs -u
H. 重啟,開關機分辨率,tty1-tty6分辨率問題均得到解決。
******************************
2.4 安裝小紅點驅動
******************************
sudo apt-get install gpointing-device-settings
******************************
2.5 安裝thinkfan
******************************
打開thingkpad_acpi的風扇控制
首先要打開thinpad_acpi的風扇控制支持,具體做法是在加載這個內核模塊的時候給它傳遞一
個打開風扇控制的變量。具體做法如下:
modprobe thinkpad_acpi fan_control=1 experimental=1
要實現開機加載模塊時設置,則需要在/etc/modprobe.d/下增加一個配置文件thinkpad-acpi.conf,內容:
options thinkpad_acpi experimental=1 fan_control=1
安裝ubuntu軟件倉庫里面的thinkfan和sysfsutils(讀取和設置sysfs屬性)。
sudo aptitude install thinkfan sysfsutils
thinkfan會在系統的運行級別中添加thinkfan的后臺服務,這樣就可實現開機運行。
配置和激活thinkfan
閱讀/etc/thinkfan.conf可以知道它是通過thinkpad_acpi提供的風扇控制接口來實現風扇控制的,它給風扇的轉速級別對應了一個上下限溫度,在這個上下限內就設置對應的轉速。
安裝后發現thinkfan并沒有直接生效,
腳本:/etc/init.d/thinkfan 查看怎樣設置自動啟動
自動啟動:/etc/default/thinkfan 文件中的START=yes。
風扇控制溫度輸入為:/proc/acpi/ibm/thermal
cat /proc/acpi/ibm/fan可以得到控制風扇的方法
安裝完成后手動更新下載后的源碼版本:0.7.1
sudo make
將開機自動運行關閉,重啟后進入源碼文件夾,執行
sudo cp thinkfan /usr/sbin
然后運行thinkfan, 并將開機自運行打開。
手動更改風扇轉速:
sudo -i
echo "level 6" > /proc/acpi/ibm/fan
但過幾秒鐘后會變為自動控制。
重新加載配置文件
# kill -HUP $(</var/run/thinkfan.pid)
卸載:
sudo aptitude remove thinkfan,注意不要把sysfsutils也卸載了
rm /etc/modprobe.d/thinkpad-acpi.conf
其余配置文件可暫時保留
參考網址: http://vmlinz.is-programmer.com/posts/25834.html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thinkfan/
http://www.thinkwiki.org/wiki/Fan_control_scripts
******************************
2.6 配置laptop-model
******************************
sudo apt-get install laptop-mode-tools
修改文件: /etc/laptop-mode/laptop-mode.conf
ENABLE_LAPTOP_MODE_ON_AC=1
ENABLE_LAPTOP_MODE_WHEN_LID_CLOSED=1
CONTROL_HD_IDLE_TIMEOUT=0
# ArchLinux/Debian 默認 20 ,導致硬盤經常停轉起轉,Ubuntu 默認 60 ,用了幾天沒感覺??傊谊P掉了這項功能。
即在使用交流電源和合上蓋時啟用LatTopMode,關于LapTopMode信息查看
http://hi.baidu.com/skubuntu/blog/item/c70ad563e1bf93d38db10d07.html
另外可解決發熱大的問題:
http://www.cnblogs.com/droi/archive/2011/01/20/1940300.html
******************************
2.7 安裝sensors
******************************
參考文獻: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t=55438
sudo apt-get install lm-sensors sensors-applet
sudo sensors-detect 并一路YES 回車
找到確認添加的模塊
sudo gedit /etc/modules 添加進去,但我的沒有找到
安裝界面顯示程序:
sudo apt-get install xsensors
sudo apt-get install gdesklets gkrellm
安裝硬盤溫度監控:
sudo apt-get install hddtemp
******************************
2.8 安裝cpufrequtils
******************************
因為Ubuntu 默認的 CPU 式作方式為ondemand,這樣只要一有 cpu 計算量的任務,就會立即達到最大頻率運行,等執行完后立即回到最低頻率,因此會出現 cpu 溫度的急驟升高,如果采用 tinkfan 控制風扇轉速,則風扇會再現突然猛轉的情況。右鍵單擊面板,選擇“添加到面板”,里面找到“cpu頻率范圍監視器”, cpu 有幾個核就加幾個,單擊可改變 cpu 工作模式,幾種工作模式分別如下:
powersave,是無論如何都只會保持最低頻率的所謂“省電”模式;
ondemand,默認模式.一有cpu計算量的任務,就會立即達到最大頻率運行,等執行完畢就立即回到最低頻率;
conservative,翻譯成保守(中庸)模式,會自動在頻率上下限調整,和ondemand的區別在于它會按需分配頻率,而不是一味追求最高頻率;
performance,顧名思義只注重效率,無論如何一直保持以最大頻率運行.
將四個核均改為 conservative 后,cpu 溫度降到了 46 度左右,比以前有大大降低。
另外,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cpufrequtils
用法:
代碼:cpufreq-info, cpufreq-selector, cpufreq-set
具體用法可以用 -h 或 man 查看。
A. 查看cpu類型、當前頻率、支持頻率、運行模式等
cpufreq-info
B. 選擇需要調整的cpu
sudo cpufreq-selector -c cpu號
sudo cpufreq-set -c cpu號
C. 調整cpu頻率
sudo cpufreq-selector -f 你所需要的頻率
sudo cpufreq-set -f 你所需要的頻率
注意,此處的頻率必須是以KHz為單位,并且是可以達到的頻率(也就是用cpufreq-info查看到的各個頻率),cpu頻率=倍頻x外頻。以下凡是涉及頻率的一律如此。
D. 調整cpu頻率上下限
sudo cpufreq-set -d 頻率下限
sudo cpufreq-set -u 頻率上限
因此,可能可以對cpu進行降頻或者超頻
E. 調整cpu運行模式
sudo cpufreq-selecotr -g 模式
sudo cpufreq-set -g 模式
eg: sudo cpufreq-set -c 0 -g powersave
這里,模式就是執行cpufreq-info后看到的所支持的模式。比如我的支持以下幾種:powersave, userspace, ondemand, conservative, performance。
powersave,是無論如何都只會保持最低頻率的所謂“省電”模式;
userspace,是自定義頻率時的模式,這個是當你設定特定頻率時自動轉變的;
ondemand,默認模式。一有cpu計算量的任務,就會立即達到最大頻率運行,等執行完畢就立即回到最低頻率;
conservative,翻譯成保守(中庸)模式,會自動在頻率上下限調整,和ondemand的區別在于它會按需分配頻率,而不是一味追求最高頻率;
performance,顧名思義只注重效率,無論如何一直保持以最大頻率運行。
F. 添加cpu監視器
監視cpu頻率,右鍵單擊面板,選擇“添加到面板”,里面找到“cpu頻率范圍監視器”。
另外,如果嫌命令行麻煩,可以這么做
sudo chmod +s /usr/bin/cpufreq-selector
然后,cpu頻率范圍監視器的首選項里會多出一個“頻率選擇器”,顯示菜單選擇“頻率和調速器”。鼠標左鍵單擊cpu頻率范圍監視器,會發現“頻率”和“調速器”兩個菜單,就可以隨便調了。當然不需要隨便調,這里只是說明一下方法。
添加開機自啟動:修改/etc/rc.local 文件,在 exit 0 前面增加如下內容:
cpufreq-set -c 0 -g conservative
cpufreq-set -c 1 -g conservative
cpufreq-set -c 2 -g conservative
cpufreq-set -c 3 -g conservative
但開機后不久會自動改為ondemand, 這時再運行桌面腳本即可
laptop-mode 下的配置文件位置:
/etc/laptop-mode/conf.d/cpufreq.conf
可更改是否啟用及CPU工作模式。
更改后發現啟動后頻率監視器上仍為ondemand, 但cpu溫度降低了,是不是在內部自己調整的,因為啟用了ac-laptopmod
========================================
3. 主要應用軟件安裝
========================================
******************************
3.1 安裝方式
******************************
sudo apt-get install ...
軟件中心
新立得軟件包
******************************
3.2 主要軟件列表
******************************
ubuntu-restricted-extras 其他Ubuntu應用程序可能需要的軟件或者編碼器
audacious 注:需裝音頻解碼器(打開文件自動安裝),亂碼問題:播放列表,自定義:%f
mplayer 注:需裝解碼器
stardict
發音不好,干脆卸載了:
sudo apt-get install stardict-plugin-espeak stardict-plugin-festival
goldendict 注:推薦,有好多詞典
g++
vim 注:用源碼編譯時gvim 有問題。另screen下不同標簽間的"*"寄存器可用,太好了
cscope
ctags
cgdb
rar unrar p7zip
flashplayer
fonts 注:將Win下的TrueType字體放入$HOME/.fonts目錄即可,也可打開安裝
xrgsu->mentohust
scilab
octave
pdf comment: xournal,okular
FoxitReader
texlive
OpenFOAM 注:源碼編譯,安裝方式見別一文檔
gnuplot 注:畫圖程序,octave用的就是她
octave
noflushd 注:硬盤控制程序
ailurus 注:推薦
Jabref
Bibus
========================================
4. 主要問題
========================================
******************************
4.1 中文支持
******************************
pdf中文支持:sudo apt-get install xpdf-chinese-simplified xpdf-chinese-traditional poppler-data
gedit亂碼:運行 gconf-editor,在/apps/gedit-2/preferences/encodings/auto_detected 下面加入 GB18030,GB2312 ,GBK( GB18030 兼容GB2312 ,GBK的,所以只添加有一個 GB18030就可以了的)
******************************
4.2 Chrome中一旦退格IBus無法輸入
******************************
一旦按了backspace刪除之前輸入的文字,就要重新啟動ibus才能輸入,不然輸入什么都是不能顯示的,
已經證實是iBus的key snooper特性導致了這個問題。可以考慮將iBus升級到1.3.5以上(添加PPA)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shawn-p-huang/pp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
4.3 更改密碼問題
******************************
密碼太短或太簡單,用sudo更改:
sudo passwd terry
******************************
4.4 面版重置
******************************
打開終端,終端窗口打開之后,立即在提示符后面輸入下列命令: gconftool --recursive-unset /apps/panel (注意:每個斜杠 “/” 后面沒有空格)接下來輸入下列命令: rm -rf ~/.gconf/apps/panel 最后還需要執行: pkill gnome-panel 接下來,Ubuntu 默認的上下兩欄面板就會恢復默認值,出現頂部+底部各一面板的默認布局。
******************************
4.5. 安裝出錯
******************************
dpkg:處理 tex-common (--configure)時出錯:
子進程 已安裝的 post-installation 腳本 返回了錯誤號 1
dpkg:依賴關系問題使得 texlive-binaries 的配置工作不能繼續:
texlive-binaries 依賴于 tex-common (>= 2.00);然而:
軟件包 tex-common 還沒有被配置。
dpkg:處理 texlive-binaries (--configure)時出錯:
依賴關系問題 - 仍未被配置
在處理時有錯誤發生:
tex-common
texlive-binaries
解決辦法: 直接去掉那兩個包
******************************
4.6 時區設置問題
******************************
解決linux與windows的時間同步問題
sudo vim /etc/default/rcS
設置 UTC=no
******************************
4.7 修改默認打開程序
******************************
這個問題跟兩個文件有關:
/etc/gnome/defaults.list (這個文件保存了全局的打開方式)
~/.local/share/applications/mimeapps.list (這個文件保存了個人的打開方式)
建議只更改當前用戶的配置文件
也可用在Nautilus中選擇屬性,從打開方式標簽更改
******************************
4.8 相關命令
******************************
查看uvesafb支持的分辨率:/sys/bus/platform/drivers/uvesafb/uvesafb.0/vbe_modes
關于framebuffer的說明可以查看Gentoo文檔,另外/usr/src/linux/Documentation/fb/uvesafb.txt列出了所有變量
/etc/X11/xorg.conf可查看顯卡驅動及相關信息
讓硬盤進入休眠:sudo hdparm -Y /dev/s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