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研究”的調查結果

1.對未來生活樂觀積極

  調查者中,認為作為中國人非常自豪的為52.3%,比較自豪的為30.5%,兩者相加比例高達82.8%。其中,個人年收入低的被訪者回答“非常自豪”和“比較自豪”的比例高于個人年收入高的被訪者。 到底是越有錢越無恥,還是越無恥才越有錢呢?

  被問到“現在的生活與過去五年的生活比較”時,分別有42.3%的人認為“好多了”,42.2%的人認為“好一些”,認為沒有變化的占10.4%,有3.2%的人認為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差一些。相對而言,西北和西南地區的人們回答生活“好多了”的人數要多于其他地區,擁有大學和碩士學歷的人認為生活“好多了”的判斷指數最低看來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

???
 在回答“對現在的生活是否滿意”時,比較滿意的最多,占38.4%,其次是“一般”占37.1%。大致上城市人口的生活滿意度低于農村人口;西南地區被訪者生活滿意度最高。從學歷上看,學歷越高的人生活滿意度越差。沒辦法啊,精神世界太豐富了,欲壑難填啊

  在問到“對未來生活的態度”時,有90.4%的人認為未來的生活一定會變好。在問到希望改善的方面時,居前五位分別是:住房條件和醫療條件、社會保障、教育投入、貨幣投入、就業環境。

2.半數以上能保持心情愉快

  回答“您多數時候認為自己的心情如何”時,有58.9%的人認為自己通常情況是愉快的,另有34.4%和6.6%的人認為一般或不愉快。調查顯示,人們的心情愉快指數隨著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的提高而逐漸提高。 不明白了,怎么和前面的滿意度相反呢?

  對“生活中人們多少都有焦慮不安的時候,您的情況如何”這一問題,認為“有時會焦慮不安”的最多,占55.1%;其次是“很少焦慮不安”的,占32.5%;覺得“經常焦慮不安”的最少,占7.3%。32.4%的人用“睡覺”排解焦慮不安,其次是獨處什么也不做、向友人或戀人述說、聽音樂、看電視或電影、喝酒等。

3.國人在看什么?   

??????調查顯示,中國人接觸最多的傳播媒介是電視,占92.2%,其次是報紙、書籍、雜志、廣播、網絡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在“電影”、“書籍”和“網絡”三項上的選擇明顯高于大學以下學歷的。而在“電視”的選擇上,大學和碩士生的選擇明顯低于其他學歷的群體。

4.國人在玩什么?

  中國人如何度過閑暇時間?“看電視、聽收音機、讀報”的最多,占全部回答的69.6%。閑暇時間做的其它事情還包括:散步、逛公園、看別人打牌、睡覺、養寵物等。
?真是貧乏啊!

5.認為科學家生活有意義

  調查中有一些“情境測試”問題。比如,問卷中給定了10種職業(科學家、藝術家、 慈善家、運動員、教師、銀行家、市長、警察、醫生、廚師),假定他們都很有錢,讓被訪者選擇,哪些人生活得較有意義。結果顯示,認為科學家生活較有意義的比重最大,而選擇銀行家的比重最小。

6.誰最有道德?

??????問卷還設置了一題:幾戶人家的公用空間上放了一些垃圾,不知哪家鄰居悄悄把垃圾清除掉了,您覺得最可能做這件好事的會是誰?被訪者中認為垃圾是普通市民清理掉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知識分子、黨員干部,認為是做生意的人最少。嘿嘿,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我還是很期待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研究叢書的出版?的,中國學術界也開始腳踏實地地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