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總是雜事情多,連寫個隨筆的時間都沒的,哎,天天早出晚歸呢,表面上很忙,可仔細想想,什么事情都沒干,原來想看好多書呢,到現在一本都沒看完! ?? 其實仔細想想,每天集中精神看一兩個小時就足夠了,可是沒有那個時間和心情,回到宿舍就想睡覺! 我的遙感沒看,java 沒看,哎!英語也沒看,靠!
?web GIS是以后GIS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和平臺,要弄清楚web GIS 首先要搞清楚其原理及作用,了解計算機方面的基礎知識,比如:數據庫,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B/S 、C/S),編程思想(面向對象方法)、掌握一門語言(如JAVA)! ???? ARC IMS 的很多東西,都是基于java的
靠靠靠靠靠!!!明天得去補考英語聽力,這么久了,就是沒有時間好好呢看書!!! 一樣書都不有得看成,shit ,以后得少玩
想起什么寫什么: SDK is short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軟件開發包 ARC IMS is short for arc internet map server! ARC SDE:?
尼采的出發點是人類的不平等——他是反對人類平等的——人有強者和弱者之分,他很坦率的承認他偏愛上等人的好壞善惡標準。強者或者是主人的道德體現了剛健的、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強力意志,他們能夠不受限制的釋放他們的本性,因此就是善的。與此相反奴隸則是出于怨恨的心理,由他們所認為惡的--他們生活中有價值但卻得不到的東西--權力、財富、強健、智慧,然后推出他們所謂善的--良心、禁欲、負罪感等,弱者試圖掩蓋他們的本能,限制強者的本能,道德是他們的武器,弱者沒有改變殘忍的本性,他們只是在道德的掩蓋下實施這一本能,而強者順應強力意志的要求的公開的殘忍則更為正當。其實,并不是弱者不想像強者那樣,弱者也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強者,使尼采極力是厭惡弱者使自己成為強者所使用的手段,稱那時是發生了生理障礙的生命為了維護其生存而進行的殊死搏斗時采取的傷害性舉動,是病態的,他們發明了自我摧殘的手段。在《道德的譜系》中,尼采寫道:“……他們說無疑軟弱應被當作‘功績’來稱贊,……不報復的無能應被稱為‘善良’,卑賤的怯懦應改為‘謙卑’,向仇恨的對象屈服應改為‘順從’(根據他們對一個人順從,這個人吩咐他們屈服,這個人他們稱之為上帝),弱者的無害,他特有的怯懦,他倚門而立的態度,他無可奈何的等待,在這兒被冠上好的名稱,被稱為‘忍耐’,甚至還意味著美的,無能報復被稱為不愿報復,甚至還可能成為‘寬恕’。 你認同他的這個說法么,我覺得部分有理呢
他認為良心不是出于神圣的道德律,還是一種殘酷的本能,“制造痛苦能夠最大限度的產生快感,……”、“制造痛苦本來是一種慶賀,……看到別人受苦使自己快樂,給別人制造痛苦是人更快樂。”能夠使本能得以釋放,這是強者的權力;而弱者的殘酷的本能不能得到對外釋放,就轉向反對自身,在良心的名義下折磨自己。“究竟是誰發明了良心譴責?--正是怨恨者”,“仇恨、殘暴、迫害欲、突襲欲、獵奇欲、破壞欲,所有這一切都反過來對準這些本能的擁有著自己:這就是‘良心譴責’的本質。我們懂了,只有這殘暴的迫使潛匿的自由是本能,被壓退回去的,鎖入內心的最后只能向著自己發泄和釋放的自由之本能才是良心譴責的萌發地。” 確實有一定道理的,弱小的人總是只能承受痛苦55
戒浮躁,做學問,做技術都需要靜下心來!!!這才能有所積累,有所作為 我辦不到,多余無聊的精力太多啦,浮躁!得想個辦法把多余的精力消耗掉
下午,看了篇《程序員》-2006.2期的文章“當我們不再年輕”。 很認同其中的一段內容,再次貼出來,只為時刻警示自己:
智慧這東西很不公平,有些人的成就我們這些普通人一輩子也達不到。可它也是最公平的,付出的努力越多,就有越多回報。雖然,可能你沒發現。發掘自己的智慧,也是一種智慧。程序開發,是一個依賴于智慧的職業,它需要我們用歲月,用枯燥的練習和辛勤的勞動來積累經驗,換取面對問題時的從容不迫。
不要指望一夜之間就可以得到女神的青睞,我們應該堅持每天為她獻上真誠的微笑。總有一天,她會回報你奉獻出的時光,不要擔心她嫌棄你青春不再,她更欣賞你的成熟。比之天賜的才華,辛勤努力中積累的感悟更為寶貴。
成熟不等于老去,年輕不等于靈活,在積累足夠的知識之前,并不能看到足夠的高度。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習速度或者創造力并非一定較之年輕人有所不足。換一個思路,經驗和技術就不會被遺棄,它們總能為你帶來驚喜。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就能不斷體會到發現智慧的欣喜。
到底,java包含了多少東西啊,shit,迷茫!為了再不出現迷茫呢眼神,我決定每天佩帶眼鏡!! 哈哈
 每天都瞎忙,什么東西也沒干好,什么也沒學好噶。 shit,什么都該學,沒個頭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