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sharky的點滴積累

      BlogJava :: 首頁 :: 新隨筆 :: 聯系 :: 聚合  :: 管理 ::
      56 隨筆 :: 104 文章 :: 10 評論 :: 0 Trackbacks

    #

    [Linux入門]
    http://www.yesky.com/SoftChannel/72348973209223168/20030306/1655510.shtml

    linux常用命令:
    http://www.c51bbs.com/c51blog/user1/4098/archives/2005/1992.shtml
    [chinaitlabLinux專題]
    http://linux.chinaitlab.com/
    posted @ 2005-10-29 22:43 sharky的點滴積累 閱讀(203) | 評論 (0)編輯 收藏

    【疑難問題】
    雖然按照找的解決方案做了,但是還是出現如下錯誤提示:
    -- Cannot start Java debug process VM --

    com.sun.jdi.connect.VMStartException: VM initialization failed for:
    ERROR: transport error 202: connect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tra
    ERROR: JDWP Transport dt_socket failed to initialize, TRANSPORT_INIT
    JDWP exit error JVMTI_ERROR_INTERNAL(113): No transports initialized

    百思不得其解,RUN模式沒問題,Debug模式就出來,看來不光是環境JDK路徑的問題,
    向大家求助一下

    posted @ 2005-10-29 22:24 sharky的點滴積累 閱讀(1346) | 評論 (1)編輯 收藏

    最近在JB2006上寫WebAPP時,在啟動服務器調試程序時,總是JB這樣報錯:
    -- Cannot start Java debug process VM --

    com.sun.jdi.connect.VMStartException: VM initialization failed for: F:\Borland\JBuilder2006\jdk1.5\bin\javaw -classpath "F:\Borland\JBuilder2006\thirdparty\jakarta-tomcat-5.5.9\bin\bootstrap.jar;F:\Borland\JBuilder2006\jdk1.5\lib\tools.jar"  "-Dcatalina.home=F:/Borland/JBuilder2006/thirdparty/jakarta-tomcat-5.5.9"  -Xdebug -Xnoagent -Djava.compiler=NONE -Xrunjdwp:transport=dt_socket,address=yuchao-home:1123,suspend=y 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 -config F:\jworkspace\GuestBook\Tomcat\conf\server8080.xml start
    ERROR: transport error 202: connect failed: Connection refused ["transport.c",L41]
    ERROR: JDWP Transport dt_socket failed to initialize, TRANSPORT_INIT(510) ["debugInit.c",L497]
    JDWP exit error JVMTI_ERROR_INTERNAL(113): No transports initialized

    上網搜索了一下找到了原因:
    原處:http://blog.aspcool.com/zephyr/articles/2025.html

    我用JBuilder8以及JBuilder2005開發Web項目時, 不管使用自帶的Tomcat4還是Tomcat5,均無法進入Debug模式, 提示:
    -- Cannot start Java debug process VM --

    com.sun.jdi.connect.VMStartException: VM initialization failed for: C:\JBuilder2005\jdk1.4\bin\javaw -classpath "C:\JBuilder2005\thirdparty\jakarta-tomcat-5.0.27\bin\bootstrap.jar;C:\JBuilder2005\jdk1.4\lib\tools.jar"  "-Dcatalina.home=C:/JBuilder2005/thirdparty/jakarta-tomcat-5.0.27"  -Xdebug -Xnoagent -Djava.compiler=NONE -Xrunjdwp:transport=dt_socket,address=suzpcssdgs613:2381,suspend=y 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 -config D:\abc\Tomcat\conf\server8080.xml start
    Transport dt_socket failed to initialize, rc = 509.


    Goolge了一番后,終于找到了原因:
    由于我的機器上安裝了多個JDK,而且在環境變量%PATH%中, 第一個出現的Java路徑是"D:\jdk1.5\jre\bin",而JB使用的Java是"C:\JBuilder2005\jdk1.4\bin\ javaw",因而導致了"Connector"的問題.

    顯然, 解決的方法無非是以下二者之一::
    一. 設置Path變量的Java路徑, 使之指向JB的Java
    二. 設置Jbuilder's JDK路徑,使之同Path里面的JDK路徑一致 (我的做法). 具體方法:
     a. Tool->Configure->JDK, 把 "D:\jdk1.5" 加進去.
     b. Project->Project Properties->Run, 依次選擇 "Server" runtime configuration, "Edit", "JDK", use the "specified jdk" , select the jdk1.5

    然后, 啟動Debug模式, OK. 從以下的輸出可以看出不同(注意下劃線部分)
    D:\jdk1.5\bin\javaw -classpath "C:\JBuilder2005\thirdparty\jakarta-tomcat-5.0.27\bin\bootstrap.jar;D:\jdk1.5\lib\tools.jar"  "-Dcatalina.home=C:/JBuilder2005/thirdparty/jakarta-tomcat-5.0.27"  -Xdebug -Xnoagent -Djava.compiler=NONE -Xrunjdwp:transport=dt_socket,address=suzpcssdgs613:2779,suspend=y 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 -config D:\abc\Tomcat\conf\server8080.xml start
    Mar 15, 2005 11:26:12 AM 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Protocol init
    http://forum.java.sun.com/thread.jspa?threadID=577610&messageID=3025506

    問題分析:
    Java的調試是通過所謂的JPDA架構(Java Platform Debugger Architecture) 和JDWP協議(Java Debug Wire Protocol), 來實現的. 在JPDA下, 調試器與被調試的VM(Target VM) 通過Transport來通信. Sun實現了兩種Transport: 基于Socket的TCP/IP Transport和共享內存的Transport. 基于Socket的方式可以實現跨平臺的遠程調試, 而共享內存的方式只能在Windows平臺下的同一臺機器上.
    在JPDA下, 調試器通過封裝了Transport的Connector來建立同Target VM的連接, 而Target VM上也有一個VM本身內置的封裝了Transport的Agent來接受連接.

    具體到SUN的VM實現, 為了啟動JDWP Agent以被調試, 在運行Target VM的時候需要加入以下參數: -Xdebug(啟動Debugging) 和 -Xrunjdwp:(配置Connector)

    -Xrunjdwp需要transport屬性指明Connector類型(Socket還是Shared Memory), server屬性指明主動還是被動(server='y', 被動監聽Debugger的連接, server='n', 主動連接到Debugger, 默認是'n'), Address屬性(當server='y'的時候, 表明監聽得端口, 當server=n的時候,表明Debugger的地址.

    回到JB的問題上, 對照JB給出的啟動調試的命令行參數:-Xrunjdwp:transport=dt_socket,address=suzpcssdgs613:2381 可以知道:JB使用socket方式的Connector啟動Tomcat5(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 主動連接到2381端口上的調試器.

    posted @ 2005-10-29 14:48 sharky的點滴積累 閱讀(791) | 評論 (0)編輯 收藏

    現在開發應用程序經常使用一些所見即所得的開發環境,使得用戶界面的制作非常方便。然而,用戶界面是最容易發生需求變更的部分,用戶界面發生變化,經常對業務模塊產生影響。并且,用戶界面是不利于自動測試的。一旦某些代碼依賴用戶界面,這樣的代碼就很難在別的模塊中調用了,因此業務邏輯不能在界面層次中進行,否則會造成不能復用,不能復用自然會增加復制粘貼的代碼,造成錯誤的擴散,放大需求變更的影響。在程序設計中,應該盡量做到用戶界面和底層的業務模型分離。

    用戶界面和業務模塊的互動方式,在程序設計中經常采用MVC模式。MVC模式并不是一個特別的模式,而是一些特定模式的組合。基本上包括三個對象:業務模塊(Model)、用戶界面(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關系如下:



    圖中實線表示高耦合的依賴關系,虛線表示低耦合的消息關系。業務模塊是不依賴用戶界面的,這樣就隔離了用戶界面的變更對業務程序的影響。用戶界面負責收集用戶的輸入,顯示用戶需要的數據;控制器負責將用戶的請求調用到實際的業務程序,也將業務程序處理的結果回送給用戶界面;業務程序具體處理業務操作。同時業務模塊可能主動發送消息到用戶界面,通知界面顯示數據。

    在具體的環境下,這些因素可能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在web開發中,由于web應用程序的性質,用戶界面是在瀏覽器上運行的,而界面的控制和業務模塊在瀏覽器上運行,所以在web應用中通常采用這種典型的MVC模式。并且在Web應用中,不存在服務器主動向客戶端“推”數據,因此從Model到View之間的虛線也是不存在的。在windows窗體程序中,控制器和界面經常是合并在一起的,比如MFC框架中使用的Document-View模式,其中的Document對應MVC中的Model,負責保存業務數據,處理業務邏輯,View相當于MVC中的View+Controller,負責用戶界面的顯示、用戶輸入的收集和畫面的跳轉控制。

    好的設計和壞的設計有時候需要寫的代碼是一樣多的,但是這些代碼放的位置不一樣。MVC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楚Controller應該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應該完成什么樣的功能。下面用一個web應用程序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Jsp編程有一些MVC的框架,比如Struts,Struts控制器的工作如下:首先是一個請求分派機制,負責監聽請求和分配請求,然后是一個Command模式的實現,負責處理請求。首先收到服務器收到客戶端的http請求,交給控制器分析其中的地址,在一個配置文件中尋找對應的處理者(一個Action的子類),建立這個類的實例,隨后執行其execute方法,Action類中調用業務模塊進行實際業務的處理(在處理之前進行必要的準備,比如分析請求的參數,將其轉化為業務模型了解的對象),得到處理結果,根據處理的結果決定需要顯示的View。這個需要顯示的View在Struts框架中也是在文件中配置的。

    這是一種集中式的控制器,應用程序使用一個統一的Controller。不僅使業務和界面分離開,并且界面的流程完全由同一個對象來控制。最重要的是,使得功能的修改和追加變得比較方便,控制器成為業務模塊的緩沖,減輕了需求變化對業務模塊的影響。

    很多windows窗體程序也采用這樣的控制器。有一個開放源碼的.Net開發工具,叫做SharpDev,本身也是用c#開發的,采用的就是這樣的集中控制方式。SharpDev是用add-in的方式進行增量開發的,程序中的功能,如打開文件、保存文件、運行某個向導等功能都是一個個獨立的add-in,使用了Command模式。程序運行過程大致如下:應用程序初始化的時候,讀取配置文件中所有名稱為*.add-in的文件,得到程序中所有的add-in,可以把這些add-in看作一個ICommand接口的實現。根據配置文件建立這些ICommand的實例,綁定在對應的菜單項和工具欄按鈕上。當用戶點擊這些菜單項和工具欄按鈕的時候,由一個任務分派的對象將請求定位到一個Command上,執行其Run方法。Command執行的時候可能要調用業務程序,業務程序是通過一系列的Service對外提供功能的,不直接向外界暴露。Controller就是負責定向用戶操作到具體Command的分派器。

    窗體應用程序還有一個特點:有時候業務改變的時候,需要用戶界面作出相應的變化。比如:當代碼編輯器中的文字發生變更的時候,工具欄上的保存按鈕要置為可用狀態,當保存后,保存按鈕又要置為灰色。這樣的功能是通過一個Observeor模式來實現的,這就避免了業務模塊對用戶界面的依賴,并且這樣的模式也便于同時將消息發送給多個對象,比如保存按鈕不僅要在工具欄上出現,也要在菜單上出現,這樣的變化是不會影響業務模塊的。在SharpDev中,這個交互的過程也是在業務模塊對外提供的Service中通過delegate來實現的。

    很多應用程序采用的是另一種控制模式:每個畫面和窗口使用自己的控制器。在窗體程序中,這樣的方式實際上就將用戶界面和控制器融合在一起了,比如MFC中的Document-View,View不僅實現用戶數據的展示和輸入數據的收集,還要將用戶的輸入進行基本的處理,轉變為業務模塊了解的類型,調用業務模塊進行處理,最后跳轉到別的窗口。

    在ASP.NET中使用code behide的編程框架,實際上也是為每一個用戶界面采用了一個獨立的Controller,aspx文件就是用戶界面,對應的code behide代碼就是他的控制器。這樣的框架減少了程序的靈活性,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使應用程序的框架變得簡單和直接。

    原文出處:http://www.cnblogs.com/lane_cn/articles/155254.html
    posted @ 2005-10-23 17:34 sharky的點滴積累 閱讀(192)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僅列出標題
    共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免费h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第一页www|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1成年人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av一区| 青青青免费国产在线视频小草|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好男人www免费高清视频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成年女人免费视频播放体验区|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日日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永久免费不卡在线观看黄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91频在线观看免费大全|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91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国产亚洲精品xxx| 9久9久女女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四川 |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w5ww成w人免费|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毛片免费观看网址|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