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周圍很多人都在學習Java語言,有的在上培訓班,有的憑借著良好的自學能力進行自修。但是,很多人到最后學的不好,這是為什么?是什么把我們止在了Java編程人員的門檻之外?是什么讓我們付出了金錢,付出了時間卻得不到應有的結果?今天筆者結合圣思園的李龍老師的教學演講以及個人的體會和觀察,特總結出以下學習Java人員所呈現的毛病,以此來警戒自己也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學一樣東西是簡單的,但是修身是很難的!!!!
毛病一:太重于理論而輕視了實踐
程序語言的學習是具備以下條件的,即:理論+實踐=成功 。但是實踐的時間應該比學習理論的時間長。如果只是抱著一本Java書籍去教室反過來翻過去是沒有多少意義的。只有不斷的敲代碼練習才能對這些理論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作為Java的學習者,我們需要實踐,實踐,再實踐!
毛病二:不善于做筆記,不善于總結
人總是有忘性的,今天記得東西,過一星期也許就完全忘記了,用筆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憶。Blog,Space,SNS等都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一定要充分利用。(CSDN,JavaEye,BlogJava)
毛病三:不善于思考,遇到問題首先想到問別人。
勤于思考,在學習的道路上會遇到大量的問題,這些遇到的問題都是你的寶貴財富。遇到問題時首先想為什么會出現該錯誤,尤其在程序中,應該學會看錯誤提示,根據提示去找錯誤的根源,實在不行再去問老師,問同學。因為自己尋找錯誤的過程是最好的學習過程。
毛病四:容易驕傲,以為自己會點技術就得意起來
做人要謙虛,學習程序設計更要謙虛。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有謙虛才會督促自己不斷地去學習,編程水平的提高才會一點點上去。
毛病五:沒有耐心,怕麻煩,思考時間不夠長。
沒有耐心是寫不好程序的,寫程序不僅僅是知識的體現,更是耐心與毅力的體現,任何程序開始都會有錯誤,耐心尋找錯誤體現一個人的編程素養。要多思考,多去想,腦子越用越靈。
毛病六:想慢慢學好技術,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嚴重錯誤
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尤其在軟件方面。學好一門新的技術,開始時不必面面俱到,先把hello world寫出來,要“趁熱打鐵”。會的仔細看,不會的硬著頭皮去看,實在不會的就先跳過去
毛病七:不看英文,只看中文
很多幫助文檔,比如最重要的JDK幫助文檔以及MSDN等都是英文的,只有習慣看英文才能進步快,中文的翻譯很多都是延后的,看英文雖然慢,可是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英文也沒那么的難懂。
這是李龍老師總結的一些學習Java人的不好的習慣。以下是筆者個人的一些看法。
第一:是想一輩子做程序員還是做主管?
很多學習者都認為我只學習Java就可以了,其他的東西我都可以不去學習。筆者觀察,周圍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那么結合李龍老師的總結,我覺得,擁有這種想法的學習者你很可能一輩子都是程序員,甚至你都不做了合格的程序員。為什么?企業真的只是需要你會Java嗎?擁有熟練的Java技術確實有很好的競爭砝碼。但是職場素質,團隊溝通,英語能力等等其他的方面如果不行的話,我想哪一家公司都不會要這樣的員工。所以說,擁有這樣想法的人請權衡一下,如果覺得筆者說得對就請改正。否則以后的后果我想大家都能看得見。
第二:參加正規培訓等于邁向成功嗎?
如今的軟件開發培訓機構很多,很多學生,社會人士都紛紛加入,希望日后能有很好的發展。但是筆者觀察,上了培訓班最后學成的是少數。為什么很多人最后仍然的轉行。筆者問過參加北大青鳥培訓的學員。他的技術應該說是不錯的了。人的思維也很活躍。但是就是這樣的人說自己培訓期間就是不斷的敲代碼,不斷的上機實踐。并且培訓后也抽時間去練習。課程學完,很多同學沒學到真才實學。為什么?自控能力太差,雖然課堂上可能在學習,但是回去后就該打游戲打游戲,該睡大覺睡大覺,這樣的培訓還不如不培訓那。所以,建議學習Java的朋友們一定別以為培訓機構就是就業保險套,不努力,照樣失業。
posted on 2012-04-12 19:56
榮山源 閱讀(114)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