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有一個屋里有多個桌子,有多個人? 如果3個人一桌,多2個人。 如果5個人一桌,多4個人。 如果7個人一桌,多6個人。 如果9個人一桌,多8個人。 如果11個人一桌,正好。 請問這屋里多少人?
最近比較閑,逛論壇看到隨手做了.
最小答案是
代碼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Integer.MAX_VALUE; i++) {
long value = i * 11;
if (value % 3 == 2 && value % 5 == 4 && value % 7 == 6 && value % 9 == 8) {
System.out.println("i:" + i + ",value:" + value);
break;
}
}
}
計算出來的結果是:i:229,value:2519
轉念一想,結果可能不止一個,于是換個寫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count = 0;
long value;
long valueMax = 0;
long iMax = 0;
long pram = 11;
for (int i = 0; i < Integer.MAX_VALUE; i++) {
value = i * pram;
if (value % 3 == 2 && value % 5 == 4 && value % 7 == 6 && value % 9 == 8) {
count++;
if (iMax < i) {
iMax = i;
}
if (valueMax < value) {
valueMax = value;
}
}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count);
System.out.println("iMax:" + iMax);
System.out.println("valueMax:" + valueMax);
}
當i在Integer.MAX_VALUE范圍內的計算結果:
count:6817408
iMax:2147483434
valueMax:23622317774
這邊遇到了一個問題,當代碼中的pram聲明為int類型時計算的結果會與聲明為long類型發生極大偏差,貌似是因為Java乘法對于int類型越界處理的問題,具體原因待查.
如果你用如下代碼執行: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Integer.MAX_VALUE; i++) {
long value = i * 11;
if (value % 3 == 2 && value % 5 == 4 && value % 7 == 6 && value % 9 == 8) {
System.out.println("i:" + i + ",value:" + value);
count++;
}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count);
最后數行看到的結果是這樣:
i:2147475704,value:2147396264
i:2147476019,value:2147399729
i:2147476334,value:2147403194
i:2147476649,value:2147406659
i:2147476964,value:2147410124
i:2147477279,value:2147413589
i:2147477594,value:2147417054
i:2147477909,value:2147420519
i:2147478224,value:2147423984
i:2147478539,value:2147427449
i:2147478854,value:2147430914
i:2147479169,value:2147434379
i:2147479484,value:2147437844
i:2147479799,value:2147441309
i:2147480114,value:2147444774
i:2147480429,value:2147448239
i:2147480744,value:2147451704
i:2147481059,value:2147455169
i:2147481374,value:2147458634
i:2147481689,value:2147462099
i:2147482004,value:2147465564
i:2147482319,value:2147469029
i:2147482634,value:2147472494
i:2147482949,value:2147475959
i:2147483264,value:2147479424
i:2147483579,value:2147482889
count:3718586
問題產生的原因應該是Java對于int的乘法結果大于上限的情況,自動截取了前10位.
-----------------------------------------------------------------------------------------------------------------之前的理解不正確.
根據Java的基礎類型的變窄轉換(Narrowing primitive conversion)規則,對于運算結果超出int范圍的,將超出部分全部丟棄,只保留低32位的.
posted @
2016-01-25 17:16 Jimi 閱讀(341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有位朋友問起,我就順便總結一下好了。個人知識有限,有謬誤歡迎指正。本人一直從事的服務端相關的工作,對前端只能說是耳聞目染。參與的項目主要是頁游和手游。從程序開發角度講起,程序一般常分為前端程序和后端程序。一.前端前端就是指玩家所使用的客戶端,主要包括處理UI事件和向服務端發送請求。頁游主流的技術有ActionScript及新興的Unity框架,由html5和JavaScript做的小游戲也不少。手游上現在比較火的框架就是cocos2d-x和Unity 3D,cocos2d-x 是開源的,Unity 對開發者收費。兩者都支持多平臺,就是說一次開發,ios、android等平臺都可以生成相應代碼。我自己只稍微玩過一點cocos2d-x,主要用的語言是C++,也可以跟Lua混合使用。Unity平臺則支持C#、Boo、JavaScript、Lua,我沒玩過,不發表評論。2者現在都很火,行情都還不錯。最近比較大的新聞,就是Unreal Engine虛幻引擎宣布開發者免費,感興趣的可以自行google下。二.后端通常所說的后端,常指的客戶端發送請求的接收和處理者。語言的選擇就很多了,Java、C++、Python、PHP等等。端游等對實時性能要求比較高的場合,一般會選擇C++,與之相應的開發成本更高。相對來講,手游頁游選其它語言的就很多了。一般根據對實時性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通信方式,長連接或短連接,以及合適的通訊協議如http、protobuf、amf3,及自定義協議等。大多數時間,你主要的工作在定義協議、寫游戲邏輯然后與客戶端聯調。另外,服務端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負責數據的存儲,mysql數據庫是一個很常見的選擇,還有這幾年興起的各種Nosql數據庫,其中尤其是redis(有人說它不是數據庫),用的越來越多。最后,對于日志的處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常用到的框架有log4j以及logback。簡單粗暴點的,你可以另外開線程,直接丟入數據庫,精細點的可以先寫log文件,然后用腳本解析,轉發到日志服務器然后再存入數據庫。如果是放mysql數據庫,記得把二進制日志關掉,不然沒跑幾天硬盤就爆了。工作內容上,除了上述事務,經常需要你做的事情還有:其一,各種游戲平臺的SDK對接,頁游如騰訊、360、37wan,手游如蘋果官方、谷歌官方以及各種大小平臺;其二,制作游戲測試工具,GM命令等;其三,開發供運維人員使用的WEB版本的游戲管理平臺。小規模的公司,你可能啥都要做,人力配置稍微寬松的公司,這些工作往往會區分開來。架構上來說,大型游戲的服務端,會分成登錄服、邏輯服、數據存儲服、日志服、GM管理服甚至更復雜。一般服務器承載量不高的情況下,單進程的登錄-邏輯-數據的架構也很常見。從團隊結構角度講,常見的職位分配:
1.策劃類:主策劃、關卡策劃、數值策劃、劇本策劃2.美術類:主美、UI、3D建模、動作、特效、場景、原畫3.程序類:后端、前端4.其它:商務、運營、維護、QA一個大規模團隊里往往美術是最多的,現在是看臉的時代,囧RZ!好的美術都是用錢砸的。小團隊來說,自然就是需要各種身兼數職的牛人。策劃?一個就夠了,前端?策劃也能兼,后端?一個就夠了運維?后端也能干美術?不好搞就外包吧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少一個人搞定以上所有事情的大牛。答博友問:我們當時的團隊是,策劃兼前端,共3前端,后期只剩倆了,后端,前期倆,后期只剩我一個,還有一位特效,美術外包。答畢。該休息了
在此申明,轉載——請注明出處。來自:http://www.tkk7.com/rockblue1988/archive/2015/03/10/423328.html
posted @
2015-03-10 02:05 Jimi 閱讀(4175) |
評論 (3) |
編輯 收藏
現在總結,是有那么點晚了呢。
只是想把那些容易不經意間忘卻的,大的小的、圓的扁的、重要的不重要的,都稍稍記錄下來。
這是結完婚后的第一個年頭,酸甜苦辣,冷暖自知(這句我咋就能聯想到鴨子呢?)。
一.工作
2月份,13年開始做的頁游創業項目徹底黃了,還沒過年呢,尾牙都不給吃,團隊就“被”滾蛋了。
過完年回來,花了三個禮拜找工作。
3月2號,最終選擇到一家手游公司上班,提前轉正。
由于種種原因,決定換工作,拿了三份Offer,其中有我職業生涯中拿到過的最高的,還是比較欣慰的,這種被人認可的感覺良好,雖然最終沒選擇它。
11月27號到了當前公司上班,目前為止,工作和交流都很funny,是個令人愉快的選擇。
二.生活
在魔都這地方,換租了一套有獨立廚房的居室,租的房子啥都沒,買了各種東西,才有那么點家的樣子。
每天上班下班,做飯洗碗,生活也有點像個樣子。
這一年是到影院觀影次數最多的一年,這也是戀愛時候曾經憧憬的。
給自己買了個nokia x2的手機,可是不到一個月就碎屏了,渣渣傷不起。
小舅子來到,帶他走向了碼農的不歸路。
三.技能
1.廚藝
研究嘗試了很多沒做過的菜式:
酸菜大腸、豬肚燉蛤蜊、燉王八、蒜泥扇貝、醬汁鮑魚、清蒸多寶魚、清蒸鱸魚、肉末蒸蛋、土豆燉牛腩、
啤酒燉羊肉、香鹵牛筋、清蒸豬舌頭、酸菜魚頭、土豆色拉、西式牛排、香煎鱈魚,還做了第一份自制雙皮奶。
這里一點要說說,一個智能電壓力鍋實在是太值得入手了,煮飯燉湯燜肉都用的上,最重要的是有預約功能,晚上下好米,早上起來就能吃稀飯了。
2.籃球
周六無安排的話,堅持到上海大學打籃球,虐與被虐之間,技術還是有所進步的。值得一提的事,公司內部比賽,也算是第一次正式上了場,蠻開心。
3.吉他
沒進步,只剩下隨便吼吼的技能,走入社會越久,越啞。這個技能的好處是,年會總有機會上臺去釋放下悶騷的青春,順帶還能帶點小禮品下來。
4.電子琴
主要練熟了兩首曲子:《菊次郎的夏天》和《夢中的婚禮》,完成了大學時的小心愿。《克羅地亞狂想曲》挑戰失敗,最近電子琴已擺爛。
5.駕照
魔都4月份報名,7500,模擬考什么的花了500左右,每次練車都AA請教練吃飯,加上請假考試,總成本10000左右,好在一次性過----說實話,沒上過幾回車,教練素質一般,考科三中間三個月停練,呆車上的時間也絕對沒達標 ---- 全國的駕校都這樣嗎?都TM沒人管了?
6.代碼能力
對于Linux下的操作更加熟練,shell腳本編寫,組織SQL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不同的公司,讀到不同風格的代碼,隱約覺得內功有所提升----別的不說,抄代碼能力那是肯定增長了。
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程序員,補了《C++ primer》和《C程序設計語言》兩本心法,眼界稍稍增長,至少不會被“java程序員不曉得指針是啥”這類的說辭給躺槍。
主要的吃飯家伙----Java方面,我再“三”次嘗試了《Java并發編程實踐》這本書,比最初多懂得一點。
比較用得上的一本書是《Java程序性能優化》,在大牛眼中這書可能比較淺顯,但里面的東西確實比其它一些大部頭里說的簡潔一些,挺多地方一般面試也常問到。
《Java性能優化權威指南》就是前者的加強版,干貨不少,字太多沒堅持讀完。
項目中用上了redis,漲了點姿勢。
比較實用的新技能:Lua算是比較熟練了,可以拿來換飯錢。
四.開心的事
1.年會上中了三等獎
2.論壇上抽中一個機械鍵盤
五.最重要的事
兩口之家即將變成三口之家了,希望一切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六.2015的目標
年底再揭曉
祝觀文的諸位碼友三羊開泰,心想事成!
PS:沒多少內容的一篇隨筆,竟然花了近兩個小時,必須對產出高質量博文的博主們表達一下由衷的敬佩
posted @
2015-03-07 03:09 Jimi 閱讀(5638) |
評論 (11) |
編輯 收藏
最近的工作主要涉及LUA,這有個坑必須記一下。
下面是一個LUA面向對象寫法非常常見的寫法。
Bird = {
color = {};canFly = true
}
function Bird:new(o)
o = o or {}
setmetatable(o, self)
self.__index = self
self.color = {}
return o
end
注意,這里Bird類有兩個屬性,1個表,1個是基本類型,然后上測試代碼(Utils類只是簡單的封裝類,可以自己實現一個)
local A = Bird:new()
LoggerUtils:debug("------------------------------原始值-----------------------------------");
LoggerUtils:debug("Bird canFly:" .. StringUtils.boolean2string(A.canFly));
LoggerUtils:debug("Bird color:");
CommonUtils.printTable(Bird.color)
LoggerUtils:debug("a canFly:" .. StringUtils.boolean2string(A.canFly));
LoggerUtils:debug("a color:");
CommonUtils.printTable(A.color)
--改變A的屬性
A.canFly = false
A.color[1] = "red"
A.color[2] = "blue"
A.color[3] = "green"
LoggerUtils:debug("------------------------------A改變后----------------------------------");
LoggerUtils:debug("Bird canFly:" .. StringUtils.boolean2string(Bird.canFly));
LoggerUtils:debug("Bird color:");
CommonUtils.printTable(Bird.color)
LoggerUtils:debug("A canFly after change:" .. StringUtils.boolean2string(A.canFly));
LoggerUtils:debug("A color after chagne:");
CommonUtils.printTable(A.color)
LoggerUtils:debug("-------------------------------B的值----------------------------------");
local B = Bird:new()
LoggerUtils:debug("B canFly:" .. StringUtils.boolean2string(B.canFly));
LoggerUtils:debug("B color:");
CommonUtils.printTable(B.color)
代碼執行結果:
2014-12-29 11:20:40,69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原始值-----------------------------------
2014-12-29 11:20:40,69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anFly:true
2014-12-29 11:20:40,69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olor:
2014-12-29 11:20:40,69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anFly:true
2014-12-29 11:20:40,69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olor:
2014-12-29 11:20:40,69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改變后----------------------------------
2014-12-29 11:20:40,69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anFly:true
2014-12-29 11:20:40,69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olor:
2014-12-29 11:20:40,692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1:red
2014-12-29 11:20:40,692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2:blue
2014-12-29 11:20:40,692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3:green
2014-12-29 11:20:40,692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anFly after change:false
2014-12-29 11:20:40,692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olor after chagne:
2014-12-29 11:20:40,693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1:red
2014-12-29 11:20:40,693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2:blue
2014-12-29 11:20:40,695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3:green
2014-12-29 11:20:40,695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的值----------------------------------
2014-12-29 11:20:40,695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 canFly:true
2014-12-29 11:20:40,695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 color:
2014-12-29 11:20:40,695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1:red
2014-12-29 11:20:40,695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2:blue
2014-12-29 11:20:40,696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3:green
發現神馬問題了嗎?
當A的類型為表的屬性color改變時,原始類的color屬性也改變了,同時這個改變也影響到新建的B,而類型為基本類型的屬性canFly就沒有這個問題。
我的解決方法是新增一個set方法:
function Bird:setColor(color)
self.color = color
end
然后修改改變屬性的方式:
local color ={}
color[1] = "red"
color[2] = "blue"
color[3] = "green"
A:setColor(color)
輸出結果:
2014-12-29 11:31:58,648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原始值-----------------------------------
2014-12-29 11:31:58,648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anFly:true
2014-12-29 11:31:58,649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olor:
2014-12-29 11:31:58,649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anFly:true
2014-12-29 11:31:58,649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olor:
2014-12-29 11:31:58,649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改變后----------------------------------
2014-12-29 11:31:58,649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anFly:true
2014-12-29 11:31:58,65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ird color:
2014-12-29 11:31:58,65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anFly after change:false
2014-12-29 11:31:58,65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A color after chagne:
2014-12-29 11:31:58,65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1:red
2014-12-29 11:31:58,65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2:blue
2014-12-29 11:31:58,650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3:green
2014-12-29 11:31:58,65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的值----------------------------------
2014-12-29 11:31:58,651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 canFly:true
2014-12-29 11:31:58,653 [main] DEBUG server.app.game.util.LoggerUtils:34 - LUA: B color:
另外同事一個解決方法更簡單,直接修改new()方法,其它的地方都不用改:
function Bird:new(o)
o = o or {}
setmetatable(o, self)
self.__index = self
o.color = {}
return o
end
這個問題基本上網上的示例貌似都沒提到,我讀的書里也沒有,實際調試過程中才發現的,會造成新創建的類里會有不該有的屬性,比較蛋疼。
具體原因不了解,有木有筒子指教一下?順便問問這兩種方法哪種更好?
posted @
2014-12-29 11:42 Jimi 閱讀(10774) |
評論 (5) |
編輯 收藏
作為一名“萬能”的碼農,這種活兒你遲早要干的。----By Jimi沒有bond
準備工作:yum
1.檢查是否已安裝
rpm -qa subversion
如果要卸載舊版本:
yum remove subversion
2.安裝
yum install subversion
PS:yum install httpd httpd-devel subversion mod_dav_svn mod_auth_mysql(這是安裝配合Apache的模塊,我暫時還沒做,做了再補上,你可以只裝subversion,多裝了也無所謂)
3.檢查是否安裝成功
svnserve --version
如果成功會輸出版本號
4.創建倉庫目錄
例如:
mkdir /home/svn/game
5.創建項目
svnadmin create /home/svn/game
6.檢查是否創建成功
cd /home/svn/game
ll
如果成功,game目錄下會多出幾個文件夾
7.進入conf目錄會看到3個配置文件,生成的文件中都有英文注釋說明
示例需求:
策劃組:開策劃、美術讀寫
后端組:開后端讀寫,策劃只讀
前端組:開前端讀寫,策劃、美術只讀
美術組:開美術讀寫,策劃只讀
管理員組:所有的讀寫
authz:用戶權限配置
示例:
[groups]
#管理組
manager = boss
#服務端用戶組
server = server1,server2
#客戶端用戶組
client = client1,client2
#美術組
art = art1,art2
#策劃組
design=design1,design2
[game:/]
@manager=rw
[game:/server]
@server=rw
[game:/client]
@client=rw
@design=r
@art=r
[game:/art]
@design=rw
@art=rw
@client=r
[game:/design]
@design=rw
@server=r
@client=r
@art=r
passwd:用戶密碼
[users]
boss=123456
server1=123456
server2=123456
client1=123456
client2=123456
art1=123456
art2=123456
design1=123456
design2=123456
svnserve.conf:
#匿名訪問者權限
anon-access = none
#驗證用戶權限
auth-access = write
#密碼文件地址
password-db = /home/svn/game/passwd
#權限文件地址
authz-db = /home/svn/game/authz
#項目名稱(UUID)
realm =game
8.開放svn端口
默認是3690端口,你也可以用別的。已開啟的跳過這一步
修改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3690 -j ACCEPT
保存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重啟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查看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9.啟動SVN服務
svnserve -d -r /home/svn
-d:守護進程
-r:svn根目錄
假設服務端IP為192.168.1.100,那么如下設置后game的訪問目錄就為:
svn://192.168.1.100/game
10.安裝客戶端 TortoiseSVN
11.建立子目錄
在客戶端PC上找個目錄,用管理員帳戶從svn://192.168.1.100/game遷出game目錄,分別新建art,design,server,client 4個子目錄,然后提交。
這時候你可以用其他組的帳戶測試下是否正常使用了。
12.安裝好的svn服務端,默認是不會開機自啟動的,每次開機自己啟動會很麻煩,我們可以把它設成開機啟動
首先:編寫一個啟動腳本svn_startup.sh,我放在/root/svn_startup.sh
#!/bin/bash
/usr/bin/svnserve -d -r /home/svn/
這里的svnserve路徑保險起見,最好寫絕對路徑,因為啟動的時候,環境變量也許沒加載。
絕對路徑怎么查?
which svnserve
這里還有可能碰到一個問題,如果你在windows下建立和編寫的腳步,拿到linux下,用vi或者vim修改后可能會無法執行,這是文件格式的問題
vi svn_startup.sh
輸入:set ff 回車
如果顯示的結果不是fileformat=unix
再次輸入
set ff=unix
就OK了
然后修改該腳本的執行權限
chmod ug+x svn_startup.sh
或者萬能的
chmod 777 svn_startup.sh
最后:加入自動運行
vi /etc/rc.d/rc.local
在末尾添加腳本的路徑,如:
/root/svn_startup.sh
現在,你可以重啟一下試試了。
不懂得怎么確認成功?敗給你了
ps -ef|grep svnserve
好多活兒
posted @
2014-11-19 11:50 Jimi 閱讀(58610) |
評論 (9) |
編輯 收藏
那種酸爽,根本說不出來—————————————————————————— by: Jimi沒有
Bond
Jimi是誰? 就是灑家啊!
剛開始學習寫Java的時候,用的eclipse,正式工作后,主要用的myeclipse,去年初在前輩的推薦下,在2折的時候買了正版的 IntelliJ IDEA 和 Pycharm,12.0版終生使用,一年更新。
使用前早就久聞其名,據說是最好的Java開發工具。
起先用的非常不習慣,但是花了錢的,硬著頭皮用了下去。
短短一個禮拜,徹底愛上了它!就是辣么酸爽!--------------------------------------------------------------謹以此文獻給對于擁抱IDEA還存在疑慮的筒子們
JetBrains(這個公司的名稱翻譯過來就是“大腦噴射?”) 公司的宣傳語是這么說的:Develop with pleasure!(帶著快樂開發!)
Why?
他們咋這么有信心呢?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工具?
跟我一起來數數IDEA特別長的地方:
一.黑色主題 Darcula眼睛舒服,最重要的是酷!
設置方式:FILE--Settings--Edit--Colors&Fonts--Scheme name
二.智能提示創建或引入項目的時候,會自動引入缺少的包,真找不著的還可以search in the net
鍵入代碼的時候,區分大小寫的智能提示,自動引入包,如果有重名的會列出所有選擇,但是比 myeclipse 的更聰明,至于怎么個聰明法,你自個兒試試就知道了
三.工具集成基本上正式開發的常用工具基本都集成了,而且基本都在你非常容易觸到的位置。
說說我比較常用的:
1.ant
你懂的
2.maven
你也懂的
3.SVN
相比之下,IDEA的SVN的提交提供了更多的選項和功能
提交的界面兩側會顯示當前文件和修改的部分對比,可以非常方便地檢查和修改文件。
提交前:
(1).可選擇自動格式化
(2).可選擇自動忽略沒有使用的imports
(3).可選擇分析代碼
(4).檢查是否有TODO
提交后甚至可以選擇將改變上傳到特定的目錄

4.系統終端
有了這個東西,你就不必頻繁地切換窗口了
打開方式:Tools--Open Terminal
快捷鍵:Alt+F12
5.SSH工具
打開方式:Tools--Start SSH session
6.數據庫連接工具
打開方式:View--Tool Windows--Database
7.IDEA talk
神奇的東西,你可以聯系局域網內其它的IDEA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把你的代碼show給你的同事
打開方式:View--Tool Windows--IDEA talk
8.Changes
非常方便的changes視圖,它會變色顯示你所有改動過的文件,而且可以方便的與 本地歷史 或 線上歷史 做對比
打開方式:View--Tool Windows--Changes
還有git、github、cvs、groovy consle以及等等,真沒有的你還可以:
FILE--Settings--Plugins
四.強大的繪圖工具讀源碼看不懂項目結構?寫文章畫類圖好麻煩?
右鍵diagram幫助你

上個例圖:

右鍵選擇 Show Categories 有驚喜,什么值域、方法、構造器、內部類統統有
五.無縫接入eclipse和myeclipseIDEA可以直接打開有.project文件的項目,也可以將自身項目導出成eclipse的項目。
而且因為IDEA的項目配置文件為1個.iml文件加一個獨立文件夾.idea,
所以只要你將兩者放入ignore目錄,即使在你個人使用IDEA而團隊使用其他IDE的情況下,也并不會對其他人造成麻煩。
導出方法:FILE--Export to eclipse
六.更小的體積,更快的速度用過myeclipse的你明白的
綜上,我想你應該能夠明白,為啥用IDEA寫代碼,就是那么愉快,就是那么酸爽,就是那么令人停不下來!
接著分享開發中我比較常用的一些快捷鍵:
一.找文件找代碼找引用相關1.雙擊shift
在項目的所有目錄查找,就是你想看到你不想看到的和你沒想過你能看到的都給你找出來
2.ctrl+f
當前文件查找特定內容
3.ctrl+shift+f
當前項目查找包含特定內容的文件
4.ctrl+n
查找類
5.ctrl+shift+n
查找文件
6.ctrl+e
最近的文件
7.alt+F7
非常非常頻繁使用的一個快捷鍵,可以幫你找到你的函數或者變量或者類的所有引用到的地方
二.編輯相關1.shift+enter
另起一行
2.ctrl+r
當前文件替換特定內容
3.ctrl+shift+r
當前項目替換特定內容
4.shift+F6
非常非常省心省力的一個快捷鍵,可以重命名你的類、方法、變量等等,而且這個重命名甚至可以選擇替換掉注釋中的內容
5.ctrl+d
復制當前行到下一行
6.ctrl+x
剪切當前行
7.ctrl+c \ ctrl+v
大家都懂的
8.ctrl+z
撤銷
9.ctrl+shift+z
取消撤銷
10.ctrl+k
提交代碼到SVN
11.ctrl+t
更新代碼
12.alt+insert
非常非常以及相當方便的一個組合鍵,不信您往下看
在類中使用:

可以自動生成構造器、getter/setter等等常用方法
在項目目錄上使用:

可用于新建各種文件。
13.alt+enter
又是一個大殺器,有多殺?
例1:
發現代碼很“黃”怎么辦?

鼠標移上去喵一下:

試試alt+enter:

選擇simplify看看

我勒個去,代碼簡潔了有木有啊!
PS:黃色警告編譯可以通過,不影響程序的正常運行,一般都是一些對于代碼優化的建議,我遇到過的有:
(1).can be simplify
代碼可以簡化
(2).Variable is never use
聲明的變量從未被使用
(3)unnecessary boxing
不必要的聲明包裝
以及等等等,多留意下,對于編碼的某些細節能夠更了解。
例2:
寫個類實現某個接口,加上 implements Runnable 后你就會發現這條紅色的波浪線:

咱試試在這行上來個 alt+enter:

感動地哭了有木有?你想到的沒想到的IDEA都幫你想到了。
看到代碼里提示的各種紅XX,就試試alt+enter吧!什么未拋異常啊沒有try catch啊都能搞得定。
14.ctrl+alt+L
自動格式化代碼,我已經養成了寫完代碼就來一發的習慣。
你可以個性化設置你自己的代碼風格:File--
Settings--CodeStyle
——————————切——————————切——————————切——————————切——————————切——————————
凡事有利有弊,IDEA同樣是把雙刃劍,最后說說它不好的地方
1.最重要的就是“貴”!
專業版個人許可2折可以接受,5折小貴,不打折桑不起!!!囧RZ~
美刀的消費水準令國內大多在屌絲線上掙扎的猿類們望而卻步。
好在JetBrains是有社區版的,最近對于學生也有免費的Key。
對于使用破解版的小伙伴,建議自己用用就好了,不必太聲張。
用戶養成良好的軟件付費習慣,才能讓我們的工作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2.集成太完善了
集成的工具完全能夠應付大多數的工作需求,對于不求甚解又偷懶的筒子們,直接使用,可能很多工具的細節,你都不會了解,也不會再去了解了。
比如:maven,ant
3.不自帶JDK
不是缺點的缺點,myeclipse是集成的
差不多了,該擼代碼了。
以上這些,就是我使用IDEA一年半來幾乎所有的心得了。
能力有限,磚頭輕拍。
如果你有殺傷力更強大的手段,歡迎交流。
后記:最近偶然發現,這篇文章被人轉載了,而且沒注明出處,令人蛋疼。在此重申下,轉載,請注明出處。來自:http://www.tkk7.com/rockblue1988/archive/2014/10/24/418994.html
posted @
2014-10-24 12:49 Jimi 閱讀(264138) |
評論 (15) |
編輯 收藏
1.rm 刪除
參數:
-r:遞歸
-f:強制
2.cd 打開目錄
cd ../ 打開上級目錄
3.mv 移動或者重命名文件
重命名: mv test.txt test_old.txt
移動文件:mv 文件路徑 新路徑
4.cp 拷貝文件或目錄 參數與mv類似
例:cp -r folder folder2
sz 下載到本地
5.sz 下載到本地
6.rz 上傳到服務器
7.find 查找文件或者文件內容
查找文件中包含特定內容的行(支持通配符):find . -name "game.log" -type f |xargs grep "hello world"
8.df 查看存儲狀態
9.top查看內存和CPU狀態
10.ll 列出當前目錄所有文件
11.ls列出當前目錄所有文件詳情
12.chmod 777 修改文件讀寫權限(全可讀可寫)
13.more 查看文件 按空格鍵向下翻頁
14.less 與more相反,用法一致
15.sudo -i 提權
16.netstat -nat|grep -i "9001"|wc -l 查看9001端口連接數
17.history 查看歷史操作
18.last 查看歷史登陸,可以看看服務器有沒有陌生IP登陸
例:last|grep 192.168.1.1 查看192.168.1.1的登陸情況
19.sh 執行腳本
例:sh restart.sh
20.ps 查看程序快照
例:ps -ef|grep tomcat 查看運行中名稱包含tomcat的進程
ps -aux|grep svn
21.kill -9 進程號 殺死進程,常與ps命令配合使用
例:假設要關閉的進程號為 111
kill -9 111
22.date 顯示當前時間
23.mkdir 創建目錄
24.ssh 用戶名@IP地址 遠程連接
例:ssh root@192.168.1.111
25.tail 查看文件尾
例:tail -100f game.log 查看文件最后100行,持續刷新,適合在服務器上看實時日志時使用
26.head 與tail相反,用法一致
27.vi 文本編輯
最基本的操作:
按i進入編輯模式,編輯完成后,按ESC退出編輯模式
輸入:wq 回車后保存修改
輸入:q! 不保存退出
輸入ZZ 保存退出
28.ctrl+c 撤銷或退出當前程序
29.文件目錄下,按TAB有智能提示
30.按 ↑ 符號,會顯示使用過的命令
31.rpm -qa 查看已安裝過的程序
例:rpm -qa|grep subversion 查看是否已安裝svn
32.安裝sz/rz命令
yum install lrzsz
33.修改用戶密碼
passwd 用戶名
例:passwd root
34.which 查找命令所在的路徑
例1:which ssh
例2:which sh
35.查看編碼方式
echo $LANG
posted @
2014-10-23 16:52 Jimi 閱讀(4878)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并發模式中,有一個稱做Future模式。啥是Future模式捏? future,翻譯成中文就是“未來,將來”的意思,可以簡單地理解為 “明天的事明天再做” 。
比方說,你在做晚飯,而只有一個火爐,先燉個豬蹄要1小時,在等待豬蹄的這個時間里,你可以去淘米、洗菜、刷牙、摳腳,待豬蹄燉好了,再繼續炒菜。
在編碼中體現為:將耗時任務丟入單獨的線程,從而使主線程能夠繼續執行其它的邏輯,待耗時任務執行完成后再做相應的處理。
Future模式是一鐘十分常用的并發模式,所以JDK的并發包中自帶一套實現。上類圖:
這個自己畫的,既然畫了不能白畫,囧!!!
下面這個是用
IntelliJ IDEA 自帶工具生成的,真心太酸爽。
只看函數名稱,也能基本了解FutureTask所提供的主要能力:
1、可判斷執行狀態(isDone())
2、可取消(cancel())
3、可讀取返回結果(get())
4、可判斷是否取消(isCancelled)
現在,我們可以解決上面這個豬腳的問題了:
public static class TestTask implements Callable<Boolean>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all() throws Exception {
//模擬時間消耗
System.out.println("--------漫長的一小時--------");
Thread.sleep(10000);
System.out.println("--------豬腳燉完--------");
return tru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開始做晚飯--------");
System.out.println("開始燉豬腳~~~");
System.out.println("--------豬腳下鍋--------");
FutureTask<Boolean>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Boolean>(new TestTask());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utureTask);
thread.start();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淘米--------");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洗菜--------");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刷牙--------");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摳腳--------");
//如果豬腳燉好了
if(futureTask.get()==true){
System.out.println("--------繼續炒菜--------");
}
}
執行結果:
--------開始做晚飯--------
開始燉豬腳~~~
--------豬腳下鍋--------
--------漫長的一小時--------
--------淘米--------
--------洗菜--------
--------刷牙--------
--------摳腳--------
--------豬腳燉完--------
--------繼續炒菜--------
posted @
2014-10-23 16:13 Jimi 閱讀(5268) |
評論 (3) |
編輯 收藏
public class InsertionSortAlgorithmTest {
public static String arrayToString(int[] array){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int a:array){
sb.append(a).append(" ");
}
return sb.toString();
}
public static int[] insertionSort(int[] array){
int key;
int j;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key = array[i];
j = i - 1;
while (j >= 0 && array[j] > key) {
array[j + 1] = array[j];
j = j - 1;
}
array[j + 1] = key;
System.out.println(arrayToString(array));
}
return 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2, 3, 1, 7, 5, 9, 4, 6, 8};
insertionSort(array);
}
}
posted @
2014-02-18 23:23 Jimi 閱讀(152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說說ArrayList、Vector、LinkedList的區別
2.HashMap的實現原理
3.HashMap出現哈希沖突是如何處理的
4.觀察者模式的定義和實現
5.單例模式的定義和實現
6.spring的事務如何配置
7.什么是AOP?
8.寫一個永不停止的線程
9.mysql的優化
10.如何查找性能瓶頸
11.請自我介紹
12.netty 3 和 netty 4的區別
13.ArrayBlocking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的區別
14.緩存的實現方式
15.什么時候會GC?
16.內存回收模型
17.spring配置事務
18.Mysql的事務處理
19.ant自動上傳服務器
posted @
2014-02-18 23:18 Jimi 閱讀(156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