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基本原理在1983年,B.W.Boehm歸納提出了七條基本原則。
1.用分階段的生命周期計劃嚴格管理
有人統計,在不成功的軟件項目中有50%左右是由于計劃不周造成的。應該把軟件生命周期劃分為若干階段,并制定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計劃,嚴格按照計劃對開發和維護進行管理。
B.W.Boehm認為,應制定和嚴格執行6類計劃:項目概要計劃、里程碑計劃、項目控制計劃、產品控制計劃、驗證計劃、運行維護計劃。
2.堅持進行階段評審
設計的錯誤占軟件錯誤的63%,編碼錯誤只占37%。而且在后期糾正錯誤的代價非常高。因此,必須嚴格堅持階段評審,及早發現和糾正錯誤
3.實行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
在現實中由于外部原因要求對需求等進行修改是難免的。但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4.采用現代程序設計技術和軟件工程技術
如結構化程序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和結構化設計(Structured Design)等。
5.結果應能清楚地審查
由于軟件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邏輯產品,對它的檢驗和審查很困難。因此,應提供可視化的檢驗標準和方法。
6.開發人員應少而精
軟件開發小組的人員應該是素質高,人員不宜過多。人員素質低和人員過多,都會導致軟件的錯誤率高,且開發效率下降,成本增加。
7.承認不斷改進軟件工程的必要性
軟件工程是一門不斷迅速發展的學科,必須學習和跟蹤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也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方法,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