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界面設計有步奏,流程清晰明了. 所以對界面按系統設計劃分層次. 界面設計時可分以下三個設計層次.
1 結構設計層:
產品的整體架構, 紙上完成的低保真原型.它主要是用來確定軟件的結構,如:控件如何布局,窗體閑的如何切換。由設計師在紙上或一些工具上實現的不帶數據流的簡單界面原型.
2 視覺設計層:
根據結構層, 在原型的基礎上,對影響用戶視覺的界面元素層(負責顯示信息,圖片的層)以人機交互機制為依據進行進一步的設計.如:界面顏色,信息顯示方式, 圖標使用,字體大小顏色設定等.
3 交互設計層:
對屆面中與影響用戶操作的元素, 如操作反饋, 語言用法等,根據機制進行的設計。
為了設計者有規可循,根據用戶界面設計的目標 ,制定了一些機制,可為開發人員的設計標準.
用戶界面設計要以用戶為中心,處處為用戶設想。所以必須以用戶為目標出發,從界面的元素,布局, 信息流,用戶操作環境及人的心理生理特點出發,設立以下的機制。
1.界面布局機制
軟件界面中人接觸最多的,也是界面的基礎。它與人的視覺, 記憶,手部操作都有關。
因此這機制的目標: 提高界面的可讀性,舒適性,使操作時間最短
2.信息輸出輸入機制
界面與用戶最基本的交流就是信息,因此需建立此機制。它與人的視覺, 記憶,手部操作都有關。
目標: 人性化,使用戶明白系統所輸入輸出的信息, 減輕人腦和手的負擔
3.防錯機制
是人都會有錯, 但是并不意味著讓錯誤發生,盡量減少錯誤的發生,至少也不要增加不必要的錯誤。
目標: 盡量防止因人為或系統原因而產生錯誤
4.窗體閑切換機制
界面最常發生的是窗體切換, 也要考慮到對人得影響。
目標:使窗體閑切換更合理和方便
5.系統幫助機制
軟件都少不了幫助系統, 因此也該考慮。
目標:減輕人腦和手的負擔, 使系統更易用
6.系統反饋機制
反饋是系統與用戶交互的基本元素之一, 也是常發生的 。所以也需為其定下機制。
目標:防止用戶因不了解系統當前狀態而犯錯, 不耐煩, 不能及時處理工作
7.冗余機制
根據第二定律所設下的機制。
目標: 減少系統干擾用戶, 加快執行速度
8.一致性機制
本來它是機制中的一個原則, 但是它卻存在于各個機制中, 因此需另外提出以視強調~
posted on 2007-01-25 13:50
Q系列類、方法、變量…… 閱讀(188)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