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朋友邀請,周六早從上海出發往杭州參加阿里巴巴網俠大會。同行四人,有銳道的macro chen、楊光(還是我師弟)、移動的王偉旭(特長是linux和網絡安全,也是中國linux推廣的先驅)。一路上,言談甚歡。老莊給我們訂的票,他一早腸胃有恙,仍然堅持把票送到火車站,之后去吊鹽水,下午又出現在會場。確實精神可嘉,建議阿里巴巴頒發“最佳精神獎”。
到杭州已是中午,錯過了上午大會。下午Robbin進行Java技術展望和RoR實現REST的演講,既然是朋友,肯定是要捧場的。Robbin旁征博引,以其深厚的技術功底和對新技術的敏銳洞察贏得了聽眾。
晚上一堆人去聚會,各路豪杰紛至:有阿里巴巴的,有自己創業的,有技術大牛,還有媒體(Infoq),出版社(博文的周總領3員大將赴會)。大家互換名片,認識的不免寒暄幾句,不認識的也很快就熟捻了,還不時有“原來你就是×××”的驚呼,原來網上就“互通心曲”,只是一直沒機會認識罷了。
席間觥籌交錯,具體內容暫且不表,只說一件令我感受頗深之事。一個阿里巴巴的員工表現出對公司的無比忠誠,講起公司的獎懲制度,說是一個員工的績效不僅跟所在項目相關,還與部門、其它部門甚至整個公司的業績相關。所以只要是對公司有利的事情,即使與自己現在的工作無關,他們也會去做。按常理來說,這有點不公平,我只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如果別人不努力,我就是白做。但如果大家都努力,又變成了共贏。
這里讓我講一個簡單的博弈問題,就是“囚徒困境”。A和B兩個同犯被抓,因為沒有其它任何證據和證人,只能讓2人分別交供。如果A和B都矢口否認,那么兩人無罪釋放。如果A承認,B不承認;A是坦白從寬,判1年;B抗拒從嚴,判5年,反之亦然。如果2人都承認,ok證據確鑿,各判2年。如果2人都是理性人,且沒有互通消息,按照博弈,每個人的最優解就是承認,也就是各判2年。其實對2人真正有利的就是打死不承認然后都無罪釋放,而這種狀態在理性人的假設下是很難實現的--除非有一個教父,一直灌輸他們不要出賣同伙。
馬云就是這個“教父”!
卡內基有篇文章,我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用崇高的理想打動別人。據說馬云一直是以個人魅力及“創造中國電子商務的明天”類似的理想,激勵員工的。有了統一的企業文化,員工都不計較個人得失,努力奮進,最終企業和所有員工取得共贏,這絕對是擺脫“囚徒困境”的典型案例。
話說回來,阿里巴巴能讓你感受到團隊的力量,一群精英在一塊做很有價值的事情,對每個人也是很好的鍛煉。個人認為,如果有吃苦耐勞的打算,眼光放長遠點,又沒有其它方面的束縛,阿里巴巴的確是不錯的選擇。(得向阿里巴巴收代言費,呵呵!)
第二天聽了多場論道,主要是SAAS,搜索,分詞方面。結合阿里巴巴的戰略,我把幾點融合起來講一下。這個下篇再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