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區概念:
首先我們先得清楚什么是分區,俗氣來說,就像windows下的c盤、d盤。。。,是很來存儲我們平日里使用的數據和程序的。
在系統中,我們每個硬盤只能有四個分區,也叫做主分區。也就這樣我們每個硬盤只能有四個主分區。但是,當硬盤很大,或者是為了更好地使用硬盤,我們可能會要很多的分區,遠遠大于四個分區,這樣四個主分區就不能夠為我們所能満足了。那么得有更好的方法進行解決,于是就有了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我們用一個主分區作擴展分區,并在上面建立邏輯分區,而且邏輯分區的個數是不限的,其容量受擴展分區容量的限制。
綜上所述,也就是,一個硬盤有四個主分區,其中一個用于做擴展分區,并且邏輯分區建于該擴展分區之上,可以有無數個邏輯分區。
二、windows下的分區概念(標識方式):
在windows下有自己的一套傻瓜方式,也就是用C: D: E: .....這個的英文字母方式來標識每一個分區。無論是主分區,還是邏輯分區,都按硬盤和硬盤磁道順序一個一個的數c,d,e,f。通常在Windows下,只有一個主分區和若干個邏輯分區(高手可能會有三個主分區和若干個邏輯分區,只要他們愿意。),這是裝機仔常用的方式,也是最傻瓜最容易的。
三、Linux下的分區概念(標識方式):
在Linux下則復雜一些,Linux下很計較分區的分區方式,也就是說它很計較分區是主分區還是邏輯分區。
在Linux下,第一個EIDE總線接的第一個硬盤標識為hda,第二個為hdb,那么第二個EIDE總線接的第一個硬盤標識為hdc,第二個就是hdd.看出規律了嗎:
第一個EIDE總線:
hda
hdb
第二個EIDE總線:
hdc
hdd
(看,又是abcd了。。。。哈。。。。)
在Linux下,四個主分區按順序分別標識為:hdx1,hdx2,hdx3,hdx4(x是你的硬盤參數,如x=a,就是hda1,hda2,hda3,hda4,下文我們就用hda作例子...吧,)。那么邏輯分區就從hda5開始數起,hda5,hda6,hda7.......。
四、windows下的分區和Linux下的分區的聯系。
在一主分區多邏輯分區的大眾化方式中,主要有以下的聯系。
c: d: e: f: ........
hda1 hda5 hda6 hda7 ........
"哎。。。。我又沒有分其它的主分區,為什么d:盤還是從hda5開始數啊?。。。"問的好,這就是Linux下的方式,它默認你有四個主分區,其實只是hda1才真正有用。記住哦,從D盤開始就是hda5了,不要格錯盤哦,我可說過了哦。哈。。。。。。
”那么我又怎么知道我是有多少個主分區啊?“這個得用一些”危險“的工具,你可以用fdisk(DOS)來檢看,也可以用分區摩術師,主分區一般會有(PRIMARY)字樣,邏輯分區一般會有(LOGICAL),那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機子上的分區狀況了。
五、主引扇區(MBR)的概念。
MBR是系統啟動時最先讀取的硬盤扇區,也是啟動操作系統的一個關結點,主要用于啟動操作系統,里面裝著啟動操作系統的程序,比如lilo,grub。哈。。。,由于本人的知識淺薄,也很難說得清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www.linuxaid.com.cn去找一下這一方面的資料。
六、Linux下的swap分區。
主要用于虛擬內存,一般是你主存的兩倍,如果你的主存高于256M,那么你完全可以不設虛存,但是如果你在linux下運行 X (圖形界面)的話,那么你最好創建swap分區,否則你的X可能會運行的很慢。
七、善后處理:
哈。。。。有的人裝linux是一時的興趣,玩夠了以后就想刪掉,結果用工具刪后,卻不能啟動Windows,這主要是MBR下的啟動程序沒有找到Linux所須的文件而致。
解決的方法如下:
用DOS啟動盤啟動系統,鍵入:fdisk /mbr
至于Redflag linux3.2或3.0的Grub方式,可能上面的命令并不能起作用。那么就得用windows2000的安裝盤了。進行控制臺修復方式,鍵入fixmbr(就是這個吧,我忘記了),哈。。。。這樣就解決了。要是還是不行,那我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如果有高手指教,多謝多謝!!
首先我們先得清楚什么是分區,俗氣來說,就像windows下的c盤、d盤。。。,是很來存儲我們平日里使用的數據和程序的。
在系統中,我們每個硬盤只能有四個分區,也叫做主分區。也就這樣我們每個硬盤只能有四個主分區。但是,當硬盤很大,或者是為了更好地使用硬盤,我們可能會要很多的分區,遠遠大于四個分區,這樣四個主分區就不能夠為我們所能満足了。那么得有更好的方法進行解決,于是就有了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我們用一個主分區作擴展分區,并在上面建立邏輯分區,而且邏輯分區的個數是不限的,其容量受擴展分區容量的限制。
綜上所述,也就是,一個硬盤有四個主分區,其中一個用于做擴展分區,并且邏輯分區建于該擴展分區之上,可以有無數個邏輯分區。
二、windows下的分區概念(標識方式):
在windows下有自己的一套傻瓜方式,也就是用C: D: E: .....這個的英文字母方式來標識每一個分區。無論是主分區,還是邏輯分區,都按硬盤和硬盤磁道順序一個一個的數c,d,e,f。通常在Windows下,只有一個主分區和若干個邏輯分區(高手可能會有三個主分區和若干個邏輯分區,只要他們愿意。),這是裝機仔常用的方式,也是最傻瓜最容易的。
三、Linux下的分區概念(標識方式):
在Linux下則復雜一些,Linux下很計較分區的分區方式,也就是說它很計較分區是主分區還是邏輯分區。
在Linux下,第一個EIDE總線接的第一個硬盤標識為hda,第二個為hdb,那么第二個EIDE總線接的第一個硬盤標識為hdc,第二個就是hdd.看出規律了嗎:
第一個EIDE總線:
hda
hdb
第二個EIDE總線:
hdc
hdd
(看,又是abcd了。。。。哈。。。。)
在Linux下,四個主分區按順序分別標識為:hdx1,hdx2,hdx3,hdx4(x是你的硬盤參數,如x=a,就是hda1,hda2,hda3,hda4,下文我們就用hda作例子...吧,)。那么邏輯分區就從hda5開始數起,hda5,hda6,hda7.......。
四、windows下的分區和Linux下的分區的聯系。
在一主分區多邏輯分區的大眾化方式中,主要有以下的聯系。
c: d: e: f: ........
hda1 hda5 hda6 hda7 ........
"哎。。。。我又沒有分其它的主分區,為什么d:盤還是從hda5開始數啊?。。。"問的好,這就是Linux下的方式,它默認你有四個主分區,其實只是hda1才真正有用。記住哦,從D盤開始就是hda5了,不要格錯盤哦,我可說過了哦。哈。。。。。。
”那么我又怎么知道我是有多少個主分區啊?“這個得用一些”危險“的工具,你可以用fdisk(DOS)來檢看,也可以用分區摩術師,主分區一般會有(PRIMARY)字樣,邏輯分區一般會有(LOGICAL),那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機子上的分區狀況了。
五、主引扇區(MBR)的概念。
MBR是系統啟動時最先讀取的硬盤扇區,也是啟動操作系統的一個關結點,主要用于啟動操作系統,里面裝著啟動操作系統的程序,比如lilo,grub。哈。。。,由于本人的知識淺薄,也很難說得清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www.linuxaid.com.cn去找一下這一方面的資料。
六、Linux下的swap分區。
主要用于虛擬內存,一般是你主存的兩倍,如果你的主存高于256M,那么你完全可以不設虛存,但是如果你在linux下運行 X (圖形界面)的話,那么你最好創建swap分區,否則你的X可能會運行的很慢。
七、善后處理:
哈。。。。有的人裝linux是一時的興趣,玩夠了以后就想刪掉,結果用工具刪后,卻不能啟動Windows,這主要是MBR下的啟動程序沒有找到Linux所須的文件而致。
解決的方法如下:
用DOS啟動盤啟動系統,鍵入:fdisk /mbr
至于Redflag linux3.2或3.0的Grub方式,可能上面的命令并不能起作用。那么就得用windows2000的安裝盤了。進行控制臺修復方式,鍵入fixmbr(就是這個吧,我忘記了),哈。。。。這樣就解決了。要是還是不行,那我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如果有高手指教,多謝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