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6-07-05 20:28
oxl 閱讀(179)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技術感語
javaeye又出了一貼,是關于這個論題的:http://forum.javaeye.com/viewtopic.php?t=5282
我只是把我的理解說一下:
為什么要把O/R映射得到的Object說為PO呢?對,是的,它是由Hibernate或者iBatis這些ORM中間件生成的持久對象,所以就是PO(廢話!),不過你只要仔細回頭一想想,也許PO不能只認為是PO,他應該是DO,也就是域對象,擁有對其個體數據進行操作的對象。
我們返回來去想想ORM出現的原因吧。在JDBC時代,我們頭痛的是怎樣把RDBMS中的記錄讀取出來映射成我們的域對象,也就是說,我們通過JDBC讀取數據,然后生成DO,然后把DO用于整個業務邏輯層,DO代表著實體對象。直到Hibernate這樣的中間件的出現,則徹底解決了上述所說的難題,也就是說ORM的任務是把RDBMS數據庫中的記錄轉換成我們域對象DO。
這樣問題就演進到DO是否應該提升到View層了。
有人說要用到DTO,也就是數據傳輸對象,也就是把DTO包裝成沒有邏輯意義的值對象提交到View層,從而把lazyloading的DO平面化,在大型的分布式J2EE項目中這樣是很好的,可是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當業務邏輯層返回的是一個集(Set or List)怎么辦?唉,沒辦法,轉換它吧(仔細數一下,總共進行了3次循環,在JDBC底層一次,在業務邏輯層一次,在view層一次,而且每一次都是類似的轉換一下而已,如果是分布式的,那么這樣服務器受到的壓力就不會很大)。所以在小型的不存在分布式Java Web中,一般都是把DTO上傳到View層(減少一次循環)。
-------------------------
師兄跑去賣家俱去了,哈,一個程序員跑去賣家俱,有趣……
也難說,弄不好我比他還慘,還離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