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下,大家應該知道系統里面有很多服務,掌控著系統中各個設備和功能的啟動,停止,暫停等操作。
在Ubuntu下,自然也是一樣,只不過Linux下對服務的管理,要比windows高級N多,也細致很多。
因此linux的服務這部分,一直讓許多新人們望而卻步。
這次的教程,我將推薦給大家一個Ubuntu下的圖形化的,管理系統服務的軟件。名字叫:Boot-Up Manager,簡稱:BUM。
一. 基礎知識補充
在Linux系統下,各個服務都是運行在一定的”運行級別“下的。我們先來認識下運行級別,在Linux系統下,系統有6個級別,分別是:
*運行等級 S:開機進程中的第一個運行等級。
*運行等級 1:(single-user)單用戶模式。為單用戶模式,就像Win9x 下的安全模式類似。
*運行等級 2,3,4,5: multi-user多用戶環境,細分的話,是:
(2) 為多用戶模式,但是沒有NFS 支持。
(3) 為完整的多用戶模式,是標準的運行級。
(4) 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用它來做一些事情。
例如在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用盡時,可以切換到這個模式來做一些設置。
(5) 就是 X11 ,進到 X Window 系統了。
*運行等級 0:(halt)關閉計算機
*運行等級 6:(reboot)重起計算機
我們以Ubuntu Linux為例,大家可以在 /etc/目錄下找到類似: rcS.d,rc1.d,rc2.d等等這樣的文件夾,應該是有 7 個。
這些文件夾當中,就是用來存儲在相應(數字)等級下要運行(或者不運行)的服務的”鏈接“。大家可以隨便著一個進去看看,
它里面的文件應該都是在左上角帶一個”箭頭“的。這些文件具體的鏈接,都是統一的,指向: /etc/init.d/ 這個文件夾下的文件。
這7個rc*.d文件下的文件,有個共性,就是:若文件夾下的鏈接文件開頭子母是大寫的,那么它鏈接的在 /etc/init.d 下的對應腳本將被調用并開啟,
該進程將被執行。 相反,如果是小寫字母,則代表該服務不會被運行。
此外,鏈接文件的開頭S(start)或K(kill)后緊接的數字是指運行的順序,數字小的運行在前。
二.對系統服務的“控制”
由上面的內容,我們應該知道,其實想開啟,關閉一個服務,只需要將運行級的鏈接文件名的第一個字母由大寫改為小寫 (S–>s,K–>k)。
或者,我們先說我這次的教程推薦的“圖形化”控制方式。
1. BUM 的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bum ,回車就是了,這個沒什么問題的
2. BUM 的運行: 這個軟件安裝后,“應用程序”里面沒有快捷方式的。可以從終端里面輸入:sudo bum 來運行
3. BUM 的使用: 我們先來看看他的界面吧,每次運行,它都會先掃描系統的服務項目,掃描完成就是這個樣子。
然后,我們勾選:Advanced,切換到“高級”模式,然后選擇”Services“,就能看到我們當前系統的”服務“了。
這個軟件使用很簡單,如果我們要禁用某個服務,在列表中找到它,然后去掉前面的“勾”,點擊“應用”就行了。
夠簡單吧?這個軟件,除了可以控制服務的開啟和關閉,還能控制系統的“開關機腳本(Startup and shutdown scripts),
操作方法一樣的,有需要的兄弟們可以看下。
4. 用”命令“的方法來控制服務。
剛才我們說過了,其實禁用某個服務,就是把 rc*.d下的對應文件,開頭字母改成小寫。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做,比如我要禁用”mdadm-raid”這個服務,
它是管理系統的 Raid(磁盤陣列)的,如果你沒有陣列,自然不需要了。
sudo mv /etc/rcS.d/S04mdadm-raid /etc/rcS.d/s04mdadm-raid
估計喜歡玩“命令”的人,肯定都會選擇這樣做吧,呵呵,命令控們~
5. 系統服務的常見”操作“。在linux系統里面,如果你需要暫時性的對某個服務的運行狀態進行操作,一般都可以這樣操作:
(1)運行服務: sudo /etc/init.d/服務名 start
(2)停止服務: sudo /etc/init.d/服務名 stop
(3)重啟服務: sudo /etc/init.d/服務名 restart
比如:sudo /etc/init.d/gdm re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