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自古以來都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語錄也被大家所認同。如今網絡的興起讓大眾受教的渠道也變得更加的寬泛,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你甚至不用出國都可以學習到世界名校的課程,而這一些只需要你在互聯網即可。在7月9日,VeryCD也與時俱進推出了教育頻道,讓知識通過分享產生力量。
2010年7月9日,這是一個值得VeryCD銘記的日子。
在這天,
我們謙卑而又高興的給大家展示出我們籌備了許久的一個新頻道——
教育。
是的,教育,這是一個有人喜歡,有人咒罵,
但是卻沒有人能夠繞過去的話題。
其實所有的話題剝絲抽繭,就是歸結到一個問題:什么是好的教育?
首先它應該是開放,分享的。教育不是某個族群的特權,
每個人都應該充分享有學習的權利。人類的文明是世代累積而成,
屬于全人類的知識就應該被盡可能的推廣和分享,
而不應該拘囿于只是一國一校的資源。作為把“分享互聯網”
作為整個網站生存發展的立命之本的VeryCD來說,
在教育資源的開放和分享上,義無反顧。
其次教育應該提倡學習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沒有想象力只會照本宣科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VeryCD覺得想象力應該被鼓勵,
所以在教育頻道將來的內容提供上會鼓勵讓網友不拘一格來創造和發
布各種不一樣的資源,希望通過這些內容能夠開啟我們的心智,
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創造更具包容性和想象力的世界。
教育同時應該強調社會責任感。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
社會責任感因為它的稀缺而顯得彌足珍貴,
教育應該提升每一個公民對社會的回饋的熱情和風氣。
VeryCD希望教育頻道也能夠做到這一點。
教育頻道正因為承載著以上所說的價值,所以從一開始,
它就不僅僅是對站內舊有內容的一次整合,而是對新內容的拓展。
由2001年麻省理工大學率先提倡并得到上百所高校響應的開放式
課程將會是這個分類重要的內容來源。
我們希望通過對這些課程的整理、發布、
翻譯能夠帶動起網上學習的熱潮,
如果還能自下而上的推動國內院校的積極響應,
更是我們樂見其成的。
在整個頻道籌備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兄弟網站的積極響應,
臺灣的OOPS(最早提倡中文翻譯開放式課程的網站);
國內的超星學術網;還有人人影視,
TLF等字幕組都在各自領域對課程內容的完整呈現上付出了最大的
支持,在這里表示感謝,教育從來不是一個網站的事情,
只有集合所有的力量,守望相助,才能迸發出無限的力量!
說了這么多,大家還等什么呢?
請大家去自由享用先進的文化科技知識并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愉悅吧
!
頻道鏈接: http://www.verycd.com/sto/edu/
2010年7月9日,我們回望1919年5月4日,
會不會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