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1-03-06 01:17
leekiang 閱讀(256)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其他
13臺根服務器
根服務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全世界只有13臺。1個為主根服務器,放置在美國。其余12個均為輔根服務器,
其中9個放置在美國,歐洲2個,位于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于日本。
所有根服務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
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根服務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這13臺根服務器可以指揮Firefox或互聯網 Explorer這樣的Web瀏覽器和電子郵件程序控制互聯網通信。
由于根服務器中有經美國政府批準的260個左右的互聯網后綴(如.com、.net等)和一些國家的指定符
(如法國的.fr、挪威的.no等),美國政府對其管理擁有很大發言權。
不過,部分國家可能因此停止對ICANN的支持。最壞的情況是,很多拒絕接受美國控制的國家可能會建立自己的獨立域名系統,
從而導致互聯網的分裂。
每天域名主根服務器列表會被復制到位于世界各地的其它12服務器上。
過去,.com、.org、.net等國際頂級域名的解析,都需要由設置在境外的域名服務器提供服務
,那時對國外互聯網的依賴性非常大。 所謂依賴性,從國際互聯網的工作機理來體現的,
就在于“根服務器”的問題。從理論上說,任何形式的標準域名要想被實現解析,按照技術流程,
都必須經過全球“層級式”域名解析體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層級式”域名解析體系第一層就是根服務器,
負責管理世界各國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務器下面是頂級域名服務器,即相關國家域名管理機構的數據庫,
如中國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級的域名數據庫和ISP的緩存服務器。一個域名必須首先經過根數據庫的解析后,
才能轉到頂級域名服務器進行解析。
主根服務器放置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杜勒斯,由美國VeriSign公司負責運營維護。
其他12個輔根服務器如下:
美國VeriSign公司 2臺
美國PSINet公司 1臺
美國ISI(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1臺
美國ISC(Internet Software Consortium) 1臺
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 1臺
美國太空總署(NASA) 1臺
美國國防部 1臺
美國陸軍研究所 1臺
挪威NORDUnet 1臺
日本WIDE(Widely Integrated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研究計劃 1臺
網絡管理組織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 1臺
歐洲網絡管理組織RIPE-NCC(Resource IP Europeens Network Coordination Centre) 1臺
當計算機對域名訪問時并不是每次訪問都需要向DNS服務器尋求幫助的,一般來說當解析工作完成一次后,
該解析條目會保存在計算機的DNS緩存列表中,如果這時DNS解析出現更改變動的話,由于DNS緩存列表信息沒有改變,
在計算機對該域名訪問時仍然不會連接DNS服務器獲取最新解析信息,會根據自己計算機
上保存的緩存對應關系來解析,這樣就會出現DNS解析故障。這時我們應該通過清除DNS緩存的命令來解決故障。
清除辦法:進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務,重起DNS Client服務。
動態主機設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是一個局域網的網絡協議,使用UDP協議工作,
主要有兩個用途:
給內部網絡或網絡服務供應商自動分配IP地址給用戶
給內部網絡管理員作為對所有計算機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參考:
http://news.newhua.com/news1/Teach_other/2009/1022/0910221121536G077955BFKH1AD280IA75HA0DJ0A7CDIDD3DG98KDE9E.html
http://blog.jianghu.taobao.com/u/NDc3ODc4MjM=/blog/blog_detail.htm?aid=17183037
詳解DNS原理 - 六省斷網其實和DNSPod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