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1-05-27 01:16
Gavin.lee 閱讀(802)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經驗&常識
文章來至于pdafans http://www.pdafans.com/article-3736-1.html
opera(m8內置)
直接下載HTML代碼,在手機上解析并顯示。這一類的瀏覽器,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瀏覽器,它們的瀏覽方式,就是最傳統的“手機發送網址瀏覽請求,通過CMNET等網絡連接方式,先連接到DNS服務器解析域名,再訪問至網站的服務器,獲取網站服務器發送回來的HTML網頁代碼,在手機瀏覽器端進行解析,然后對網頁內容進行排版,再顯示到手機的屏幕上”這種模式。這種模式的數據傳輸量比較大,和電腦上瀏覽器的數據傳輸量是相同的,但不存在數據失真的問題。由于數據是直接傳遞,所以在隱私方面的安全性也是最高的。網頁的顯示效果取決于瀏覽器自身的解析能力。即:
瀏覽器端----(DNS服務器)----網站服務器----(HTML原代碼)----瀏覽器端
ucweb
通過第三方服務器代理,對 HTML數據進行壓縮。這種方式比方式A多了一個第三方服務器,原理是,手機端的瀏覽器發出的瀏覽請求,首先發送至第三方的服務器,由第三方的服務器進行代理,去直接連接互聯網站。互聯網站發送的網頁數據發送給第三方服務器,并由第三方服務器對原來比較大的數據進行壓縮整理,形成一個適合于手機接收顯示的數據流量比較小的頁面,再傳送給手機瀏覽器端。這時候手機瀏覽器對壓縮后的數據進行解析,顯示在屏幕上。這種方式數據傳輸量比較小,數據失真,數據是間接傳遞所以安全性降低。網頁顯示效果不但取決于瀏覽器本身的解析,更和第三方服務器的數據壓縮方式有必然的聯系。即:
瀏覽器端----(第三方服務器)----(DNS服務器)----網站服務器----(HTML原代碼)----(第三方服務器)----(壓縮后的HTML代碼)----瀏覽器端
opear的功能非常強大,速度慢是因為要將整個網頁下下來。如果用wifi會快很多。
ucweb速度快是因為第三方服務器對HTML數據進行壓縮。
另外,有一種傳說還有一種瀏覽器:
通過第三方服務器代理,把HTML數據壓縮成分辨率較小的圖片格式。這種方式和方式B類似,但是第三方服務器壓縮后的數據不是普通的HTML代碼,而是一種分辨率比較小的圖片格式。這樣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手機端顯示的畫面和原網頁相同。手機端的瀏覽器不需要對代碼進行解析,而僅僅只是一個包含了超鏈接的圖片的顯示終端。這種方式的數據傳輸量小,數據的大小取決于圖片的壓縮比,由于數據格式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理論上你不能像普通瀏覽器一樣對文字進行選中復制等操作。但這種方式對于網頁的版面支持是最好的。因為實際上,你在手機瀏覽器上看到的圖象,是第三方服務器打開網頁的屏幕拷貝。即:
瀏覽器端----(第三方服務器)----(DNS服務器)----網站服務器----(HTML原代碼)----(第三方服務器)----(壓縮后的網頁顯示圖像)----瀏覽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