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設計數據庫結構
這兩天簡單瀏覽一下SQLite的相關文檔,發現這個東東確實還不錯,至少比Access好多了,能自動根據數據來分配相應空間,不會像Access那樣用著用著就變肥了。
作為輕量級的本地數據庫,我所期望的功能都具備了:
1.能否保存復雜數據,支持Blob。
2.支持自動編號。但前提是將主鍵一定要是Integer類型。能自動根據當前記錄最大值向下繼續編號。
3.支持標準SQL語句。對數據類型檢查不嚴格,能自動將數據類型轉成SQLite標準數據類型,這一點在腳本移植很管用,能將其它數據庫管理系統的腳本直接導入,但要注意避免使用SQLite暫不支持的命令。
4.支持觸發器。這個功能不錯。什么時候支持存儲過程就更好了,^_^
對SQLite了解還不是很深入,邊用邊學吧。
開始著手建數據庫,搜索了一下數據庫模型工具,以前沒有用過什么這方面的工具,隨便搜到一個CASEStudio。用了一下,感覺功能還不錯,支持很多數據庫,能自動生成數據庫腳本,可惜不支持SQLite數據庫引擎。胡亂畫了一通,終于把ClinicOS數據庫E-R圖畫好了,
ClinicDB.png
也順便生成了數據庫腳本,經過零零散散的近5個小時的努力,數據庫結構總算搭建好了。
【下期提示】準備學習Python了,先學習PySQLite,解決編寫數據庫讀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