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9月7日
javamail 海風 發表于 2005-7-13 23:04:29 |
http://www.javachina.cn/Commend.jsp
從Sun的官方網站上下載到JavaMail類文件包。除 此之外還需要Sun的JAF(JavaBeans Activation Framework ),否則JavaMail將不能運行。
HTML郵件表格
JSP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能把項目分類或劃分成許多組件,從而提高了組件的重利用率, 也降低了編程的難度。因此我們在編程的時候也要想著如何把大的問題劃分成一個個模塊: 模塊一 一個HTML表單,能把電子郵件信息傳送給JSP程序
模塊二 一個處理和發送郵件的JSP頁面
JavaMail的基礎知識
使用JavaMail是發送電子郵件所需要的組件 。
JavaMail的機構使處理電子郵件非常容易。下面列出了一些我們需要的類:
1.Properties
JavaMail需要Properties來創建一個session對象。它將尋找字符串"mail.smtp.host", 屬性值就是發送郵件的主機,如: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
props.put("mail.smtp.host", "smtp.abcd.com");//可以換上你的smtp主機名。
2.Session
這個Session類代表JavaMail 中的一個郵件session. 每一個基于 JavaMail的應用程序 至少有一個session但是可以有任意多的session。 在這個例子中, Session對象需要知道用 來處理郵件的SMTP 服務器。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可以參照下面的例子用Properties 來創建 一個Session 對象
Session sendMailSession;
sendMailSession = Session.getInstance(props, null);
3.Transport
郵件是既可以被發送也可以被受到。JavaMail使用了兩個不同的類來完成這兩個功能: Transport 和 Store。 Transport 是用來發送信息的,而Store用來收信。對于這的教程我 們只需要用到Transport對象。Store的用法請參看Sun的JavaMail文檔。
用法:Transport transport;
transport = sendMailSession.getTransport("smtp");
用JavaMail Session對象的getTransport 方法來初始化Transport。傳過去的字符串申 明了對象所要使用的協議,如"smtp"。這將為我們省了很多時間。因為JavaMail以境內置了 很多協議的實現方法。
注意: JavaMail并不是絕對支持每一個協議,目前支持IMAP、 SMTP和 POP3。
4.Message
Message對象將存儲我們實際發送的電子郵件信息,Message對象被作為一個MimeMessag e對象來創建并且需要知道應當選擇哪一個JavaMail session。
使用方法是:Message newMessage = new MimeMessage(sendMailSession);
JavaMail結合JSP
一、構建JSP程序
前面我們建造了一個HTML表單用來發送郵件信息,又介紹了JavaMail中的一些對象和方 法。現在我們將把這些組件集合起來來構成我們的郵件系統。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確信在page指令中導入了需要的類。除了JavaMail的相關的 類和JAF外,不要忘了導入java.util.date ,因為我們需要它來給郵件蓋上時間戳。
?。迹?/P>
@ page import= " javax.mail.*, javax.mail.internet.*, javax.activation.*, java.util.*"
%>
下一步,創建郵件發送出去的確認信息,如"你的郵件已發送,請返回"
二、創建并發送Message對象
創建Message 對象的方法我們在第三課中就以討論過了,我們可以用Message來處理消息 了,就像在Message對象上使用get和set屬性一樣簡單。在這一部分使用了很多request.get Parameter()。
newMessage.setFrom(new InternetAddress(request.getParameter("from")));
newMessage.setRecipient(Message.RecipientType.TO, new InternetAddress(reques t.getParameter("to")));
newMessage.setSubject(request.getParameter("subject"));
newMessage.setSentDate(new Date());
newMessage.setText(request.getParameter("text"));
現在終于可以把消息發送出去了:
transport.send(newMessage);
三、完整的程序
上面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代碼,現在我們把它們寫成一個完整的JSP程序。注意要捕捉 任何錯誤并把它們顯示給用戶。
源程序二:JavaMail 電子郵件發送系統的JSP實現程序代碼:
<%@ page
import=" javax.mail.*, javax.mail.internet.*, javax.activation.*,java.util .*"
?。ィ?/P>
?。糷tml>
?。糷ead>
<TITLE>JavaMail 電子郵件發送系統</TITLE>
?。?HEAD>
?。糂ODY>
?。迹?/P>
try{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Session sendMailSession;
Store store;
Transport transport;
sendMailSession = Session.getInstance(props, null);
props.put("mail.smtp.host", "smtp.abcd.com");
Message newMessage = new MimeMessage(sendMailSession);
newMessage.setFrom(new InternetAddress(request.getParameter("from")));
newMessage.setRecipient(Message.RecipientType.TO, new InternetAddress(re quest.getParameter("to")));
newMessage.setSubject(request.getParameter("subject"));
newMessage.setSentDate(new Date());
newMessage.setText(request.getParameter("text"));
transport = sendMailSession.getTransport("smtp");
transport.send(newMessage);
?。ィ?/P>
?。迹穑灸愕泥]件已發送,請返回。</p>
?。迹?/P>
}
catch(MessagingException m)
{
out.println(m.toString());
}
?。ィ?/P>
</BODY>
?。?HTML> | |
posted @
2005-09-07 11:24 子玉 閱讀(47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通過JavaMail訪問Hotmail郵箱
作者: zhaozexin
出處: blog
責任編輯: 方舟
[ 2005-02-12 10:40 ]
相信許多人都有MSN聊天工具的帳號,例如abc@hotmail.com ,這個賬號其實也是一個郵件地址,可以進行正常的郵件收發功能,你可以通過網址 http://www.hotmail.com 來訪問和操作這個郵箱進行郵件的收發。但是這個郵箱有一個限制就是它并不提供POP3或者SMTP服務,也就是說一般的郵件客戶端工具無法使用這個郵箱,雖然現在有不少的郵件工具可以支持Hotmail郵箱,但是如果我們需要在我們的Java項目中增加對Hotmail郵箱的支持,那往往會不知從什么地方開始入手,因為SUN公司提供的JavaMail 本身并不提供對除了POP3/IMAP以及SMTP外其他協議的支持。
但事實上,JavaMail只是定義了一組平臺無關、獨立于通訊協議的郵件程序框架,或者說是接口,它是作為Java的可選包存在的。因此可以這樣說:JavaMail并不關心所使用的協議,不管是POP3、SMTP、IMAP當然還有Hotmail用的HTTP協議。對于JavaMail的客戶端而言也是這樣的,下圖就是一個最簡單的JavaMail結構圖,通過Transport進行郵件的發送,通過Store實現對郵件的收取,而不同協議的實現,JavaMail里的概念叫做Provider,只需要根據JavaMail定義的接口實現自己的Provider即可。
為了實現通過JavaMail訪問Hotmail郵箱,我們就需要架起JavaMail接口與Hotmail服務所提供的訪問接口之間的橋梁。在這之前我們必須首先了解Hotmail所使用的接口協議。
Hotmail通過地址 http://services.msn.com/svcs/hotmail/httpmail.asp 提供基于HTTP協議的服務,它不同于我們通過瀏覽器訪問 http://www.hotmail.com 的這個地址,后面這個地址是提供給用戶一個基于瀏覽器的訪問界面以便對郵箱進行操作,你當然可以通過編寫HTTP客戶端程序來解析頁面并獲取郵件的信息,但是這樣做不僅實現的復雜程度非常高,而且每次頁面風格發生變化后程序都要做相應的調整,因此不具備通用性,顯然是不可行的。而地址 http://services.msn.com/svcs/hotmail/httpmail.asp 則不同,它提供了固定的應用程序接口。當你使用瀏覽器訪問該地址的時候,會彈出下面要求登錄的窗體:
而當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口令后會再彈出一次或兩次該提示窗口,但提示信息不同,操作完成后出現頁面無法顯示的錯誤,錯誤碼是 405 (資源不允許)。因此該服務并不允許通過瀏覽器來訪問。
事實上Hotmail使用的是WebDAV來提供基于HTTP協議的應用編程接口,WebDAV(Web 分布式創作和版本控制)已經成為重要的 Web 通訊協議。WebDAV所要解決的問題是:
1.改寫保護:HTTP 1.1 無法確??蛻舳丝梢员Wo資源,并且可以在其他客戶端同時編輯它們的情況下進行更改。 使用 WebDAV,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鎖定資源,以便讓其他客戶端知道您對所討論的資源感興趣,或者防止其他客戶端訪問該資源。
2.資源管理:HTTP 只能直接訪問單個資源。 WebDAV 提供一種更有效地組織數據的方法。 WebDAV 引入了可包含資源 的集合(類似于文件系統文件夾)概念。 通過 WebDAV 進行的資源管理包括如下功能:創建、移動、復制和刪除集合,以及集合中的資源或文件。
3.文檔屬性:不同類型的數據具有唯一的屬性,這有助于描述數據。 例如,在電子郵件中,這些屬性可能是發件人的姓名和接收郵件的時間。 在協作文檔中,這些屬性可能是文檔原始作者的姓名和最后一個編輯者的姓名。 因為人們使用的文檔類型各不相同,所以可能的屬性類型列表也變得無限大。 XML 是 WebDAV 所需的一種可擴展通訊工具。
關于WebDAV的更多資料可以參閱本文最后的參考資料。
相對于自行解析Hotmail的瀏覽器頁面而言,基于特定協議WebDAV的接口使Hotmail郵件客戶端程序的實現更加穩定和可靠。在了解了JavaMail API的基本接口以及Hotmail所提供接口的協議,本文的題目就變得非常具體了,就是如果編寫基于WebDAV的JavaMail Provider(JavaMail提供者)并使用這個提供者來實現Hotmail郵件收發功能,但這題目太大而且已經超過了一篇文章所能敘述的范圍,因此我們接下來將引入一個開放源碼項目JDAVMail,并詳細介紹如何通過這個項目實現Hotmail郵件的收發功能。
JDAVMail 是一個開放源碼的JavaMail的提供者項目,可以通過它來訪問基于WebDAV協議的郵件服務,有如Hotmail郵箱。你可以到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jdavmail 這個網址下載到最新版本的程序。JDAVMail使用了Jakarta上的commons httpclient 作為HTTP客戶端組件與服務器進行通訊,同時使用了jdom進行XML數據的解析,另外由于httpclient項目用到了commons logging進行日記的輸出,因此commons-logging也是必須的,這三個組件都可以在JDAVMail的壓縮包中的lib目錄中找到,壓縮包中同時還包括已編譯的jar文件以及所有的源碼。
為了讓大家對JDAVMail有個大概的認識,下面我們給出兩段代碼用于Hotmail郵件的收發:
1. 郵件收取
/* * 文件名:HotmailDemo.java * 創建時間:2004-9-14 * 創建者:liudong */ package com.clickcom.mail;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import javax.mail.Folder; import javax.mail.Message; import javax.mail.Session; import javax.mail.Store; import javax.mail.Transport; import javax.mail.internet.InternetAddress; import javax.mail.internet.MimeMessage;
/** * Hotmail郵件的收發器 * @author liudong */ public class Hotmail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eive(); }
/** * 郵件接收 */
protected static void receive() { try { Properties prop = new Properties(); Session ses = Session.getInstance(prop); //使用JDAVMail Provider Store store = ses.getStore("davmail"); //無需指定服務器地址 store.connect(null, "你的帳號","密碼"); if (store.isConnected()) { Folder inbox = store.getFolder("INBOX"); if (inbox.exists()) { inbox.open(Folder.READ_ONLY); int nCount = inbox.getMessageCount(); System.out.println("Inbox contains " + nCount + " messages"); // 依次顯示收件箱中的每封郵件 for(int i=1;i<=nCount;i++){ MimeMessage msg = (MimeMessage) inbox.getMessage(i); System.out.println("Subject : " + msg.getSubject()); System.out.println("From : " + msg.getFrom()[0].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Content type : " + msg.getContentType()); System.out.println(msg.getContent()); } } } } catch (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 } } |
從上面這段代碼我們發現除了 Store store = ses.getStore("davmail"); 這個語句,同時不需要指定服務器地址外,其他的都跟一個普通的JavaMail應用程序沒有兩樣,也沒有引入任何跟JDAVMail有關的類。沒有指定服務器地址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因為Hotmail提供HttpMail服務的地址是固定的。事實上僅有getStore這個語句跟常規郵件客戶端程序有點不同的是它使用davmail字符串作為參數,而我們在使用JavaMail連接POP3服務器的時候指定參數值為pop3。怎么回事呢?因為JavaMail是通過協議名來加載Provider類的。打開JDAVMail.0.9.006.jar這個jar文件就會發現在META-INF目錄下有一個文件javamail.providers,該文件內容如下:
protocol=davmail; type=store; class=com.posisoft.jdavmail.JDAVMailStore; vendor=Positive Software; protocol=davmail_xmit; type=transport; class=com.posisoft.jdavmail.JDAVMailTransport; vendor=Positive Software; |
因此當我們指定協議名為davmail時,JavaMail就會自動加載com.posisoft.jdavmail.JDAVMailStore類進行處理,因此通過傳入davmail字符串所得到的store實例實際上是類com.posisoft.jdavmail.JDAVMailStore的一個實例,這樣我想大家應該了解了前面這段程序的工作原理。
我們再來看JDAVMail發送郵件的代碼片段:
/** * 郵件發送 */ protected static void send() { try { Properties prop = new Properties(); //郵件發送者地址 prop.setProperty("mail.davmail.from","abc@hotmail.com"); Session ses = Session.getInstance(prop); //獲得JDAVMail的郵件發送實例 Transport transport = ses.getTransport("davmail_xmit"); //連接到Hotmail服務器,請替換為自己的用戶名和口令 transport.connect(null, "用戶名","口令");
// 準備要發送的郵件 MimeMessage txMsg = new MimeMessage(ses); txMsg.setSubject("This is the subject");
//郵件發送者地址 InternetAddress addrFrom = new InternetAddress("abc@hotmail.com"); txMsg.setFrom(addrFrom);
//郵件接收者地址 InternetAddress addrTo = new InternetAddress("cdef@hotmail.com", "cdef"); txMsg.addRecipient(Message.RecipientType.TO, addrTo);
//郵件內容 txMsg.setText("Hello world !"); txMsg.setSentDate(new Date());
//發送郵件 transport.sendMessage(txMsg, txMsg.getAllRecipients()); } catch (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 } |
同樣這段代碼使用了davmail_xmit協議來獲取JDAVMail的郵件發送實例,通過前面提到的javamail.providers文件不難知道JDAVMail使用類com.posisoft.jdavmail.JDAVMailTransport進行郵件的發送處理。
在實際測試中發現不管是JDAVMail還是其他的郵件工具,使用Hotmail進行郵件的發送速度比較慢,差不多有幾分鐘后才能收到相應的信息,因此如果測試中發現該問題請耐心等待。
我想通過本文介紹如何利用JDAVMail收發Hotmail郵件,以及研究JDAVMail的源碼,不僅可以更加深入了解JavaMail的體系結構,對編寫JavaMail Provider也有更加具體的參照。另外希望為正困撓于如何在Java程序中訪問Hotmail郵件的朋友們排憂解難。同時也非常歡迎通過我的網站 http://www.javayou.com 跟我交流在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posted @
2005-09-07 11:23 子玉 閱讀(45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javamail中的demo都是不要身份驗證的
我看了幾遍http://java.sun.com/products/javamail/1.2/docs/javadocs/index.html
還是不知道怎么改?。。?/p>
回答:
這樣使用即可:
props.put("mail.smtp.auth", "true");
Transport transport = session.getTransport("smtp");
transport.connect(host, username, password);
posted @
2005-09-07 11:18 子玉 閱讀(48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利用 Java Mail 來收發郵件 閱讀次數645
出處 不詳
隨著網絡應用的不斷推廣,電子郵件越來越多的被大家使用。雖然我們往往將電子郵件與 Foxmail、Outlook 這樣的電子郵件客戶端聯系起來,但是往往我們也需要自己編程實現發送接收郵件,例如在一個網站注冊用戶后網站發出的回執mail,或者在網絡購物的時候,在完成訂單后的幾分鐘之內發送確認電子郵件。對于這樣的需求,我們不能通過已有的郵件客戶端而需要自己編寫郵件發送或者處理程序。在這里向大家講解一下如何利用JavaMail來實現郵件的收發。
注意:本文只打算討論JavaMail收發帶附件郵件的一些技巧,所以只是給出部分代碼 1.發送帶附件的郵件
我們平時發送的郵件主要可以分解成2大部分,一個是發信人,接信人,主題等郵件標頭,另外一部分是郵件內容,它包括了郵件的附件。我們在發送普通郵件的時候content設置的類型是"text/html",帶上附件后,我們需要把content的類型設置成Multipart,這時content包括了附件和"text/html"類型的正文。下面的這個告訴大家如何把附件放置到郵件中。 private Multipart getMultipart() throws MessagingException,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 MimeMultipart mp = new MimeMultipart(); try { //設置content里的內容 MimeBodyPart contentMbp = new MimeBodyPart(); //請指定字符集,否則會是亂碼 contentMbp.setContent(_mailContent.getContent(), "text/html; charset=GB2312"); mp.addBodyPart(contentMbp); //添加附件 for (int i=0;i<_mailAttachment.getAttachPath().size();i++) { MimeBodyPart mbp = new MimeBodyPart(); FileDataSource fds = new FileDataSource((String) _mailAttachment.getAttachPath().get(i)); mbp.setDataHandler(new DataHandler(fds)); mbp.setFileName(MimeUtility.encodeWord(fds.getName(), "GB2312",null)); mp.addBodyPart(mbp); } } catch(MessagingException ie) { System.out.println("Set Content Message error..."+ie.getMessage()); throw ie; } catch(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ie) { System.out.println("Encode the fileName error..."+ie.getMessage()); throw ie; } return mp; } 放置附件的注意事項如下: 在發mail時需要注意字符集的問題。不但content里要設置,而且文件名也需要設置。如果我們去掉mbp.setFileName(MimeUtility.encodeWord(fds.getName(),"GB2312",null));這句話,那么你選中的附件還是會帶到郵件里,但是在附件里看不到。我們可以通過查看郵件大小知道。我們利用這個特點來實現發送content中寫的是html語言,而且包含圖片信息的郵件。
2.發送content中包含html頁面的郵件
大家都知道html語言可以帶上圖片鏈接( ),那么我們在發送郵件的時候就需要對這些鏈接的圖片做特殊處理。否則在對方接收到郵件的時候會看不到圖片。我們特殊處理的方法就是把它們當成附件發送,但不顯示在附件里。要做到這些就首先需要對輸入的content進行解析,找到所帶圖片的路徑。然后把content中 這段代碼變成 。我們在發送附件的時候用mbp1.setHeader("Content-ID","IMG") 來把圖片和附件對應上。如何具體解析content的操作我就不贅述了,我現在給出如何把修改好的content發送出去的例子。 //對于發送html類型的content。里邊包括圖片。 for(int i=0;i<_mailContent.getImgHash().size();i++) { MimeBodyPart mbp1 = new MimeBodyPart(); //得到圖片的數據 FileDataSource fds = new FileDataSource( (String)_mailContent.getImgHash().get("IMG"+i)); //設置到MimeBodyPart中 mbp1.setDataHandler(new DataHandler(fds)); //設置圖片附件和html的對應關系 mbp1.setHeader("Content-ID","IMG"+i); mp.addBodyPart(mbp1); }
3.郵件的狀態
我們在閱讀完郵件后可以給郵件設置刪除標志,然后在關閉FOLDER的時候用true來清空已經被標志為刪除的郵件。郵件的狀態是在類FLAGS.FLAG中定義的。包括如下幾種: Flags.Flag.ANSWERED Flags.Flag.DELETED Flags.Flag.DRAFT Flags.Flag.FLAGGED Flags.Flag.RECENT Flags.Flag.SEEN Flags.Flag.USER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設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服務器都支持這些狀態。我們在做操作之前可以用getPermanentFlags方法來得到Message中的狀態。參考下面代碼 Message m = folder.getMessage(1); // set the DELETED flag m.setFlag(Flags.Flag.DELETED, true); // Check if DELETED flag is set of this message if (m.isSet(Flags.Flag.DELETED)) System.out.println("DELETED message"); // Examine ALL system flags for this message Flags flags = m.getFlags(); Flags.Flag[] sf = flags.getSystemFlags(); for (int i = 0; i < sf.length; i++) { if (sf[i] == Flags.Flag.DELETED) System.out.println("DELETED message"); else if (sf[i] == Flags.Flag.SEEN) System.out.println("SEEN message"); }
4.接收帶附件的郵件
在帶有附件的郵件中,消息的內容是Multipart型,這樣我們就需要解析它來得到content和附件(它是發送帶附件的郵件的逆向過程)。大家在使用outlook、foxmail這些電子郵件客戶端的時候會發現,我們的郵件被從服務器上下載下來并且保存到本地硬盤上了,這種方式方便我們離線瀏覽郵件。在下面的范例中我們也把服務器上的郵件保存到本地。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編寫一個客戶端的圖形界面來讀取保存下來的郵件。 在下面的例子里,我只是向大家介紹如何解析附件。 private void getAttachFile(Part messagePart,BufferedOutputStream writeAttachObj) throws IOException, MessagingException { Object content = messagePart.getContent() ; try { //這種情況下的郵件都是用multi模式發送的, // 這種模式包括有附件的郵件和用html表示content的郵件 if (content instanceof Multipart) { Multipart contentTmp = (Multipart) content ; //如果是MULTI模式發送的,BodyPart(0).getContent()肯定就是content System.out.println("content==" + contentTmp.getBodyPart(0).getContent()) ; //getCount()可以得到content中bodyPart的個數,content就是第一個 //bodyPart,其它的附件按照順序類推。但是有的時候附件就是另外一個郵件, //而這個郵件里邊可能有其他的附件。下面代碼用循環對嵌套情況進行解析。 for (int i = 0 ; i < contentTmp.getCount() ; i++) { if (contentTmp.getBodyPart(i).isMimeType("multipart/*")) { Multipart multipart = (Multipart) contentTmp.getBodyPart(i).getContent() ; //這個地方增加循環是為了解決嵌套附件的情況。 for (int k = 0 ; k < multipart.getCount() ; k++) { //content也會存在于INPUTSTREAM中。 saveAttacheFile(multipart.getBodyPart(k).getContentType(), multipart.getBodyPart(k).getDisposition(), multipart.getBodyPart(k).getFileName(), multipart.getBodyPart(k).getInputStream(), writeAttachObj); } } else { saveAttacheFile(contentTmp.getBodyPart(i).getContentType(), contentTmp.getBodyPart(i).getDisposition(), contentTmp.getBodyPart(i).getFileName(), contentTmp.getBodyPart(i).getInputStream(), writeAttachObj); } } } //這種情況中郵件是純文本形式,并且沒有附件 else { writeAttachObj.write(("content = "+content+" ").getBytes()); writeAttachObj.flush(); } } catch (Exception ie) { System.out.println("exception====" + ie.getMessage()) ; } }
|
posted @
2005-09-07 11:14 子玉 閱讀(96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2005年8月12日
帶你走遍美國東部 想去旅游的一定不能錯過(組圖) |
|
 |
 |
文章來源: 獨走天下 于 2005-08-10 19:38:36 |
 |
 |
 |
 |
 |
帶你走遍美國東部 想去旅游的一定不能錯過(組圖)
一、準備
對于自由行來說,充分的準備工作當然是很重要了。 準備的主要途經是互聯網,查看相關城市的景點介紹,尋找當地旅行團的路線,不過我認為最好的方式還是參考各位前輩的游記了,這也是促使我這篇游記的一個原因,古人云: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準備工作的注意事項: 1、確定好行程之后,就是預定酒店和交通工具了,這時候有一張美金信用卡是非常有必要的; 2、適量的現金也很有必要,因為付小費或者小額消費只能用現金; 3、要查看當地的天氣,決定帶什么行李,拖小、牙具、常用藥品和雨具是必備; 4、最好把相關資料,如行程、地圖、酒店、景點信息等最好都打印出來隨身攜帶。
二、初見紐約
1、大蘋果紐約我來啦
我背上行李,告別家人,乘坐國航從北京直飛紐約的航班,經過十四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巨大的波音747終于降落在紐約肯尼迪JFK機場。 入關區域分為美國公民和外國訪問者兩個通道,紐約時間是下午4點,正好趕上了幾班飛機同時到達,人山人海,等了近兩個小時才輪到我。隨著安檢老頭的詢問和幾下擺布,啪啪幾枚大章就PASS了,終于把我從昏頭昏腦中解放出來,要知道時差12個小時,北京時間正是后半夜哪!出了機場坐上巴士,就朝曼哈頓中城開去。遠遠地,從昆斯區望過去,曼哈頓成群的高樓大廈漸漸向我靠近,我竟然有些激動,心里不禁吶喊到,大蘋果紐約我來啦! 巴士停到了中央大車站附近,一下車撲面而來的高樓大廈和人群搞得我有點措手不急。 大樓如此之密如此之高,西裝革履的老美如此之多,突然壓的我喘不上氣了。趕緊招手攔了輛taxi,往酒店的方向開去。突然明白了今天是周五啊,老美也要下班,不禁釋然。雖然還是昏昏沉沉地,簡單收拾完畢后決定先出去走走。

酒店在下城,就在華爾街的東側,于是幾步就來到了著名的華爾街。華爾街不足200米長,遠遠地就看見了喬治華盛頓的紀念銅像,他背靠者舊聯邦議會大廈(Federal Hall),面對著紐約股票交易市場(NY Stock Exchange)。


雖然已經是傍晚,但是陽光充足,游人依然不少,于是決定北上,來到市政大廈(City Hall)所在的廣場。

肚子早已經開始抗議了,好在離唐人街不遠,飽食美餐的同時,正好可以看看海外華人的生活狀獺。

唐人街(Chinatown)位于曼哈頓橋(Manhattan Bridge)以西,占據了Mott, Bayard, Pell大街。 一個個擁擠不堪的店面及漂亮的中文招牌,和店小二的招呼聲混合在一起,讓人恍惚中還以為是在國內的某條食街。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點了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這個地區人口超過兩萬,廣東人為主,由于建設較早,因此道路狹窄,樓層不高,門面也不大。 象征著中國精神的孔子塑像就立在一個廣場中,成為海外華人對家鄉思念的一種寄托。
2、徒步行走在下城
由于時差關系,后半夜怎么也無法入睡了,很早就起床。 按照計劃,今天主要是在金融區(Financial District)、索霍區(SoHo)、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進行徒步行走。 百老匯北上漫游。從Battery Park出發,沿著Broadway北上。首先是Cunard Building,它目前是郵局,有著紐約最佳空間的大廳。然后是三一會教堂、公正大樓(Equitable Building)、馬林-米德蘭銀行大樓(Marine Midland Building)、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伍爾沃思大樓(Woolworth Building), 最后穿過市府公園(City Hall Park)到達市政府(City Hall). 其中帶有哥特式美感的伍爾沃思大樓(Woolworth Building) 是1913年的顯著地標,是舉世聞名的帝國象征。




索霍鑄鐵區巡禮。索霍(soho)實際上是South of Houston st.的縮寫,以密集的鑄鐵大樓建筑而聞名。從西百老匯大道開始,往南走,然后沿著Greene St.往北回轉,先后路過Queen of Greene Street和King of Greene St.最后到達百老匯大道, 別忘了看Haughwout Building紐約最古老的鑄鐵大樓和little Singer Building上世紀50年代摩天樓的玻璃帷幕先驅.


漫步格林威治村。 呈對角線式的街道顯示出波西米亞風格,完全違反了自14街以北整齊的棋盤方格街區分布。Patchin Place是一條死胡同,康明斯曾經在這兒住了很久。 Gay Street這條彎曲的小路是西區不規則街區的最好示范。Stonewall Inn對面的公園里有George Segal的同性戀作品。


完成這三個徒步行走之后已經是下午了,我又開始昏昏沉沉起來。由于昨天睡眠不足,加上徒步行走體力消耗太大,看來只有回酒店再補一覺了。一覺醒來已經是晚上6點,吃了點東西體力又充沛起來,想想應該看看紐約的夜景,最好是去---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紐約市的最高建筑,決心一定,趕緊搭乘地鐵直奔而去。



排隊的人可真不少,都排到人行道上了。既來之則安之,苦等兩個小時,換了一次電梯,終于到達了86層的戶外觀望臺。放眼望去,整個曼哈頓燈火輝煌,很容易識別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時代廣場(Times Square)等許多著名建筑豁立于視野。一棟棟高樓大廈像是高低不一的火柴盒,密密麻麻的一個挨著一個,汽車好像小螞蟻,在這些火柴盒中間穿來穿去。



3、自由之門
晚上休息得不錯,時差基本倒過來了。一大早,快步走到了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17號碼頭有一個多層的購物中心,如果躺在舒適的椅子上,正好可以觀賞河景和曼哈頓最古老的橋布魯克林橋(Brooklyn Bridge)。15、16號碼頭還可以看到北京號(Peking)和先鋒號(Pioneer)帆礎。由于時間還早,店鋪還沒有開門,只有幾個東亞面孔的老人在鍛煉身體,保持著多年以來的生活習慣。



一路西行,來到了世貿遺址。周圍已經由高高的鐵柵欄圍了起來,上面掛滿了文字和照片,記錄了911前后的一系列事實,其中包括了所有死難者的名字,我心里默念,愿他們能夠在另外一個世界安息。遺址的地基部分已經裸露出來,很凄涼的樣子。聽說要在原址上蓋一棟新樓,方案都定了,不知道會不會保留一部分遺跡。偶爾會看到幾個人手捧鮮花,輕輕地放在地上,911對老美的傷害太深了。

告別世貿遺址后,南下炮臺公園(Battery Park), 在克林頓城堡(Clinton Castle)里買了游覽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和愛里斯島(ELLIS ISLAND)的船票。船開得很快,在自由女神像前繞了一下之后就停在小島后方的碼頭上,在船頭拍照的人很多,我也擠著照了幾張。自由女神像是法國為了紀念美國獨立100周年而贈送的象征友好的禮物。她的左手握著有1776年7月4日這一日期的獨立宣言書,右的則高舉著火炬。下船后我快步走到女神像的前方,又是照像又是攝像,忙了好一會兒。同行的歐美人好像對于攝像不是很熱衷,沒看見什么人拿著攝像機,就連照相機也大多是一次性,用完就扔的那種,可能他們更看中身臨其境的東西吧?!在外面繞了一圈之后,來到了自由女神像底部的入口處。安檢!又是安檢!剛才上船前就已經查過一次了,這兒又來一次。由于911的影響,所到的幾個景點安檢都很嚴格,這次也不例外,除了背包需要檢查之外,所有的金屬物品,什么硬幣,甚至還有皮帶都要放在機器上單獨檢查,當然人通過的時候也是需要走檢查通道,總之查的很細。每次安檢都要排很長的隊,我的時間不是很充裕,但也只能忍耐了。自由女神是中空的,底部有一個小博物館,通過之后可以上到最高的火炬臺,但是911之后就不讓上去了,只能抬著脖子看看女神的內部結構。



下一站是愛里斯島(ELLIS ISLAND),這個島嶼被稱作移民島,大約有四分之一美國人的先輩曾經在這個島上居住過,包括大名鼎鼎的喬治.華盛頓的長輩,經常會有老美到這兒來尋找自己先輩的名字和足跡。愛里斯島由幾排紅色的樓房組成,最大的一個房子是移民大廳,曾經這里人潮洶涌,大家都在等著移民官叫自己的名字,然后通過“美國之門”的檢查,出來之后身份就變成夢寐以求的美國人了。穿過大廳,我在坐在一個椅子上,遠遠眺望著高樓林立的曼哈頓,心里涌出無限感想,當年無數人抱著自由的夢想來到這片肥沃的土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甚至自己的子子孫孫都留在這里,而這片土地,這個國家回報給他們的是優美的自然環境,生活的富足,以及思想的自由!

|
三、自由的足跡--波士頓
如果要了解美國歷史,就一定要去波士頓,如果要了解美國獨立戰爭,就一定要去康科德(concord)和列克星頓(lexington)。沿著獨立戰爭的足跡,我開始了一趟歷史遺跡之旅。美國獨立戰爭時立即應召的民兵(Minuteman),就是他們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從concord的North Bridge出發沿著2A一直到lexingtong, 一路上有好幾個分散的景點,非常適合駕車旅行。




波士頓城市很小,從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出發到查爾斯頓(Charlestown)有一條紅磚鋪成的路,曲折延伸3公里多,這就是著名的自由足跡(Freedom Trail),適合徒步行走。


由于酒店離波士頓公園很近,天剛亮我就出發了,沿著自由足跡行走。沿途多為17、18世紀的房舍、教堂和獨立戰爭遺址,如State House、King's Chapel、Old South Meeting House、Old State House、Faneuil Hall、Marketplace、Paul Revere House、Old North Church、Bunker Hill等。



波士頓公園可是美國最古老的公園,古樹都有兩個世紀了。

州議會大廈(State House)是一個金色圓頂建筑,是波士頓市的標志,由著名設計師查爾斯.布而芬奇設計,他還設計了美國國會大廈,怪不得兩個建筑長得有點像呢。

還記得那個大奶瓶嗎?那不僅是美國最大的兒童博物館的象征,也是波士頓的標志。門外放了一個兒童救火車,尺寸縮小了一號,駕駛室內還有幾個毛絨玩具,真有趣。不遠處就是波士頓茶事件紀念館,波士頓茶黨可是當時非常著名的呢。


后灣區(Back Bay)體現一種法國林蔭大道的風格和氣氛,去逛街吃飯是很不錯的選擇。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對某些景點只能一點而過,走馬看花。波士頓這樣一個歷史名城,的確值得花時間仔細研究。時間所限,我竟然連附近的著名高校麻省理工(MIT)和哈佛大學(Harvord)都沒有顧上看,確實有些遺憾了。
四、卡西諾--大西洋城
在美國的某些城市,博彩業是合法的。大西洋城屬于新澤西州,座落在東海岸,緊鄰大西洋,可以說是東部最大的賭城了。整個城市都是依海而建,有一條沿海而鋪設的很長的木板路(boardwalk), 一側是豪華賭場和酒店,另外一側就是浩瀚的大西洋,很多酒店的一二層就是賭場。


賭博(casino)的種類有很多種,紙牌、輪盤、骰子等等,就連老虎機都有很多種類型,甚至有中文版老虎機。說到這兒,我不得不提一下,中國人是賭城的中堅力量,有很多賭城都設置了中國人專區,清一色的中文,漢語服務,甚至賭博用具都是南方麻健。在這兒我見到了除唐人街之外最多的中國人。



賭場的環境非常豪華,老虎機擺放的位置,座椅的舒適程度,都達到了最佳,據說連空氣都比外面的新鮮, 人為增加了近一倍的氧氣! 真是佩服老美的敬業精神。來大西洋城的人只有5%是專門為了賭博,但是卻有95%的人參加的賭博,這個數據是真是假我就不作考證了,反正我是小賭一把。隨便找了臺老虎機坐下,塞了5塊錢進去,開始!一會兒功夫就只剩最后1塊了,我暗下決心,如果輸了,最多再來20塊就收手??墒牵牵墒?,當我胡亂拍這按鈕的時候,數字1變了,一點一點往上升,竟然到了200!我贏了!哈哈哈哈!還玩不玩?當然是兌現!聽著老虎機往下掉代幣的聲音真是爽極了。什么?你說這聲音也是特殊設計的? 我信! 我全信! 我不是賭徒,我只是一個過客。小賭給我帶來的僅僅是心情的變化。當然了,這天的心情真是好極了!
五、自由之鐘--費城
從大西洋城出發,一個小時就到了費城。「費城」這個名詞代表了獨立會堂、自由鐘、起司牛肉三明治、英雄三明治、種族融合、戲院、快活的古典音樂以及充滿生命的街道。 游客中心(Visitor Center)是一棟漂亮又現代的建筑,從那兒要了一份地圖,就快步走入自由鐘紀念館(Liberty Bell Pavilion),自由鐘原本是掛在獨立宮(Independence Hall)頂上,但是日曬風吹,已經有一個大裂縫了,現在保存在紀念館里,絕對是美國的國寶。


馬路對面就是獨立宮,當年就是在此處發表了獨立宣言,然后又起草憲法,從而誕生了美利堅合眾國。與獨立宮連接的是議事廳(Congress Hall),當年是聯邦議事廳。正好到了正點時間,獨立宮頂層的大鐘”咚咚”地響了起來,鐘聲厚重而沉緩,象征著美國漫漫自由之路。


舊城實在是太小,費城之旅兩個小時很快結束了,費城這個美國的誕生地,歷史上的首都,地理位置夾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作為外國人我只是點到而止了。
六、美國人民的領袖--華盛頓
從費城到華盛頓特區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先找到了落腳點--青年旅舍,然后向白宮(White House)前進。

由于已經是下班時間了,雖然Lafayette Park前還有幾位游人,可是白宮早已經戒備森嚴了,要知道當今的美國總統布什就住在這里。廣場前方有一位反戰者,看樣子住了不是一天兩天。白宮后方的愛里斯公園(Ellipse Park)和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的廣場正在整修草坪,顯得有些零亂。


青年旅舍是包括早餐的,咖啡、面包、蛋糕、水果,挺豐盛。邊吃邊和同桌的老美聊天,原來她們是學校組織的活動,每個學生都有一位家長陪同,由于學校學生不多,因此年齡有大有小。聽到我說是從中國來的,都挺驚訝,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中國是很遙遠的國度,很陌生。和中國人同樣面孔的日本人,他們反而很熟悉。因此經常被誤解是日本人,每當這時候,我都說:No,I'm Chinese! 我們聊的很開心,我還根據孩子們的名字,給他們都起了中國名字,孩子們好像很感興趣,他們說,漢字真漂亮!

吃罷早餐,向國會山(Capitol Hill)方向走去,在那兒有著名的國會大廈(U.S. Capitol),這座白色大圓頂的政府大樓通常被視為華盛頓的象征,也是電視中美國政治新聞報道的最佳背景,圓頂內部是一個可容納3000人的金碧輝煌的大廳。美國參、眾兩院構成的國會就在這里舉行會議。南側為下院,北側為上院。在游客中心預約了中午12點的參觀之后,趕到不遠處的宇航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很多網友的游記中都提到,宇航博物館是必看項目,我當然不能錯過了。在這兒我順便提一下,華盛頓特區的博物館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經??吹礁改笌е⒆?,老師帶著學生參觀,這可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機會。宇航館大致分為航空和航天兩部分,展示了美國在宇航領域內的成就。一進門就看見了著名的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外形是圓錐型,里面有三個人的座位。航空部分的相當部分展區是美軍的舊式飛機,包括了航空母艦的艦載飛機,當然懷特兄弟造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駕飛機的復制品也是展覽重點。航天部分對我來說就相對陌生些了,主要是各式各樣的衛星實物和照片,包括著名的哈勃望遠鏡,竟然還有一個巨型火箭的引擎。幾乎每一個展區都設置了觸摸區或模擬操作區,可以有非常直觀的感受,除了實物、文字、圖片之外,還有多媒體演示,真是豐富多彩。我簡直有些戀戀不舍了,排隊買了一張立體電影票,電影主要講了一位戰斗機飛行員在各種模擬飛行中的出色表現,畫面精美,情節完整,絕對美國大片的感受,影片結束后,大家都起立鼓掌。我忽然想起預約了中午12點國會大廈的參觀,時間過了怎么辦?要不放棄或者再約其他時間了,只能怪我自己顧此失彼。



一路西行,穿越長長的草坪廣場和華盛頓紀念碑,來到二次世界大戰紀念廣場(World War II Memorial),廣場四周有48個立柱,代表了美國的48個州。

向西眺望隔著方形水池(Reflecting Pool)遠遠的看見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待我走到跟前才注意到,林肯紀念堂是一座開放型建筑,沒有大門。


臺階一共58個,代表了林肯的年紀。林肯的巨大雕像在中央位置,坐姿面朝華盛頓紀念碑和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的東南方向是韓戰紀念廣場(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東北方向就是越戰紀念廣場(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越戰紀念碑的設計師是位華裔女青年,外形呈字母L型,上面刻滿了陣亡人員的名字,一邊指向林肯紀念堂,另外一邊指向華盛頓紀念碑,好像是在詢問兩位前總統,我們死了這么多人,戰爭目的到底是什么?



華盛頓特區的景點很多,也比較集中,走馬觀花的話也需要三天時間,有很多景點是需要預約參觀時間的,比如:白宮最嚴格,需要提前好多月電話預約并核實身份,每天早晨7點半就開始參觀,人數限制在3000人;國會大廈雖然沒有人數限制,但是團隊很多,只能預約當天的參觀時間,早9點開始;華盛頓紀念碑的預約時間從早8點半開始,往往上午就把全天的時間都約滿了。

華盛頓特區規劃的很不錯,就連唐人街都比紐約的干凈。
|
七、繁華的曼哈頓中城
坐上早已聯系好的巴士,從華盛頓唐人街出發,只用20塊錢,就讓我重返紐約,度過在美國的最后兩天。巴士停在了著名的42街,正好華燈初上,流光異彩,漂亮的霓虹燈和電子廣告牌讓我的眼睛有些應接不暇了,重返紐約的感覺竟然還會讓我驚詫!



北上到了更加著名的時代廣場(Times Square),說是廣場,其實是42大街、弗洛德街跟第七大道交叉的三角地帶,狹窄而且擁擠。




由于時間不早了,旅舍還有些遠,便戀戀不舍地鉆入地鐵。紐約的國際青旅在西103街,遠離中城,但是地鐵還是很方便。規模比華盛頓的大,硬件設施也更好一些,價格都是一樣$29,但是沒有早餐。公路對面就是一個小賣部,有很多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看來可以大補一下了。我買了很多的蘋果、香蕉、西紅柿,都是愛吃的東西,一次吃它個夠。住青旅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自己做飯,我看到有個老太太在做沙拉,頓時嘴饞了。我的時間安排的很緊,沒有時間炒菜做飯,隨便湊合一下就成。

第二天一早,先來到林肯中心。作為紐約古典音樂界的中心,林肯中心是所有藝術家憧憬的舞臺,同時也是匯集了劇院歌劇院、音樂廳、室外音樂廳的紐約文化中心。

匆匆看過之后我步入了不遠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她座落在摩天大樓聳立的曼哈頓的正中,是紐約最大的公園。能夠在曼哈頓這寸土寸金的地方規劃這么大一個公園,我由衷的佩服老美。波光粼粼、曲徑通幽、小橋流水、參天大樹、綠草箐箐。。。所有的這些詞匯都不能夠概括全部。偶爾跑過來幾個晨練的人,和牽著自己的寵物狗散步的人,給這個巨大的公園增添了些許生機。說到健身,在美國簡直就是風行之肌。無論什么地方,都能見到跑步健身的,他們一般會戴著耳機,聽著運動音樂。就連帶孩子的媽媽們也都成群結隊,單手推著嬰兒車,前前后后的跑步,速度還挺快,真是兩不耽誤啊。



出了中央公園之后,一眼就看見了Trump Building,這個大廈的頂層高高低低的種了很多植物,成為紐約一景。我沿著第五大道,來了一趟摩天大樓之旅,一直走到美國大都會人壽(Metlife)。


MetLife下方就是中央大車站(Central station),中央大車站的建筑比較有特色,內部房頂是拱形,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生蠔餐廳,價格嘛,當然不便宜了。

聯合國大廈在東部,45至48街之間,有兩個雕像很有特點,一個是已經開裂的地球,另外一個是槍管被系成一個結的手槍,寓意明顯,大廳內的正好有05年攝影展,很不錯,有的照片頗有震撼力。



從聯合國出來,我就沿著42街一直西行,充分體驗了一下這條曼哈頓著名的大街。經過了紐約圖書館。


又一次路過時代廣場,看到TKTS正在賣票,絕大多數都是半價,很多人在排隊,這可是欣賞百老匯演出的好機會?。?BR>

步行在中城的體驗和上城絕對是不同的,中城更多的是繁華、奢侈、藝術、時尚,這也是我更喜歡中城的理由。 |
八、聊聊汽車
老美偏愛大車,尤其偏愛皮卡和吉普。

要求車的尺寸一定要大,馬力也要充足,開起來感覺一定是動力彭湃。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皮卡非常適合拉貨,甚至加上一個拖車,可以拉任何東西了,經常在公路上能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大胡子老美開著一輛福特皮卡,車窗全開,放著重金屬搖滾,后面的拖車上是一艘游艇。大排氣輛車普及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油價便宜,普通汽油基本上在每加侖2至2.6美金之間,這還是由于原油短缺,近兩年上漲了百分之一百多之后的價格。加滿一個50升的油箱差不多30美金,相對與老美的收入來說真的很便宜。
美國的公路網非常發達,鄉間小路密密麻麻,雖然不寬而且起伏不定,但是平整,絲毫沒有顛簸的感覺。

高速公路(freeway)基本上是雙向六車道,有些交通樞紐甚至多達雙向16車道,非常壯觀。

過路費基本在1至2美金之間,如果買卡,不僅不用排隊交費,而且還有專用出口快速通過,甚至還有專用的行車道。有趣的是,有些收費站(toll)設置了硬幣(coin)筐,預先準備好足夠的硬幣,通過的時候往筐里一扔,撞擊金屬墻壁發出了清脆地響聲,紅燈變成綠燈,這時候就可以走了。收費站沒有欄桿,也就是說闖關肯定沒問題,哈哈~ 老美的守秩序再一次在開車中得到了體現,有幾個明顯的例子:過路口的時候一定會停車了望,確認同一方向車道上沒有車的時候再并入行駛;如果有行人過馬路,汽車一定會停下來,等行人通過之后再走;高速公路上基本都在行車道上開,很少有長時間占用超車道的情況。除了人們的普遍自覺外,高額的罰款也是秩序得以嚴格遵守的重要原因。如果在路口停車沒有明顯的左右了望動作,或者超速了,或者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停車,等待的罰款最高能達到2000美金,恐怖! 停車費是一筆不斐的開支。郊區基本都是免費,城區的街道兩邊的車位有時間段限制,很多是兩小時車位,每小時一圓,也就是說一次最多只能買兩個小時,到時間不開走的話,警察會來貼罰單。專用停車場費用較高,有多種付費方式,周末會便宜些。 美國是汽車普及的國家,普及的另一個代名詞是便宜,就連汽車銷售商打出的廣告都是36個月免利息,每個月多少多少錢,還有多少多少現金返回等等,看得我這個中國人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的車可是花光了全部積蓄才擁有的,每年除了好幾千塊而且還在不斷上升的油錢之外,還有高額的保險,稅費等等,生活就是這么殘酷! |
九、人與自然
我在麻省的一個小鎮住了幾天,咱中國話說就是在農村,可是此農村非彼農村。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窗戶,迫不及待地呼吸起那清新的、甚至帶有一絲甜味的空氣。這兒到處是樹木,遍地是綠草,充足的降雨加上人們精心細致地呵護,使得每一個地方都像是在公園。一棟棟白色或其它顏色的房子座落在一個個相隔不遠的院子里,粗壯的木籬笆把院子圍了起來,修剪過的草坪布滿周圍的空地,上面有秋千、躺椅甚至兒童滑梯,院子前是一棵和房子相同顏色的樹,院子后面是茂密的樹林。我有些恍惚了,這是在天堂嗎?當然不是,這只是美國的一個普通小鎮!



從地圖上看到一個國家野生動植物公園(National Wildlife Refuge)不是很遠,便抽空前往了。每一個國家公園或歷史遺跡都有一個游客中心(Visitor Center),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地圖,全部是免費的。接待我的工作人員是一位帥小伙,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起了這個公園地歷史,其實我就是要一份地圖,問一下什么時間關門而已。順便說一下,旅游服務人員的態度都非常不錯,如果有什么問題,他們都會非常詳細的回答,如果需要指路,他們甚至會親自帶你去。這個野生公園沒有圍墻,只是在公園入口處有一個欄桿,除了汽車,人可以隨時出入。整個公園盡量地保持了原始野生的狀態,是動物植物很好的避難所。公園中間是一個很大的湖,周圍是茂密的樹林,樹林中間有幾條羊腸小道,厚厚的落葉散落在小路上,踩上去松松軟軟的,像是踩在了棉花上。偶爾還能看到一些小動物,松鼠,野兔等等。雖然是野生公園,但是管理的依然不錯,清晰的路牌指引方向,隨時都能看到椅子可以坐下休息,每一處都有一個特別說明,介紹此處主要的動物植物及其特征,甚至有按鈕能聽到錄音介紹,實在是太方便了。




無論在大城市或者小城鎮,經常能夠看到茂密的樹林,寧靜的湖水和松鼠、鴿子之類的小動物,它們往往和人們離得很近,沒有絲毫的膽怯,帶給了人們精神上的愉悅,同時得到了人類很好的照顧,我想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吧!
參考的互聯網地址:
1、景點介紹 攜程旅行網美國篇: http://destinations.ctrip.com/Destinations/RegionDestinations.asp?Region=47 美國國家公園:http://www.nps.gov/ 政府的權威網站,內容非常豐富 美國國家公園:http://www.areaparks.com/
2、游記 陽光生活論壇之陽光之旅頻道中國玫瑰版主的[原創]環美游記 http://www.sunhuo.net/bbs/printpage.asp?BoardID=15&ID=6271 無忌論壇之美國東北七州自駕游 http://www.xitek.com/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263693&pagenumber=1 水牛工作室之美西游記系列 http://www.buffalostudio.com/chinese/chinese_main.htm 磨房論壇之異域之旅 http://forum.doyouhike.net/ut/board_show.cgi?id=37&age=30 D.D.Duck的博克 http://www.cs.virginia.edu/~xj3a/chinesewebsite/
3、主要的旅行團介紹: 北美商旅網 http://www.uctop.com 美國環球旅行社 http://www.gns-travel.com/etours.html
4、酒店汽車飛機預定系統 expedia: http://www.expedia.com/ 和E龍合作的國外網站,市場占有率很高,強烈推薦。 LastMinute: http://www.lastminutetravel.com/ 不錯的網站,和expedia同一種類型。 Hoteldiscounts: http://www.hoteldiscounts.com/ 和expedia同一種類型。 PriceLine: http://www.priceline.com 競價類型的網站,價格可能會很低, 但是不能退定。 國際青年旅舍:http://www.hihostels.com/ 價格低,平均每晚$30,強烈推薦。 火車票預定系統: http://www.amtrak.com/ 火車票價格不低而且時間長 雅虎的旅行網站: http://travel.yahoo.com/ 赫茲汽車租賃: http://www.hertz.com 著名的汽車預定網站,價格高 萬愛士汽車租賃:http://www.avis.com 著名的汽車預定網站,價格高
5、工具網站 北美地圖: http://www.mapquest.com/ 非常不錯的地圖網站,能夠根據兩地的具體地址設計行車路線 世界各國自助游規則 http://www.ez-going.com.tw/helper/self-help.asp
| |
posted @
2005-08-12 16:45 子玉 閱讀(53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 城新聞?:/(a,&_% r. 蓖ǔ?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a (&S'a,& 文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a (&S'a,& 文 學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文學 城新聞?:/(a,&_% r. 蓖ǔ?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a (&S'a,& 文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a (&S'a,& 文 學城新聞直通車
文 '_ ua&;;':&)a%)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疚?.?(&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a (&S'a,& 文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文 '_ ua&;;':&)a%) 學城新聞直通車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文學 城新聞?:/(a,&_% r. 蓖ǔ?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文 '_ ua&;;':&)a%)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a (&S'a,& 文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 城新聞?:/(a,&_% r. 蓖ǔ?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文 '_ ua&;;':&)a%)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 城新聞直? (wa'u_ua(5 ǔ?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 城新聞?:/(a,&_% r. 蓖ǔ?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 學 wr:wd@u&r&w ?/. 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文 '_ ua&;;':&)a%) 學城新聞直通車
文 '_ ua&;;':&)a%) 學城新聞直通車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文 '_ ua&;;':&)a%) 學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 城新聞?:/(a,&_% r. 蓖ǔ?
本文摘自文學城 新 ?S'),:r?S?__/ 聞直通車
摘自文學城 b\;ab'.@db5/%'_'b 新聞直通車
本文 .?(&wa5,; ? 摘自文學城新聞直通車
文學城新 聞 @___%'|ura;?S 直
posted @
2005-08-12 16:36 子玉 閱讀(45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