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Jack Jiang

    我的最新工程MobileIMSDK:http://git.oschina.net/jackjiang/MobileIMSDK
    posts - 494, comments - 13,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

    【來源申明】本文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鮮棗課堂”,官方網站:xzclass.com,原題為:《通信交換的百年滄桑(上)》,本文引用時已征得原作者同意。為了更好的內容呈現,即時通訊網在收錄時內容有稍許調整,轉載時請注明原文來源信息,請尊重原作者的勞動。

    1、本系列文章目錄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一):通信交換技術的百年發展史(上)》(* 本文)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二):通信交換技術的百年發展史(下)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三):國人通信方式的百年變遷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四):手機的演進,史上最全移動終端發展史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五):1G到5G,30年移動通信技術演進史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六):移動終端的接頭人——“基站”技術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七):移動終端的千里馬——“電磁波”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八):零基礎,史上最強“天線”原理掃盲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九):無線通信網絡的中樞——“核心網”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十):零基礎,史上最強5G技術掃盲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十一):為什么WiFi信號差?一文即懂!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十二):上網卡頓?網絡掉線?一文即懂!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十三):手機信號差?一文即懂!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十四):高鐵上無線上網有多難?一文即懂!

    《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十五):徹底讀懂移動端的定位技術》

    (本文同步發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354-1-1.html

    2、本文內容概述

    本文(上下兩篇)將帶你了解當今通信交換技術最初的模樣以及發展過程。學習技術更要了解技術的前世今生,技術本無聊,故事很有趣。

    3、“電話”的出現

    1876年2月,一位名叫亞歷山大·貝爾的29歲年輕人,向美國專利局提交了一項發明專利申請并獲得批準。這項專利,就是日后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進程的通信神器——電話。

    ▲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在這之后的第二年,貝爾創辦了貝爾電話公司(也就是美國AT&T公司和朗訊公司的前身,貝爾實驗室的發起者),開始了電話的商業化運營。到了年底,用戶數很快就達到了3000戶。沒過多久,貝爾又完成了波士頓和紐約之間的首次長途電話實驗(相距300多公里),進一步刺激了電話的快速普及。

    ▲ 當時的宣傳海報

    4、“交換機”的出現

    隨著電話數量和通話距離的迅速增加,人們發現,傳統的電話連線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當時的連線方式,是直連模式,也就是1對1模式。


    ▲ 直連模式

    這種模式,適用于最早期用戶數量很少的情況。隨著用戶數增加,就會帶來很高的成本。


    ▲ 直連模式需要大量的電話線連接

    如上圖所示,當采用直連方式,連接N個電話,需要N*(N-1)/2條電話線例如,10000個電話,就需要49,995,000條電話線。

    于是,人們開始引入了“交換(switch)”的概念。所謂“交換”,就是“進和出”。交換機,就是控制消息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有了交換機之后,將大幅減少線纜和線桿成本,并且有利于管理和維護。


    ▲ N個電話,只需要N條線

    1878年,也就是電話發明兩年后,世界上最早的電話交換機出現了。這種交換機,是由話務員進行人工操作的,所以稱為“人工交換機”。


    ▲ 話務員和人工交換機

    人工交換機由用戶線、用戶塞孔、繩路(塞繩和插塞)和信號燈等設備組成。



    用戶要打電話,先與話務員通話,告訴話務員要找誰,然后由話務員幫你接續。人工交換機,根據當時電話的分類,也分為兩種:磁石式和共電式。最初的電話機,電能由自身提供,主要由送話器、受話器、手搖發電機、電鈴、干電池等部件構成。因為手搖發電機上有兩塊永久磁鐵,所以得名“磁石電話機”。


    ▲ 早期的磁石電話機

    1880年,出現了“共電式電話機”,通話雙方可以共同使用電話局的電源。這項改進,使電話機的結構大大簡化了,而且使用方便,拿起電話便可呼叫。


    ▲ 共電電話機(搖把沒了)

    5、“步進制電話交換機”的出現

    人工交換機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容量很小,需要占用大量人力,工作繁重,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錯。1891年,有一個名叫史端喬的殯儀館老板,就吃了人工交換機的大虧。


    ▲ A.B.史端喬(Almon Brown Strowger)

    他發現,打到自己店里的生意電話,總會被話務員轉接到另一家殯儀館。后來才知道,原來當地話務員是那家殯儀館老板的堂弟。于是,他很生氣,發誓一定要發明一個不需要人工操作的交換機。結果,他還真的做到了。他在自己的車庫里,制作了世界上第一臺步進制電話交換機。


    ▲ 為了紀念他,這種交換機也被稱為“史端喬交換機”

    這種交換機,由預選器、選組器和終接器等部件組成,以機械動作代替話務員的人工動作。當用戶撥號時,選擇器隨著撥號發出的脈沖電流,一步一步地改變接續位置,從而將主叫和被叫用戶間的電話線路自動接通。


    ▲ 步進制交換機工作原理圖

    話說,史端喬確實是一個發明天才,除了步進制交換機之外,大家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旋轉式撥號盤,也是他發明的。有人還專門給他建了一個網站,以示紀念(網址就是他的名字:www.almonbrownstrowger.com)。


    ▲ 旋轉式撥號盤

    1892年,第一個“史端喬步進制電話局”在美國投入使用。后來,在史端喬步進制交換機的基礎上,又出現了旋轉式和升降式的交換機。


    1909年,德國西門子公司對史端喬步進制電話交換機進行了改進,主要是將三磁鐵上升旋轉型選擇器改為二磁鐵的選擇器,制成西門子步進制電話交換機。


    ▲ 1929年在澳門安裝使用的西門子F1步進制電話交換機

    6、“機電制自動電話交換機”的出現

    步進制交換機雖然實現了替代人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缺點,例如接點是滑動式的,可靠性差,易損壞,動作慢,結構復雜,體積大等。


    ▲ 日本富士通信機制造株式會社生產的A29步進制交換機(1940年)

    于是,工程師們繼續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1919年,瑞典工程師貝塔蘭德和帕爾姆格倫共同發明了一種“縱橫接線器”的新型選擇器,并為之申請了專利。


    ▲ 縱橫制接線器

    這種接線器,將過去的滑動式改成了點觸式,從而減少了磨損,提高了使用壽命。


    ▲ 縱橫連接器交叉點示意圖

    在“縱橫連接器”的基礎上,1926年,世界上第一個大型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機在瑞典松茲瓦爾市投入使用。到了1938年,美國開通了1號縱橫制自動電話交換系統。緊接著,法國、日本等國家也相繼生產和使用該類系統。從此,人類正式進入縱橫制交換機的時代。到20世紀50年代,縱橫制交換系統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


    ▲ 縱橫制交換機

    “縱橫制”和“步進制”,都是利用電磁機械動作接線的,所以它們同屬于“機電制自動電話交換機”。

    7、“程控交換機”的出現

    就在縱橫制不斷完善的同時,隨著晶體管的發明,半導體技術和電子技術飛速發展,人們開始考慮,在電話交換機中引入電子技術。


    ▲ 世界上第一個晶體管

    由于當時電子元件的性能還無法滿足要求,所以出現了電子和傳統機械結合的交換機技術,被稱為“半電子交換機”、“準電子交換機”。后來,微電子技術和數字電路技術進一步發展成熟,終于有了“全電子交換機”。1965年,美國貝爾成功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存儲程式控制交換機(也就是“程控交換機”),型號為No.1 ESS(Electronic Switching System)。


    ▲ No.1 ESS程控交換機

    1970年,法國在拉尼翁開通了世界上第一個程控數字交換系統E10,標志著人類開始了數字交換的新時期。程控交換機的實質,就是電子計算機控制的交換機。


    ▲ NEC程控交換機

    它以預先編好的程序來控制交換機的接續動作,優點非常明顯:接續速度快、功能多、效率高、聲音清晰、質量可靠,其容量可大至萬門。

    注:這里所說的“門”,是交換機容量的一種單位,可以簡單理解為最大支持的接續電話數量。如此巨大的容量,意味著占地面積更小。程控交換機的機架數僅為縱橫制的1/10,而且每個機架的重量減輕一半多,非常有利于安裝和維護。

    (——本篇未完,下篇《IM開發者的零基礎通信技術入門(二):通信交換技術的百年發展史(下)》再續——)

    附錄:更多網絡編程知識干貨

    計算機網絡通訊協議關系圖(中文珍藏版)[附件下載]

    TCP/IP詳解 - 第11章·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TCP/IP詳解 - 第17章·TCP:傳輸控制協議

    TCP/IP詳解 - 第18章·TCP連接的建立與終止

    TCP/IP詳解 - 第21章·TCP的超時與重傳

    技術往事:改變世界的TCP/IP協議(珍貴多圖、手機慎點)

    通俗易懂-深入理解TCP協議(上):理論基礎

    通俗易懂-深入理解TCP協議(下):RTT、滑動窗口、擁塞處理

    理論經典:TCP協議的3次握手與4次揮手過程詳解

    理論聯系實際:Wireshark抓包分析TCP 3次握手、4次揮手過程

    計算機網絡通訊協議關系圖(中文珍藏版)

    UDP中一個包的大小最大能多大?

    P2P技術詳解(一):NAT詳解——詳細原理、P2P簡介

    P2P技術詳解(二):P2P中的NAT穿越(打洞)方案詳解

    P2P技術詳解(三):P2P技術之STUN、TURN、ICE詳解

    通俗易懂:快速理解P2P技術中的NAT穿透原理

    高性能網絡編程(一):單臺服務器并發TCP連接數到底可以有多少

    高性能網絡編程(二):上一個10年,著名的C10K并發連接問題

    高性能網絡編程(三):下一個10年,是時候考慮C10M并發問題了

    高性能網絡編程(四):從C10K到C10M高性能網絡應用的理論探索

    高性能網絡編程(五):一文讀懂高性能網絡編程中的I/O模型

    高性能網絡編程(六):一文讀懂高性能網絡編程中的線程模型

    不為人知的網絡編程(一):淺析TCP協議中的疑難雜癥(上篇)

    不為人知的網絡編程(二):淺析TCP協議中的疑難雜癥(下篇)

    不為人知的網絡編程(三):關閉TCP連接時為什么會TIME_WAIT、CLOSE_WAIT

    不為人知的網絡編程(四):深入研究分析TCP的異常關閉

    不為人知的網絡編程(五):UDP的連接性和負載均衡

    不為人知的網絡編程(六):深入地理解UDP協議并用好它

    不為人知的網絡編程(七):如何讓不可靠的UDP變的可靠?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一):快速理解網絡通信協議(上篇)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二):快速理解網絡通信協議(下篇)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三):快速理解TCP協議一篇就夠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四):快速理解TCP和UDP的差異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五):快速理解為什么說UDP有時比TCP更有優勢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六):史上最通俗的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功能原理入門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七):深入淺出,全面理解HTTP協議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八):手把手教你寫基于TCP的Socket長連接

    網絡編程懶人入門(九):通俗講解,有了IP地址,為何還要用MAC地址?

    技術掃盲:新一代基于UDP的低延時網絡傳輸層協議——QUIC詳解

    讓互聯網更快:新一代QUIC協議在騰訊的技術實踐分享

    現代移動端網絡短連接的優化手段總結:請求速度、弱網適應、安全保障

    聊聊iOS中網絡編程長連接的那些事

    移動端IM開發者必讀(一):通俗易懂,理解移動網絡的“弱”和“慢”

    移動端IM開發者必讀(二):史上最全移動弱網絡優化方法總結

    IPv6技術詳解:基本概念、應用現狀、技術實踐(上篇)

    IPv6技術詳解:基本概念、應用現狀、技術實踐(下篇)

    從HTTP/0.9到HTTP/2:一文讀懂HTTP協議的歷史演變和設計思路

    腦殘式網絡編程入門(一):跟著動畫來學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

    腦殘式網絡編程入門(二):我們在讀寫Socket時,究竟在讀寫什么?

    腦殘式網絡編程入門(三):HTTP協議必知必會的一些知識

    腦殘式網絡編程入門(四):快速理解HTTP/2的服務器推送(Server Push)

    腦殘式網絡編程入門(五):每天都在用的Ping命令,它到底是什么?

    腦殘式網絡編程入門(六):什么是公網IP和內網IP?NAT轉換又是什么鬼?

    以網游服務端的網絡接入層設計為例,理解實時通信的技術挑戰

    邁向高階:優秀Android程序員必知必會的網絡基礎

    全面了解移動端DNS域名劫持等雜癥:技術原理、問題根源、解決方案等

    美圖App的移動端DNS優化實踐:HTTPS請求耗時減小近半

    Android程序員必知必會的網絡通信傳輸層協議——UDP和TCP

    >> 更多同類文章 ……

    (本文同步發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354-1-1.html



    作者:Jack Jiang (點擊作者姓名進入Github)
    出處:http://www.52im.net/space-uid-1.html
    交流:歡迎加入即時通訊開發交流群 215891622
    討論:http://www.52im.net/
    Jack Jiang同時是【原創Java Swing外觀工程BeautyEye】【輕量級移動端即時通訊框架MobileIMSDK】的作者,可前往下載交流。
    本博文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也可前往 我的52im.net 找到我)。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Jack Jiang的 Mail: jb2011@163.com, 聯系QQ: 413980957, 微信: hellojackjia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女人张开腿等男人桶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日本在线免费播放| 91福利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 青苹果乐园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120秒男女动态视频免费|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www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播放一级|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免费视频成人国产精品网站 | 午夜神器成在线人成在线人免费 |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91免费资源网站入口|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