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公眾號“玩不好就別玩”原創(chuàng)分享,原文鏈接:mp.weixin.qq.com/s/x5_OfICU2ijsxwMuVpqojg。文章內容為個人真實經歷,雖平凡無奇,但感同身受。
1、點評
本文來自公眾號“玩不好就別玩”原創(chuàng)分享。本次文章內容為個人真實經歷,記錄了作者個人離職鵝廠前最后一個月工作交接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歷程。內容雖平凡無奇,但同為程序員的你我,感同身受。
(本文同步發(fā)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2378-1-1.html)
2、作者的話
“所有的過往都不應該被忘記。
何況是如此刻骨銘心的愛戀。
熬不過的七年之癢,
留下的不應只是一方的決絕和另一方的不舍,
還有那永遠回不去的時光和月亮的陰晴圓缺。”
本文記錄了從接受事實、確認要離開騰訊開始,之后若干天的經歷。
無他,只是不想忘記,最后的這段歲月。
全文很枯燥,我看了再看,還是覺得枯燥。文字既不逗樂也不文藝,看不下去實屬正常,然而,我想,生活的真諦,就是在這枯燥之下,努力挖掘出希望吧。
3、第一天
比平常有更多的干勁。完全是另一個人。之前拖著很久很厭煩做的事情,認真的,一步一步的做下去。做代碼遷移,真繁瑣啊,真無趣;做完之后還要自測,原來想想就頭疼,不想做,拖著。今天認真的做下去,居然差不多把當前功能做完了。
聯(lián)系到了hrbp,對方說要面談。不過異地。然后就沒下文了。
晚上,把加班的打車票填了報銷單。
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條略帶傷感的帖。得到同事的雞湯,喝下去挺暖和的。
4、第二天
曾經想從微信里把領導都刪去。早上上班路上,覺得,不用這么做了,何必呢,太孩子氣。
比平常早40分鐘到達工位。用手機把自己工位的樣子拍下來。所有經歷過的,都不應該被忘記。
把啞鈴拆解裝回盒子里,我日啊,這貨就跟拆電視機一樣,不怕缺零件,就怕多零件。有個棍裝不進去,算了,不折騰,單放吧。快點做完,別引得同事好奇發(fā)現(xiàn)了,我可不想在最后一刻之前就揭秘。嗯,我不想用普通的郵件和請飯那樣的方式來告別。我要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
中午開會到12點半。午飯后的散步,一念起,想隨手拍照,又覺得以后機會還有,不如等明天時間充裕再拍吧。再一轉念,人生苦短,哪能拖延到明天,于是一邊走一邊拍了幾張照片。
把工作帶回家,加班的效率果然很低。寫完代碼要自測,哎,真是頭疼啊。我的代碼肯定沒毛病啦,自測真麻煩。
5、第三天
到工位,發(fā)現(xiàn)頭頂?shù)墓軣魤牧耍瑘笮尬飿I(yè),很快來人換了。
收到了BG考核五星的基干和員工郵件推送。
收到了績效考核的評語。手賤點開來看。然后上午的剩余時間,都離開工位,躲在會議室旁邊去刷手機了。真的是手賤。
中午,沿著午飯后最常見的散步路線,拍了些照片,準備寫個帖子,記錄下飯后散步的事情。
6、第四天
正常時間到工位。喪。
把一直用的養(yǎng)生壺沖了沖,停用、收起、準備拿走。人生,慢慢改變,從未停止。
7、第五天
收到了hr助手的推送,晉級同事的能力舉證。點進去,看到了一起做的項目,唉,那個項目我沒做好,本來可以成就一番偉大事業(yè)的。點了“我證明內容屬實”。
周五是好多組開組會的日子,座位略微顯得空曠了些,心里的壓迫感少了點。
中午,在散步的路上,繼續(xù)拍了些照片,完成第三天中午沒做完的事情。
8、第六天
新的一周。
女神給我發(fā)消息了。很開心。
心情很好,手頭的工作效率也很大的提升。
應該像開發(fā)測試比一樣,制定程序員鼓勵師的比例。
9、第七天
似乎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在沒壓力的情況下工作,心情很好。即使遇到了很麻煩的事情,也沒有一下子氣餒。
Eclipse就算配了代理也沒法下載依賴包。相當郁悶。回家之后發(fā)現(xiàn)在家就能下載。我去,白天的時候,用手機開個熱點不就好了么,思維定式害死人啊!
10、第八天
一早就把iMac退庫了。提前退,離開時不要引人注目,筆記本還能用來工作。負責退庫的大哥8點半就把機器拉走了,永遠都有人比你更勤奮。
繼續(xù)跟eclipse作斗爭,差點沒犧牲。
11、第九天
該交的活還得交,奈何git誤操作,代碼受損,還沒保存。往回追代碼。
按部就班的開周會。曾幾何時,對這種每個人過工作進度的周會形式非常反感。
每周有一天會開項目進度會,還有一天開周會。壓迫感真強。
12、第十天
跟hrbp聯(lián)系上了。了解了不同選擇的流程。在推動這個流程上,我還挺有行動力的。
決定了。春節(jié)之后走人。從簽協(xié)議到走人,一個月之內。離職的日期,選了個好數(shù)字。雖然之前想13號走人,瀟灑的在虐狗節(jié)之前閃退,奈何社保有坑。不過新日期是種新思路,219對我來說很特別,那是大學宿舍號,背井離鄉(xiāng)的第一站;就在219開始新生活吧。
下午,繼續(xù)寫代碼,昨天沒辦法搞定的事情、不想繼續(xù)解決的問題,又有了新的動力和方法。
13、第十一天
跟hrbp發(fā)了消息,開始啟動離職的各種流程。
繼續(xù)干活。雖然是倒計時了,但是心理似乎沒什么變化。代碼沒調通還是著急,老老實實加班調。代碼調通了才松一口氣。
想想看,倒計時的鐘,已經滴答作響了。
14、第十二天
白天,如同昨天一樣的在工作。
晚上,感覺到,真切的啟動了,倒計時的鐘。如同生命的倒計時,盡管我不可能經歷過生命的完結;但是我想這感覺應該是相似了:曾經的掙扎、然后失望、然后絕望、然后放棄,接受現(xiàn)實,承認這是一條單行路,于是靜靜的等待最后那天的到來。離職是離開一個公司、離開一群人;死亡是離開這個世界、離開所有人,雖然二者不可同日而語,但也算是能觸類旁通吧。
待過2600多個日夜的公司,就這樣離開了,有不舍,有無奈。
15、第十三天
平淡的一天,甚至已經忘了在這里記錄了。
按照IT部門的規(guī)定----幾個月強制改登錄密碼,而且不能和之前的重復----改了登錄密碼,以往為了簡單又不重復,設置方法的都是年+月,比如:2017Sep、2018Feb,這次改的密碼是:2019End。
16、第十四天
上午提交了代碼。
下午,倒數(shù)第二次參加周會。任何事情,一旦用剩下多少次來描述,總會帶著一股悲涼感。
晚上有同事請吃飯,晉級之后的請客。同事發(fā)現(xiàn)我沒在群里,單獨叫我一起去,還有人記得我,感到很欣慰。
17、第十五天
退群之后,看到同事們之間的活動,還是有點難過。雖然讓自己看起來顯得積極一些,但是內心,就如同前些天體會到的那樣,也許是縮小了很多倍的離世感。
這沒辦法,自己選的退群,沒人有義務再拉回去,也沒人有這個意愿吧。
有點焦慮,再次聯(lián)系hr,得知這周薪酬同事都在忙年終獎等事情,下周能做錢的溝通和簽離職協(xié)議。
把筆記本的硬盤密碼取消了。以前是按照IT的規(guī)定加上的。
18、第十六天
周末在家還是加了個班,打了個織云包,周五幸有前人指點并且有l(wèi)og輸出,還算順利。
看著工作的qq群和微信群,向若干同事發(fā)起了微信加好友請求,都是打過交道且不那么死板的人。平生不想跟沒意思的人打交道,帶不動。
上午來了,不在工作狀態(tài)。
下午恢復工作狀態(tài),感覺今天的工作內容5點就完了。不愧是天才啊。
跟薪酬福利的同事確定了金額,并探討了沒用的休假轉成人民幣的計算方式。第一次了解了這種計算方式,又學習到了。
19、第十七天
這些天睡眠不足,晚上睡覺時有點著涼,上午有感冒先兆。
腦子里突然想起來《加油吉塔斯》動畫片的旋律,熱血體育動漫神馬的,最帶勁了。
繼續(xù)擼代碼。
和hr請教失業(yè)保險領取的問題,畢竟有這么一次經歷不容易,有什么經歷都別錯過。
開始清理郵箱。大部分郵件都不再有意義;但是以前做過的項目的郵件,還是有保存下來的價值的,這是我走過的足跡。晚上回家繼續(xù)清理郵箱,就像是幾年經歷的走馬燈,你以為忘記了,只要一封郵件就回想起來了。唏噓。
翻到了2012年的郵件,北京組的“解脫杯”羽毛球比賽,只設混雙。意外的拿了個第三。冠亞軍的男選手都挺強的,幸好我的搭檔屬于女中的強手。小肥鳥、茄子、六哥、三姐、三姐夫,這些稱呼,真是難忘的時光。多說幾句,那次是倒序組合,男選手都擠在臺上,由女選手依次挑搭檔,被挑中的下臺看戲;因為我們組是新進并入的,和別的組都互相不認識,所以當臺上就剩倆人時,三姐把三姐夫挑走了,于是我是最后一個被挑,嗯,不對,不是被挑,是確確實實被剩下的,真 · 剩男,完全體會到了尷尬;還好,茄子婚假還沒上班,這才開始了我的銅牌之旅。
20、第十八天
早上坐班車到公司,神清氣爽。
下午3點多出門,發(fā)現(xiàn)工卡刷不開門禁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看看外觀,有一道裂紋,幾年了,從來沒出現(xiàn)的情況。這是工卡在提前跟我告別么,還是剛烈的寧死也要留下?所有和我一起時間長的電子產品,都學會了我的脾氣,跟我同化,再一次應驗。
去第三極補張卡。這張老卡的小心思啊,算是讓你得逞了,好吧,我?guī)е悖愀易摺?/p>
晚上繼續(xù)處理郵件。若干耳熟能詳?shù)脑浀耐耰d……foxmail就是個時光機吧。
21、第十九天
進入春節(jié)周期了,上班的人已經開始減少了。
寫工作交接的文檔。自己明白的事情,寫成文檔,真是行云流水。這一刻,我覺得我可以當作家。
下午還開了周會。
收到了年終獎通知,居然還有年終獎,很意外。公司確實待我不薄。真的是個好公司。跟對領導很重要,九局下半,才開始呢。
22、第二十天
人比昨天又少了不少。
繼續(xù)寫交接文檔。
23、第二十一天
沒趕上班車,公交車,結果9點鐘就到公司了。
整理郵件。那些過往。歷史郵件,從2w+未讀,刪到2k了,繼續(xù)刪。有的人的郵件,每封都會保存;有的人的郵件,只留下入職信和告別信;更多的人,直接刪光。看著親手做的項目里的程序發(fā)出來的一系列郵件,就像是回味孩子的成長過程。
HR拿來了離職協(xié)議,簽好了。和HR討論的挺歡樂,還加了微信。
中午沒跟同事一起去吃飯,胃口不舒服,去喝了粥。
繼續(xù)寫交接文檔。把代碼放到svn上。
我想要的交接文檔是,只要這一篇,就把系統(tǒng)說的明明白白,不用再東找西找;即使多日之后再看,還能有新發(fā)現(xiàn)。至今,我只見過霄哥寫的cgi文檔有此功效。我要再細致的打磨。
24、第二十二天
大周末的還在家把交接文檔寫完了。6300+字,我是不是真的可以考慮當個作家什么的。
25、第二十三天
過節(jié)期間,登上vpn,把名下的機器轉給其他人。20多臺服務器,幾個項目的見證。
整理硬盤,好幾年的記錄,團建照片、學習資料,過去的美好時光。
26、第二十四天
訂好了組會的會議室,哈哈,開會的時候,我已經離職了。
以前的郵件都壓縮保存在服務器上,foxmail要一封一封的點開,也許有更快捷的方法吧。花了不少時間,不過,看自己寫的程序所發(fā)出來的測試結果的郵件,內容不斷增加,就像看孩子牙牙學語,從翻身、爬、走,到跑的過程。每個好的程序員都會是一名好父親,因為在有娃之前,他已經體會過帶娃的感覺了。
27、第二十五天
merge request通過了,但提交總是報沖突。git rebase怎么根本不生效的樣子。
把樂問上發(fā)過的評論過的帖子做個記錄。看見以前有幾個帖子,問的都是,離職之前應該做什么,我還跑去回復了;結果看看現(xiàn)在自己,根本沒去做那些自己的回復里面提到的事情。
28、第二十六天
下午的項目會,有點尷尬,因為列了半年kpi,里面肯定沒我。眼見的同事會發(fā)現(xiàn)吧。不管了,哎,再撐2天半。
去第三極取新工卡。取工卡處就是離職時交工卡處,我問,下周離職,是不是我就不用現(xiàn)在領了。辦事的妹子想了想,還是把卡給我了。里面的夜宵券這下就浪費了啊啊。
29、第二十七天
代碼提交之前的自測,哎,自測真是煩啊。
果然有bug。debug的頭大。
沉浸在調試代碼之中,忘了這是倒數(shù)第二個工作日了。然而我還是討厭java,從研一就開始討厭。
下班回家。周五晚上,有點不知所措。以往周五晚上都會想放松一下,周六日帶娃和學習,周一上班時有精神。這一下,戛然而止,雖然以前不止一次的設想過,但是,當事情真的到眼前時,還是沒法穩(wěn)如泰山。
30、第二十八天
雖然是休息日,還是來了趟公司,再多呆一會吧。
上oa,發(fā)現(xiàn)最上面的導航欄里,好多好東西,協(xié)會神馬的,第一次發(fā)現(xiàn)還有這些。
按計劃錄了告別視頻,給一直蒙在鼓里的同事們。
31、第二十九天
在電信營業(yè)廳辦業(yè)務。到了交錢的時候,柜員問怎么支付。那就微信支付吧。想想今天還能說微信是我司的產品,后天就不能這么說了。離別的日子近了,仿佛一切都披上了一層傷感的紗。
32、第三十天
8點半到工位。發(fā)現(xiàn)這一層已經有好幾個同事先到了。震驚。這么早!
刪除硬盤上的零零散散,刪svn的時候,看著進度條往前走,就好像,刪除的不是代碼,而是在這里的時光。
下午,交了筆記本、token、工卡,領了離職證明。4點半,理論上,我就已經不是騰訊員工了。
33、第三十一天
半夜下雪了,是老天答應我的禮物。我就知道。
7年以來,不再是鵝廠員工的第一天。在朋友圈昭告了這事。把告別視頻托人發(fā)到同事群里。一上午收到了若干同事的慰問,很欣慰。
從此以后:
再不會有,半夜電話響,一個女聲說:您有、一個、硬盤告警、ip是、x.x.x.x、需要您處理,確認請按1,轉接備份負責人請按2;
再不會有,短信收到:CoreDump#【開發(fā)負責人: xx;yy;zz】#x.x.x.x#xxx_server:CoreDump次數(shù)1大于等于1;
再不會有,微信的HR助手里每天走夠6666步領紅包;
再不會有,微信的監(jiān)控告警里面收到服務器告警消息;
再不會有,郵箱里各種告警郵件、代碼提交通知郵件、km匯總郵件、公司通知郵件、活水郵件;
再不會有,企業(yè)微信里各種消息亂飛的大群小群;各種工作群、劃水群、吹水群;
再不會有,午飯后在海淀公園、在稻香園小區(qū)散步的時光;
再不會有,下班后參加足球培訓、參加羽毛球活動、參加游泳活動的時光;
再不會有,晚上吃加班餐的時候刷樂問,評論帖子,被贊同總數(shù)3000+,位列鵝廠第24位的時光;
再不會有,作為鵝廠一員的壓力感和榮譽感;
再不會有,曾經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的點滴。
今生,再不會有,海淀大街38號銀科大廈15層,分機34530。
未來,希望,全靠蛻殼而出的新的自己了。
35、后續(xù) ...
1)我就隨便寫了個流水賬
2.19也就是離職后的頭一天--這日子是特意選的,有機會再解釋原因--發(fā)了個帖子,《我在鵝廠最后的日子》,介個是鏈接:我在鵝廠最后的日子
看著瀏覽數(shù)上漲,我的心情如下圖中的姚主席。
本來呢,微信上都是各時間段的同學和若干前公司的前同事,我寫帖子就是給大家看個樂,沒想到閱讀量每天上漲。
這感覺就像,嗯,我打個比方:
有一天你早上出門買早點,結果攤煎餅馃子的大嫂沒出攤。煎餅馃子是什么啊?那是信仰、兩者皆可拋的信仰!于是眉頭緊鎖的你,買了馃篦兒回家,一咬牙一跺腳,拿出鐵鍋開練:兌好綠豆面、熱鍋、舀一大勺面糊上鍋、攤平、打個雞蛋、再攤平、撒蔥花、翻面、抹面醬辣醬、放馃篦兒、疊好切齊、出鍋。臨了一嘗,喲呵,就是介個味!甩出樓下夾蔬菜夾火腿腸的邪教幾條長安街。于是一高興,又攤了兩套,給隔壁的白小妹和楊大姐送去嘗嘗。
第二天早起,剛六點半,迷迷瞪瞪起來撒尿,聽門口有人吵吵,于是你打開大門一看,嚯,站著有十幾位,有空手的有拿飯盒的還有帶雞蛋的,站在頭里的一位大哥客氣的問你:聽說您這攤煎餅馃子不錯,我拿雞蛋排著了,來一套倆馃子的再來兩套馃篦兒的,一會受累您馃子的多給我放點辣子,馃篦兒的別放辣子。
此時,你的心里一定是這種反應:
嗯,對,我現(xiàn)在就是這樣。
2)我試圖理解了一下……
這閱讀量和留言量,都是破天荒的。留言里,不少人表示,看了很感動。于是我又再看了幾遍帖子,還是不能理解。正如文末所說,“這么枯燥你居然看完了?得了,找我來拿紅包吧”并不是玩笑話,我是個很認真的人--雖然熟悉我的都覺得我吊兒郎當,但這話確實是認真寫的--我確確實實覺得這帖子十分枯燥,是浪費看帖人的時間和生命,所以才要補上。
直到我偶然看了柱子哥公眾號的帖子《如何度過人生艱難:魔都28歲硬核知識型美少女自救指南》(最下面參考文獻里面有鏈接),里面也是流水賬,記錄了發(fā)現(xiàn)生病后的日子,字里行間透出的真實感,令人感動。
于是我大概能理解一些了,沒有套路不做作的真實,才是真諦,也是應該堅持的方向。
3)我就隨便弄個公眾號……
一直以來,我是把公眾號當大號朋友圈用。因為在朋友圈發(fā)帖,如果字數(shù)太多會被折疊,被腰斬的既視感。而且,真相是,也沒嘛人看,如同撂地說單口相聲結果觀眾寥寥,只有旁邊捏泥人的聽了傻樂,這就非常的尷尬了。寫到公眾號里,適合渾水摸魚,反正大部分公眾號都沒嘛營養(yǎng)。所以啊,寫的帖子有多少人看,多少人點“好看”,完全不關心,對啊,它少啊,關心了也沒P用啊。
迄今為止,絕大多數(shù)的閱讀量都是在兩位數(shù),少的30、多的80,只有一年半前寫的《人,為什么要活著--臺灣大眾銀行廣告之夢騎士篇》有700的閱讀量,已經算人生巔峰了。哦,那時我還堅守段首空兩格,少圖多字少空行的中學作文做法,寫作風格也如中學生般。
4)我認真的表達感謝……
懵歸懵,該感謝的不能忘。
首先得感謝老幾位。承蒙各位抬愛,于桌上、榻上、座上、廁上,浪費了幾分鐘,看了我寫的這些不入流的玩具。
然后得感謝鵝廠的各級領導。真心的感謝,絕對不是反諷。能在我工作不得志卻沒勇氣離開的局面下,替我下決定,可謂仁至義盡。一時鵝廠人,一生鵝廠魂。其它嘛都不用多說了。
還要感謝微信的改版。以前公眾號就是點個贊,要是那樣,也就是朋友圈范圍,閱讀量撐死三位數(shù);改成了點好看之后,就會在看一看里有擴散。WXG的大佬們,0700看你們的了。
特別感謝霄哥,文中唯一提到的偶像級、聰明負責又努力勤奮、能夠獨當一面的真 · 360度無死角 · 女神,只是可惜從帝都轉去魔都去了。
5)我又琢磨了一下……
有朋友說,我可以靠寫公眾號掙錢。我說你可打住吧。我知道自己吃幾碗干飯。作為資深工科宅,我讀書少,文藝類的只看過老舍著的《真正的生活者》,比起那里面妙筆生花的描寫,我是給大師提鞋的人提鞋都排不到隊首的;作為普通宅男又沒好故事講;還不肯硬著頭皮寫套路文,所以再怎么著也寫不出閱讀量10w+的帖子。
所以啊,就像上面說到的,就當這是大號的朋友圈。
只為了自己的意愿而寫,只寫自己的意愿。
文筆極其普通,唯有仰仗邏輯通順,還有盡量簡潔,以節(jié)省觀眾時間。
打賞自然也不必開,浪費讀者時間已經就過分了,再浪費讀者錢就太不覺(音腳,3聲)悶了。
嗯哼,這就夠了。
附錄:更多文章
[1] 更多鵝廠相關的故事:
《技術往事:微信估值已超5千億,雷軍曾有機會收編張小龍及其Foxmail》
《QQ和微信兇猛成長的背后:騰訊網絡基礎架構的這些年》
《閑話即時通訊:騰訊的成長史本質就是一部QQ成長史》
《2017微信數(shù)據(jù)報告:日活躍用戶達9億、日發(fā)消息380億條》
《騰訊開發(fā)微信花了多少錢?技術難度真這么大?難在哪?》
《技術往事: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騰訊——16年前的冬天,誰動了馬化騰的代碼》
《技術往事:史上最全QQ圖標變遷過程,追尋IM巨人的演進歷史》
《技術往事:“QQ群”和“微信紅包”是怎么來的?》
《開發(fā)往事:深度講述2010到2015,微信一路風雨的背后》
《開發(fā)往事:微信千年不變的那張閃屏圖片的由來》
《開發(fā)往事:記錄微信3.0版背后的故事(距微信1.0發(fā)布9個月時)》
《一個微信實習生自述:我眼中的微信開發(fā)團隊》
《首次揭秘:QQ實時視頻聊天背后的神秘組織》
《為什么說即時通訊社交APP創(chuàng)業(yè)就是一個坑?》
《微信七年回顧:歷經多少質疑和差評,才配擁有今天的強大》
《前創(chuàng)始團隊成員分享:盤點微信的前世今生——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
《即時通訊創(chuàng)業(yè)必讀:解密微信的產品定位、創(chuàng)新思維、設計法則等》
《QQ的成功,遠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順利和輕松》
《QQ現(xiàn)狀深度剖析:你還認為QQ已經被微信打敗了嗎?》
《[技術腦洞] 如果把14億中國人拉到一個微信群里技術上能實現(xiàn)嗎?》
《QQ和微信止步不前,意味著即時通訊社交應用創(chuàng)業(yè)的第2春已來?》
《那些年微信開發(fā)過的雞肋功能,及其帶給我們的思考》
《讀懂微信:從1.0到7.0版本,一個主流IM社交工具的進化史》
《同為IM社交產品中的王者,QQ與微信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還原真實的騰訊:從最不被看好,到即時通訊巨頭的草根創(chuàng)業(yè)史》
>> 更多同類文章 ……
[2] 更多程序員的百味人生:
《一個微信實習生自述:我眼中的微信開發(fā)團隊》
《微信程序員創(chuàng)業(yè)總結:如何提高Android開發(fā)效率》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 iOS Team Leader》
《程序員中年危機: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三十五歲》
《一個魔都程序員的3年:從程序員到CTO的歷練》
《為什么說即時通訊社交APP創(chuàng)業(yè)就是一個坑?》
《致我們再也回不去的 Github ...》
《一名90后二流大學程序員的自述:我是如何從“菜鳥”到“辣雞”的》
《一個魔都程序員的3年:從程序員到CTO的歷練》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我是如何從流水線工人到程序員的?》
《程序員的抉擇:必須離開帝都——因為除了工作機會,還有什么值得留戀?》
《干了這碗雞湯:從理發(fā)店小弟到阿里P10技術大牛》
《程序員神級跳槽攻略:什么時候該跳?做什么準備?到哪里找工作?》
《感悟分享:在騰訊的八年,我的成長之路和職業(yè)思考》
《調皮的程序員:Linux之父雕刻在Linux內核中的故事》
《迷茫中前行:一個專科渣渣菜鳥的編程入門感悟》
《機會不給無準備的人:一個Android程序員屢戰(zhàn)屢敗的悲慘校招經歷》
《笑中帶淚的碼農往事:入職三天被開,公司給100塊叫我走人,有我慘?》
《阿里技術分享:阿里自研金融級數(shù)據(jù)庫OceanBase的艱辛成長之路》
《干貨分享:十年大廠資深程序員的開發(fā)經驗總結》
《鵝廠7年終有離開之日,記離職鵝廠最后30天的真實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