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異常的概念和Java異常體系結構
Java把異常當作對象來處理,并定義一個基類java.lang.Throwable作為所有異常的超類。在Java API中已經定義了許多異常類,這些異常類分為兩大類,錯誤Error和異常Exception。
Thorwable類所有異常和錯誤的超類,有兩個子類Error和Exception,分別表示錯誤和異常。其中異常類Exception又分為運行時異常(RuntimeException)和非運行時異常,也稱之為不檢查異常(Unchecked Exception)和檢查異常(Checked Exception)。
Error是程序無法處理的錯誤,比如OutOfMemoryError、ThreadDeath等。這些異常發生時,Java虛擬機(JVM)一般會選擇線程終止。
Exception是程序本身可以處理的異常,這種異常分兩大類運行時異常和非運行時異常。程序中應當盡可能去處理這些異常。
運行時異常都是RuntimeException類及其子類異常,如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等,這些異常是不檢查異常,程序中可以選擇捕獲處理,也可以不處理。這些異常一般是由程序邏輯錯誤引起的,程序應該從邏輯角度盡可能避免這類異常的發生。
非運行時異常是RuntimeException以外的異常,類型上都屬于Exception類及其子類。從程序語法角度講是必須進行處理的異常,如果不處理,程序就不能編譯通過。如IOException、SQLException等以及用戶自定義的Exception異常,一般情況下不自定義檢查異常。
二、異常的捕獲和處理
Java異常的捕獲和處理是一個不容易把握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不但會讓程序代碼的可讀性大大降低,而且導致系統性能低下,甚至引發一些難以發現的錯誤。
Java異常處理涉及到五個關鍵字,分別是:try、catch、finally、throw、throws。
try、catch、finally三個語句塊應注意的問題
1>try、catch、finally三個語句塊均不能單獨使用,三者可以組成 try...catch...finally、try...catch、try...finally三種結構,catch語句可以有一個或多個,finally語句最多一個。
2>try、catch、finally三個代碼塊中變量的作用域為代碼塊內部,分別獨立而不能相互訪問。如果要在三個塊中都可以訪問,則需要將變量定義到這些塊的外面。
3>多個catch塊時候,只會匹配其中一個異常類并執行catch塊代碼,而不會再執行別的catch塊,并且匹配catch語句的順序是由上到下。
throw、throws關鍵字
throw關鍵字是用于方法體內部,用來拋出一個Throwable類型的異常。如果拋出了檢查異常,則還應該在方法頭部聲明方法可能拋出的異常類型。該方法的調用者也必須檢查處理拋出的異常。如果所有方法都層層上拋獲取的異常,最終JVM會進行處理,處理也很簡單,就是打印異常消息和堆棧信息。如果拋出的是Error或RuntimeException,則該方法的調用者可選擇處理該異常。
throws關鍵字用于方法體外部的方法聲明部分,用來聲明方法可能會拋出某些異常。僅當拋出了檢查異常,該方法的調用者才必須處理或者重新拋出該異常。當方法的調用者無力處理該異常的時候,應該繼續拋出,而不是囫圇吞棗一般在catch塊中打印一下堆棧信息做個勉強處理。
三、 異常處理的一般原則
1>能處理就早處理,拋出不去還不能處理的就想法消化掉或者轉換為RuntimeException處理。因為對于一個應用系統來說,拋出大量異常是有問題的,應該從程序開發角度盡可能的控制異常發生的可能。
2>對于檢查異常,如果不能行之有效的處理,還不如轉換為RuntimeException拋出。這樣也讓上層的代碼有選擇的余地――可處理也可不處理。
3>對于一個應用系統來說,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異常處理框架,這樣當異常發生時,也能得到統一的處理風格,將優雅的異常信息反饋給用戶。
天天學習,好好向上——
posted on 2008-10-09 11:10
東頭bing阿頭 閱讀(273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ava 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