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對話,關于架構師和設計者的。
起因是javaeye的這個帖子:
看看國外CTO是如何設計Java軟件的
我回復maqujun說:
呵呵,國外不止是CTO這樣做。
我國外的一些朋友在大學的時候計算機相關的作業就是這樣的,這種做法一般不叫design by interface。老外一般叫做design by contract,因為contract有的時候是interface,有的時候是UML,有的時候是描述非常詳細的類設計文檔,但是結果是一樣的,要求的外觀和接口,內部怎么實現是你的事情。
maqujun又回復說:
其實CTO不做這種事啦,我的文章寫的有點偏題了。interface design是我的工作。我在文中是對我自己工作的總結經驗,希望和更多人分享。你所說的國外大學的計算機相關的作業的內容,我很認同。這才是大學中應該學的東西。可惜我們中國的大學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涉及。有些差距在一開始的地方就形成了。不過好在我們自己可以彌補它。
哈哈,很高興收到你的回復。交個朋友吧。我加你為好友! :D
我又回復:
哈哈,是呀。我還真沒見過公司里面專門有人做interface design的,這樣不錯,api會變漂亮。
老外的計算機教育讓我覺得在國內上大學基本上就是浪費時間。
maqujun回復:
哈哈,“國內上大學基本上就是浪費時間”有同感!
不過我可不是專門做interface design的哦。我不是架構工程師,我是軟件開發工程師,本質還是做開發的。design部分只是一個新項目的開始前的工作而已。
我的感想:
架構師這個概念比較虛。在國內,架構師其實就是有強烈基礎傾向的開發者,他們有很大的熱情來實驗一個自己熟悉或者感興趣的東西,從概念上這不是架構師。
我很關注國外的一些架構師描述如何成為架構師。架構師其實最重要的是見識!要無傾向性的研究技術和需求。我很喜歡的印度的一位精神導師克里希姆納提說過自由的前提是要學會聆聽,而聆聽就是在聽的時候心理不要有任何反抗或者評論的去聽,所有的思考都要留在聽到以后。電影《教父》里面有一句臺詞我非常喜歡,不要仇恨你的敵人,因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我想這都是一個意思。如果想要成為架構師就要多聆聽,然后思考,又清楚的判斷力,這樣選擇才會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