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王氏,名秀珍,永定王家山人也。生于一九零八年正月二十八,卒于一九九九年正月初二。吾自襁褓同榻至十歲矣,乃吾至尊至敬之人也。離世七歲將盡矣,仍常現于吾夢中,何故?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吾無能釋懷,故記其軼事,以紀慈靈。
婆有二子四女,家甚貧。吾嘗聞婆傭于主,所得之食帶回,與子女分之。
吾小甚頑,父氣極,欲揍之。吾泣,婆婆聞聲,拄杖踉踉而至,擊父,逃之。無數皮肉之苦,盡避之。某日,姑攜有糖果探望母,姑離去,婆捧糖果于吾。之前嗜曰:“孰孫?”吾復之:“汝也。”其笑曰:“乖孫?劣孫?”吾復之:“落花生。”婆婆笑,大樂也!
吾小甚喜婆婆講故事。其無識文墨,僅二則也,一曰:熊外婆,二曰:賣草鞋。前恐無不知者,吾試述后者:
前,一老叟賣履,午歸遇雨,無雨具,避于石崖下。忽然,有續續之推磨聲從石壁出,叟甚奇之。頃刻,壁現石門嘩然而開,出一老太,白發銀絲,然面若二八之女。頗有仙氣。曰:“吾困,助吾磨麥,吾以麩贈之,汝一生用之不盡也。可否?”老太啟齒,牙完好。叟曰:“諾。”畢,老太果以一斗麩贈之。叟出,門嘩然而閉,轉身望之,門無蹤,壁無痕,壁乃壁,上止有游蛛,如初也。再視斗中之麥麩,已成金矣!婆每講至此嘆曰:“吾嘗聞人窮而不失德,天知之,必報之。吾生無為愧事,雖晝夜辛勞,然身康健,此亦為天降之福矣,吾有何求乎?”
吾每夜不能寐,便求其述之,述來述去,僅二則也,吾聞之近千次矣,從無倦意,如新也。
吾十一入小學四年級,求學于永定鎮,距家十五里。周末歸家一次。某日歸,見其額瘀血,大半盡紫矣。吾大哭,厲聲喚母出,曰:“此何故?”母曰:“年邁無力,自摔也。”吾甚怪之,與之粗語。
自九六,婆懵懵,難分晨昏。聞異響常疑有人傷吾,疾呼:“有人傷吾孫,將縛之于南部,救之,救之!”父母不在,求之鄰人。父常責之,無效。婆歷戰亂抓丁,或與此相關矣。某日求鄰人救吾,腿折,不冶,臥榻。婆婆有眼濁,數刻須拭。吾周末歸家,執其手候于榻沿,一候數時也。吾喂其食飯,如其時年喂吾矣。
九九年正月初一吾病臥于床,是夜,父曰:“汝婆病重,直呼汝名,望之。”吾身無力,無應。次日凌晨六時,父喚吾醒,曰:“汝婆休矣。”吾聞此如聞晴天霹靂。去撫其手,已僵矣。吾無懼色,淚下矣。正月四日葬于屋后空地。吾愧矣,愧矣,婆婆最后一念無能實現。每七夕吾必雙膝于地,備錢化之。吾知去則萬事皆空,其無能納吾付之冥幣,然吾將持之,紀之,念之,報其慈仁。吾傳之,使后人知有慈祖。
想此吾常悲矣,吾今二十有三矣,一無所為,嗚呼,何時得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