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章對ip首部檢驗和的計算介紹得很簡略,在理解上常常會比較困難。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或許也有不正確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這個問題一直困繞了我很長時間,今天終于理解了。
我們可以通過spynet sniffer抓包軟件,抓取一個ip數(shù)據(jù)包進行分析研究。
下面我以本機抓到的一個完整的ip首部為例(紅色字體表示):
0000: 00 e0 0f 7d 1e ba 00 13 8f 54 3b 70 08 00 45 00
0010: 00 2e be 55 00 00 7a 11 51 ac de b7 7e e3 c0 a8
0020: 12 7a
45 00 00 2e----4表示ip版本號為ip第4版;5表示首部長度為5個32 bit字長,即為20字節(jié);00 2e表示ip總長度為46字節(jié),其中ip數(shù)據(jù)部分為
26字節(jié)。
be 55 00 00----be 55表示標識符;00 00表示3 bit標志及13 bit片偏移量;
7a 11 51 ac----7a表示ttl值為122;11表示協(xié)議號為17的udp協(xié)議;51 ac表示16 bit首部檢驗和值;
de b7 7e e3----表示32 bit 源ip地址為222.183.126.227
c0 a8 12 7a----表示32 bit 目的ip地址為192.168.18.122
檢驗和計算:
首先,把檢驗和字段置為0。
45 00 00 2e
be 55 00 00
7a 11 00 00<----檢驗和置為0
de b7 7e e3
c0 a8 12 7a
其次,對整個首部中的每個16 bit進行二進制反碼求和,求和值為3ae50,然后3+ae50=ae53(這是根據(jù)源代碼中算法 cksum = (cksum
>> 16) + (cksum & 0xffff) 進行的 )
最后,ae53+51ac=ffff。因此判斷ip首部在傳輸過程中沒有發(fā)生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