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業獲取訂單的方式:
行業關系,技術影響力
項目前期:
參與者: 售前人員(技術出身,能寫方案)
工 作:
可行性分析報告:技術可行性,是市場可行性,法律法規
公司立項: 確定項目經理,項目規章(估算經費,獎金,人員配備...)
項目經理:作初步計劃
需求階段:客戶需要什么
參與人員: 項目經理,需求分析人員
如何做: 前提:去客戶做分析前,可以先了解所做項目的相關行業知識。
第一步:公司上層領導帶隊,去客戶方。開個見面會——》培養人脈,
明確客戶 方的項目負責人,向客戶要一份組織
結構圖表。
第二步:進入實質的需求階段.
做需求的方式:
問(聽,寫)
1)問。(,聊天,咨詢的方式)邊問邊做筆記,獲取客戶工作過程中的單據
(整體 過程中要形成電子文檔)。
還可以配備錄音筆。
2)填寫調查問卷。
整理上面內容
形成文檔資料 :
局部用戶需求說明書(用例圖),靜態界面(頁面驅動模式開發)
回訪(在聊天中確認需求)
將形成的文檔資料給用戶閱讀。然后在跟用戶講
第三步:評審
1)評審前,將需求分析文檔,及其靜態界面分發給各個相關部門,讓客戶仔細閱讀。
2)評審會議:召集各個相關部門的人員開會研討需求文檔。
需求分析人員要做的事情:
a 一人在臺上,依靠投影儀來講解需求文檔
b 一人做筆記,在講的過程中客戶持有異議的地方要記錄 下來,
同時記錄下客戶提出的意見。
c 征求客戶意見,如何處理公共模塊的使用問題。
如果評審過程中有部分模塊存在著重大缺陷,則評審視為不通過,需求準確的補充,完善資料。
3)簽字認可。
找客戶方的項目負責人簽。
4)公司內部的評審。
公司內部評審通過,則可以進入項目的下一個階段。
該階段的成果: 用戶需求分析說明書。(靜態界面原型)
設計階段:解決如何做的問題。
前期準備工作: 詳細閱讀需求文檔(包括靜態界面)。看相關系統,與相關業務領域的專家取得聯絡。
參與人員: 一般還是需求的原班人馬(可以節省溝通時間) ,編碼人員(在需求分析人員的指導下可以做詳細設計文檔)
如何做:
首先做概要設計文檔。該設計文檔是個綱領性的文件,主要用來約束后期的所有設計,具有一個的指導性作用。
然后可以做詳細設計(模塊設計,界面設計)以及數據庫設計
評審: 設計完成后公司要組織人員評審,如果條件允許,接來參與評審會議。
編碼實現階段:將設計實施,實現設計意圖。
前期準備工作:閱讀需求文檔,設計文檔。
編碼:怎么確保編碼質量,以及如何提供編碼的水準?
每天都定期進行代碼的互審。
每周進行代碼的評審
生成文檔:生成編程文檔(業務流程描述,時序圖,所涉及的表)
編碼人員經常要與測試人員交流溝通。
測試階段: 把控軟件質量,控制軟件的出口(能否拿給客戶用)
集成測試(性能測試,功能測試)
產品的實施上線:
參與人員: 工程部門的人員
所做事情: 查看系統運行環境是否可行。(系統運行的網絡是否聯通,系統的服務器是否已準備)
實施部署系統。
組織人員培訓:
1)辦學習班的形式,所涉部門要派專人來學習軟件的使用。
2) 軟件實施培訓人員主動到客戶各相關部門去培訓。
注意: 怎么確保培訓的效果?
與客戶方相關領導協商,如何來檢查培訓效果。
培訓實施的人員要有百分之的信心和耐心。
試用磨合期:接受客戶的對軟件的實踐驗證。客戶達到熟練操作軟件的目的。
軟件驗收:
需要些公關手段-》客戶到軟件驗收文檔上簽字認可。
回款
軟件漫長的維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