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階段明確化:界定軟件開發階段
日本軟件企業重視軟件工程,重視軟件開發流程的梳理,重視軟件開發階段的界定,強調階段性審查和結束準則,要求各階段結束時提交相應的成果物,如項目開發計劃、外部式樣書、概要設計書、詳細設計書、測試式樣書、程序代碼、單體測試、功能測試結果報告書、系統測試結果報告書、限制事項說明書、提交一覽表等等。軟件開發階段審核制基于軟件工程、里程碑管理、質量關控制模式,在每個階段結束時提交該階段的成果物并對階段成果物進行評議控制,盡早發現問題,消除隱患。其間使用階段性成果物一覽表(成果物)、開發階段結束條件一覽表(結束條件)、階段性審查標準一覽表(審查標準)。其優點如下:(1)能使項目組了解軟件開發的整體過程和主要任務;(2)能在較早階段明確和發現問題,及時作出應對,消除風險;(3)能在較早階段試用重要的機能,并通過與顧客溝通降低不確定性可能帶來的分歧;(4)便于項目管理者進行進度控制、質量控制以及費用控制;(5)確保后續作業建立在前期作業的正確和成功之上,避免隱患的延續。
項目管理定量化:盡量排除主觀臆斷
日本軟件企業非常重視并努力追求項目管理的定量化,強調以項目度量、產品度量、過程度量等軟件度量方式通過數據說話,對軟件開發進行理解、預測、評估、控制和改善。這主要源于日本人在項目管理中的根據意識:凡事需要根據。要通過有限的資源實現成本、交期、質量等目標必須避免浪費,在滿足顧客需求、實現項目預期的各種方案和方法中,之所以這樣而不那樣,就得有之所以然的根據,即必須說明理由和依據。在項目規模估算、日程控制、質量評估等方面采用定量化方法進行判斷、分析和評估,以數據、圖表、模型等形式對項目事項加以描繪。軟件項目管理中,不僅僅需要定性的判斷,還需要定量的把握、分析和決策,以排除主觀臆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作業過程重溝通:HouRenSou溝通模式
日本的國民性植根于其團體精神之中。日本的管理采取“抬神轎式”的管理,通過合作協調謀求行動的一致性,實現團隊的合力。日本人彼此信任,幾乎沒有秘密,因為秘密就意味著罪惡。日本人之間,即使平日存在派系紛爭,但一旦對外或遇到重大事件,便會精誠團結,集合眾智,一致對外。“日本人好比一群小魚,他們有秩序地沿著一個方向游著,一塊石子投入水中,打亂了隊形,使它們突然調頭,朝相反的方向游去,而隊伍依然是井井有條。”團隊精神的樞紐就在于溝通。日本人溝通方面的精髓在于“報·聯·相(HouRenSou)”,這也被視為社會人的基本溝通要素。“報·聯·相”是報告(HouKoku)、連絡(RenRaku)、相談(SouDan)這3個單詞的第一個漢字的日文發音,而漢語的“菠菜”在日文中的發音就是HouRenSou,所以姑且稱之為“菠菜”式溝通。在日本,溝通交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HouRenSou:(1)報告:“向您匯報我的工作和活動”,就是把自己工作的進展狀況隨時通知上司和同事,并與之分享;(2)連絡:“告訴您我預定的活動”,把遇到的問題告訴同事;(3)商量:“我想借用您的智慧”,工作遇到問題時,通過向同事或者上司咨詢,以集體智慧予以解決。HouRenSou作為企業推進作業的潤滑劑,能通過匯報和確認防范工作失誤,獲得來自他人的建議,構筑企業內的信任關系,發揮團隊作業的綜效作用,并進而強化與顧客的信賴關系。
項目開發文檔化:功底深厚的本領
electronic calculator
日本在軟件文檔的編制和管理以及作業記錄方面可謂功底深厚,并在項目開發中計劃相當的作業量投入。其文檔特點為:注重文件結構,規范條理;注重詳盡完備,沒有遺漏;注重使用圖表、索引以及用語解釋。不管是正式的發布文檔,還是日常的交流文檔,都能看出日本人在文檔制作方面的耐心、細心和基于用戶角度的良苦用心以及文檔制作的規范性習慣。日本軟件開發的文檔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開發計劃、軟件需求說明書、外部式樣書、概要設計書、詳細設計書、測試式樣書、測試結果報告書、限制事項說明書、提交一覽表、用戶手冊、在線幫助等等。文檔本身就是軟件產品的一部分,沒有正式文檔的軟件開發,就不是正規標準的軟件開發。文檔的制作過程實際上就是梳理思維、厘清事項的過程,對項目管理非常必要;文檔化能力反映著項目開發過程的能見度能力;文檔化能增進項目相關人員溝通的效果;文檔化能將以往項目開發工作的經驗用于未來的開發之中。日本人還強調記錄及時、充分、準確。這些記錄包括:重要郵件、會議記錄、審查記錄、缺陷報告、測試報告、管理臺賬等等。具體而言,要求:(1)與客戶和其他項目組的所有往來必須有記錄; (2)對所有的活動都有一個跟蹤落實的過程,比如對所有的審查記錄和更改請求都進行標記,通過跟蹤其狀態來監督落實;(3)對所有的活動,包括對文檔和代碼的更改都會有歷史記錄;(4)記錄都是通過定量的數值或者專業工具加以記錄,強調以數據說話,比較準確、客觀。
確保項目的安全:未雨綢繆的對策
可能來源于其根深蒂固的危機意識,日本軟件企業在項目開發的安全對策方面總是持小心翼翼的態度,并從預防上采取對策:(1)注重軟件開發作業環境的安全,關注項目相關人員的進出制度以及項目信息的披露范圍;(2)注重項目開發數據的備份,以及嚴格的審批登記制度,避免因為意外情形甚至不可抗力帶來的損失和破壞;(3)注重病毒防范,采取嚴格的多重病毒防范措施,避免病毒感染可能帶來的威脅和損失;(4)注重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加密,防止信息被竊;(5)專人負責軟件開發安全問題,全方位采取預防措施,并在發現問題征兆時及時報告,徹底清除存在的隱患。軟件開發安全在沒有出現問題時常常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一旦發生,后果難以預料。從預防上著手,這是確保項目安全的首要選擇。
關注項目管理者:成敗系于管理者
日本軟件企業非常關注項目管理者的能力,認為項目管理者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人員,特別是比較復雜的項目,其成敗更多依賴于項目管理者的知識、技能、經驗和才干。作為軟件開發項目的綜合統轄者,日本軟件企業認為項目管理者必須具備如下能力:(1)擁有軟件開發項目管理的正確的理念和態度,而技術并不是最關鍵要素;(2)準確把握軟件項目的開發流程、進展狀況、約束條件、項目成員的能力;(3)確立項目事項的優先級并按照項目的優先級適當安排人員的能力;(4)嚴守交期的意識和捍衛交期的能力;(5)及早閱讀不測事件的能力,以及將不良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工夫; (6)與項目相關者的良好的溝通技能,包括與顧客、上司、項目組成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的溝通能力;(7)熟悉軟件開發質量保證并持續提升軟件質量的能力; (8)軟件開發過程中有條不紊的文檔化能力以及富有根據的提案能力。
Shenzhen Universiade - Shenzhen 2011 Summer Universi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