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959443&extra=page%3D1


開盤收盤預先設定
  
  馬鋼股份(600808)是被我從1999年7月5日的3.97元打到1999年12月9日的2.68元的。
  
  這可以說是平淡的日子,我不用擔心自己那每月12000元的薪水和獎金。所有的一切,調研部門和研究部門已經做好了,我只要按照他們定好的重要數據去做,包括開盤和收盤價格。有些事情我是不知道的。
  
  我控制的帳戶里有13億元,怎樣用這筆公款來為大眾造福是我們公司高層的共識,我知道,每一個牛股賺的錢,都要落到他們兜里一大半。
  
  通知分部配合是下面的工作,但有時候我也做,就用電話通知。當我說明天讓他們賣出100萬股時,他們無法判斷本部的真正進出,讓他們買進100萬股,也可能是我們總部對敲過去的,意圖不在拉高,可能反而在出貨。然后他們按照下線去通知,共有18條線,每條線20幾個分部,每一個分部有10個到50個帳戶。18條主線是我們總部挨個通知。
  
  1999年12月9日,上面讓我打起來,吸納1000萬股籌碼。我知道打壓籌碼快光了,要保持主動,并把外圍資金弄迷糊,就要做上去兩天。這時候我從研究部的某個領導口中,知道馬鋼是要拉到6元的……
  
  看著把馬鋼打得團團轉,有一種成就感,控制別人命運的感覺,但也有危機感。我覺得成功的人都是同時活在這兩種感覺之中的。
  
  科技股狂漲,馬鋼已經跌到了歷史低點,這為吸貨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第一個漂亮的碗底做出來以后,我已經拿到了3000萬股的籌碼,加上本部的2億股,有2.3億股了,但我們的目標是吸納到4.5億股,完成大牛市主升浪前的絕對控盤。
  
  W底做成了,3.4億股的籌碼到手。外面的股評說,馬鋼做出雙底,可以看高至3.5元。
  
  第二天晚上,主任告訴我:“明天開盤2.78,收盤2.73,最低2.66。”
  
  終于吸足4.5億股了,馬上就啟動了,晚上回去,先得告訴妹妹買幾萬股,然后是鄰居那個老婆子。
  
  往下打給“老鼠倉”運糧
  
  2000年3月14日,我老老實實地往下打,給研究部主任的老鼠倉運糧。
  
  這小子真黑,竟有不下400萬股的接盤在2.70元下面,因為長期的操盤,我可以感覺到量至少比平時多了400多萬股,蛀蟲。
  
  昨天他讓我打到2.66元最低價,在正常情況下,吸了這么多的貨,不可能再給外面低價2.66元了,不知道這400萬股里有我們老總多少。
  
  我在下面也有100萬資金,我已經讓鄰居老婆子去幫我買了,為了不起眼,分為六個營業部,10個帳戶,買了10多天了,30萬股,平均價格是2.68元。
  
  拋出一億股還漲停
  
  明天,馬鋼將展開全面分倉布局。股評界的放量突破,我們叫全面分倉布局。
  
  開盤,我就幾十萬、幾百萬股的往外拋。到中午,已經拋出了將近1億股,真是過癮。
  
  這1億股,都被我們下面的分號吃掉了,已經進了幾千個帳戶里面。以后這樣的布局還要繼續,但手筆會小一點了。
  
  馬鋼漲停了,拋出1個億,還漲停了,不可思議呀。
  
  我的拋出就是信號,我一拋,他們分號就打,我再拋,再打,上下配合如此默契。
  
  第二天是小規模分倉布局,外面管這個叫洗盤。也對,你看不懂我們在干什么,當然就被洗了。
  
  第三天是漲停。“今天是7100萬。開盤3.47元,收盤3.43元。”我一般都是早上接到這樣的通知。偶爾也在晚上。
  
  于是,我們總部在高開出貨,分部在逢低吸納,做了一根小陰線,帶量。
  
  “馬鋼有出貨跡象,倉輕者觀望,倉重者考慮部分出局。”股評界如是說。
  
  壓單竟被幾口吃掉
  
  今天有人進場買進1000多萬股,超過了正常的階段跟風限度。這個階段的控制,應該不允許單一帳戶進來這么多。可買進的帳戶簡直連我們的打壓盤都吃,一點行業規矩都不懂。正常的話,他們應該看得懂的,壓單是嚇唬散戶的,我們掛的230萬股竟被幾口統吃。
  
  “是誰把這件事泄露出去了?”研究部的小王和我面對著老總。
  
  “從現在開始我監督操作,到做完了再處分你們倆。暫時繼續你們的工作。暫時在這里橫一個月,或者打下去15%。”老總走了。
  
  部門的計劃是橫一個月。馬鋼在3.5元橫了一個月,做放量出貨狀。明眼人可以看出欲蓋彌彰的做盤痕跡。
  
  那個買進1000萬的人在這里出了500多萬股,我們也算沒白折騰。
  
  天天的巨量買賣枯燥無比,4月6日、7日,馬鋼再次向上突破。開始有人大力推薦。
  
  總部進貨掩護分部出
  
  “出貨!”研究部發出命令。4月10日、11日的兩根小陽星是在出貨,但我感到接盤的人太少了,絕對沒有辦法滿足要求,我也讓老太太給我出了20萬股。
  
  “再打上去!”研究部又說。我的20萬股出去了,這一次內部的人都吃不準了,這股票外面的人可怎么做呀。
  
  出貨彩排結束,又是一輪沖鋒,兩三個漲停。
  
  2000年4月17日,我接到買進4000萬股的指令,而沒有告訴我開盤和收盤價在哪里。只有到出貨的時候才不限定價格,出貨的時候很多東西是失控的,有時候散戶就會搶出高價來。
  
  我感到是在出了,分部一定在出。今天開盤就往下掉沒有接盤了,我感到賣壓很重,我就慢慢買進一些,后來賣壓輕了,我就大手筆買進。買進的方法是連續大手筆打高,惟恐別人看不到有人買。
  
  莊家和跟風界兩種人,有不同的手法和思路。就像現在的出貨區域的打高已經不再采用早市橫盤,中盤打高,而是采用在大幅振蕩中打高了。
  
  正在做盤,主任來了,說:“最高價格做到5.98。”
  
  這個就是出貨的做盤暗號。自認為是短線高手的在刀尖上舔血,進場搏殺。也有些聽了馬鋼準備重組消息的人,進場做長線。
  
  17日晚上,我破例見到了老總。向他匯報今天的做盤情況。他告訴我總部資金有點問題,明天要我出掉4000萬股。
  
  我回去分析了一下,可能明天總部出,分部進。資金有問題,我才不信。這樣來回的進出,就把外面的反解密系統破壞了,也制造了大的成交量,散戶就是喜歡量大。其實我們從國外進的幾千萬元的解秘軟件不怕被反解秘,但這樣還是最好的操作方案。
  
  分部進貨掩護總部出
  
  “明天往下出。”老總親自召我,就是因為出局是最大的一環。
  
  18日,我在開盤后往下出貨,感到來自分部和散戶大戶的跟風單子不少,但還是達不到全面出局的要求。
  
  到了21日,在連續幾天的振蕩后,頭部隱隱若現。
  
  “怎么辦?”研究部小王不敢做主了,找到老總,把解秘單子給了老總。
  
  “這些都是來自外面的拋單嗎?”老總問。
  
  “是的。我研究了一下,很分散,沒有聯系的。”
  
  “現在在這里是不好做了,一定要再往上打。可以打到6元。”老總在另一份計劃書上蓋了章。
  
  我們內部有一句話———失敗了,就打上去。公司1996年做上海石化,計劃拉到6元,可在6元沒有出去,就拉到了8元。
  
  4月25日,馬鋼在6.24元收盤。26日,6.26元開盤就計劃往下打的,可是被跟風的搶出個6.36元來。
  
  股市上最危險的股票就是具備了向下出貨條件的股票,就是它營造的人氣和氛圍足可以讓莊家往下打著出貨,也有很多的人買。
  
  4月26日的出貨就是向下打著出的。
  
  公司所擁有的帳戶內存股票被我大量拋出,跑出的量在收盤才得以精確統計,扣掉分部進的,出掉了2300萬股。
  
  現在的出貨已經達到最高區域出局要求,要向下進入次級出貨區域繼續出貨了。
  
  后天是“五一”長假,有的人會出局過節的。研究部門決定與其讓散戶出貨過節,不如我們先出個痛快。
  
  27日,股價被分部的拋壓打到了跌停板上,快若閃電的一招。如果散戶要出貨過節,就掛跌停出,有大批散戶看到跌停,就決定不出了,在節后尋求好價。散戶就是散戶,沒有紀律。
  
  最后出貨玩盡花樣
  
  4月28日,5月9日、10日,走出雙陰吃長陽的走勢。我們拉了一天,出了兩天。
  
  我很清楚有多少人被套在了里面,其中的一部分人,只要不讓他再看到6元,他永遠不會出來,這是在5元上方橫盤,引誘接盤的前提條件。否則,大家都要出來,就沒有我們出的了。
  
  在5元上方的次級出貨平臺上,出掉了20%多一點的籌碼。在這個平臺上,我玩盡了盤口暗示等花樣,制造每一天的直線拉高,曲線打壓出貨,盤口的大接單,股價躍躍欲試的彈性,高委買,高內盤,攻擊組合K線等。其實全是為了騙人進來。最成功的還是制造了5元是底部的假象,每一次破5元都回來了,為以后的跳水繼續出貨準備。
  
  2000年5月25日,我被通知離開研究部,下去搞調研。我們去“化工”搞調研,看到工廠窗戶都破了,用塑料封著,鳥在窗洞里飛進飛出。不過他們對護盤費等要價很低,我們順利談成。
  
  “XX公司”的開價過高,我們就放任它的績優形象去孤芳自賞
我們知道要炒好股的先決條件就是你必須首先熱愛炒股這個事業,而不是純粹單一為了賺錢,我們必須要具備刻苦學習.認真鉆研的精神,只有通過長年累月的刻苦學習和總結看盤經驗你才能有所收獲.即使你有了以上的熱愛和刻苦學習精神都還不夠,你還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心態.看盤的經驗和理解的悟性,還要熟悉k線和形態.量.量比.現價.每筆成交的手數.內盤與外盤.現價和均價.換手率和漲幅它們之間的關系。我這十二年來都是總結的實戰經驗很實用,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我所認識的人在短線超過我的。要炒好股就必須要有作好“犧牲”的準備精神,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炒好個股,做到常賺錢.而不是天天賺錢。有時還要學會控制買票的沖動,大盤環境不好就要學會休息。盲動和貪婪是導致虧損的原因。可以這樣說我在2002年以前都是虧,也可以說今天的經驗是用錢買出來的,所以買票要慎重。

  (一)心態

  一個要炒好股的人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要有賺而不喜,虧而不憂的正確態度,不管你是賺還是虧都要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并牢牢記著操作過程的中的得與失,什么是真正良好的心態呢?比如某只股符合你的買點,但在漲多漲少問題上你并不知道,你只能知道大概。當你買了后它向下跌了些,這時很多人會覺得買錯了,內心會有種挫敗感和失望感。其實你沒必要緊張,只是要認真觀察它運動的過程就行了,因為T+1狀態下你是沒法當天改錯的,到了收市它還是不如你買時的理想預期,此時你就該多看看它的形態。5日和10日均線處于什么形態.量和量比是多少?內外盤的量是外盤大.還是內盤大,一般說來外盤大于內盤表示主動性買進的人多于賣出的人,同時你還應注意在成交過程中是以每筆常出現幾十手成交.還是以每筆百手成交。這些觀察對于明天的走勢很重要,你還要多觀察分時k線中的5.15.30.60分鐘k線形態以及均線和下面技術指標所處于何種狀態,在你的觀察中若感覺圖形還好,那么你明天操作就只注意它開盤時十到二十分鐘是外盤大.還是內盤大,若外盤大于內盤的走勢自然較好,但同時你還得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現價和均價線上來進行觀察,如在漲升過程中感覺漲升無力,今天大盤也可能是向下運行的預期,那么你就應該及時了結,如果在賣出后股價又超出了你的賣出價,你千萬不要后悔,而是總結你錯在那里就行了,這就是心態。

  (二)漲幅和回落的關系

  不管你買入價是多少,總之從它當天的高點回過了%3你就應該引起注意,往往回過了%3的個股在當天走勢中一般都不太好,很難再創新高,但又不是絕對的。因為股市中沒有絕對二字,是賣還是留還得看個股的形態.量.量能線.量比.內外盤以及換手率,它已漲了幾天?這些綜合后你就該選擇賣還是留了。

  (三)錯誤的理念

  在這些年中看到很多投資者有種錯誤的投資理念,那就是手里拽著幾只或十幾只股票,他們卻不知在這動蕩的股市中要守好幾只乃至十幾只個股不虧是非常困難的,更不要說賺錢了,可以這樣說,大盤在向好時你的個股也許有幾只賺錢,但你的看盤經驗和能力有限,如果發生突然變盤,你很難在短時間了結所有手中的股票。(股的只數買多了就向供養了幾個或十幾個孩子,這個在淘氣,那個掉進了水坑,還有的也許不慎戲水而亡)。難道你買的股也要向這群孩子難管嗎?醒醒吧。其實你完全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那一.兩只個股上,對它進行細心觀察,符合買點就買。不符合就又重新等待機會,總之只要大盤不是太惡劣,一天之中有很多個股會象春筍一樣冒出來。

  (四)止損

  止損說來很簡單,但要止損恰到好處還是很難的。一般來說止損要看個股處于什么樣的市道,個股的形態.漲升了多少.自漲升以來量的總合.換手率.每天的內外盤變化情況以及移動均線和k線的距離。如果是一個短線有經驗的人一般就控制在%3以內,因為即使錯了他也能找到另外處于漲升的個股。常規止損一般就設在%3左右為好,止損還和投資人的經驗和心態有密切的關系。

? ?? ?(五)學會預測明天大盤基本走勢

  雖然近幾年指數一直總體下跌,但在某個時段總會有個股會反彈,我們要做的就是力爭抓住反彈的個股.如果說個股是跳舞演員的話,那大盤就是一所大舞廳,舞廳里如果沒人氣,那些跳舞演員大多也就跳得很不起勁,有也就幾個敬業演員在那里熱熱身而以,此時你應該坐在大廳里觀看,看他們怎樣練習和熱身的,當某個敬業演員越練越起勁并有繼續練下去的意思,你就應該為他鼓掌(買進)。因為畢竟不是正式演出,你還得防止他因為沒觀眾人氣而突然息場。但有些熱身的演員并不比正式演出的差。

  (六)不要單相思

  有的投資人買票時愛單方面看待個股的漲跌,當一只股跌了幾天后他會認為這只股以跌得差不多了就買進,你卻不知在形態不好時它橫盤幾天后還會下跌。炒股不要去單方面認為它何時是底,而應該學會順勢而為,找那些剛啟動又有量的個股,只看量還不夠,還要看形態和量放大后它的漲幅是否同步。選股是一個較為系統的工作,它涉及到一個人的心態,對看盤的經驗認識程度,對個股的形態理解和把握,還有就是大盤所處位置以及量和價的關系等等...。往往有些投資人選好的股沒敢買,怕跌.錯過了第一買點,心慌意亂又匆忙去追高買入,卻沒注意此時的現價和均價的關系,結果追了高,有些股買錯了又不肯認錯,任其下跌.最后被迫長線投資。

  (七)真假政策自己判斷

  2005年6月24日這天是周五,開盤的走勢不太好.看大盤走勢跌得很兇,給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但很多人卻沒注意這天上午雖然大盤分時走勢很難看,卻沒注意它跌得再難看也畢竟只跌了6個點,比前些日子半天就跌一.二十點有天壤之別,中午一過開盤就向上反攻。原來一些網上言傳周一尚福林下午要有新聞發布會,說人民日報還要發表社論.還有關于5000億平準基金入市等等。其實我們應該想想1000點證監會都不拿錢救市,難道1100點反而會開恩?。其實我是做短線的,當日上午我就買了票,加上這些言傳,周一賺錢是沒問題的了。其實我是不信什么5000億的,周一大盤高開7個點,一個小時就放了近40億,那天成了普漲.但仔細觀察大盤股并沒有充分放量,漲幅也一般,看來盤面已無言地證實了我不信的判斷,我在上午10點35分就把所買的股票全部獲利賣了。結果.下午3點半尚福林并沒帶來啥利好,更沒有啥5000億入市的救市政策。只有他們認為的所謂相對平穩,什么改制已取得了經驗等等。這次所謂傳言的利好就象一群孩子聽說大人要發糖吃,結果大人沒有發糖給孩子,你說那些孩子心理是啥滋味?第二天必然是失望,再想讓大盤象孩子聽話以無可能了,唯一的可能就是再次下跌。

  (八)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的含意我認為就是順著市道而為之,比如大盤剛由強勢轉入弱勢并破位的頭幾天你別急著買票,因為你再有看盤經驗和選股經驗.在剛轉入弱勢時,有可能你買的票當天上漲,但現在是T+1制度.漲了你也無法當天賣出,它很有可能明天跳空補跌,那樣有些得不賞識。一個真正有經驗的投資者他是不會亂冒風險的。待大盤下跌釋放差不多了時,雖然大盤并沒完全走好,由于前幾日的下跌釋放基本到了一個小的階段,這個時候有符合買點的個股你又可以出擊一下了,但一定要設好止損位。就象毛澤東的游擊思想。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保存實力是首要的投資之道。

(九)別嫌賺得少

  很多投資時間不久,看盤經驗和對個股走勢理解不深的投資者,老是想一次就賺個夠,想一夜暴富,愿望是好的。但這個市場現在很難一夜實現暴富,你入市沒有虧就很不錯了,還想暴富?有點不現實吧。記得一次朋友和我一起買了一只票,第二天發現其走勢有些不對勁,我一萬股也才賺了360元左右,打電話也叫他快退出來,他卻說才賺了幾百元不愿退,我給他說這只股你現在賣了還有幾百元的利潤,一會跌下去你還要倒虧,不是脫了褲子打屁嗎?空事。他不聽.結果下午那只股就跌了%8,第二天又跌了%5時他又進行補倉,結果五天后供跌了%32,后來的反彈也相當無力。最終他以虧損一萬五千多元而退出。后來我給他說明一個道理就叫打工者。我說你看看那些農民進城打工者一月多辛苦,才領取了多少工資?就是城市里上班的一般也就兩三千元,很多還根本達不到。你一天就一賺了兩三百元,有啥想不通的?難道這一個月就沒有買入個股股的機會了嗎?只要手里有錢還怕沒機會?你虧了的那些錢多冤啊。即使你重新買的票賺了一萬五千,你也才保本。但我卻是純利潤,長此以往它的差距該是多大?你自己算算吧。

  (十)關于換手率

  有些投資人單方面認為量大.換手率大就是買入時機,你卻不知大到多少就會成為一段時期的災難,就拿600339天利高新來說吧,6月8日這天它的換手率是%53.71,如此大的換手率全天才漲了%5.6它正常嗎?第二天低開下跌是它的必有之路,因為那么大的量有兩種可能。一是換莊.二是對敲,不管哪種都將是下跌。有位網友就在6月8日的4.38元買了的,勸她第二天割肉她不聽,還四處打聽證實是否真的要下跌,那么大的量下跌有些不相信,這個市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說跌也有說漲。等她征詢到多數意見時天利高新已跌到3.50元才下決心割肉,你說炒股像不像戰場,要是打仗也八方征詢意見,可能參與戰斗的人員早死光了。回過頭我們再來說說近日的跳水冠軍000676思達高科,它以連續十三個跳空低開跌停而成為近日的跳水明星,它的連續跳空跌停成為了一些“高手”或專炒“妖股”獵取的對象。6月28日是它的第十三個跌停日,我相信有很多自認為高手和捉妖的能手在它十三個跌停處買了的,那些“高手”也不想想它為啥要連續十三個跌停,就不加思索地開始捉妖。真還有點捉“妖”的味道和精神,卻沒想到如果萬一它當天換手率超過%32又將要以跌停開始新的征程,不幸得很,6月28日這天它以換手%44的代價也沒到漲停處。它的下跌將是長期的,等上兩月左右它的目標就將是3.50---3.20元左右。如果捉妖的在不肯認輸退出,捉妖的可能那時也會變得妖里妖氣的,一個是股妖.一個是人妖,哈哈.剛好一對妖精。

  (十一)選股的要點

  其實買股前的工作就是選股,選得好與差在于投資者平時的思維.看盤經驗.心態與膽量和性格。有些投資者看到某個板塊開始上漲,他第一時間想的就是風險,學會控制風險的本意沒錯,但是往往某個板塊里漲得最多.最有力的.它就是近期這個板塊的領頭羊,反而風險較小。你卻由于它漲得多了點而拒絕切入,卻失去了介入領頭羊的機會。此時的投資者一般都愛選入同板塊長得較少的來介入。在觀察中發現領頭的個股一般比跟班的要多張%20--30而且還比跟班更穩定,如果發生一點調整,領頭的下調%2,那跟班的往往就會下調%4--%7,再如果領頭的下調%5那跟班的有些命都不要了似的向下殺,真有點兵敗如山倒之勢。在實際運用中,還要結合當時板塊能否真正成強勢來作出判斷。

  (十二)股評與朋友

  很多炒股的人每天看電視和報刊的股評,看看聽聽他們說些啥也沒什么,可當參考參考嘛。但有些投資者卻完全相信他們的薦股,別人點啥股就不加思考地買進什么股,也不自己線看看圖形和一些技術指標處于高位還是低位的下降通道。就盲目買進,結果跟著推薦買的股有很多投資者都以虧損而告終,那些電視上的所謂股評老師,我看絕大多數是缺乏職業道德的騙子,他所點過的股正巧漲了,他會天天提.天天講。虧了的他再也不作聲了,反正他又沒強逼你買,有的虧了不甘心。又拿著幾千上萬元去參加什么會員,結果還是以虧損而告終,還白送會費。自己也不想想他們真的炒股那么厲害.那么準.他還有必要用時間在電視上口水四濺,嘰嘰喳喳嗎?他自己恐怕炒股都忙不過來嘛。前幾年我有位朋友急著存入十多萬進賬戶,我問他那么急干啥?他說:一個可靠朋友告訴他000710天新儀表要漲到28--30,朋友的朋友是個操盤手。當時000710天新儀表的價格是漲到19.43元,并正在由高轉低開始破位,我勸他別買.此股以到了高位,他不信,其實該股正在積聚大的風險,反勸我也買進。結果從第二天開始該股就邁向了不歸路,幾年已過去,現在該股才兩元錢。也不問問自己,真正的操盤手會告訴你嗎?他告訴了你他又去賺誰的錢?用現在時髦的話叫暈。

  (十三)該做長線還是短線?

  我認為長短都可以,但原則是要常賺而不是長虧,長線或短線只是一種選擇,而不是賺虧的理由。一般說來如果大盤向好并伴有成交量的逐漸放大,均線又處于全面多頭排列,特別是大盤股的放量,那么我們就可放長點時間,也可做它的波段,但這必需要有相當的看盤經驗才行。大盤走勢不好還做長線很有可能得不償失,其實我們就該改做短線了,把自己的思維和資金全面轉入戰略防御,而不是進攻,大盤向好表示友軍氣實強盛,自然大盤向下運行表示敵軍氣勢洶洶。我們要進入戰略守勢(收回資金),主動觀察“敵軍”動向,當有短線機會時我們就可派出小股資金與于短線出擊,一旦攻勢受阻要立即撤回資金,再次總結教訓,以備再戰。要做好短線必須要具備指揮員一般的智慧.勇氣.戰術技巧和應戰經驗,短線最大要求是首先學會保存實力。
沉浮了這么些年,考試無數,操作無數,心中感覺這十年如一場夢。但也留下了一些市場觀感,看到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名為機構投資者每天對市場的評論,總覺得他們還在自己欺騙自己,

  對于機構股評我更不想言多。還是說說我這樣的機構操盤手是怎么看這個市場的吧。

  先談談【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應該主要是指的機構,中、小散戶無所謂盈利模式,只能叫投資策略。

  所謂機構盈利模式吳老先生說的沒錯,這就是一個賭場。而市場一直在聒噪所謂的盈利模式,說白了就是怎么把人家的錢掏到自己口袋里。這里當冤大頭的是誰?輿論一邊倒地都說是散戶,其實散戶口袋里那三瓜倆棗怎么喂得飽。如果散戶自己損失慘重,人家也是無心之失,不是存心要算計你的,現在看那么多人要上訴,索賠,真是有點啼笑皆非。

  中國改革20多年,就是一個國有資產不斷流入私人腰包的過程,證券市場又怎么能例外。其實所謂的【盈利模式】就是自己建好老鼠倉,用公家的錢往上打,簡單得很。那一個個堅決的漲停,拉起來氣勢如虹,毫不哆嗦,是什么讓里面的資金如此興奮,難道是上市公司業績良好、分配優厚、題材獨特?這些都是給別人看的,真正讓他們勇往直前的是想到自己的小金庫正在跟著不斷膨脹,香車豪宅指日可待。

  后來市場看到許多大盤股都有大機構入住,歡呼什么“藍籌時代”。其實是因為幾年的發展,老鼠倉規模已經太大,小盤股已經容納不下了,改用大盤股做做波段,倒也有滋有味。那國家虧空了也不好交待啊,放心,國家不會虧的,只要把股價高高的頂在上面,賬面上一堆浮贏。到年末做帳的時候,把籌碼倒一遍,浮贏變實贏,當然是會計上的技術,然后明年接著頂,許多人都注意看年底拉尾盤,其實年底突然放量對倒才是主要的,不信去看看k線。許多人看到一些大機構控盤度太高,還替人家擔心怎么出貨。不用擔心,過兩年,張老總高升了,李老總接任,張老總就算出貨給李老總了,李老總好好干,只要不出簍子,會有機會出給王老總的,就是這么簡單。但是去年以來,這種盈利模式不好做了,為什么?市場開始結構性調整引發價值重心下降當然是主因,但如果你夠橫一樣可以繼續做。直接的原因說出來大家都無法相信。就是因為一級市場取消,改為市值配售,沒有一級市場收益了。管理層的這個措施最失敗,想激活市場,沒想到成了導致陰跌的導火索。其中的原因只有你深入了解機構的運作才能夠理解。雖然可以用會計辦法做出利潤,但證券業務已經成了許多國企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每年等著這些錢發獎金呢。你必須給我一些現金。以前很好辦啊,控盤拉高為自己掙錢同時做業績,用一級市場的收益作為利潤上交。許多基金不就是這么做的嗎,重倉拉市值,一級市場的收益拿出來分紅。現在沒有一級市場了,到年底上哪里弄現金去啊,手中的股票控盤程度又那么高,沒辦法跳水吧,現在年底弄點現錢回來還真難。所以,管理層要激活這個市場其實很簡單,要么回到以前打新股的年代,要么取消市值配售單個賬戶的上限。雖然這也只是權宜之計,但要比什么降印花稅強百倍。許多人還夸管理層調控有度,從這件事情上看,他們也是上了船還沒找到靠岸的地方。

  接著上面的話題再說幾句。機構所采用的會計方法會極大地影響所操作個股的盤面。為什么這么說呢?每個機構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潤指標,在完成今年的利潤指標的同時,必須為來年的利潤做點儲備。但是有些股票又必須在今年出掉一部分。這樣兌現出來的利潤豈不是讓今年超額,而明年少了儲備了嗎?現實情況是,許多機構采用賣出后不計收益,直接沖減成本的辦法。這樣有的股票成本就被沖得很低,我們有一個股票的成本是0,外人確實很難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市場慣用的技術分析手段根本派不上用場,你覺得好象所有的籌碼都是套牢盤,但賣單還是源源不斷,因為它的成本是0,不明內情的人你能想得到?。之所以現在可以公開的來談論這個問題,是因為去年估計所有的機構都把老本吃光了,這種會計手法也沒有用武之地了。呵呵。

  話題越扯越多,看來以前老師教導的寫文章要先擬提綱是很有必要的。盈利模式,其實是指這個市場的生態環境,大家在這里都是怎么混飯吃的。

  【賭場,主流機構和非主流的盈利模式】

  吳老說這是個賭場,非常對,賭場里進行的是正負和游戲規則。上面說過,冤大頭是國家而不是散戶。但是有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誰?就是這些所謂的私募基金。先看看所謂的私募基金是怎么出現的吧。有這么一些人,做股票掙了錢了,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等等,如果言語冒犯了某些同志,請見諒。于是就開始為別人理財,想用杠桿多掙點,也許資金大了,覺得坐莊很容易,想自己做一把。看看,他們已經開始走入誤區了。在這個賭場里,你要掙錢,就要找到那個輸錢給你的人,這就是盈利模式。

  主流機構的盈利模式很穩定,就是贏國家的錢嘛。原來你跟著這些主流機構挖墻角,掙到了一些錢,你就誤認為是自己厲害,要單干了,做私募了,你的災難開始降臨了。你也要找那個輸錢給你的人,你以為他應該是那些散戶。莊家吃散戶,大家不都是這么說的嗎?呵呵,全國散戶就那么多,資金就那么大,好嘛,突然出現那么多莊家要吃他們,實在是有心無力,喂不飽啊。有些私募還是比較聰明的,繼續跟著挖墻角,0048(中科創)之流。而那些想單干的,以為學到主流機構的操作手法了,吸籌、拉高,很順利,該出貨了,怎么好像不一樣了,出給誰啊?每天只有自己的單子在對敲,散戶呢?散戶在哪里?所以去年滅了那么多私募,不知道他們痛定思痛之后,想明白沒有,如果覺得是市場不好害了你,那下次你還要再被滅。你在開始單干的時候,就決定了你必將滅亡。現在看到許多所謂的私募基金代言人,隔三差五的在那里寫評論,說我們私募的動態如何,準備發動什么行情了,看來還是執迷不悟,還想吃散戶?所以大家注意了,如果你想跟莊,首先要搞明白你在這個食物鏈中的環節,你是愿意做幫兇,一齊挖墻角,還是愿意做人家的食物。為什么有的散戶掙錢,有的虧錢,主要的原因不是水平高低,是他們在這個賭場中不自覺地站到了不同的位置。

  該談談基金了。大家都知道基金黑幕,黑幕的本質是什么?就是基金充當了賭場中冤大頭的角色。這個角色本來是由國家充當的,但是當時封閉基金的性質決定了自身的命運,15、20年的封閉期,圈了錢相當于不用還,市場中的大鱷是不會放過這塊肥肉的。當然基金當時的一些鎖倉行為也做了不少好事,至少客觀上也充當了一起挖墻角的角色。而且每年通過打新股的優勢也分了不少紅。但基金的這點錢和龐大的國家資源比起來還是太渺小,因此他無法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這就決定了他凈值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難再動了。當時我對做基金的朋友開玩笑說,買基金其實很簡單,他從倉位輕到重的過程就是凈值不斷提高的過程,你就挑個倉位輕的,沒什么重倉股的買進去,等他倉位重了后再出來就行了。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一開始的基金明星是“安字系”、“裕字系”,后來是“同字系”,再后來大家倉位都重了,也爆黑幕了,一個叫泰和的哥們因為沒有黑幕倉位特別輕,結果他開始冒出來了,大手筆不斷。解釋一下,我所說的倉位不是一般的什么50\%持倉,是指有沒有重倉股。

  后來發開放式了,這絕對是中國基金業的里程碑,也可以算證券市場的一個小里程碑。因為開放式,基金公司的人開始認真做基金了。現在的開放式基金中存在著中國未來機構投資者的雛形,盡管希望還是很微小,但不能忽視。不知道大家感覺到沒有,基金已經從大家很不屑的一個冤大頭,逐漸轉變為一個誰也無法忽視的角色。這次的反彈,主流板塊大部分是基金在主導,而且他們的理念也得到了不少正在轉型的機構的認同。我記得好像有一次某私募基金代言人撰稿大罵基金的手法耽誤了行情的發展。這已經是什么樣的一種心態,大家可以揣摩一下。在現在的基金公司里,我研究過幾個,有機個在做數據分析,這種專業化也就是我覺得的希望所在。同時基金公司的分化,也在告示我們選擇開放式基金的風險。(甚至一些基金經理如果不看材料,讓他把這個基金的招股書給你講一遍,恐怕都很難,因為許多基金都是糊弄事,研發部弄出一堆名詞,基金經理并不了解他。

【技術分析】

  我對技術分析的看法是,一對我沒用,二如果沉迷其中就成不了大器。

  我不能說技術分析沒用,這樣太托大了,大的道理我也不想說太多,就舉一個例子,說一說技術分析的主流之一形態分析。我剛入行的時候,和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覺得技術分析神奇有效,值得好好學習,而且也樂此不疲,如饑似渴。后來有一次,我們在討論一個股票,從a點要拉到b點,怎么個走法。然后我就在紙上畫了許多可能性。畫著畫著,我覺得無論我怎么畫,最后一筆總要畫到b點,而且看看我畫好的幾幅圖,什么旗型突破,楔型突破,三角整理突破,上升通道,箱形整理突破,或者往下做個雙底再突破,等等,都被我畫出來了。怎么都是教科書上的經典圖形啊?至此我明白一個道理,形態分析里的各種形態都沒錯,凡是上漲的股票都會走出其中一種形態來。但是哪個是本?哪個是標呢?不是因為走出這樣的形態才使股價從a點到b點,而是因為股價必然會從a點到b點,然后其運動軌跡出現經典形態。形態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而想通過形態分析,得出股價會從a點到b點,邏輯上就是錯誤的。實際上效果也不好。效果好的時候是因為你正好碰上了。其實很多評價技術分析的文章都談過這個問題,我只不過是說一個實際的例子,現身說法。形態分析是如此,那波浪理論呢,太高深了,不敢評論。

  其實我想告訴一些年輕朋友的是,如果你把投資當作一項事業,那沉迷于技術分析是成不了大器的。經過嚴格的技術分析訓練,我相信你會變得敏感,對細節把握很好,但無論你怎么去縮小k線,或者換成周線、月線、年線,你都無法跳出其中的起起伏伏,以更大的氣魄和眼光去看市場。你對技術分析運用的越純熟,你對投資的認識越接近自身的局限,你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匠”,但成不了“師”。這說的還是好的情況,糟糕的情況就是你浸淫幾年后,腦袋里越來越迷糊,最終被市場淘汰,你最后發出的感嘆是,我不適合做股票。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博覽群書,提高自己的修養,什么書都看,一天看2本,看了就扔,用最宏觀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對,是看宇宙,這樣你就能開始真正的投資。

  【止損】

  近幾年散戶受到的專業化教育中,最深入人心的我覺得是兩個字,“止損”。這兩個字被不斷強調,重要性日益提高,最后儼然成了投資中頭等重要的大事。有一次我面試一個學生,他說,只要做好止損,做股票掙錢很容易,我虧了10次都止損了,一次掙個夠。我覺得他中毒太深。我不否認止損的重要性,但要時刻牢記,止損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如果你買一個股票,讓你心安的是,大不了我止損,那你最好不要動,你這是給人送錢去了。

  還是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給幾個交易員每人500萬的額度,讓他們自己做做看。后來都虧了。我看了看他們買的股票,不應該虧損啊。原因是他們都在波動中止損了。問他們為什么止損,他們說心里沒底,對這個股票又不了解,單純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破位就應該止損。所以,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是止損,是選一個好股票。要在深入了解這個股票的基礎上再來談風險控制,談止損。否則你會越止越瘦。大家很奇怪,覺得我后面寫的和前面寫的風格好像不一樣,有點投資的味道了。在一個賭場里談這些干么?

  【市場的本質】

  回到這個市場。這個市場為什么會成為賭場?這方面的論述太多了,該說的大多也說到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市場最大的問題是股權分割,3/4的股權不流通。這樣的造成的結果是,大股東不關心流通市值,這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比爾蓋茨會拼命的蹂躪公司刮錢嗎?不會,因為他世界首富的地位和微軟的股價息息相關。所有市場化的措施都應該建立在全流通的基礎上,否則南轅北轍。這些問題大家都看到了。但為什么遲遲無法解決呢?2002年初曾經出臺了全流通的征求意見稿,結果市場以暴跌來回答,這個方案收回去了。可是流通股東們,你們可知道,這是唯一可能有利于流通股東的一個全流通方案,現在提的許多全流通方案要么不切實際,要么都是那個方案的翻版。但是機會已經被市場自己放棄了。博弈論里有一個著名的“囚徒困境”,現在的管理層和市場就是一對囚徒,博弈的結果就是那個效果最差的均衡。流通股東很難再有什么補償了,國有股正在流到各個利益集團手里。2001年6月開始暴跌不久,2100點左右,5個號稱經濟學家的跳出來炮轟吳敬鏈,市場反彈了一下。后來市場跌去近千點,你還看見過他們這么大的仗勢嗎?沒有。為什么?利益使然。當時情況太緊急,好多人都來不及出,于是會氣急敗壞地說“如果讓吳敬鏈得逞,將是中國股市的災難”,其實是某些人荷包的災難。據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所有的輿論都是為利益集團服務的。不知你看到沒有,現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利益集團的力量正在改變。許多資金撤出流通股市場,大肆收購法人股和國家股。過不了多久,你會發現所有的輿論開始一邊倒地告訴你全流通是多么有必要?(這倒是真的),流通股東不該有補償,應該立刻全流通等等。這一天快要到來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熱切盼望全流通到來。波浪理論我雖然不精通,但我覺得它用來解釋問題是個很好的工具。我這么認為,一個完整的波浪形態都可以看作更大一個波浪形態的1浪和2浪。所以我很簡單的數中國市場的浪型。2001年6月以前都算1浪,這個時期中國股市創立,發展,確立了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之后是2浪,這個時期股市問題暴露,人們開始痛思制度改革的必要。然后就是中國股市的大3浪。20年經濟高速增長是基礎,更重要的是,這時候全流通實施了,股市恢復了本來的面目,不再是個賭場,可以反映經濟的面貌。

  證券市場的本質是什么?股票的本質是什么?股價為什么必然會從a點到b點?在股價出現波動的時候你憑什么去決定是否止損?在追漲殺跌中,很多人已經不愿意承認,【買股票就是投資企業,股票的價值就是企業的價值】這條簡單的道理會有那么多的爭議,只能說是人性使然。長期穩定盈利的基礎必定是企業價值的增長。尋找好的股票就是尋找好的企業。這樣簡單的道理不需要再有更多的論述。

  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信念,其次是在此信念下的策略,然后才是更具體的東西。比如你首先是有中國股市大調整不可避免的信念,才會有做反彈市的策略;你首先是有投資股票就是投資企業的信念,才會有不斷逢低吸納優質企業,長期持股的策略。而信念如何而來,如何而堅定\?你是否認為它會來自于你對一些技術指 ... (本貼內容超過30000字符,超出部分已經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