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鍵
http://www.w3.org/Amaya/User/doc/ShortCuts-MacOSX.html
OS X 使用技巧
05 August 2013 更多 0
用 OS X 有些天了,總結(jié)一些小技巧,以備忘。
快捷鍵設(shè)置
1. 更改修飾鍵
由于我主要使用筆記本上自帶的 PS2 鍵盤,加之比較習(xí)慣 Windows 和 Linux 的操作習(xí)慣。故在“系統(tǒng)偏好設(shè)置” -> “鍵盤” -> “修飾鍵”中做如下修改:
control => command (對應(yīng) PS2 和 USB 鍵盤上 Ctrl 鍵)
option => control (對應(yīng) PS2 鍵盤上 Win 徽標鍵,USB 鍵盤上 Alt 鍵)
command => option (對應(yīng) PS2 鍵盤上 Alt 鍵,USB 鍵盤上 Win 徽標鍵)
2. 更改 Home 鍵和 End 鍵
習(xí)慣了按 Home 和 End 鍵跳到行首和行尾,轉(zhuǎn)到 OS X 很不習(xí)慣,果斷改之。首先,運行 KeyFixer,將會在 ~/Library/KeyBindings 下生成 DefaultKeyBinding.dict 文件,這樣在多數(shù)應(yīng)用程序中就可以按 Home 和 End 鍵跳到行首和行尾啦,但是 Firefox 不行(吐槽一下,F(xiàn)irefox 很多地方與 OS X 的融合不是很好,比如網(wǎng)頁中右鍵沒有“在字典中查找”,還有打開快播時頂欄和 Dock 消失等等,而 Chrome 沒有這些問題)。然后,參照 ANSI 控制碼 一文修改終端 Home 和 End 鍵的行為。這樣一來用起來就順手多了。
3. 設(shè)置應(yīng)用程序快捷鍵
OS X 下設(shè)置應(yīng)用程序快捷鍵只需在“系統(tǒng)偏好設(shè)置” -> “鍵盤” -> “鍵盤快捷鍵”中修改就行了,基本上所有應(yīng)用程序快捷鍵都可以設(shè)置,實在是太方便了! 比如讓 Chrome 按 F5 刷新,只需選擇應(yīng)用程序為 Google Chrome,設(shè)置菜單標題為 “重新加載此頁”,鍵盤快捷鍵為 F5 就可以了。
Sublime Text 設(shè)置
提到 OS X 下 Markdown 編輯器,一般都會想到 Mou,可是 Mou 對 Fenced Code Block 支持不是很好,而且不能識別 YAML Front Matter。后來在搜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牛X的在線 Markdown 編輯器 —— StackEdit,支持眾多的 Markdown 擴展語法,支持實時預(yù)覽、保存到本地、同步到 Google Drive 和 Dropbox、發(fā)布到 Github 等,而且以 Chrome 應(yīng)用形式安裝以后可以離線編輯,缺點是同樣不能識別 YAML Front Matter。最后我還是決定使用 Sublime Text,配合自定義的語法高亮。
對于 Sublime Text,不得不提到的是 OS X 下很多默認設(shè)置都不合理,所以需要在 Settings - User 中按如下設(shè)置:
"open_files_in_new_window": false,
"close_windows_when_empty": false,
"find_selected_text": true
至于各項什么意思,看名字便知。
一些好用的 App
1. XtraFinder
對我來說,基本必不可少,它有如下功能:
標簽頁瀏覽
Cmd + X 剪切,Del 刪除
打開終端,顯示隱藏文件,以 Root 身份啟動
右鍵新建文件
還有很多,不記得了
還有一款 TotalFinder 貌似功能差不多,沒用過。
2. BetterZip
這個用的人應(yīng)該不少,支持瀏覽壓縮包文件,用起來和 Windows 下的 7Zip、WinRAR 差不多。不得不說,OS X 默認的歸檔管理器實在太坑爹了,雙擊自動解壓,很多時候其實只需要查看壓縮包中的部分文件,卻不得不將其全部解壓。
3. QuickSilver / Alfred
通過鍵盤快捷操作,很強大。覺得用 Spotlight 就夠了,所以沒有去折騰。
其他使用技巧
暫時就寫這么多了,還有一些其他的使用技巧,比如
使用 DictUnifier 轉(zhuǎn)換星際譯王詞典并自動添加到 Mac 自帶字典程序。
利用 Automator 創(chuàng)建服務(wù)使得像圖像縮放旋轉(zhuǎn),轉(zhuǎn)換圖像格式,給視頻下載字幕(參考這里)等常用操作都可以在 Finder 中右鍵完成。
創(chuàng)建并使用內(nèi)存盤,加快系統(tǒng)運行速度(參考這里)。
本作品由 liberize 創(chuàng)作,采用 CC BY-NC-SA 3.0 許可協(xié)議 進行許可。
~~~~~~~~~~~~~~~~~~~~~~~~~~~~~~~~~~~
也說 Mac 的不好
Posted on 2014年6月1日
年后在新團隊弄到 MacBook Pro w/ retina 一臺, 開始了從 Windows 陣營投奔 OS X 的路程, 到現(xiàn)在用了也有三個多月了, 也說下 Mac (包括 OS X, rMBP 等) 的一些奇葩問題和解決方案
字體渲染
我沒用 Mac 前就老看到不同的地方有各種果粉吹 Mac 下的字體渲染, 比如 Windows 的 TureType 會導(dǎo)致缺筆畫啦, 微軟雅黑其實是破壞了字的邏輯結(jié)構(gòu)啦, 但是曾經(jīng)借到一臺 MacBook Pro 怎么看這字都很糊啊, 換字體也一樣, 難道是睡眠不足導(dǎo)致視線模糊?
今年拿到 retina 屏的新本, 頓時覺得世界美好了好多, 插上外接顯示器, 果然字又糊的一塌糊涂. 這時才明白, 蘋果的字形確實如果粉說的是尊重字的本身, 但是這只有普通分辨率下的大號字體或高分屏下才能看的出來, 普分下字糊成那樣果粉們你們都眼瞎了么
Windows 那套渲染技術(shù)和微軟雅黑等字體是為液晶顯示器專門優(yōu)化過的, 保證在普通分辨率下也能做到筆畫清楚, 不知道果粉們的優(yōu)越感是不是建立在那個年代微軟還沒出雅黑以及 Mac 渲染技術(shù)在 CRT 顯示器下可能確實更好的基礎(chǔ)上. 沒接過 CRT 顯示器也沒再回到以前的 Windows 系統(tǒng), 反正現(xiàn)在用外接的 U2312 或 U2412, 從 Mac 切到 Win 下, 都覺得字體銳利清晰了好多
解決辦法: 無解, 只能換 4K 顯示器看看在能到 retina 級別的分辨率下的表現(xiàn)吧, 不過這樣的話 4K 顯示器也還是只能放 2K 顯示器能容納的內(nèi)容了
MBP 筆記本鍵盤缺物理按鍵
這里指的是 delete (非 backspace), PageUp/Down, Home/End, PrintScreen 等, 用組合鍵可以實現(xiàn)但是真的很麻煩.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都學(xué)這個, 真是好的不學(xué)壞的學(xué)挺快
解決辦法: 用各種組合按鍵, 或外接鍵盤來實現(xiàn)
Fn+Backspace: Delete (Mac 鍵盤上 Backspace 處印的是 delete, 但邏輯是 Bs)
Fn+Up: PageUp
Fn+Down: PageDown
Fn+Left: Home
Fn+Right: End
Cmd+Shift+3: 截全屏并保存截圖文件到桌面, 如果有多個顯示器則每個顯示器一張圖
Cmd+Shift+4: 截屏幕上選定區(qū)域并保存截圖文件到桌面
關(guān)于截圖, 如果同時按下 Ctrl 鍵, 則不保存到桌面只保存到剪貼板, 可以在其他地方粘出來. 不過實測 Cmd+Ctrl+Shift+3 保存到剪貼板的只有筆記本上的主屏, 外接屏沒有, Windows 下 PrintScreen 多屏的話會默認成拼接的大圖
另外 Windows 有 Alt+PrintScreen 截當(dāng)前活動窗口圖的快捷鍵, Mac 下我沒找到原生的快捷鍵, 用 Cmd+Shift+4 的方式還要自己小心拖動, 而且一松手就截出去了, 沒有調(diào)整空間. 所以不是截全屏的話我一般還是用 QQ 等自帶的截圖工具, 會識別活動窗口自動適應(yīng)大小, 選完框還能拖動調(diào)整大小, 能加框加箭頭等標注
奇怪的 Home/End 鍵邏輯
外接鍵盤下 Home/End 鍵邏輯和 PC 的不一樣, 我想的是移動到行首或行尾, Mac 默認的邏輯是移動到可編輯區(qū)域的開頭和結(jié)尾 (比如一個大文本框, 是移動到最開始和最末尾, 而非當(dāng)前行的開始和結(jié)尾). 一般用到這個是我寫東西的時候要從當(dāng)前光標選到行首或行尾, 就算用觸摸板連續(xù)單擊選詞或整行這個效果很贊, 但依然不是我要的效果
解決方法: 自己重新做鍵映射, 我參考的 http://mwholt.blogspot.com/2012/09/fix-home-and-end-keys-on-mac-os-x.html 這篇文章, 摘錄主要部分如下
編輯 ~/Library/KeyBindings/DefaultKeyBinding.dict 這個文件 (如果沒有就新建一個, 如果目錄都沒有就連目錄也新建), 添加如下代碼 (我只選了這幾個我要的), 保存后重啟
{
/* Remap Home / End to be correct :-) */
"\UF729" = "moveToBeginningOfLine:"; /* Home */
"\UF72B" = "moveToEndOfLine:"; /* End */
"$\UF729" = "moveToBeginningOfLineAndModifySelection:"; /* Shift + Home */
"$\UF72B" = "moveToEndOfLineAndModifySelection:"; /* Shift + End */
}
過于霸道的全局快捷鍵
比如 F11, F12 這種正常碼農(nóng)多半會配成 Vim 或 Screen/Tmux 快捷鍵的功能鍵, 居然都有系統(tǒng)默認全局快捷鍵映射上去, 一開始還以為我在 Mac 下配置文件工作不正常, 怎么就識別不出來 F11 和 F12 呢
解決辦法: 改掉就是了. 在 系統(tǒng)偏好設(shè)置 的 鍵盤 里, 把 快捷鍵 標簽頁里的所有設(shè)置都瀏覽一遍, 覺得有用但是不會的去學(xué)一下, 覺得有用但是想改按鍵的自己改下 (比如可以把截全屏保存到剪貼板的快捷鍵改成 PrintScreen, 也就是 F13), 覺得沒用且會影響自己的關(guān)掉 (比如 F11 顯示桌面, F12 顯示 Dashboard), 其他沒用的留著也行 (比如 F14/F15 調(diào)屏幕亮度, 實際這兩個鍵是 PC 鍵盤上的 ScrollLock 和 PauseBreak)
缺失的全局快捷鍵
習(xí)慣了 Win+L 鎖屏結(jié)果在 Mac 上沒找到
從 Win7 開始習(xí)慣了按 Win+Left/Right 來對窗口分屏, 結(jié)果 Mac 也沒有相關(guān)實現(xiàn), 搜的時候還看到知乎上有腦殘果粉說為什么要分屏啊, 蘋果使用的多桌面模式是多么優(yōu)雅一定是你不會用而且要真的好蘋果為什么這么多年還不跟進呢, 我去你二大爺?shù)闹跄X殘果粉, 你到底用了多久的 Mac 啊, 你試過外接一個超過 1440 分辨率寬的顯示器么, 你試過碼農(nóng)至少要三個窗口才能好好干活么 (一個放搜索結(jié)果或參考資料用于抄, 一個是自己寫的, 還有一個是運行和看結(jié)果的), 這樣把外接顯示器左右對半各放一個窗口連抄帶寫, 筆記本原生屏幕放運行環(huán)境和查看結(jié)果的瀏覽器才最好吧
找類似 Win+Left/Right 把窗口調(diào)整成占據(jù)屏幕一半的第三方軟件, 多倒是很多, 不過要么收費 (我都沒去找破解嘗試), 要么在有外接顯示器的情況下工作不正常
解決辦法: 鎖屏的快捷鍵上一篇博文 Mac 鎖屏的各種方法已經(jīng)搞定了, 一句話解決就是 Ctrl+Shift+Power
分屏的軟件最后通過 Spectacle 很好達到我要的效果, 下載地址在 http://spectacleapp.com/, 作者官方開源在 https://github.com/eczarny/spectacle
軟件清理
OS X 那種把單個應(yīng)用都打包到一個 .app 里的設(shè)定在安裝和卸載時確實很方便, 但也有一些奇葩殘留, 比如右鍵菜單里的打開方式經(jīng)常會有重復(fù)的, 比如刪除個 Office 太麻煩了以至于我徹底斷了去裝個盜版的念頭 (微軟官方的刪除 Office 流程: http://support.microsoft.com/kb/2398768/zh-cn)
解決辦法: 能不亂裝的就別亂裝吧, Mac 上我還不想用類似 360 或騰訊電腦管家之類的東西去清理順帶被這些流氓不知道在電腦上干了什么. 至于右鍵菜單里打開方式有重復(fù), 隔斷時間清理一下, 參考自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99306, 摘錄如下
終端下執(zhí)行如下命令, 然后重啟 Finder (Ctrl+Opt 點 Finder 圖標)
/System/Library/Frameworks/CoreServices.framework/Frameworks/LaunchServices.framework/Support/lsregister -kill -r -domain local\ -domain system -domain user
漏電
新 MBP 拿回來時手放筆記本上各種酥麻, 尤其是靠近電源接口那個地方, 當(dāng)時心里就罵都漏成這樣了這接口還好意思叫 MagSafe?
試過把電源適配器插頭換成延長線的三腳插頭, 無效, 試過在不同的地方用避免電壓波動過大或接地不好的情況, 無效. 搜解決方案, 答案除了前面兩個我試過的方法, 就是勸還是默默忍受好了, 當(dāng)然也不排除我這樣的果黑反諷 "這是蘋果為了讓用戶保持清醒故意弄的" 或 "這么高大上的按摩你們居然還嫌棄"
解決辦法: 無解. 不過我用了幾個月后好像幾乎沒漏電了, 還是一樣的在家和在辦公室用, 不知道跟我把線卷來卷去卷多了有關(guān)
一些個人推薦的好東西
X-mirage
將 Mac 當(dāng)作一個 AirPlay 的 Server, 有時候想把手機上的內(nèi)容播放到大屏幕上這貨就有用了 (最近看舌尖上的中國我就是先在手機愛奇藝上離線, 然后投到顯示器上看, 一是沒廣告, 二是屏幕大看著才爽吧), 或者要給人演示手機上的功能或錄像, 在手機上操作太蛋疼, 還是投到大顯示器或投影儀上看才好
搜類似解決方案之前很多建議都是 AirServer, 但是這貨要錢, 我又想矜持點不用盜版, 試過免費實現(xiàn)又各種不靠譜, 然后才發(fā)現(xiàn) X-mirage 這貨也挺好用, 官網(wǎng)是 http://www.x-mirage.com/index.html. 在 stacksocial 上偶爾有限免, 我是上次限免直接免費弄到的, 最近又有, 還有三天結(jié)束, 欲購從速: https://stacksocial.com/sales/the-mac-freebie-bundle-3-0
Alfred
據(jù)說一定要用帶 Powerpack 的 2.x 才爽, 不過自己找破解試了下對 Powerpack 好像也沒太大需求, 就還是用的免費版. 此等神器的各種教程網(wǎng)上一搜一大把, 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看到不少地方有組織幾個人一起團 family license 省點錢, 但實際上非 family 成員使用 family license 還是違反協(xié)議的, 只是大家覺得自己付錢了相對心安理得一點吧
Chrome 的豆瓣電臺應(yīng)用
懶得再開個瀏覽器窗口, 用的也很方便, 安裝地址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E8%B1%86%E7%93%A3%E7%94%B5%E5%8F%B0/pildlfoeifnhlckepgfiphlnaphcfhf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