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載MySQL的安裝文件
安裝MySQL需要下面兩個文件:
MySQL-server-4.0.16-0.i386.rpm
MySQL-client-4.0.16-0.i386.rpm
如果再RedHat下安裝Mysql則可能在安裝的時候提示找不到包,則還需要下載share包才可以,下載好以后輸入命令開始安裝:
本人是將所有的rpm包放到/tmp/mysql目錄下,然后執行:
rpm -ivh *.rpm
系統自動提示安裝,直至安裝結束。
2、檢測安裝是否成功:
# netstat -nat
檢測MySQL的默認端口3306是否再監聽狀態中,如果再監聽狀態中則說明安裝成功 。
3、配置管理員密碼
MySQL安裝結束后,管理員密碼默認為空,為了安全起見要設置管理員密碼,采用如下命令即可:
#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123456
給root用戶設置密碼123456
4、檢測設置是否生效
#MySQL -u root -p
看是否提示輸入密碼,輸入123456后如果出現MySQL提示符,說明MySQL安裝成功。
5、MySQL的幾個重要目錄
MySQL安裝完成后不象SQL Server默認安裝在一個目錄,它的數據庫文件、配置文件和命令文件分別在不同的目錄。
下面就介紹一下這幾個目錄。
1、數據庫目錄
/var/lib/mysql/
2、配置文件
/usr/share/mysql(mysql.server命令及配置文件)
3、相關命令
/usr/bin(mysqladmin mysqldump等命令)
4、啟動腳本
/etc/rc.d/init.d/(啟動腳本文件mysql的目錄)
6. 啟動和停止MySQL
1、啟動
MySQL安裝完成后啟動文件mysql在/etc/init.d目錄下,在需要啟動時運行下面命令即可。
# /etc/init.d/mysql start
好像使用service mysql start也可以
2、停止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3、自動啟動
1)察看mysql是否在自動啟動列表中
# /sbin/chkconfig –list
2)把MySQL添加到你系統的啟動服務組里面去
# /sbin/chkconfig – add mysql
3)把MySQL從啟動服務組里面刪除。
# /sbin/chkconfig – del mysql
7、更改MySQL目錄
MySQL默認的數據文件存儲目錄為/var/lib/mysql。假如要把目錄移到/home/data下需要進行下面幾步:
1)home目錄下建立data目錄
cd /home
mkdir data
2)把MySQL服務進程停掉:
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3)把/var/lib/mysql整個目錄移到/home/data
mv /var/lib/mysql /home/data/
這樣就把MySQL的數據文件移動到了/home/data/mysql下
4)找到my.cnf配置文件
如果/etc/目錄下沒有my.cnf配置文件,請到/usr/share/mysql/下找到*.cnf文件,拷貝其中一個到/etc/并改名為my.cnf)中。命令如下:
# cp /usr/share/mysql/my-medium.cnf /etc/my.cnf
5)編輯MySQL的配置文件/etc/my.cnf
為保證MySQL能夠正常工作,需要指明mysql.sock文件的產生位置。 修改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一行中等號右邊的值為:/home/mysql/mysql.sock 。操作如下:
vi my.cnf (用vi工具編輯my.cnf文件,找到下列數據修改之)
# The MySQL server
[mysqld]
port = 3306
#socket = /var/lib/mysql/mysql.sock(原內容,為了更穩妥用“#”注釋此行)
socket = /home/data/mysql/mysql.sock (加上此行)
6)修改MySQL啟動腳本/etc/rc.d/init.d/mysql
最后,需要修改MySQL啟動腳本/etc/rc.d/init.d/mysql,把其中datadir=/var/lib/mysql一行中,等號右邊的路徑改成你現在的實際存放路徑:home/data/mysql。
# vi /etc/rc.d/init.d/mysql
#datadir=/var/lib/mysql (注釋此行)
datadir=/home/data/mysql (加上此行)
7)重新啟動MySQL服務
/etc/rc.d/init.d/mysql start
或用reboot命令重啟Linux
如果工作正常移動就成功了,否則對照前面的7步再檢查一下。
8、增加MySQL用戶
格式:grant select on 數據庫.* to 用戶名@登錄主機 identified by "密碼"
例1、增加一個用戶user_1密碼為123,讓他可以在任何主機上登錄,并對所有數據庫有查詢、插入、修改、刪除的權限。首先用以root用戶連入MySQL,然后鍵入以下命令:
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 to user_1@"%" Identified by "123";
例1增加的用戶是十分危險的,如果知道了user_1的密碼,那么他就可以在網上的任何一臺電腦上登錄你的MySQL數據庫并對你的數據為所欲為了,解決辦法見例2。
例2、增加一個用戶user_2密碼為123,讓此用戶只可以在localhost上登錄,并可以對數據庫aaa進行查詢、插入、修改、刪除的操作(localhost指本地主機,即MySQL數據庫所在的那臺主機),這樣用戶即使用知道user_2的密碼,他也無法從網上直接訪問數據庫,只能通過MYSQL主機來操作aaa庫。
mysql>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aaa.* to user_2@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
用新增的用戶如果登錄不了MySQL,在登錄時用如下命令:
mysql -u user_1 -p -h 192.168.113.50 (-h后跟的是要登錄主機的ip地址)
9、備份與恢復
1)備份
例如:將上例創建的aaa庫備份到文件back_aaa中
# cd /home/data/mysql (進入到庫目錄,本例庫已由val/lib/mysql轉到/home/data/mysql)
# mysqldump -u root -p --opt aaa > back_aaa
2)恢復
# mysql -u root -p ccc < back_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