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江蘇520

    江蘇520

    常用鏈接

    統計

    最新評論

    2009年5月27日 #

    字符,字節和編碼三者的關系

    1. 編碼問題的由來,相關概念的理解
    1.1 字符與編碼的發展
    從計算機對多國語言的支持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系統內碼 說明 系統
    階段一 ASCII 計算機剛開始只支持英語,其它語言不能夠在計算機上存儲和顯示。 英文 DOS
    階段二 ANSI編碼
    (本地化) 為使計算機支持更多語言,通常使用 0x80~0xFF 范圍的 2 個字節來表示 1 個字符。比如:漢字 '中' 在中文操作系統中,使用 [0xD6,0xD0] 這兩個字節存儲。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不同的標準,由此產生了 GB2312, BIG5, JIS 等各自的編碼標準。這些使用 2 個字節來代表一個字符的各種漢字延伸編碼方式,稱為 ANSI 編碼。在簡體中文系統下,ANSI 編碼代表 GB2312 編碼,在日文操作系統下,ANSI 編碼代表 JIS 編碼。

    不同 ANSI 編碼之間互不兼容,當信息在國際間交流時,無法將屬于兩種語言的文字,存儲在同一段 ANSI 編碼的文本中。 中文 DOS,中文 Windows 95/98,日文 Windows 95/98
    階段三 UNICODE
    (國際化) 為了使國際間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國際組織制定了 UNICODE 字符集,為各種語言中的每一個字符設定了統一并且唯一的數字編號,以滿足跨語言、跨平臺進行文本轉換、處理的要求。 Windows NT/2000/XP,Linux,Java

    字符串在內存中的存放方法:

    在 ASCII 階段,單字節字符串使用一個字節存放一個字符(SBCS)。比如,"Bob123" 在內存中為:

    42 6F 62 31 32 33 00
          
    B o b 1 2 3 \0

    在使用 ANSI 編碼支持多種語言階段,每個字符使用一個字節或多個字節來表示(MBCS),因此,這種方式存放的字符也被稱作多字節字符。比如,"中文123" 在中文 Windows 95 內存中為7個字節,每個漢字占2個字節,每個英文和數字字符占1個字節:

    D6 D0 CE C4 31 32 33 00
         
    中 文 1 2 3 \0

    在 UNICODE 被采用之后,計算機存放字符串時,改為存放每個字符在 UNICODE 字符集中的序號。目前計算機一般使用 2 個字節(16 位)來存放一個序號(DBCS),因此,這種方式存放的字符也被稱作寬字節字符。比如,字符串 "中文123" 在 Windows 2000 下,內存中實際存放的是 5 個序號:

    2D 4E 87 65 31 00 32 00 33 00 00 00      ← 在 x86 CPU 中,低字節在前
          
    中 文 1 2 3 \0  

    一共占 10 個字節。

     
     回頁首
     
     
     

    1.2 字符,字節,字符串
    理解編碼的關鍵,是要把字符的概念和字節的概念理解準確。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我們在此做一下區分:

      概念描述 舉例
    字符 人們使用的記號,抽象意義上的一個符號。 '1', '中', 'a', '$', '¥', ……
    字節 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單元,一個8位的二進制數,是一個很具體的存儲空間。 0x01, 0x45, 0xFA, ……
    ANSI
    字符串 在內存中,如果“字符”是以 ANSI 編碼形式存在的,一個字符可能使用一個字節或多個字節來表示,那么我們稱這種字符串為 ANSI 字符串或者多字節字符串。 "中文123"
    (占7字節)
    UNICODE
    字符串 在內存中,如果“字符”是以在 UNICODE 中的序號存在的,那么我們稱這種字符串為 UNICODE 字符串或者寬字節字符串。 L"中文123"
    (占10字節)

    由于不同 ANSI 編碼所規定的標準是不相同的,因此,對于一個給定的多字節字符串,我們必須知道它采用的是哪一種編碼規則,才能夠知道它包含了哪些“字符”。而對于 UNICODE 字符串來說,不管在什么環境下,它所代表的“字符”內容總是不變的。

     
     回頁首
     
     
     

    1.3 字符集與編碼
    各個國家和地區所制定的不同 ANSI 編碼標準中,都只規定了各自語言所需的“字符”。比如:漢字標準(GB2312)中沒有規定韓國語字符怎樣存儲。這些 ANSI 編碼標準所規定的內容包含兩層含義:

    使用哪些字符。也就是說哪些漢字,字母和符號會被收入標準中。所包含“字符”的集合就叫做“字符集”。
    規定每個“字符”分別用一個字節還是多個字節存儲,用哪些字節來存儲,這個規定就叫做“編碼”。
    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制定編碼標準的時候,“字符的集合”和“編碼”一般都是同時制定的。因此,平常我們所說的“字符集”,比如:GB2312, GBK, JIS 等,除了有“字符的集合”這層含義外,同時也包含了“編碼”的含義。

    “UNICODE 字符集”包含了各種語言中使用到的所有“字符”。用來給 UNICODE 字符集編碼的標準有很多種,比如:UTF-8, UTF-7, UTF-16, UnicodeLittle, UnicodeBig 等。

      

    1.4 常用的編碼簡介
    簡單介紹一下常用的編碼規則,為后邊的章節做一個準備。在這里,我們根據編碼規則的特點,把所有的編碼分成三類:

    分類 編碼標準 說明
    單字節字符編碼 ISO-8859-1 最簡單的編碼規則,每一個字節直接作為一個 UNICODE 字符。比如,[0xD6, 0xD0] 這兩個字節,通過 iso-8859-1 轉化為字符串時,將直接得到 [0x00D6, 0x00D0] 兩個 UNICODE 字符,即 "ÖÐ"。

    反之,將 UNICODE 字符串通過 iso-8859-1 轉化為字節串時,只能正常轉化 0~255 范圍的字符。
    ANSI 編碼 GB2312,
    BIG5,
    Shift_JIS,
    ISO-8859-2 …… 把 UNICODE 字符串通過 ANSI 編碼轉化為“字節串”時,根據各自編碼的規定,一個 UNICODE 字符可能轉化成一個字節或多個字節。

    反之,將字節串轉化成字符串時,也可能多個字節轉化成一個字符。比如,[0xD6, 0xD0] 這兩個字節,通過 GB2312 轉化為字符串時,將得到 [0x4E2D] 一個字符,即 '中' 字。

    “ANSI 編碼”的特點:
    1. 這些“ANSI 編碼標準”都只能處理各自語言范圍之內的 UNICODE 字符。
    2. “UNICODE 字符”與“轉換出來的字節”之間的關系是人為規定的。
    UNICODE 編碼 UTF-8,
    UTF-16, UnicodeBig …… 與“ANSI 編碼”類似的,把字符串通過 UNICODE 編碼轉化成“字節串”時,一個 UNICODE 字符可能轉化成一個字節或多個字節。

    與“ANSI 編碼”不同的是:
    1. 這些“UNICODE 編碼”能夠處理所有的 UNICODE 字符。
    2. “UNICODE 字符”與“轉換出來的字節”之間是可以通過計算得到的。

    我們實際上沒有必要去深究每一種編碼具體把某一個字符編碼成了哪幾個字節,我們只需要知道“編碼”的概念就是把“字符”轉化成“字節”就可以了。對于“UNICODE 編碼”,由于它們是可以通過計算得到的,因此,在特殊的場合,我們可以去了解某一種“UNICODE 編碼”是怎樣的規則。

     

    2. 字符與編碼在程序中的實現
    2.1 程序中的字符與字節
    在 C++ 和 Java 中,用來代表“字符”和“字節”的數據類型,以及進行編碼的方法:

    類型或操作 C++ Java
    字符 wchar_t char
    字節 char byte
    ANSI 字符串 char[] byte[]
    UNICODE 字符串 wchar_t[] String
    字節串→字符串 mbstowcs(), MultiByteToWideChar()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encoding")
    字符串→字節串 wcstombs(), WideCharToMultiByte() bytes = string.getBytes("encoding")

    以上需要注意幾點:

    Java 中的 char 代表一個“UNICODE 字符(寬字節字符)”,而 C++ 中的 char 代表一個字節。
    MultiByteToWideChar() 和 WideCharToMultiByte() 是 Windows API 函數。 

      

    2.2 C++ 中相關實現方法
    聲明一段字符串常量:

    // ANSI 字符串,內容長度 7 字節
    char     sz[20] = "中文123";

    // UNICODE 字符串,內容長度 5 個 wchar_t(10 字節)
    wchar_t wsz[20] = L"\x4E2D\x6587\x0031\x0032\x0033";

    UNICODE 字符串的 I/O 操作,字符與字節的轉換操作:

    // 運行時設定當前 ANSI 編碼,VC 格式
    setlocale(LC_ALL, ".936");

    // GCC 中格式
    setlocale(LC_ALL, "zh_CN.GBK");

    // Visual C++ 中使用小寫 %s,按照 setlocale 指定編碼輸出到文件
    // GCC 中使用大寫 %S
    fwprintf(fp, L"%s\n", wsz);

    // 把 UNICODE 字符串按照 setlocale 指定的編碼轉換成字節
    wcstombs(sz, wsz, 20);
    // 把字節串按照 setlocale 指定的編碼轉換成 UNICODE 字符串
    mbstowcs(wsz, sz, 20);

    在 Visual C++ 中,UNICODE 字符串常量有更簡單的表示方法。如果源程序的編碼與當前默認 ANSI 編碼不符,則需要使用 #pragma setlocale,告訴編譯器源程序使用的編碼:

    // 如果源程序的編碼與當前默認 ANSI 編碼不一致,
    // 則需要此行,編譯時用來指明當前源程序使用的編碼
    #pragma setlocale(".936")

    // UNICODE 字符串常量,內容長度 10 字節
    wchar_t wsz[20] = L"中文123";

    以上需要注意 #pragma setlocale 與 setlocale(LC_ALL, "") 的作用是不同的,#pragma setlocale 在編譯時起作用,setlocale() 在運行時起作用。

     
      

    2.3 Java 中相關實現方法
    字符串類 String 中的內容是 UNICODE 字符串:

    // Java 代碼,直接寫中文
    String string = "中文123";//come from http://www.bt285.cn  http://www.5a520.cn

    // 得到長度為 5,因為是 5 個字符
    System.out.println(string.length());

    字符串 I/O 操作,字符與字節轉換操作。在 Java 包 java.io.* 中,以“Stream”結尾的類一般是用來操作“字節串”的類,以“Reader”,“Writer”結尾的類一般是用來操作“字符串”的類。

    // 字符串與字節串間相互轉化

    // 按照 GB2312 得到字節(得到多字節字符串)
    byte [] bytes = string.getBytes("GB2312");

    // 從字節按照 GB2312 得到 UNICODE 字符串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GB2312");

    // 要將 String 按照某種編碼寫入文本文件,有兩種方法:

    // 第一種辦法:用 Stream 類寫入已經按照指定編碼轉化好的字節串
    OutputStream os = new FileOutputStream("1.txt");
    os.write(bytes);
    os.close();

    // 第二種辦法:構造指定編碼的 Writer 來寫入字符串
    Writer ow = new OutputStreamWriter(new FileOutputStream("2.txt"), "GB2312");
    ow.write(string);
    ow.close();

    /* 最后得到的 1.txt 和 2.txt 都是 7 個字節 */

    如果 java 的源程序編碼與當前默認 ANSI 編碼不符,則在編譯的時候,需要指明一下源程序的編碼。比如:

    E:\>javac -encoding BIG5 Hello.java

    以上需要注意區分源程序的編碼與 I/O 操作的編碼,前者是在編譯時起作用,后者是在運行時起作用。

     

     

    3. 幾種誤解,以及亂碼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3.1 容易產生的誤解
      對編碼的誤解
    誤解一 在將“字節串”轉化成“UNICODE 字符串”時,比如在讀取文本文件時,或者通過網絡傳輸文本時,容易將“字節串”簡單地作為單字節字符串,采用每“一個字節”就是“一個字符”的方法進行轉化。

    而實際上,在非英文的環境中,應該將“字節串”作為 ANSI 字符串,采用適當的編碼來得到 UNICODE 字符串,有可能“多個字節”才能得到“一個字符”。

    通常,一直在英文環境下做開發的程序員們,容易有這種誤解。
    誤解二 在 DOS,Windows 98 等非 UNICODE 環境下,字符串都是以 ANSI 編碼的字節形式存在的。這種以字節形式存在的字符串,必須知道是哪種編碼才能被正確地使用。這使我們形成了一個慣性思維:“字符串的編碼”。

    當 UNICODE 被支持后,Java 中的 String 是以字符的“序號”來存儲的,不是以“某種編碼的字節”來存儲的,因此已經不存在“字符串的編碼”這個概念了。只有在“字符串”與“字節串”轉化時,或者,將一個“字節串”當成一個 ANSI 字符串時,才有編碼的概念。

    不少的人都有這個誤解。

    第一種誤解,往往是導致亂碼產生的原因。第二種誤解,往往導致本來容易糾正的亂碼問題變得更復雜。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所講的“誤解一”,即采用每“一個字節”就是“一個字符”的轉化方法,實際上也就等同于采用 iso-8859-1 進行轉化。因此,我們常常使用 bytes = string.getBytes("iso-8859-1") 來進行逆向操作,得到原始的“字節串”。然后再使用正確的 ANSI 編碼,比如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GB2312"),來得到正確的“UNICODE 字符串”。

     

    3.2 非 UNICODE 程序在不同語言環境間移植時的亂碼
    非 UNICODE 程序中的字符串,都是以某種 ANSI 編碼形式存在的。如果程序運行時的語言環境與開發時的語言環境不同,將會導致 ANSI 字符串的顯示失敗。

    比如,在日文環境下開發的非 UNICODE 的日文程序界面,拿到中文環境下運行時,界面上將顯示亂碼。如果這個日文程序界面改為采用 UNICODE 來記錄字符串,那么當在中文環境下運行時,界面上將可以顯示正常的日文。

    由于客觀原因,有時候我們必須在中文操作系統下運行非 UNICODE 的日文軟件,這時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工具,比如,南極星,AppLocale 等,暫時的模擬不同的語言環境。

     

    3.3 網頁提交字符串
    當頁面中的表單提交字符串時,首先把字符串按照當前頁面的編碼,轉化成字節串。然后再將每個字節轉化成 "%XX" 的格式提交到 Web 服務器。比如,一個編碼為 GB2312 的頁面,提交 "中" 這個字符串時,提交給服務器的內容為 "%D6%D0"。

    在服務器端,Web 服務器把收到的 "%D6%D0" 轉化成 [0xD6, 0xD0] 兩個字節,然后再根據 GB2312 編碼規則得到 "中" 字。

    在 Tomcat 服務器中,request.getParameter() 得到亂碼時,常常是因為前面提到的“誤解一”造成的。默認情況下,當提交 "%D6%D0" 給 Tomcat 服務器時,request.getParameter() 將返回 [0x00D6, 0x00D0] 兩個 UNICODE 字符,而不是返回一個 "中" 字符。因此,我們需要使用 bytes = string.getBytes("iso-8859-1") 得到原始的字節串,再用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GB2312") 重新得到正確的字符串 "中"。


     3.4 從數據庫讀取字符串
    通過數據庫客戶端(比如 ODBC 或 JDBC)從數據庫服務器中讀取字符串時,客戶端需要從服務器獲知所使用的 ANSI 編碼。當數據庫服務器發送字節流給客戶端時,客戶端負責將字節流按照正確的編碼轉化成 UNICODE 字符串。

    如果從數據庫讀取字符串時得到亂碼,而數據庫中存放的數據又是正確的,那么往往還是因為前面提到的“誤解一”造成的。解決的辦法還是通過 string = new String( string.getBytes("iso-8859-1"), "GB2312") 的方法,重新得到原始的字節串,再重新使用正確的編碼轉化成字符串。

     

     

    3.5 電子郵件中的字符串
    當一段 Text 或者 HTML 通過電子郵件傳送時,發送的內容首先通過一種指定的字符編碼轉化成“字節串”,然后再把“字節串”通過一種指定的傳輸編碼(Content-Transfer-Encoding)進行轉化得到另一串“字節串”。比如,打開一封電子郵件源代碼,可以看到類似的內容: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gb2312"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base64

    sbG+qcrQuqO17cf4yee74bGjz9W7+b3wudzA7dbQ0MQNCg0KvPKzxqO6uqO17cnnsaPW0NDEDQoNCg==

    最常用的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有 Base64 和 Quoted-Printable 兩種。在對二進制文件或者中文文本進行轉化時,Base64 得到的“字節串”比 Quoted-Printable 更短。在對英文文本進行轉化時,Quoted-Printable 得到的“字節串”比 Base64 更短。

    郵件的標題,用了一種更簡短的格式來標注“字符編碼”和“傳輸編碼”。比如,標題內容為 "中",則在郵件源代碼中表示為:

    // 正確的標題格式
    Subject: =?GB2312?B?1tA=?=

    其中,

    第一個“=?”與“?”中間的部分指定了字符編碼,在這個例子中指定的是 GB2312。
    “?”與“?”中間的“B”代表 Base64。如果是“Q”則代表 Quoted-Printable。
    最后“?”與“?=”之間的部分,就是經過 GB2312 轉化成字節串,再經過 Base64 轉化后的標題內容。
    如果“傳輸編碼”改為 Quoted-Printable,同樣,如果標題內容為 "中":

    // 正確的標題格式
    Subject: =?GB2312?Q?=D6=D0?=

    如果閱讀郵件時出現亂碼,一般是因為“字符編碼”或“傳輸編碼”指定有誤,或者是沒有指定。比如,有的發郵件組件在發送郵件時,標題 "中":

    // 錯誤的標題格式
    Subject: =?ISO-8859-1?Q?=D6=D0?=

    這樣的表示,實際上是明確指明了標題為 [0x00D6, 0x00D0],即 "ÖÐ",而不是 "中"。


     
     

    4. 幾種錯誤理解的糾正
    誤解:“ISO-8859-1 是國際編碼?”
    非也。iso-8859-1 只是單字節字符集中最簡單的一種,也就是“字節編號”與“UNICODE 字符編號”一致的那種編碼規則。當我們要把一個“字節串”轉化成“字符串”,而又不知道它是哪一種 ANSI 編碼時,先暫時地把“每一個字節”作為“一個字符”進行轉化,不會造成信息丟失。然后再使用 bytes = string.getBytes("iso-8859-1") 的方法可恢復到原始的字節串。

    誤解:“Java 中,怎樣知道某個字符串的內碼?”
    Java 中,字符串類 java.lang.String 處理的是 UNICODE 字符串,不是 ANSI 字符串。我們只需要把字符串作為“抽象的符號的串”來看待。因此不存在字符串的內碼的問題。

     

     

    posted @ 2009-06-03 20:19 江蘇520| 編輯 收藏

    java異常處理筆記

         摘要:          對于一個非常熟悉 C++ 異常處理模型的程序員來說,它幾乎可以不經任何其它培訓和學習,就可以完全接受和能夠輕松地使用 Java 語言中的異常處理編程方法。這是因為 Java 語言中的異常處理模型幾乎與 C++ 中異常處理模型有 99% 的相似度,無論是從語法規則,還是語義上來說,它們二者都幾乎完全一致...  閱讀全文

    posted @ 2009-06-02 21:39 江蘇520| 編輯 收藏

    java多線程問題及處理(筆記)

    1.死鎖
             多線程編程在實際的網絡程序開發中,在客戶端程序實現中使用的比較簡單,但是在服務器端程序實現中卻不僅是大量使用,而且會出現比客戶端更多的問題。

             另外一個容易在服務器端出現的多線程問題是——死鎖。死鎖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線程為了使用某個臨界資源而無限制的等待下去。還是以前面衛生間的例子來說明死鎖,例如兩個人都同時到達衛生間,而且兩個人都比較禮貌,第一個人和第二個人說:你先吧,第二個人和第一個人說:你先吧。這兩個人就這樣一直在互相禮讓,誰也不進入,這種現象就是死鎖。這里的兩個人就好比是線程,而衛生間在這里就是臨界資源,而由于這兩個線程在一直謙讓,誰也不使用臨界資源。

             死鎖不僅使程序無法達到預期實現的功能,而且浪費系統的資源,所以在服務器端程序中危害比較大,在實際的服務器端程序開發中,需要注意避免死鎖。

             而死鎖的檢測比較麻煩,而且不一定每次都出現,這就需要在測試服務器端程序時,有足夠的耐心,仔細觀察程序執行時的性能檢測,如果發現執行的性能顯著降低,則很可能是發生了死鎖,然后再具體的查找死鎖出現的原因,并解決死鎖的問題。

             死鎖出現的最本質原因還是邏輯處理不夠嚴謹,在考慮時不是很周全,所以一般需要修改程序邏輯才能夠很好的解決死鎖。

    2. 線程優先級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火車售票窗口等經常可以看到“XXX優先”,那么多線程編程中每個線程是否也可以設置優先級呢?

             在多線程編程中,支持為每個線程設置優先級。優先級高的線程在排隊執行時會獲得更多的CPU執行時間,得到更快的響應。在實際程序中,可以根據邏輯的需要,將需要得到及時處理的線程設置成較高的優先級,而把對時間要求不高的線程設置成比較低的優先級。

             在Thread類中,總計規定了三個優先級,分別為:

    l  MAX_PRIORITY——最高優先級

    l  NORM_PRIORITY——普通優先級,也是默認優先級

    l  MIN_PRIORITY——最低優先級

    在前面創建的線程對象中,由于沒有設置線程的優先級,則線程默認的優先級是NORM_PRIORITY,在實際使用時,也可以根據需要使用Thread類中的setPriority方法設置線程的優先級,該方法的聲明為:

             public final void setPriority(int newPriority)

    假設t是一個初始化過的線程對象,需要設置t的優先級為最高,則實現的代碼為:

             t. setPriority(Thread. MAX_PRIORITY);

    這樣,在該線程執行時將獲得更多的執行機會,也就是優先執行。如果由于安全等原因,不允許設置線程的優先級,則會拋出SecurityException異常。

    下面使用一個簡單的輸出數字的線程演示線程優先級的使用,實現的示例代碼如下:

             package priority;

    /**

     * 測試線程優先級

    * author by http://www.bt285.cn http://www.5a520.cn

     */

    public class TestPriorit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ntNumberThread p1 = new PrintNumberThread("高優先級");

                       PrintNumberThread p2 = new PrintNumberThread("普通優先級");

                       PrintNumberThread p3 = new PrintNumberThread("低優先級");

                       p1.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

                       p2.setPriority(Thread.NORM_PRIORITY);

                       p3.setPriority(Thread.MIN_PRIORITY);

                       p1.start();

                       p2.start();

                       p3.start();

             }

    }

    package priority;

    /**

     * 輸出數字的線程

     */

    public class PrintNumberThread extends Thread {

             String name;

             public PrintNumberThread(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try{

                                for(int i = 0;i < 10;i++){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i);

                                }

                       }catch(Exception e){}

             }

    }

    程序的一種執行結果為:

    高優先級:0

    高優先級:1

    高優先級:2

    普通優先級:0

    高優先級:3

    普通優先級:1

    高優先級:4

    普通優先級:2

    高優先級:5

    高優先級:6

    高優先級:7

    高優先級:8

    高優先級:9

    普通優先級:3

    普通優先級:4

    普通優先級:5

    普通優先級:6

    普通優先級:7

    普通優先級:8

    普通優先級:9

    低優先級:0

    低優先級:1

    低優先級:2

    低優先級:3

    低優先級:4

    低優先級:5

    低優先級:6

    低優先級:7

    低優先級:8

    低優先級:9

             在該示例程序,PrintNumberThread線程實現的功能是輸出數字,每次數字輸出之間沒有設置時間延遲,在測試類TestPriority中創建三個PrintNumberThread類型的線程對象,然后分別設置線程優先級是最高、普通和最低,接著啟動線程執行程序。從執行結果可以看出高優先級的線程獲得了更多的執行時間,首先執行完成,而低優先級的線程由于優先級較低,所以最后一個執行結束。

             其實,對于線程優先級的管理主要由系統的線程調度實現,較高優先級的線程優先執行,所以可以通過設置線程的優先級影響線程的執行。

    5 總結
             關于多線程的基礎知識就介紹這么多,在本章中介紹了線程的概念、線程的實現方式以及使用多線程時會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而需要建立多線程的概念,也就是并發編程的概念還需要進行比較多的練習,理解多線程的概念并熟悉多線程的編程。

             而關于多線程編程的高級知識,如線程組等則可以在熟悉了線程的基本概念以后再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

     

     

    posted @ 2009-05-31 20:53 江蘇520| 編輯 收藏

    從JAR與zip檔案文件中提取Java 資源

     多數 java 程序員都非常清楚使用 jar 文件將組成 java 解決方案的各種資源(即 .class 文件、聲音和圖像)打包的優點。剛開始使用 jar 文件的人常問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從 jar 文件中提取圖像呢?”本文將回答這個問題,并會提供一個類,這個類使從 jar 文件中提取任何資源變得非常簡單!
    加載 gif 圖像
       
    假定我們有一個 jar 文件,其中包含我們的應用程序要使用的一組 .gif 圖像。下面就是使用 JarResources 訪問 jar 文件中的圖像文件的方法:
        JarResources JR=new JarResources(" http://www.bt285.cn /GifBundle.jar");


        Image logo=Toolkit.getDefaultToolkit().createImage(JR.getResources("logo.gif"));

        
    這段代碼說明我們可以創建一個JarResources對象,并將其初始化為包含我們要使用的資源的 jar 文件 -- images.jar。隨后我們使用JarResourcesgetResource()方法將來自 logo.gif 文件的原始數據提供給 awt Toolkit createImage()方法。
    命名說明
    JarResource
    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示例,它說明了如何使用 java 所提供的各種功能來處理 jar zip 檔案文件。

     
    工作方式

    JarReources類的重要數據域用來跟蹤和存儲指定 jar 文件的內容:
    public final class JarResources {

       public boolean debugon=false;

       private Hashtable htsizes=new Hashtable();
       private Hashtable htjarcontents=new Hashtable();

       private String jarfilename;

    這樣,該類的實例化設置 jar 文件的名稱,然后轉到init()方法完成全部實際工作。
       public JarResources(String jarfilename) {
          this.jarfilename=jarfilename;
          init();
       }

    現在,init()方法只將指定 jar 文件的整個內容加載到一個 hashtable(通過資源名訪問)中。

         
    這是一個相當有用的方法,下面我們對它作進一步的分析。ZipFile類為我們提供了對 jar/zip 檔案頭信息的基本訪問方法。這類似于文件系統中的目錄信息。下面我們列出ZipFile中的所有條目,并用檔案中每個資源的大小添充 htsizes hashtable
     private void init() {
          try {
              // extracts just sizes only. 
              ZipFile zf=new ZipFile(jarFileName);
              Enumeration e=zf.entries();
              while (e.hasMoreElements()) {
                  ZipEntry ze=(ZipEntry)e.nextElement();
                  if (debugOn) {
                     System.out.println(dumpZipEntry(ze));
                  }
                  htSizes.put(ze.getName(),new Integer((int)ze.getSize()));
              }
              zf.close();
    接下來,我們使用ZipInputStream類訪問檔案。ZipInputStream類完成了全部魔術,允許我們單獨讀取檔案中的每個資源。我們從檔案中讀取組成每個資源的精確字節數,并將其存儲在 htjarcontents hashtable 中,您可以通過資源名訪問這些數據:     
              // extract resources and put them into the hashtable.
              FileInputStream fis=new FileInputStream(jarFileName);
              BufferedInputStream bis=new BufferedInputStream(fis);
              ZipInputStream zis=new ZipInputStream(bis);
              ZipEntry ze=null;
              while ((ze=zis.getNextEntry())!=null) {
                 if (ze.isDirectory()) {
                    continue;////啊喲!沒有處理子目錄中的資源啊 http://www.5a520.cn  小說520網
                 }
                 if (debugOn) {
                    System.out.println(
                       "ze.getName()="+ze.getName()+","+"getSize()="+ze.getSize()
                       );
                 }
                 int size=(int)ze.getSize();
                 // -1 means unknown size. 
                 if (size==-1) {
                    size=((Integer)htSizes.get(ze.getName())).intValue();
                 }
                 byte[] b=new byte[(int)size];
                 int rb=0;
                 int chunk=0;
                while (((int)size - rb) > 0) {
                     chunk=zis.read(b,rb,(int)size - rb);
                     if (chunk==-1) {
                        break;
                     }
                     rb+=chunk;
                 }
                 // add to internal resource hashtable
                 htJarContents.put(ze.getName(),b);
                 if (debugOn) {
                    System.out.println(
                       ze.getName()+" rb="+rb+
                       ",size="+size+
                       ",csize="+ze.getCompressedSize()
                       );
                 }
              }
           } 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done.");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請注意,用來標識每個資源的名稱是檔案中資源的限定路徑名,例如,不是包中的類名 -- java.util.zip 包中的ZipEntry類將被命名為 "java/util/zip/ZipEntry",而不是 "java.util.zip.ZipEntry"

    其它方法:
        /**
        * Dumps a zip entry into a string.
        * @param ze a ZipEntry
        */
       private String dumpZipEntry(ZipEntry ze) {
           StringBuffer sb=new StringBuffer();
           if (ze.isDirectory()) {
              sb.append("d "); 
           } else {
              sb.append("f "); 
           }
           if (ze.getMethod()==ZipEntry.STORED) {
              sb.append("stored   "); 
           } else {
              sb.append("defalted ");
           }
           sb.append(ze.getName());
           sb.append("\t");
           sb.append(""+ze.getSize());
           if (ze.getMethod()==ZipEntry.DEFLATED) {
              sb.append("/"+ze.getCompressedSize());
           }
           return (sb.toString());
       }

        /**
        * Extracts a jar resource as a blob.
        * @param name a resource name.
        */
       public byte[] getResource(String name) {
          return (byte[])htJarContents.get(name);
       }
          
    代碼的最后一個重要部分是簡單的測試驅動程序。該測試驅動程序是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它接收 jar/zip 檔案名和資源名。它試圖發現檔案中的資源文件,然后將成功或失敗的消息報告出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if (args.length!=2) {
              System.err.println(
                 "usage: java JarResources < jar file name> < resource name>"
                 );
              System.exit(1);
           }
           JarResources jr=new JarResources(args[0]);
           byte[] buff=jr.getResource(args[1]);
           if (buff==null) {
              System.out.println("Could not find "+args[1]+".");
           } else {
              System.out.println("Found "+args[1]+ " (length="+buff.length+").");
           }
       }
    }              // End of JarResources class.
    您已了解了這個類。一個易于使用的類,它隱藏了使用打包在 jar 文件中的資源的全部棘手問題。
    小結
    如果您曾經渴望知道如何從 jar 文件中提取圖像,那么您現在已學到了一種方法。有了本技巧提供的這個新類,您就不僅可以用 jar 文件處理圖像,而且可以將提取魔術用于 jar 文件中的任何資源。 

    posted @ 2009-05-29 19:56 江蘇520| 編輯 收藏

    JSP頁面查詢顯示常用模式

    背景
    1.    需要將數據庫查詢結果在JSP中以列表方式顯示
    2.    在一個良好的J2EE模式中數據庫查詢一般用DAO實現(Data Access Object), JSP僅用于顯示數據

    問題
        通過JDBC ResultSet可獲取查詢結果(存在于數據庫緩沖區內),但在Statement、Connection關閉后ResultSet即不可用。因此需要一種方式取出所有查詢結果并傳遞至JSP頁面。

    解決方法一
        使用Value Object。將每條記錄均封裝成JavaBean對象,如:http://www.bt285.cn 把這些對象裝入Collection傳送給JSP顯示。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每一種查詢都需要定義一個java class,并且將記錄數據封裝成java對象時也需要很多額外的代碼。
    示例代碼:

    1. //查詢數據代碼
    2.   Connection conn = DBUtil.getConnection();
    3.   PreparedStatement pst = null;
    4.   ResultSet rs = null;
    5.   try{
    6.     String sql=“select emp_code, real_name from t_employee where organ_id=?”;
    7.     pst = conn.preparedStatement(sql);
    8.     pst.setString(1, “101”);
    9.     ResultSet rs = pst.executeQuery();
    10.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11.     Employee emp;
    12.     while (rs.next()){
    13.       emp = new Employee();
    14.       emp.setReakName(rs.getString(“real_name”));
    15.       emp.setEmpCode(rs.getString(“emp_code”));
    16.       …
    17.       list.add(emp);
    18.     }
    19.     return list;
    20.   }finally{
    21.     DBUtil.close(rs, pst ,conn);
    22.   }
    23. //jsp顯示部分代碼
    24. <%
    25.   List empList = (List)request.getAttribute(“empList”);
    26.   if (empList == null) empList = Collections.EMPTY_LIST;
    27. %>
    28.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90%”>
    29.     <tr>  <td> http://www.5a520.cn   小說520網 代碼</td> <td>姓名</td>  </tr>
    30. <%
    31.   Employee emp;
    32.   for (int i=0; i< empList.size(); i++){
    33.     emp = (Employee) empList.get(i);
    34. %>
    35.     <tr>  
    36.       <td><%= emp.getEmpCode()%></td> 
    37.       <td><%= emp.getRealName()%></td>  
    38.     </tr>
    39. <%
    40.   }// end for
    41. %>
    42. </table>


    解決方法二
        遍歷ResultSet取出所有數據封裝進Collection。
    具體做法:
    1.    生成一個List對象(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
    2.    生成一個Map對象(Map map = new HashMap() )。使用Map封裝一行數據,key為各字段名,value為對應的值。(map.put(“USER_NAME”), rs.getString(“USER_NAME”))
    3.    將第2 步生成的Map對象裝入第1步的list對象中(list.add(map) )。
    4.    重復2、3步直到ResultSet遍歷完畢
    在DBUtil. resultSetToList(ResultSet rs)方法中實現了上述過程(所有列名均使用大寫),可參考使用。

    示例代碼

    1. //查詢數據部分代碼:
    2.   …
    3.   Connection conn = DBUtil.getConnection();
    4.   PreparedStatement pst = null;
    5.   ResultSet rs = null;
    6.   try{
    7.     String sql=“select emp_code, real_name from t_employee where organ_id=?”;
    8.     pst = conn.preparedStatement(sql);
    9.     pst.setString(1, “101”);
    10.     rs = pst.executeQuery();
    11.     List list = DBUtil. resultSetToList(ResultSet rs);
    12.     return list;
    13.   }finally{
    14.     DBUtil.close(rs, pst ,conn);
    15.   }
    16. //JSP顯示部分代碼
    17. <%
    18.   List empList = (List)request.getAttribute(“empList”);
    19.   if (empList == null) empList = Collections.EMPTY_LIST;
    20. %>
    21.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90%”>
    22.     <tr>  <td> http://www.feng123.com 蜂蜜 代碼</td> <td>姓名</td>  </tr>
    23. <%
    24.   Map colMap;
    25.   for (int i=0; i< empList.size(); i++){
    26.     colMap = (Map) empList.get(i);
    27. %>
    28.   <tr>  
    29.     <td><%=colMap.get(“EMP_CODE”)%></td> 
    30.     <td><%=colMap.get(“REAL_NAME”)%></td>  
    31.   </tr>
    32. <%
    33.   }// end for
    34. %>
    35. </table>


    解決方法三
        使用RowSet。
    RowSet是JDBC2.0中提供的接口,Oracle對該接口有相應實現,其中很有用的是oracle.jdbc.rowset.OracleCachedRowSet。 OracleCachedRowSet實現了ResultSet中的所有方法,但與ResultSet不同的是,OracleCachedRowSet中的數據在Connection關閉后仍然有效。

    oracle的rowset實現在
    http://otn.oracle.com/software/content.html的jdbc下載里有,名稱是ocrs12.zip

    示例代碼

    1. //查詢數據部分代碼:
    2.   import javax.sql.RowSet;
    3.   import oracle.jdbc.rowset.OracleCachedRowSet;
    4.   …
    5.   Connection conn = DBUtil.getConnection();
    6.   PreparedStatement pst = null;
    7.   ResultSet rs = null;
    8.   try{……
    9.     String sql=“select emp_code, real_name from t_employee where organ_id=?”;
    10.     pst = conn.preparedStatement(sql);
    11.     pst.setString(1, “101”);
    12.     rs = pst.executeQuery();
    13.     OracleCachedRowSet ors = newOracleCachedRowSet();
    14.     //將ResultSet中的數據封裝到RowSet中
    15.     ors.populate(rs);
    16.     return ors;
    17.   }finally{
    18.     DBUtil.close(rs, pst, conn);
    19.   }
    20. //JSP顯示部分代碼
    21. <%
    22.   javax.sql.RowSet empRS = (javax.sql.RowSet) request.getAttribute(“empRS”);
    23. %>
    24. <table  cellspacing="0" width=”90%”>
    25.     <tr>  <td>代碼</td> <td>姓名</td>  </tr>
    26. <%
    27.   if (empRS != nullwhile (empRS.next() ) {
    28. %>
    29.   <tr>  
    30.     <td><%= empRS.get(“EMP_CODE”)%></td> 
    31.     <td><%= empRS.get(“REAL_NAME”)%></td>  
    32.   </tr>
    33. <%
    34.   }// end while
    35. %>
    36. </table>


    適用場合
      方法一使用于定制的查詢操作
      方法二適用于多條查詢語句或需要對查詢結果進行處理的情況。
      方法三適合于單條查詢語句,適用于快速開發。

    posted @ 2009-05-27 21:36 江蘇520| 編輯 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入口|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黄页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 欧洲黑大粗无码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免费视频ww| 免费在线观影网站|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色多多A级毛片免费看| 深夜特黄a级毛片免费播放|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黄色小说|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