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路上的五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
一個月

9.20 決定保研,到 9.23-9.26 參加筆試,機試,面試,到 10.10 體驗,到 10.19 最終名單確定,再到 10.20 填寫推免登記表和網上報名, 9.20-10.20 剛好一個月的時間里,或許將改變了我一生。

關鍵詞二:兩個人

這次能鼓起勇氣決定上研究生,不得不提到楊春明老師,我依然還清晰地記得是 9.20 下午在他的辦公室里,是他的一番建議才改變了我早已堅定的信念。當我走了辦公室的那一瞬間,大腦一片空白。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真的改變主意了? 19 號在與同學一起去實驗室的路上,我還談談了對研究生情況的一些看法,還是堅持最初的決定。但誰都沒有想到(包括我自己)卻剛剛趕在提交推免申請表截止時間( 21 號)的最后一刻交了申請表。在這里要深深地感謝楊老師。還有就是家人,在暑假和開學時,在電話聯系曾幾次問勸我試試去考研,每次我都以“讀了十幾年的書都讀怕了”的理由來搪塞。而后在我猶豫不決時,給我了最堅定地支持。我也非常清楚一直以來為了供我們讀書,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含辛茹苦。。。。。 ( 另外有兩個星期多沒有打電話回家了,周末得打回去問候 )


關鍵詞三:兩所學校

通過筆試,機試,面試三關后,有兩所學校 ------- 本科和中科大擺在我的面前。若選本校,以我的成績是任何問題。若選中科大,得去中科大接受面試。(最后 3 個人去面試,過了 1 個)。當時征求了老師的意見,他很希望我去中科大試試,不過最后沒有勇氣去,讓他感到失望。面對了中科大,我望而卻步,留下了我大學生活里的最大的遺憾。現在回過頭來看,似乎給了自己找到雙方面的理由,也或許是自己在忽悠自己。。。。。。

不去的理由:我因為 9.20 才決定上研究生,到 9.23 開始參加考試??偣仓挥萌斓淖鰷蕚洌瑳]有做充分的準備是我不去面試的最大“理由”。

去的理由:因為從一開始我都不準備上研究生,應該去中科大面試,即使面試不上,就找工作了,而本來我就準備找工作去。沒有任何的包袱是我應該去的“理由”。

很不幸,我采納了第一個理由。這段時間,遇到幾位老師,打招呼后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保上了中科大吧。當我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之后,他們都很驚訝,以我的成績都沒有上中科大 , 那誰該上?而后我心理很不是滋味做一番解釋。

姚明在一節目上說過:努力未必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此刻,我才真正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上演著一幕幕情景劇,導演和主角都是你。


關鍵詞四:兩位同學和一個問題

我的兩位同學,一位是高中同學,一位是初中同學,高中也是在同一所學校,只是不在一個班了。其中一位也是學計算機,但他保上的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學,而另外一位保上的是國防科技大學。在他們面前,我有點抬不起頭來,當然若真的是他們面前,我是不會自卑的。想想曾經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過,現在差距有點大哦。面對著差距,我已經很清楚在未來學習里該要什么做。

由于高考的失利,使得自己進了一所二本院校,所以在大學近四年的學習中,我一直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 畢業后我憑什么與那些重點大學出來的同齡人一起競爭。這個問題一直伴隨我的整個大學生活。現在這個問題還將繼續伴隨著我未來三年的學習之中。


關鍵詞五:前途

都說保研的人過著豬一樣的生活,的確,暫且可以不考慮就業這個大難題,但卻不知這可能已給自己挖了一個更深的坑。用三年寶貴的青春,換來是一張似乎是更有“價值”的文憑,但它不是尚方寶劍,不能給你的前途做任何保證。而另人可怕的是三年的時間在侵蝕我們的青春,那時我們不再年輕。另外,中國教育現在是年年在擴招,三年后的就業形勢如何,我們誰也無法意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容樂觀。有同學說我想的太多了,保上了應該很興奮才對呀。對我來說保上的 是本校,說真的沒有什么值得慶賀的,在這時候我必須得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認真地思考目前的所處的狀況。也有人說我過于悲觀,其實也不是,自認為是個很樂觀的人,只是提醒自己要一種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這幾天去實驗室的腳步格外沉重,路過九洲湖時,仰望天空,漂著層層云朵,面對四川反復無常的天氣,也正如我的前途一樣,無法確定明天的天氣會是怎樣,但愿依然是晴天。


結束語

象牙塔的生活還在繼續,除了上課,每天依舊穿梭在“寢室 --- 五食堂 --- 九洲湖 --- 實驗室”這條路之間。而對于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里所做的選擇,沒有后悔,只有遺憾。

雖然保了研,但路仍是慢慢其修遠兮,若不甘平庸,必然需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謹記:一切才剛剛開始……

后記:
  看了同學泰山的《寫在保研之后》,有感而發,所以寫了本文,并引用了那篇文章里的幾句話,謹此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