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上學期

大二下學期暑假從成都實習歸來,我找到了我的學習方向 ------Java ,它就是一座燈塔指引我在茫茫無邊的大海中前行,夢想從此開始啟航。

九月開學前,特意去理了發,把原來的長發剪成短發,改變了發型,我想一切從頭開始。開學后除了上課,每天啃著 Java 方面的書籍, 9 月初的一段時間圖書館三樓閱覽室總少不了我的身影。

10 月底開始與同學合作開發一個簡單的論壇,也是我學習 Java 以開發的第一個項目,那段歲月,我體會到了程序員的辛苦,也體會到了編程所帶來的成就感。為了趕進度,在寒冷的冬天,每天 7:00 前就起床,打開電腦,寫代碼。雖然幾天下來,腰酸了,背痛了,但看著一行一行的代碼能夠正確的運行,興奮的心理早已把這些酸痛拋到九霄云外。而期間學校高數競賽的事不得不說 -------- 10 月中旬左右 , 在我沉浸于代碼之中,貼出全校高等數學競賽的海報,同學 zh 問我參加不 ? 我算了算自己的論壇還有兩個星期就要上交作品,估計是不能按時完成(因為做需求分析花了過多的時間),高數競賽也是大 11  月初舉行,時間有點緊。同時,高數自大一學完后,早就還給老師了 , 現在是大三了,能考得過剛剛上完課的大一學弟們?開始猶豫著 ----- 要不要參加?最后回首從初中到大學對數學的一種說不清的感情,憑著對數學的熱愛,再加上自己在大一時參加高數競賽而獲一等獎所帶來的自信,最后還是與 zh 一起報名參賽。為了兼顧兩邊,犧牲了中午午睡的時間,用來寫代碼,晚上去圖書館花兩個小時復習高數。記得在一次與 zh 一起去上晚自習回來的路上,他問了問我是不是在放棄競賽(因為當時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算了下,到競賽時我估計連兩本課本都看不完) , 不過我當時還是堅決地回答:我不會放棄,既然決定了要參加,那我絕不會做逃兵。

十二月初,論壇的初始版本總算給完成了,還來不及透透氣,趕緊把高數下冊看了一遍,就去參加了競賽,考下來發現題目不難,有希望得獎。在備戰期末考試的一天,得到高數競賽得了二等獎的消息,心理興奮之情不言而喻,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二學期(大三下)與 zh( 也得了二等獎 ) 去領獎時,我開玩笑說大四繼續參加競賽。

                                                              大三下學期

開學就開始了我忙碌的學習生活,期間做了一個創新項目,老師的匯編解釋器項目,以及大大小小的四個畢業設計,參加學校與全國的計算機仿真大賽。

這期間也把幾個項目給辭了:一個是學校教學科的系統,去行政樓辦公室與老師談了兩次項目需求分析,最后發現項目比較大,又找不到足夠的人手,就撤退不干。一個是老師的 OA 系統,與他交流了幾次,而且還在他家吃了頓豐盛晚餐,最后由于自己忙于給朋友搞畢業設計,也沒有給他做。

這學期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五一節過后不久的《 TCP/IP 》考試,由于五一節期間學習 Hibernate 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使得心理變得浮躁,使得學習狀態到達我大學到目前為止最差的,每天晚上帶上課本跑到東二教室,呆呆地坐著兩個多小時,書本翻來翻去,卻提不起精神,很郁悶也很無奈,但沒有找到調整學習狀態的有效辦法。而老師不止一次在課堂說試題有一定的難度,當時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把目標定為 60 分,不掛紅燈就行,當時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那個曾在考場上叱詫風云的我竟然變成這樣了,但當時就是這樣的(不過此后就把自己調整過來)。

TCP/IP 》考試過后,在一天下午去實驗室的路上遇到老師,當他告訴我成績時,我興奮地跳起來,回想起考前的狀態,還真有點不相信竟然考出那么好的成績,當然這與最后考試變為開卷考有一定的關系。

這學期參加的全校計算機仿真比賽獲得一等獎,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全國賽的結果還沒有出來,希望到時能給一個更大的驚喜。

這學期的運氣也很差,唯一的一次逃課在寢室里趕代碼就被專業外語老師給逮上。

 

走過大三,我也曾年少輕狂,自以為是,過于表現自己,仿佛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舞臺,不分場合,不合時機地胡扯。很感謝數據庫課上 S 同學給我的那句“給老師點面子”(當時是叮著一個問題不停地問,老師又沒有法給出解釋) , 這句話深深地印記在我的腦海中,時刻提醒我為人不要過分地張揚。

走過大三,我懂得了很多,也從中慢慢地成長,成功后我不會在同學面前炫耀,而是深深地把它埋藏在心理,為的是取得更大的成就。失敗后我不會沉膩游戲之中,而是反省自己,從中總結出教訓,為的只是期待收獲成功后的那份喜悅之情。
    
    走過大三,我學會了J2EE,學會Struts,Hibernate,Spring,雖然學得不是很深入(這也是在大四還需要加強學習),但至少在項目開發中懂得如何利用。我也學會ajax,也了解設計模式。當然也發現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

走過大三,我像是在巢里長出些羽毛的一只小鷹,目前這還不足出讓我飛翔,但我相信不久后,我即會擁有一雙豐翼翅膀,展翅翱翔,飛出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走過大三,我們都有不少的感言。逝去的日子像首歌,雖然我們的過程都不盡相同,雖然我們并不能實現所有曾經的期盼,并不是所有的花開都會結果,也并不是所有的汗水都能收獲希望,結果并不能長存,而過程則會永遠深埋我們的心田。大三,我們都在繼續著我們青春的成長。

大學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特有的美麗和遺憾,“擁有時我們淡然處之,發現逝去時我們有多少人會欣然視之 ? ”學習要一種態度,生活要一種態度,人生的理想要一種態度,面對大三的逝去同樣要一種態度。這是一種怎樣的態度?每位大三的人只有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讓人疲憊不堪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寫在大三的腳上,對自己大學三年的學習生活作一次反省的小小總結,不是為了感傷的懷念而追述,為的是把鞋里的沙子倒出來,然后把鞋穿好,把鞋帶系好,以更有力的步伐理智地走向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