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Techworld12月14日的消息,為了提高可靠性,M$將把下一代Windows的圖形子系統從內核中移出來。
M$的基礎架構師Giovanni
Marchetti透露:Vista的圖形子系統(研發代號為Avalon,現在正式命名為Windows表示層-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將從內核中剝離出來,其原因在于許多系統死鎖是由于GUI停止響應將導致的。
將UI由內核模式改為用戶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系統可靠性,同時也使得UI與硬件無關。某種意義上說,M$
Windows越來越象UNIX/Linux/Mac OS了,在這些系統中,圖形子系統是一個單獨的組件,并未與內核綁定。
當然,這會帶來從一些性能上的損失。早在Windows NT設計研發時,M$就采用了微內核模式,圖形子系統也是做為單獨的組件而設計的。然而,M$的工程師發現GUI的性能不可接受(想想當時的硬件吧,再想想M$是靠什么打敗其它OS,如DR-DOS),于是乎它又被請回到內核中去了,這一呆就是十多年?,F在大概是硬件好了,M$和用戶也不在意那點損失了,于是圖形子系統就脫離了內核的束縛,自由了。可以期待的是,或許有一天在M$的OS上,跑的窗口管理系統并不是MS Windows,而是一些開源的窗口管理器,如KDE之類的。:)
更深層次地思考這次變化,可以認為M$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企業級應用首先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穩定、壓倒一切的穩定。但不知做慣了PA(Personal
Application)的M$是否能本質的改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