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體系
一、java基礎
1、概念 2、集合類 3、java多線程編程 4、java I/O編程 5、java網絡編程
二、web編程
1、html ,js,ajax,css
2、jsp
3、servlet
4、jstl
5、EL
三、開源框架
1、表示層(structs,jsf。。。)
2、影射層(hibanate、ibatis)
3、容器管理層(spring)
java集合編程
一、線性結構
1、List(ArryList【數組】、LinkedList【鏈表】)
2、Set(HashSet【散列集合】、TreeSet【排序】)
二、非線性結構
1、map(HashMap、TreeMap)
2、HashTable(多線程)
總結:
1、上溯造型的安全性高,下溯造型的安全性低
2、一切對象都繼承Object
3、泛型:泛型泛指一切對象,但是泛型的缺點就是太局限用一種指定的對象
4、集合的遍歷,集合器遍歷:
while(it.hashNext()){
it.next();
}
【20100910】
一、面向對象編程
1.類的概念
class是一種對象的基本類
2.對象的概念
是類的一個實例, 狀態和行為,屬性和方法
3.對象的通信:對象與對象之間的一種交互
a.接受消息的對象
b.方法(介質)
c.參數
4.面向對象的特性
a.封裝性:對外界隱藏數據,提供一個接口用于其他對象的訪問。訪問權限(private:私有的,只有在本類才可以訪問;“有元”是只有在包中能訪問。protected用于繼承中起保護;public公共,任何對象都可以訪問。
b.繼承性:抽象類:不能實例化;
c.抽象性:
5.接口(interface)的概念:接口可以多繼承,類不可以
a.數據:不可變(常量)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 static是在類加載是執行,是不可變的。
b. public abstract String draw();
6.抽象和接口的比較
a.抽象一定有構造方法,接口沒有構造方法
b.抽象不可以實現多繼承,接口可以
c.抽象可以繼承接口;接口不能繼承抽象
7.抽象與接口的應用區別
a.涉及資源的引用與加載時候一定運用抽象。接口不能完成的時候考慮用抽象
8.多態特性:通過同一種相同功能單元,不同的實現細節
a.編譯時多態性:重載{方法名相同、參數個數相同類型不同、返回不區分}
b.運行時多態性:重寫 {子類的訪問權限不能比父類的訪問權限小}、反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