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獨自工作時,很容易整日在辦公桌上碌碌無為,卻只完成一些毫無價值的工作。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時,幾乎總是會出現這種情況。而當意識到問題時,應該捫心自問:“我在這里到底試圖想實現什么目標?”你必須盡量清楚自己的目標。將其具體化,然后用筆寫下來。
就具體目標的定義和工作的展開而言,我發現一個有用的關鍵周期是九十天,即一個季度。在這個周期中,如果你設定了清楚萬分的目標,那么就一定有能力做出顯著而可估量的變化。所以建議你停下來片刻,用筆寫下簡要描述,從現在開始九十天后想讓自己的生活成為什么樣的生活。每月的收入將成為多少?體重將是多少?誰將會是你的朋友?你在職業生涯中的位置是何處?你的人際關系將是如何?你的網站將變為什么樣子?一定要具體。絕對具體的描述將為你提供前進道路上的邊界。
一旦我開始完成一項任務,我便會一直工作到其百分比地被完成乃至交付。
這個簡單的慣例為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首先,它讓我集中精力于每件事情,并且在工作的時候保持高效。在不同任務之間相互轉換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因為每次你都必須花時間重新適應新的情境(re-load the context)。事實上,只要有可能,我都會將一些主題類似的事情集中到一起,在切換到其他主題的事情之前來完成它們。在大學里,我往往先連續完成所有的數學作業,然后開始做編程工作直至全部完成,最后著手做所有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的作業。只有這樣,我才會將精力集中到數學思維、編程思維、寫作思維或者是藝術思維,盡量將任何一個思維模式保持到最長時間。其次,我認為這個習慣有助于減輕我的壓力,讓我保持放松,因為我的思維不會因為太多要做的事情而發生混亂。這種每次只做一件事的習慣,讓我可以忘卻與當前情境無關的其他事情。
不要害怕去做那些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的嘗試。有時知曉某件事情是否可行的最快方法就是立即開始動手去做。
在大學期間,我嘗試了大量的瘋狂念頭,因為我想他們或許能夠節約我的時間。我不停地閱讀時間管理的資料然后將所學的東西應用于實踐,不過同時也調整我原先的那些念頭。我自己的大部分想法都是失敗的,不過有些的確有效。我之所以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是因為總是有那么一丁點機會,讓我能偶然發現一些可以額外提升自我的東西。
如果想有效率地工作,就需要大塊不被打擾的時間,這樣就能完成有意義的工作。當你確保自己不被打擾的時候,你的工作效率就會高的多得多。當你坐下來要去完成一項特別復雜的工作的時候,專心致志地去做吧,而不要在這段時間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我發現,一個不少于90分鐘的時間段,對于完成一項單獨的工作很理想。
在一段時間里,除了做眼前的工作以外不要考慮其他任何事情。不要檢查郵箱、泡論壇或者隨便上網溜達。如果有這個念頭,在工作的時候斷開互聯網連接。關掉電話或者拒接。
需要休息就休息,應當工作就工作。要是100%的集中精神,干脆不工作。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是沒錯的,只是別讓休息時間占用了工作時間。
當你活動的時候,比如開車、做飯、購物或者走路,聽磁帶或者讀點東西吧。
posted on 2008-05-16 14:25
Robin's Programming World 閱讀(660)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