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博客《無根之國》,講述的是一個文學青年去臨汾——這個華夏文明的興起之地(有多少人知道呢?)游玩的感想。
對于在幾乎所有所謂文化遺址的地方都能看到的粗制濫造的現代仿古建筑和亂哄哄的攤販,在看了由當地堯都區委副書記在《堯廟》的序言中說的:“我們的賣點就是4500年中華文明的源頭”;然后又看到該小冊子的編著者高寫的:“我們的先祖創造了太多太多的華夏之冠。如何將先祖們創造的‘無形資產’變為‘有形資產’,使華夏千古文明濃縮在堯都,濃縮在一處看得見、摸得著的藝術精典中……”。之后,博主說:“一切變得容易理解,浩大的工程與歷史情懷無關,它只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而且它與大躍進式的壞品味相聯”。
文后博主又總結說:“不要假裝我們是一個文明古國了,傳統早已割裂,我們是個無根的民族,精神一片荒蕪,偽造出的傳統只加劇了我們的虛偽,凸顯了我們的空洞與脆弱。”
哦,原來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無根的國度的無根的浮萍,沒有了精神追求的一代,再得到多少物質享受都無法獲得一絲的幸福感,而更何況現實生活的壓力仿佛就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液壓機,縱使你有鋼筋鐵骨,也要不斷的把你往下壓,往下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