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在中國開設分公司,很多人有很強的技術和能力,但是英語不行進不了外企。這是因為中國糟糕的英語教育導致的,我們大家都是學英語學了幾十年到頭來都是英語聾啞人。 

本方法是筆者多年國內外學習英語的經歷并結合語言專家們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只是提高口語和聽力,適合那些有一定英語基礎,想提高口語,但不想花錢留學又不想上昂貴的英語培訓班的人。另外其中有些方法會比較特別,顛覆傳統的學習方法,可能不適合所有人,一般來說每天堅持本方法練習3到6個月就會有效果,如果仍然沒有,那很可能本方法不適合你。 

首先在介紹方法之前,我先給英語口語水平分3個級別。level0,level1和level2。無論剛開始學ABC還是大學過了四,六級,大部分人的口語level都是0,是的別不服氣。什么是level1,0和1的區別就是當你說英語時候可以脫口而出,不用先在腦海里把要表達的中文翻譯成英文。雖然句子說的慢,只要沒有過多過長的停頓,沒有想中文沒有翻譯的過程,那么恭喜你,你已經屬于level1了,下面的文字也不需要再看了。什么是level2,當你說英語的時候,別人把你當成了在國外長大的人,說明你的口語已經和母語是英語的人幾乎沒有區別,這是level2。 

0到1的改變很難很難,除了時間和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還需要有語言環境。出國留學工作一兩年,或者有外國朋友經常一起交流,一般都能到達level1。1到2的改變更難,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永遠都不可能達到。我在國外工作了快5年,只看見過一個人達到了level2。如果你覺得自己是level0,想升級到1,但是苦于國內沒有語言環境,可以試試本方法。因為沒有翻譯的過程,1比0說起來更連貫自然,說英語的時候,可以從關注英語本身轉變到有效交流上來。這是口語的一個飛躍,也是外企所要求的英語流利的標準。 

方法取名EasySpeaking,就是因為它簡單易學,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口語提高的同時,聽力也能提高,以說帶聽。方法總結為3條規則:Forget Grammar;Thinking In English;Spontaneous Speaking。 

1)Forget Grammar 忘掉語法 

這一條是本方法的核心,顛覆了我們中國式英語教育。中國式英語教育永遠把語法放在第一位,因為它是面向考試的。這違背了語言誕生的本來目的,語言就是交流的工具,有效交流才是最重要的。想想我們小時候是怎么學說話的?是先學主語謂語的嗎?我敢保證你3,4歲時的中文肯定比你學了十幾年的英文說的好。為什么,因為我們小的時候為了交流,模仿大人們說話,而不是先學語法。同樣很多語言專家都教導我們,學語言的時候盡量忘掉我們的母語。說的簡單,怎么忘呀。其實就是像幼兒學說話一樣把交流放在第一位,跳出語法的限制,讓說英語沒有翻譯的過程,沒有中文母語的干擾。有人說語法說錯了,老外會聽的懂嗎會笑話我嗎?想想一個老外跟你說中文,主謂語顛倒了,你肯定也能聽得懂,還會夸他中文說的好。同樣老外也能聽得懂我們,如果你每次說一句話都要花1,2分鐘在腦子里想過去式還是過去分詞,再加個定語從句什么的,老外肯定受不了,美國總統講演還有語法錯誤呢。 

等有朝一日,你到達了level1,你就會發現好像中文和英文是兩套不同系統在你的腦子里,可以自由切換而不再會互相干擾。多么牛X的一件事! 

另外忘掉語法,并不會使你的語法變差,下面要講的第二條規則教你如何檢查語法。 

2)Thinking In English 用英語思維 

這條規則可以讓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下練英語。說的簡單點就是自己想象一些話題,場景對話,心里感受或者將要干的事情,然后用英語自言自語,不發出聲音,在心里默念。比如,當你上班在地鐵里的時候,用英語描述一下今天的工作計劃;當你走在街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用英語描述一下什么事情;晚上睡覺前用英文想想今天干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人,說了什么話。這就是在沒有封閉的語言環境下,創造自我封閉的語言環境,隨時隨地的訓練。有時候需要強迫自己把心里想的和要表達的話用英語再復述一遍。 

注意第一條規則,把我們以前先想語法再說話的順序顛倒,先說話再檢查剛才的語法錯誤。發生了的事情應該用過去式,復數應該加s,代詞應該用she不是he等等。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犯的語法錯誤會越來越少。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才可以發出聲音,在公共場合只要“想”就可以了,切記。 

口頭英語和書面英語有不一樣的表達方式,我以前經常把書面英語的表達方式用到口語中,比如說一句話,加上各種從句,自己覺得還挺牛,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在國外多年,聽老外們說話都是很簡單的句子,很少人用從句。還有避免使用生晦的單詞,盡量多的使用短語。以上幾點都是有助于口語的快速表達。 

3)Spontaneous Speaking 

Spontaneous有自發的,自然而然的意思,此規則翻譯過來就是:無準備演講和對話。上一條規則是無聲訓練,現在就是有聲訓練了,這是非常非常關鍵的一步。Spontaneous Speaking來自于我在國外的英語老師,他叫Mike,在愛爾蘭出生,有40多年英語教學經驗。我們每天英語課的開始,都要先做30分鐘無準備英語演講的訓練。他有一個盒子,里面有上百個話題的紙條,他會叫一個學生從盒子里隨機抽出一個話題,讓他站在講臺前演講。大概5分鐘后,他會叫你停止,逐字逐句的指出你的語法錯誤。然后再指定臺下另外一個同學,對剛才演講的內容提問,臺上的同學回答。話題有難有易,比如描述你上個周末去哪玩了;聊聊你最好的朋友;假如你現在改變了性別,什么事情會發生^_^!。因為隨機抽取話題,你的講演是無準備的(相對于第二條規則的有準備訓練)也是最真實體現你口語水平的。因為站在臺上,你肯定是緊張的,大腦高速運轉,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講演內容上,而不是英語表達上,這可以強迫你忘掉母語對表達的干擾。臺上5分鐘的效果勝于自己一周英語練習的效果。每個人一周會被叫到兩次演講,后來因為工作的原因(朋友內部推薦的沒有面試)我只上了一個多月的課,但是效果太明顯了,我從幾乎說不出完整句子到可以和老外自如的交流。不過那個時候我還沒有達到level1,還是需要先翻譯。 

下面講講我是如何到達level1。工作了一年,雖然有語言環境但是IT工作說的機會不是很多,口語一直沒有突破。有一天我決定跳槽,網站貼出簡歷以后,平均每天都有兩個電話面試,每周都有面對面的面試。一開始接電話很多都聽不懂,自己表達也是磕磕絆絆,技術沒問題,就是語言有問題,浪費了很多機會。但并沒有灰心,就這樣不停的接電話,面試,聽力,口語和面試技巧都提高了。直到兩個月后,終于找到了一家自己滿意的公司。進了新公司和同事們一交流,發現自己的口語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一大塊,交流的時候流利了很多,不再想中文了,回家打開電視,所有的新聞都能聽懂了。感覺突然開竅了一樣,當時比找到新工作還高興。回想這兩個月發生的事情,其實我一直都在做Spontaneous Speaking的訓練,也就是無準備對話。我永遠不知道面試官的下一個問題,所以是無準備的,面試肯定會緊張,注意力全集中在如何回答問題上。就這樣兩個月大量Spontaneous Speaking的訓練,讓我達到了level1。 

Spontaneous Speaking的特點:無準備,適度緊張,專注交流內容而不是語言表達。因為國內沒有語言環境,這個規則的訓練也是整個方法中最難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機會和勇氣進行Spontaneous Speaking的訓練。我說幾個可以進行這種訓練的地方和方式:外國人聚集的地方,比如北京的三里屯,用恰當的方式和老外交流,可以假裝自己是個記者,想了解一下他來中國的感受;英語角,找比自己水平稍微高一點的人對話,有的英語角有演講的環節(比如北京的朝陽區文化館,以前我每周都去),一定要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在家里用電話打國外的免費客服,聽說有人這么練過;還有就是花錢上有外教的英語培訓班。每周至少有兩次Spontaneous Speaking的訓練,一般3個月就會感覺到效果了。 

三條規則都說完了,其實還有一條最重要的規則沒有說,那就是學習英語的意愿,或者說動力。為什么把一個人放到國外他英語就學的快,除了語言環境,還有就是學習的意愿。大家常說那是生存英語,是的,打工的不學英語就找不到工作沒飯吃,上學的不學英語就聽不懂講課畢不了業。在國內英語口語用的很少,大部分人都沒有這樣的壓力,所有也沒有強烈的口語學習意愿。怎么辦?要學會自我激勵和暗示。拿出一張紙,寫上至少十個學習口語的理由,比如周游世界,結交外國朋友……當你想偷懶的時候拿出來看看。總而言之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一天不學就感覺缺點什么,有這樣的意愿,想不提高都難。 

好了就說到這里,方法中的各個規則均不是我發明,都來自于語言專家們的教學經驗,我也只是取各家之長為我所用。希望對于那些想要或正在學習英語口語的朋友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