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從未放棄搜索引擎的競爭,一直和Google暗暗較勁。盡管live search在內部員工里像是一個joke,但老大一直毫不猶豫地往里砸錢。
說
實話,我盡量使用微軟的產品,操作系統放棄了linux,開發工具放棄了perl和java,當然這些是工作使然。但map我以前用
MapQuest,現在改用live
map,瀏覽器也棄Firefox改用IE8,但凡能用的,我都會改用微軟的產品,不過對于搜索引擎,感覺實在太爛了,搜出來的東西總不是自己想要的,往
后翻了10來頁也不見有用的。后來就偷偷把Google設為默認引擎。見到一個同事比我更過分,連outlook的搜索都改用Google
Desktop來搜索。
后來,3月初的時候,內部就發布了一個新的搜索引擎,叫Kumo(酷摸?)。據說是因為live這個名字不好,不
信把它反過來念念看看是什么?我覺得只是一個名字的更換沒有什么意義。后來還是忍不住上去試了試,發現確實比原來的那個好一些。沒事的時候也會用Kumo
摸一把。
今天,鮑老大又宣布發布一個新的搜索引擎,叫Bing。感覺怎樣?我怎么讀的像有病的‘病’?還不叫Search
Engine,改叫Decision
Engine,夠新潮的概念。我不太清楚為什么取這樣一個名字(據鮑老大說,是因為它短小好記),不過從一個日文名字變成一個中文名字,我感覺這是
陸奇上臺登
上Search老大交椅之后的一個成功。記得前兩天Search主頁的封面就開始用上內部某員工拍的中國陽朔的風景照片。不管猜測對不對,新的搜索引擎還
是要試一試,結果有好事之徒一上來就搜了個“六四”,結果出來的全是大學四六級考試,讓人有些瀑布寒。還沒有公開release,公關就已經做得這么好
了。
讓人更囧的是,為慶祝新的release,search組的人每人發了一件T-shirt。據說前面是"I
Bing",后面是“U
Bing”。聽起來像“我有病,你也有病”。不過Search組的人并以為然,因為他們為“Bing”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必應”。比“谷歌”好一點么?
其他組的好事之徒可沒那么友好,測試了一段時間之后,把這個“bing”的搜索引擎親切地叫做Mr. Bean。
當然,面對新鮮事物,我們還應該抱著積極的態度。我想因為在測試階段,我更愿意相信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用戶行為數據導致的短暫的發育不良。這個“必應”在下周可能就會正式發布了。讓我們試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