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個球,TMD(甜蜜地)爽后,繼續回來談國產開源
上周挨了某些資深業內愛國人士的磚頭。由于來勢太猛,威力巨大,以至于沒有任何準備的我,防不勝防、郁悶至極。見過無恥的,但卻沒見過這么無恥的。彷徨之余,感慨我巍巍中華,無奇不有,同時也體會到了所謂人間百態的滋味,更是深刻理解了“網絡那邊,有一條狗(隨便咬人不犯法也不用負責任)”的至理名言。
這幾天一直不在狀態、一直很郁悶。好在今年除了技術、除了開源、除了java,今年還有世界杯、還有足球。
4:2,6個球,高雅且漂亮的進球,帶給我一個激情之夜!克洛斯用自己的靈氣及瘋狂給自己過了一個很Cool的生日?!跋蚯?...向前....”,進球,進球,再進球,高舉進攻主義大旗的克林斯曼所導演的世界杯揭幕戰,一掃多年沉悶揭幕的郁悶傳統,為2006年世界杯唱響了進攻足球的序曲。謝謝世界杯、謝謝克林斯曼、謝謝克洛斯、謝謝萬喬普,讓我郁悶的心情一掃而光,流言、謾罵、磚頭、口水通通拋到九宵云外。心情舒暢了,終于可以安安穩穩睡一覺了。以至于波蘭與厄瓜多爾的那場看到一半就睡著了,一直睡到太陽爬到屁股上。
愛足球的人說:我愛世界杯。
愛開源的人說:我愛開源。
愛足球的部份中國人說:我愛足球,但我瞧不起中國足球。
愛開源的部份中國人說:我愛開源,但我瞧不起國產開源。
雖然行業領域不一樣,但瞧不起的理由大致是一樣:太幼稚了、太浮躁了、太功利了、太無知。
足球是外國人玩得比我們好,于是我們一直在學習外國的足球,從美洲的巴西到歐洲德法英再回到亞洲的鄰居日韓。我們投入了很多的資金、時間及人力,拼了那么幾十年也仍然只能在世界杯舞臺上當觀眾,雖然我們也曾經依靠張主席的上帝之手把我們送到了2002年的日韓,然而回來后才發現是被送去羞辱了一番而跟本不是表演。
開源也是外國人玩得比我們好,我們程序員每天接觸著那些各種各樣的高檔進口貨就可以證明一切。跟足球一樣,我們也不甘于認輸,不甘于只當觀眾,也渴望到開源這個絢麗的大舞臺上去表演。拼了那么幾年,我們仍然沒有登上世界開源的舞臺。雖然我們曾經也有人到TSS上去表演了一番,然而在某些“資深”人士看來,似乎也落得跟中國足球一樣被羞辱的下場。
基于上面的足球與開源比較,所以很多“資深”專業人士認為,中國的開源沒戲,就像中國的足球的一樣。
然而,我卻不這樣認為!
足球是靠力量、拼身體、拼意識。從某些方面說,在力量及身體上我們確實要吃一些虧。別人巴西是全民足球,好比我們全民“乒乓一樣。再加上我們足球職業化后,跟“物質文明”掛了鉤,于是不時就可以來“黑”幾哨,來“賭”幾把,甚至還不時“腐敗”幾下。因此,足球搞不上去,是受很多客觀因素影響的。
開源是靠智力、拼思想、拼設計。雖然天天聽見有人喊“外國月亮天生就比咱們中國圓”的,但卻沒見到有人說“外國人天生就比中國人聰明”的。因此,我們智力不差、我們也有5000年自己的文化思想,我們可以形成自己的設計,我們在開源事業上為什么就不能跟外國人拼一拼呢?
由于語言的優勢咱們在國際市場不能拼,但我們可以利用地利、人和的優勢在國內拼。大家別忘了一點:在國際上不懂英語是我們的劣勢,而當戰場開到中國的時候,懂漢語也就成我們的優勢了。
軟件、技術以及開源是用來干什么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問題。把軟件應用于國內,也就是要用技術解決中國人生活、工作中的問題,提高我們生產力及生活質量。一個軟件項目的打交道最多的不是技術文檔、也不是代碼,而是用戶,與用戶交流,了解用戶的工作流程、習慣,并能針對性的設計出軟件解決方案,解決用戶的問題。
做國產軟件,做國產開源,會漢語其實是我們的優勢。
因此,語言不應該成為一個我們做不好開源的借口。
也有說:我們中國人窮,很多外國人比我們有錢,因此,我們優秀的人都到老外那里當“白領”去了,哪還有精力及時間來搞什么國產開源?這話確實不假,老外除了技術上先進外,有的是錢。咱們中國人普遍缺錢,市場經濟嘛,大家各取所需吧。于是我們一些所謂的“牛人”不惜大街小巷,唱著“春天”的贊歌,哼著“Ruby”的旋律,并美其名曰:我與世界接軌。哪管你們什么國產開源的苦與樂。
有的人說:那些技術牛人都忙著賺錢了,只有哪些為了名利的人才會去做開源。這是我聽到最悲哀也是最致命的一句話,也是最現實的理由。其實,不盡盡是開源軟件領域,很多國內的軟件企業里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老板忙著賺錢,哪管什么核心技術研發,哪管什么員工培訓,隨便找(或盜)幾個東西,東拼西湊,搪塞完用戶,收了錢就OK。
開源不能為名而來,也不能為利而來。
然而我們都是人,是凡人,不是圣人,做開源的也得每天吃飯,睡覺,拉屎,拉尿。因此,做開源者不能清高,更不能假裝清高。
還是那句自己所信奉的話:“中庸”,中庸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要走極端,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
國產開源剛剛起步,今天所見到的問題。讓我想起了小馬過河的故事,不能因為小松鼠說河水太深,就被嚇住了不敢下水;也不能因為老黃牛說水太淺,沒有一點準備就冒然下水。水深還是水淺,需要我們自己來嘗試。不能無知者無畏,也不能因為“資深”而畏縮不前,自甘墮落。
我們有地利、人和,有的是人才。缺少的就是團結、環境,需要進一步創造天時。失敗不用怕,怕的是我們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
最后還是那句話:各位熱愛開源的國內同行朋友們,讓我們團結起來、一起努力,讓國產開源的風吹得更猛烈些吧!
(本文作者:EasyJF開源團隊? 大峽 歡迎轉載,轉載請保留作者聲明,謝謝!)?